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造太陽的成功意味著什麼?是不是人類將不會再有能源危機了?

鏡像宇宙


首先要明確一點,我國的“人造太陽”還沒有成功,目前仍然處於實驗階段。不僅我國沒有成功,其他國家也都還沒有成功。如果“人造太陽”真的能夠實現,人類即將面臨的能源危機將會得到解決。

“人造太陽”是指可控的核聚變反應。太陽能夠把氫聚變成氦,不斷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雖然人類已經能夠實現核聚變反應——氫彈,但這是不可控的,無法用作能量來源。只有實現可控核聚變,才能穩定地產生能量。

可控核聚變使用氘和氚(均為氫的同位素)作為核聚變燃料,它們在高溫下會變成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自由電子,這種混合物就是等離子體。在高溫的環境中,氘和氚原子核獲得足夠高的動能之後會更容易互相碰撞,從而發生核聚變反應,產生氦-4和中子,並釋放出能量。

在目前人類製造出的材料中,最高的熔點還不到五千度。而核聚變會產生上億度的超高溫,所以需要特殊的裝置來約束。對此,我國建造了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利用強磁場來約束核聚變反應。

最近,新聞報道中科院的EAST實現了1億度的高溫,但這並不意味著可控核聚變已經成功了。這個1億度是電子的溫度,而非等離子體的溫度。雖然EAST還未實現商業化,但這項新的突破將是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又一關鍵一步,使得我國在這一領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未來可期。


火星一號


中國人造太陽距離真正成功還差的遠得很,只是階段性的成功,實現了1億℃下的等離子體反應,但運行時間還很短暫,距離投入商業運行還差很遠很遠。

此前國際可控核聚變試驗中,成功將Q值提升到1.25,所謂Q值是指應用可控核聚變技術時輸出的能量和輸入能量的比值。目前的可控核聚變利用超導體制造環形磁場,將氣體加熱到數千萬度,這個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Q值大於1是實現可控核聚變商業運行的重要一步,起碼證明這種技術從能量輸出上看,確實是很值得大力研究的。

另外就是運行時間,由於磁環內部的核聚變反應釋放能量產生的超強高溫和能量爆發的衝擊力,設備中關鍵組件的壽命就成為制約可控核聚變運行時間的重要因素。目前國際上、我國曾經都實現過在1500萬以上的高溫下運行超過100秒,我國的目標是爭取實現2億℃高溫等離子體反應1000秒,100秒到1000秒,差了整整9倍,此處成功將反應溫度提升到1億℃,只是階段性成功。

目前中俄日法在可控核聚變研究中走的比較靠前,只是看到了曙光,在投入商業運用之前可能仍需要十數年甚至數十年時間實驗研究。


來看世界呀


可控核聚變技術。如果人類能將其掌握,這會比人類歷史上所有的革命和技術發明加起來都要重要。人類將打開新紀元進入星際時代,去征戰無盡星辰大海。

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這一天




吃瓜群眾羅玉龍


要是成功了那意義超乎想象。估計成功的概率相當大當然還得些年,瓶頸問題就是承載高溫問題,能承載1億度估計瓶頸問題解決的差不多了,以後無非是提高磁功率就能承載更高的溫度。這個東西的電是可控的用多少出多少跟現在的電不一樣現在電發出來沒人用就白白的浪費了,只能往蓄電池裡存點。如果全球都用我們的電那是啥概念,不老實就拉電閘,一下就老實了,還想挑釁搞戰爭門都沒有的。希望早日搞出來這東西太厲害了。個人觀點


協作精神


如果成功,可能會在能源,比如電池,發電等,探索宇宙,比如尋找新材料,宇宙起源,黑洞等,驗證某些實驗條件反應,比如合成,分解,聚變等等,各方面有巨大發展


_o越努力越幸運


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和真正的太陽沒有可比性。


陳俊宇168


不不不,還是有能源危機的,科技在進步,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能浪費了,還是得有危機意識哦~


食味醬


冬天有人造太陽就不冷了


西湖飛龍1


還沒有成功,只是在世界上處於完全領先的地位而已,人造太陽要成功起碼也得還要二三十年的時間。


雪山飛狐1114663


有這東西就可以遨遊太空了,不怕沒能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