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甄嬛传》中华妃专房之宠多年,为什么死后皇上从来没有提起过她?

catcatkk


华妃的死一直是皇上心里的一道伤疤,他对华妃年世兰的感情比较复杂。

年世兰在皇上还是王爷的时候进王府为侧福晋。当时的皇上还是王爷需要年羹尧的帮助,娶了年羹尧的妹妹年世兰。


年世兰性格活泼也比较刁蛮,皇上也很喜欢她的性格,加上她哥哥年羹尧的关系,对她特别宠爱,常常带她去骑马,去玩。年世兰专宠了很多年,后来皇上登基,封她为华妃,协理六宫之权。只在皇后之下。

皇上刚刚登基,年羹尧为他平息战乱,替他镇守西北,皇上很感激也更加宠爱华妃,封华妃为华贵妃。即使当时六宫之中有很多妃嫔,虽喜欢甄嬛也是对华妃最好。

后因年羹尧跋扈,有功高震主之嫌,皇上多疑,华妃怀孕后,皇上跟太后怕有朝一日年羹尧为保华妃的孩子成为皇帝逼宫。两个设计端妃给华妃端一碗堕胎药,使她滑胎。后来又独独赐给华妃含有麝香的欢宜香,让华妃永远都不会再有孩子。

皇上江山稳定以后,皇上对年羹尧的种种开始厌烦,想要除去他。多年忍受后,积累了很多年羹尧的罪证,最后处死了年羹尧。皇上并没有薄带华妃,但是华妃性格刚强最后因为报复被赐死。甄嬛在华妃死前告诉了华妃欢宜香的真相,华妃寒心一致撞墙自尽,死的壮烈。


皇上在华妃死后不再提起有几个原因:

1.华妃的罪都是因为年羹尧,华妃对皇上的感情是真的,对皇上是真爱。皇上明白也动心。

2.华妃没有了孩子,再也没有怀孕,都是皇上一手造成的,皇上愧疚她。

3.皇上真心喜欢华妃的性格和美貌。跟华妃也过度了几年相爱的日子。一日夫妻百日恩,不提起是心痛。

4.年羹尧虽跋扈但是功不可没,皇上对他也是感情复杂,多多少少也是怀念。

5.华妃的死是皇上江山的一个牺牲品,他心里清楚也很痛惜。

所谓近乡情更怯,皇上不提起是怕想起,怕难受。确定皇上对华妃是有真情的。
我本人也很喜欢蒋欣演的华妃,个性鲜明。敢爱敢恨,甄嬛也评价她,果毅,就是能掌事果断的性格。


小马


我觉得皇帝是提过她的。华妃因为陷害嫔妃而被降为答应,后又因放火烧碎玉轩直接赐死。年家倒台以后,皇帝留了年世兰一条命,并且表示说如果年世兰不再生事,以后会给她一个贵人的位分,让她在宫中平安终老,可见皇帝还是想保全年世兰的,抛开年家的势力来说,毕竟宠爱了她这么多年。


赐死华妃后,苏培盛识趣的进养心殿问皇帝,敦肃贵妃尾七的祭礼在宝华殿举行,问皇帝是不是要过去,皇帝看似云淡风轻的说了一句稍后过去。宫中因罪赐死的妃嫔,哪能有这种待遇,皇帝还亲自去。还给追封为贵妃,虽然人已经死了,封她什么都无济于事,皇帝愿意去做,大概还是心里想着她的。

华妃获罪赐死,按理说本来就不能公然提她。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越是内心牵挂,越是不会提起,这一点在甄嬛离宫后也得到体现。


清欢阁主


其实皇上这辈子真心爱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纯元,一个是华妃。此二人就像是白玫瑰与红玫瑰一个纯与白,一个浓与烈。宫里的其他小主多是有这两人身上的影子。既然爱过,难道就真的能彻底放下?从此不提?到底是皇上算计华妃,辜负了一个真心真意深爱他的人,所以心中必有愧疚,只是有苦难言而已。而且事实上也并不是从未提及啊!


