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潍坊市区首现“3+N社会大教育”模式,学生组团上下学,解放家长!

潍坊市区首现“3+N社会大教育”模式,学生组团上下学,解放家长!

对于广大家长来说,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是一项“大工程”,每逢上、下学的时间,学校周边交通拥堵,接送学生平添了不少麻烦和安全隐患。5月17日,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潍坊市东明教育集团首创“3+N社会大教育”模式,联合家长、交警、社区等方方面面,让接送孩子变得轻松省心更安全。

潍坊市区首现“3+N社会大教育”模式,学生组团上下学,解放家长!

3+N社会大教育模式解析图

学生在小区集合,执勤家长陪护

5月17日,早上7时20分许,高新区赋海仁居小区北门的小广场上,一群孩子聚在一起,小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三年级小学生康学森告诉记者,虽然当天妈妈有事没法送他去上学,但有其他小伙伴陪着,他一样很开心。“以前爸爸妈妈有事就提前把我送到学校,有时候学校都没开门,现在好了,我们一个小区的同学一起去上学,一路上说说笑笑,比之前有意思多了!”康学森笑着说。

在一位执勤家长的安排下,孩子们一二年级一队,三四年级一队,五六年级一队,共排成三队。陆续集合的过程中,每个队伍里的执勤家长拿着一份点名册开始清查人数。7时25分,不到5分钟的时间,三支队伍共50余名孩子迅速集合完毕,在几位执勤家长的陪护下,孩子们排着队秩序井然地走出小区。孩子们沿着金马路步行大概10分钟来到东明学校门口,被安全交到学校执勤老师手里。

原来,五一期间,潍坊东明教育集团首创“3+N社会大教育”模式,经过试点,在东明校区和东方校区两个校区全面开始实施,开启了学生自主互助上下学的新方式。一改原来各家各户单独接送学生的现状,变成了全民总动员,孩子们在所住小区集合后,由轮值家长带队送去学校。

潍坊市区首现“3+N社会大教育”模式,学生组团上下学,解放家长!

一位执勤家长在小区里清点学生人数

家长省心,校门前交通拥堵缓解

截至5月17日,新模式实施已近两周,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原来的时候,每逢早上上学的时间,金马路与北宫东街交叉口附近的路段简直没法儿走,全是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车多人也多,自行车、电动车、机动车等各种交通工具混行,特别堵。现在好多了,一队一队的孩子步行去上学,交通也顺畅了很多。”家住高新区北大锦城小区的魏先生说。

如今,东明教育集团的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被改革后上下学的变化所吸引,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按接送要求,听从老师和执勤家长的安排。开车接送的明显减少,一个文明有序的上下学环境正在东明教育集团逐渐实现。

“我觉得这个办法挺好,以前每天都得自己接送孩子,因为停车难,经常是大老远就把孩子放下,让他自己走过去。现在好多了,孩子一早就自觉地下楼去广场上集合,和其他孩子一起去学校,不仅帮我们省了不少事,还节省了时间。”高新区赋海仁居小区的一位家长张女士说,她儿子是东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对学校的这次改革非常认可。“同一个小区的家长轮流执勤,协作分工步行接送学生。孩子多的小区,家长可能一星期甚至一个月才能轮到一次。”张女士说,为了方便接送,小区里的家长自觉形成了一个集体,建起了微信群。大家一致反映,“组团”上学后,孩子们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吃苦能力也大大增强。

“有时候遇上孩子请假了,家长会提前在群里发信息,第二天集合时,大家心里就有数了。因为孩子,我们原本不熟悉的邻居也都成了熟人。”家住金茂华府小区的家长程女士说。

潍坊市区首现“3+N社会大教育”模式,学生组团上下学,解放家长!

在执勤家长的陪同下,孩子们集体过马路去上学

成立3个“委员会”,解决老大难问题

潍坊东明教育集团两个校区周围住宅小区林立,造成学生数量猛增,目前在校生共有5000余名,周边道路的交通拥堵问题,引来不少市民的抱怨。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五一期间,我们召开了警校联席研讨会议,最终确定了‘3+N社会大教育’模式。”东明校区副校长唐彦廷介绍说,“3”指在国内首创3个“委员会”,分为多部门联合的学校安全促进委员会、“小区-社区”家长互助委员会和“小区-社区”学生自主成长委员会。“N”指学校、家长、教育局、公安局、城建局、卫计局、社区……直至整个社会,各有关部门全力保障孩子安全出行,进而带动路政建设、公共交通、社会治安全面改进。“社会大教育”指实现人人自我教育,人人影响他人,实现全员育人,全民文明素养提升的社会大教育模式。

“小区-社区”学生自主成长委员会,以小区和相邻小区为单位,组建自主管理组织,发挥高年级学生帮扶低年级学生的大带小作用,引导孩子更加有责任心、爱心、集体主义观念,解决独生子女成长的各种问题,让“发小”圈更大;“小区-社区”家长委员会,以同一小区和相邻小区的家长为单位,组建家长委员会,让家长相互认识、相互沟通,成为相互帮扶的“弟兄们”。

“对不少家长而言,转变接送孩子上放学的习惯还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发布《致家长的一封信》,绝大多数的家长非常支持学校的决定,跟我们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家校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和融洽。”唐彦廷说。

潍坊发布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