05.07 微信小程序今年將迎來超百億投資,電商行業或最先受益

要說現在電商行業最熱門的話題,肯定離不開小程序,但小程序電商的爆發卻絕非偶然。

眾所周知,移動互聯網如今已經走到下半程,流量獲取的成本已經高到無法想象,而傳統電商平臺所依賴的場景,其本質也是流量,在遭遇流量瓶頸時,小程序則剛好成為新的流量池,可以滿足傳統電商行業的需求。

微信小程序今年將迎來超百億投資,電商行業或最先受益

相較於傳統電商高昂的獲客成本,小程序可以帶來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獲客。QuestMobile數據顯示,微信小程序用戶規模已突破4億,3月DAU維持在1.4億左右,這意味著,在每天使用微信的用戶中,每4個就有1個會用小程序。

小程序也已成為一座流量富礦,被各路玩家盯上。“去年小程序披露的投資是7億元,而到今年4月份,投資金額差不多是70億元人民幣,基本翻了10倍,照這個速度下去,2018年至少有幾百億投資在小程序上。”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判斷,微信小程序遊戲在2017年底的開放,小程序下拉入口的打開,是在向市場釋放一個重要信號,即小程序正在漸進式地釋放能力,展現其中的商業機會。

微信小程序今年將迎來超百億投資,電商行業或最先受益

一些勇於“嚐鮮”的小程序電商玩家,例如西柚集、see小電鋪、look等,通過內容電商、自媒體電商,小程序+供應鏈等玩法,沉澱大量用戶,獲取優質流量,提高變現能力。而蘑菇街、拼多多等電商平臺藉助微信流量紅利異軍突起。蘑菇街藉助小程序強化社交拼團功能,帶來高達70%的新客量;同時,通過小程序“社交立減金”等多種玩法,豐富用戶的消費場景,提高銷售轉化;而拼多多借微信社交流量,主打低價商品,通過裂變式的社交拼團模式,兩年半做到了3億用戶量,使得淘寶推出特價版App來與之抗衡。

當然,小程序用戶活躍度很高,但是也有一些不滿意之處:比如說,從公眾號轉換過來的電商和小程序,大部分的用戶還是關注公眾號本身;從微店或相關欄目入口,小程序還有未來發展的空間,就是要對每個細分領域提供支持力。

微信小程序今年將迎來超百億投資,電商行業或最先受益

但不論是電商、內容還是遊戲和工具,相對於原生APP,小程序的一個重要變革是增加了掃碼入口,由此帶來的結果是小程序可以實現線上信息和線下實體場景的深度結合,加之微信支付系統的成熟,OMO(線上線下融合)也許是小程序未來的真正機會。正如心生家族藉助小程序探索線下場景,麥當勞利用小程序實現用戶到店自主點餐,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商家進行新零售的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