1.华妃死后尾七,苏培盛去请示皇上是否亲自去宝华殿超度诵经。虽然当时甄嬛在身旁冷脸相对,不适宜回复这个问题,但是皇上应了亲自前去。

2.百骏园初见驯马的桀骜不驯,放荡不羁的叶澜依时驰骋马上时,眼神分明就是想起了华妃,想起了当年在王府带华妃扬鞭策马的情景。

3.皇上对玉娆有意并不是只因为貌似纯元,还因为她似华妃。书中太后曾一言以概之——玉娆容貌像纯元、性情如华妃,所以留不得。

4大封六宫时,亲口向甄嬛提起给华妃一份哀荣,追封为皇贵妃。

这些是看的见的,当然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所以华妃一直在皇上心中,从未忘记!


列几条华妃的经典台词,与大家回忆一下!

1.世上竟有如此愚笨之人,竟然还封为了常在?常在这里惹人笑话吧!

2、今年的枫叶好像不够红啊?那就赏夏常在一丈红吧。就算用她的血为宫里的枫叶积点儿颜色!

3.只要是敢跟我争宠的女人就都得死!

4、你试过从天黑等到天亮的滋味吗?

5.不容本宫放肆也放肆多回了,还差这一回吗?

6、皇上,皇上!你害的世兰好苦啊

7、贱人就是矫情!装模作样地勾引皇上!

8.宫中哪有那么多姐妹,不过是势弱依附势强,愚笨听从聪明,今日是姐妹,明日是仇敌,面前是笑脸,背后就是刀子。

9、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耍心眼掉眼泪,扮笑脸说是非,表面上一池静水,底下却暗潮汹涌。


姒莞萱


《甄嬛传》中,皇帝喜欢华妃的明艳动人,活泼骄横,在纯元皇后去世后对她盛宠了多年。但却因为她是年家的女儿,权倾朝野的大臣年羹尧的妹妹,所以皇帝对她也提防了多年,并用“欢宜香”使她绝了育。

华妃知道真相后,伤心撞墙而亡,皇帝知道后默默了良久,并未说话。皇帝对于华妃始终是非常愧疚的。华妃对他倾尽了所有的心思,爱了他一生,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雍正心中肯定是不好受的。他之所以在华妃死后再也没有提起她,我认为这是由雍正本身的性格所决定的。

雍正皇帝心思深沉,计谋深远。作为一国之君,不仅很有威严,而且死要面子。对于利用她人而成就自己的事很少言之于口。比如端妃,太后、皇帝和皇后利用端妃使华妃的流产,让端妃担了骂名,白白受了华妃那么多年的虐待和折磨,不是也没见皇帝私下提起端妃,暗中给与端妃些优待吗。所以,在华妃在世时,皇帝可能是无颜面对端妃,一国之君却要一个女人为他担当恶名,也是够了。

所以华妃死后,皇帝心中肯定会时常想起她,但又无法宣之于口。他始终是对不起她的,但为了皇帝的尊严才一直没有言说。


凌澜若微


华妃受宠多年,在后宫中简直是为所欲为。皇上开始对她是真的喜爱,后来因为年羹尧的缘故才宠而不爱。华妃还不自知,以为皇上真心待她,做起事来更加肆无忌惮。随着年羹尧的倒台,华妃的依仗终于消失了,被降为答应后的年世兰还不知悔改,终于让皇上忍无可忍,放手让皇后赐年世兰自尽。

从此之后皇上几乎不提华妃,就好像这个人从来没出现过一样。可真是如此吗?我看并不是这样。皇上不提,才说明他是真的把华妃记在了心里。毕竟皇上真的喜欢过年世兰,那样明艳的一个女子,怎能不让人动心呢?人们都说,只有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皇上也不例外,他宠爱桀骜不驯的叶澜依,不就是因为纵马驰骋的叶澜依像年轻时天不怕地不怕的年世兰么。所以即使叶澜依对皇上爱答不理,皇上也不介意。不然你真以为皇上宠爱这样一位冰美人是没事闲的吗?

