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水產養殖,亞硝酸鹽屢降屢敗?你需要這一份最全、最有效的方案

2019年過去了,問起養水產殖戶關於2019年的養殖有哪些感受,恐怕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越來越難養了",特別是一些老塘的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池塘的各種問題都讓人頭疼,不同的養殖戶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如對蝦的慢料、偷死,河蟹的脫殼、不明原因死亡,對於小龍蝦養殖戶來說更多的就是小龍蝦上草、缺氧等,魚類浮頭、遊塘等。可以說是每個養殖戶的家裡都會有一本難唸的經,但是有一句話:

"條條大路通羅馬",水產養殖這些搞不清楚的問題,實際上大部分的情況都會有一個共同點——亞硝酸鹽!

水產養殖,亞硝酸鹽屢降屢敗?你需要這一份最全、最有效的方案

亞硝酸鹽究竟有哪些危害?養殖戶為何屢降亞鹽屢失敗、有沒有一種有效的方法能夠輕鬆搞定?本文將深入講解亞硝酸鹽,並根據成功養殖戶的經驗和科學來給廣大的養殖戶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廣大的水產養殖戶!

一、亞硝酸鹽,危害大!魚蝦蟹生長慢、甚至死亡都與他有關

"養魚(蝦)先養水",養殖水質的好壞有指標能夠清楚地進行衡量,常用的指標有溶解氧、pH值、透明度以及亞硝酸鹽等。具體參見下表:

水產養殖,亞硝酸鹽屢降屢敗?你需要這一份最全、最有效的方案

而亞硝酸鹽的指標卻很少有養殖戶會去關注,從實際養殖過程中來看,亞硝酸鹽的升高會導致池塘一系列問題的產生。具體會導致以下的大大小小的問題出現:

(1)亞硝酸鹽具有毒性,導致養殖動物中毒,嚴重時直接死亡

一般的養殖動物,如魚類、小龍蝦以及河蟹體內代謝產生的含氮廢物將會以氨的形式從鰓部排除體外,而當水體的亞硝酸鹽升高就會導致這一過程受到限制不能及時將氨的代謝廢物排除體外,而養殖動物的體內氨的含量超過1%,就會造成養殖動物的直接中毒的反應,最終引起中毒,嚴重時直接死亡。

(2)造成養殖動物的生理性缺氧,引起魚類、對蝦浮頭,小龍蝦河蟹上草

水產養殖,亞硝酸鹽屢降屢敗?你需要這一份最全、最有效的方案

水產養殖最重要的就是溶解氧,而魚類需要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將氧氣攜帶到身體的各個部分,達到體內正常生理活動的進行(對蝦、小龍蝦以及河蟹為血藍蛋白),但是一旦水體的亞硝酸鹽超標就會導致血紅蛋白分子中的亞鐵離子被氧化成鐵離子,不能與氧氣結合,血液運輸氧氣的能力下降,引起養殖動物的缺氧甚至死亡的現象。

【特別說明】這種情況,往往不是水體的溶解氧的缺乏,而是由於養殖動物自身的攜帶氧氣的能力下降,因此養殖戶在缺氧的時候使用增氧藥物無效,應考慮此種情況。

水產養殖,亞硝酸鹽屢降屢敗?你需要這一份最全、最有效的方案


(3)養殖動物體質下降嚴重,免疫力降低

水產養殖動物長期處於亞硝酸較高的水體當中會導致其自身的體質逐漸地下降,最終表現為攝食量下降、呼吸困難、遊動活力差甚至引起致病細菌的繁殖,導致疾病的爆發等情況。如會引起對蝦的"遊塘"、"冒底"以及"偷死"等情況的出現。小龍蝦、河蟹:腸炎、大面積死蝦發病、脫殼死亡等。

二、亞硝酸鹽屢次降解無效果,降完還反彈?那是你忽略了這個!

在養殖的過程中,很多養殖戶也會定期地去測亞硝酸鹽的含量,發現較高時也會採取措施進行降解,但最後的結果往往是降解效果較低,或者是降解之後出現反彈的情況。其原因在於無論使用了何種 藥物,只是暫時地將亞鹽的數量降低,而並未將其來源進行扼制,因此 導致效果不佳或者是降解之後出現反彈的現象。

那麼如何有效地解決亞硝酸鹽這個養殖的難題呢?筆者認為養殖戶務必要做好以下這幾點的工作才能保證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

1、定期改底,分解底部的有害物質

隨著養殖的深入,池塘底部的殘餌、糞便以及死亡的藻類,河蟹和小龍蝦的池塘也有死亡的水草,都會造成池塘底部有機質增多,若火沒有菌類進行分解就會形成亞硝酸鹽,導致亞硝酸鹽的指標升高。

定期使用菌類,如EM菌就能有效地改善池塘的水體環境,及時分解有機質保證水體的健康程度。


2、培養有益藻類

藻類對於亞硝酸鹽的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培養好的水色能夠使藻類有效地吸收亞硝酸鹽並得以利用,完成水質的淨化。同時如果遇到有害藻類的繁殖說明水體的亞硝酸鹽也較高,而針對有害藻類的生長,養殖戶可以選用芽孢桿菌(芽孢桿菌為耗氧型菌種,需要在晴天上午使用,同時注意增氧,溶氧低池塘謹慎使用)可以有效抑制有害藻類的生長,同時可以有效地分解有機質,降解亞硝酸鹽。

水產養殖,亞硝酸鹽屢降屢敗?你需要這一份最全、最有效的方案

3、增加池塘的溶解氧

在溶解氧不足的情況下,水體的亞硝酸鹽的毒性會成倍地增加,這也是為什麼在缺氧的情況下養殖動物的死亡量及死亡速度會很快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日常的養殖過程中,定期增氧能夠有效地降低亞硝酸鹽的毒性,保證養殖動物的健康。

三、總結

亞硝酸鹽的來源於養殖的投餵、藻類的死亡甚至是動物死亡後的屍體,養殖戶務必提前做好預防工作,才能保證養殖的順利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