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我國最早的長城,河南省南陽市的楚方城

“不到長城非好漢”,對每個中國人來說,長城在我們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蜿蜒而走的萬里長城承載著中國這個古老國度幾千年曲折的發展史。即使在外國人眼中,中國的長城也是一大奇蹟。

我國最早的長城,河南省南陽市的楚方城

長城最早出現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它的出現最初的作用就是各個諸侯國之間一種互相防禦的工程,遍佈祖國大江南北。

我國最早的長城,河南省南陽市的楚方城

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知裡面長城就是指萬里長城,萬里長城這個說法上是從秦國統一六國之後,出於防禦遊牧民族的入侵考慮把戰國時期的長城加以修理,連接起來以後才有的。

我國最早的長城,河南省南陽市的楚方城

實際上,長城也並非一萬里,據國家相關文物部門勘察測量結果表明,我國曆代的長城總長兩萬多公里,而明長城則有八千八百多公里。

我國最早的長城,河南省南陽市的楚方城

萬里長城只是一種概略的說法,只是形容長城非常的長,現在一般情況下就是指相對保存地比較好的明朝時期修建的長城。這段長城西起甘肅省的嘉峪關,東至遼寧省丹東市的虎山。

我國最早的長城,河南省南陽市的楚方城

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戰國時期齊國建造的齊長城是最早的,比秦長城還早幾百年,實際上最早的長城也不是齊長城,而是楚長城,不過楚長城並不叫長城,而是被稱為方城。

我國最早的長城,河南省南陽市的楚方城

周朝取殷商而代之,然後採取封建制度,大肆分封皇室子弟和功臣於各地。楚國最初在周朝人看來是南蠻,屬於化外之地的,不在中央王朝認可的正統華夏範疇之內,周天子就勉強給了楚國一個“子爵”的級別。

按照公、侯、伯、子、男這樣高低等級來看,在那個講究等級觀念的時代,這對楚國來說基本上和羞辱沒什麼區別。於是,楚國君自己稱王,意思很明顯,你既然看不起我,我也不跟你玩了,我來個自封和你平起平坐也不錯。

我國最早的長城,河南省南陽市的楚方城

周王朝一看楚國這麼桀驁不馴,日後必是一大隱患。為了防範楚國,遂在漢水以北、以東地區分封了一大批姬姓的自家兄弟,稱漢陽諸姬,他們的主要作用就是幫周王朝防範楚國的威脅。

我國最早的長城,河南省南陽市的楚方城

春秋時期,楚國實力越來越強,楚文王征服了申國和鄧國,開始向北發展,佔領了伏牛山以北的大片地區,以圖爭霸中原。

同時為了防禦北方諸侯尤其是齊國的攻擊開始修築長城,這些長城在後來的戰爭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我國最早的長城,河南省南陽市的楚方城

最初修建的長城是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北邊方城縣。後來隨著戰爭的需要,開始在各個方向修建長城,形成了西面、北面、東面一個倒U型的防禦體系。

我國最早的長城,河南省南陽市的楚方城

後來,霸主齊桓公果然帶了一幫諸侯國來攻打楚國,看到楚國的長城堅固,無法攻取只好退兵。後來,晉國攻打楚國的時候又是被楚長城給擋了回去。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攻伐更是越來頻繁,齊國最先見識到楚長城的威力,也因此比較早地意識到長城在防禦中的重要作用,開始在南部修築齊長城以防楚國的進攻。這個時間已經比楚國修建長城的時間晚了約三百年。

我國最早的長城,河南省南陽市的楚方城

後來,各個諸侯國都見識到長城的重要作用,開始在邊境或者重要的位置修建長城,來防禦別的諸侯國的入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