而且,皇上也不是从来没提过华妃,在甄嬛提议大封六宫的时候,皇上就主动提出把华贵妃封为皇贵妃。皇上还记得华妃生前最希望的就是被封为皇贵妃,这也从侧面说明,皇上是真的把华妃记在心里,只是嘴上不说而已。


瞳心看世界


华妃是雍正宫中最不像纯元的。不管是甄嬛、沈眉庄还是端妃,亦或是安陵容,她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纯元的影子,不管是歌喉还是容貌还是性情,她们都像纯元。

但是华妃没有啊,一个男人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女人,一个是红玫瑰,一个是白玫瑰。皇帝不存在说娶了谁,另外一个就被捧在手心上的问题,他两个都可以要,但是两个都可以被记挂。纯元就像是白玫瑰,善良温柔,华妃呢?热烈如火的红玫瑰,妖而不娆。

抛开政治原因,皇上应该是真的爱过华妃,如果她不是年羹尧的妹妹,皇上应该更爱她,不带克制的爱。后来华妃死了,皇宫里好多纯元的影子,大家都唯唯诺诺,再没有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年世兰勾着他的心了。

所以当他看见叶澜依那一刻,他知道他该找一个华妃的替身了。叶澜依像华妃,但是不全像,华妃虽然桀骜,但是心里有雍正啊,她可以勾着他,让他心痒痒,但是不会是冰山。


叶澜依呢?桀骜不驯,但是英姿飒爽,华妃死后,叶澜依就是年世兰的影子。



包括后来皇上欣赏的玉娆,玉娆是纯元与年世兰的结合体,样子是他爱的纯元,性情也是他爱的年世兰。


年世兰犯了那么多的错,最后也只是被降为答应,雍正对华妃的包容,可比对甄嬛的包容心大了去了。他喜欢的女子,不是像纯元就是像华妃。雍正明知华妃犯了那么多错,还依然相信她本性不坏,是相信他的华妃会变回以前那个天真烂漫、明艳活泼的的红玫瑰,这已经能足够证明他的心里有她了,而华妃所犯的错都是为了对皇上的情感啊。

华妃的死多少是雍正自己造成的,为了皇位稳固,为了自己的江山,爱过又算得了什么呢?他可以把纯元放在嘴边,但是年世兰他不会,因为她曾经差点威胁到自己的皇位,江山与美人,他选的一直是江山。



他爱她,所以宁可让皇后去动手,也不愿意自己亲手赐死,华妃虽然不是以贵妃之位死的,但是他仍然用贵妃礼下葬,尾七的时候不顾旁人,仍然去了,最后皇上钦点追封华妃为敦肃皇贵妃,他怎么可能会忘记那个陪他仗剑天涯的女子呢?



四月辣椒


甄嬛传里女主如果论资排辈,甄嬛、皇后、华妃应当是排前三的,分析甄嬛和皇后的文章非常多,但深刻剖析华妃的文章却非常少。


皇后代表的是旧贵族势力,只要是乌拉那拉氏的任何一个女子坐在皇后的位置上,都代表了帝王的恩宠对家族的庇佑;

甄嬛代表的应该是新兴文官阶级利益,她的父亲与沈眉庄的父亲都是文官,文官依仗皇帝恩宠,雷霆雨露皆是天恩;

但华妃的身份非常特殊,她背后站的是武将的利益,在满清政权的初期,从努哈尔赤入关以来,武将都在清朝政治场上占据了食物链的顶端,产生利益分歧时,就连皇帝都不得不退让几步——对皇权形成了很大的威胁。


