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唐高祖李渊身上一个部位异于常人,此一特质胜过十万雄兵

唐高祖李渊身上一个部位异于常人,此一特质胜过十万雄兵

唐高祖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隋末农民起义遍布全国,李渊趁政局动乱,与次子李世民在大业十三年五月起事,经过7年征战,统一天下。

李渊老谋深算,能够审时度势,在政治博弈和外交过程中常常出尔反尔,用一句俗话来讲,就是脸皮特别厚。

李渊准备进攻长安时,忌惮当时正在围攻洛阳的瓦岗寨领袖李密可能会在其身后一击,所以就给李密写了一封示好的信。当时的李密,兵强马壮,粮草充裕,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吾虽庸劣,幸承馀绪,出为八使,入典六屯,颠而不扶,通贤所责。所以大会义兵,和亲北狄,共匡天下,志在尊隋。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唯弟早膺图箓,以宁兆民!宗盟之长,属籍见容,复封于唐,斯荣足矣。殪商辛于牧野,所不忍言;执子婴于咸阳,未敢闻命。汾晋左右,尚须安辑;盟津之会,未暇卜期。”

意思是,我李渊是一个平庸的人,只不过依靠先辈遗留的荣光,当上了坐守一方的大臣,如今隋炀帝颠倒是非,糜烂不堪,我要是不出兵匡扶正义,就会被世上的贤人所指责,所以呢,我就和北方的戎狄和亲修好,起兵匡扶,本意还是想把隋朝的江山匡扶过来,至于以后的天下,一定要有一个共主,在我看来,这个共主除了老弟你又有谁可以担当呢?我已经老了,不敢有那份痴望。很高兴有了你这样一个同姓的弟弟可以攀附,真的很希望你早日平定天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啊,至于我,到时候只要让我还能安稳的呆在晋阳做回原来的位置,我就心满意足了。因为我起兵的目的是为隋室纠偏,所以杀纣王于牧野,我是不能说的,捉子婴于咸阳,我也是不敢做的。”

在写给李密的信中,他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并无限放大李密的形象,充分满足李密的虚荣心,成功“骄其志”(使李密更加骄傲)。李密果然中计,见李渊如此识相,就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使得李渊轻而易举就攻下了长安。

唐高祖李渊身上一个部位异于常人,此一特质胜过十万雄兵

当年李渊被隋炀帝安排驻守太原,本来就是要对付突厥的,期间也结下了不少梁子。等到李渊起兵时,就需要安抚突厥,稳定后方。他给突厥写了封信, “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 “若入长安,民众土地入唐公,金玉缯帛归突厥。”很多历史学着把这定性为向突厥称臣。等到李渊夺了天下,第一件事就是打突厥。武侠片中,外族人经常说中原人狡猾,确实也没有怎么冤枉。

唐高祖李渊身上一个部位异于常人,此一特质胜过十万雄兵

李渊笼络人心很有一套,秦琼归顺李唐后,李渊有一次对秦琼讲:“卿不顾妻子,远来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卿当勉之。”

意思是,你不顾自己的妻子儿女,远来投奔我,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如果我的肉可以食用,我都应该赐给你,何况那些子女玉帛?你要以此为勉励,带领部下,为大唐再立新功 。

“我的肉都可以给你吃”,这句话讲的太肉麻了。不由得反省一下,对我最有恩的人,我恐怕也讲不出口,这就是差距啊。而要讲的亲切自然,真情流露,让自己第一个被感动,就更难了。

什么叫纵横捭阖,纵横捭阖全在一张脸皮上!

袁岳先生讲过一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他讲在职场上,要做到三件事“有理想,能折腾,不要脸”。前两件容易做到,这“不要脸”是最难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