后宫即朝廷。华妃就是在这样的局势下入宫的,她是武将的代表,是年家的大小姐,在家就受尽尊荣,她入宫代表的是武将的忠诚、也是皇帝必须要给予武将的荣耀。

所以我们就能看到,华妃宠冠后宫,不管是教训其他妃嫔,还是争风吃醋,皇帝不仅不生气,还得哄着她。因为那个时候,皇帝还需要武将们去打仗,皇帝得对她们妥协。


对雍正这样一个雄心勃勃的帝王,这种日子是不舒服的,他没办法容忍自己看别人脸色行事,即使是权宜之计,即使是帝王谋略,但这段日子,在他记忆里都是不舒服的,如果华妃懂事也就罢了,但偏偏华妃又是个恃宠而骄的性子,势必在很多场合都不给皇帝台阶下。


华妃和皇帝内心有没有感情,在这种局势下,都不再重要了。感情是肯定有的,毕竟一个掌握权力,一个受到恩宠,一夜夫妻百夜恩,肯定是有的。

但当这种感情,成为政治的筹码,想必皇帝心中感受到的,不是温情,而是胸口的刺。所以在华妃死后,他不愿意再想起,也没有人会在他面前提起。


芈十四


其实原著里华妃的妹妹也隐姓埋名,做了皇帝的嫔妃,皇帝知道她是华妃的妹妹(原著里华妃姓慕容氏,为慕容世兰,妹妹叫慕容赤芍,是一母同胞的姐妹,因为年家事发是年纪尚小,所以只是被冲入宫廷做婢女,后用了手段跟了皇上)她跟华妃一样,性格张扬不羁,皇帝对她也很是容忍。



后来为了帮姐姐报仇时(电视剧里改成了剪秋下毒,就是孟静娴生孩子那次)被皇帝杀了,他对赤芍说,自己希望她能代替她姐姐陪着自己,足以可见他心里有华妃,但是因为自己不能让华妃有孩子,还让她小产,最后华妃绝望之下撞墙而死,皇帝心里不是没有愧疚,那就是一道心里永不可触碰的伤疤。

况且帝的心事不会这么轻易就这么摆到桌面上,华妃与其他人又不同。虽然后宫里很多人觉得华妃受宠,不过是因为家世背景好,有个能征善战的哥哥为自己撑腰。



但是自从年羹尧事发后,年妃虽然受到牵连,被曹琴默揭发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比如暗地里杀了淳贵人,却伪装成自杀,还被曹琴默诬陷自己不敢说,是受到华妃威胁公主的原因,原本这些罪名在年羹尧失势以后,是足以被赐死的,但是皇帝却只降了位份,足以见得皇帝对她还有情。

若不是背了火烧碎玉轩的罪名,皇上也不会赐死她,她也不会因为知道欢宜香的秘密而撞墙自杀,终究和皇上还是有感情的。


琅琊小少爷


华妃专房之宠,死后皇帝并不是没有提起过他,而是将他的思念就在了心里。

叶澜依为何那样得宠,其实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皇帝觉得他放荡不羁的性格,很像华妃。


记得皇帝曾经跟甄嬛说话一句话,"记得华妃刚入王府时是那样的明艳活泼"这句话就代表皇帝真儿真儿爱过华妃,思念过华妃。

华妃得宠虽然也有他位高权重的哥哥年大将军的功劳。但是敬妃也是将门虎女,但是没有华妃得宠,由此可见,皇上喜欢华妃,却从未提及,只是把她放在心里。


维多利亚狗剩153956444


华妃死后皇上确实一次都没有提起过华妃。华妃专房得宠多年,一方面是因为哥哥年羹尧的势力,一方面是华妃嚣张跋扈的性格比较特别,很是吸引皇上,还有一方面是华妃真的喜欢皇上,伺候皇上尽心尽力!

其实皇上不提起华妃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皇上憎恨年羹尧,所以华妃也受牵连;二是皇上觉得愧对华妃,害死了华妃的孩子,送欢宜香让她不孕,不愿回想;三是皇上是个薄情之人,有新欢在侧,自然不会想起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