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汇顶科技之屏下指纹芯片的最大威胁替代技术是什么?

阿贵随想


是人脸识别,指纹已经过时了,人脸识别可以不用去按指纹,更快,对于手机制造商来说,也少了物理配件空间。


科普小胖子


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最大威胁替代技术应该是复合生物识别技术。

1、不管是汇顶科技的屏下指纹芯片,还是思立微、FPC、神盾、Synaptics等其他的指纹芯片,都是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现有生物识别技术有指纹、面部、虹膜、语音、签名、手掌、静脉等,可以说任何能够标注某一个人体独特性的信息,都可能被用来制作生物识别技术。任何生物识别技术也都有其优缺点,随着电子技术和智能终端的应用普及,在技术越来越进步的时代,在安全性应用较高的场合,生物识别技术也越来越趋于复杂和综合化,单一识别技术容易被欺诈和破解。

2、汇顶科技也正走在这个路上,近期汇顶科技收购整合了NXP VAS的语音、音频业务及专利,除了打开音频业务,也是考虑跟原有技术优势相结合产生丰富的创新组合。

汇顶科技目前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案包括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方案、活体指纹识别方案、IFS™、盖板(玻璃、陶瓷、蓝宝石)和Coating等指纹解决方案。汇顶屏下指纹技术是光学、电容相关,高通和FPC是屏下指纹是超声波技术。而汇顶活体指纹识别方案就已经结合了血液、心率等信息来验证用户指纹信息。


3、在手机移动端使用的生物识别技术除了屏下指纹,还有苹果和华为的3D结构光技术。3D结构光跟屏下指纹相比绝不逊色,主要问题是成本高,成本是屏下指纹的10倍,约为30美金,目前主要用于高端机。

随着屏下摄像头技术研发不断取得进展,未来3D结构光系统也有望实现屏下隐藏。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避免刘海屏的出现,若3D结构光技术能够实现“隐藏”,且成本不断下降,智能机厂商对3D结构光的应用估计也不会弱于指纹,毕竟3D结构光有不便于使用手指识别的场景,比如戴手套或手指不方便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基于5G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基于个人应用的场景,屏下指纹技术肯定在未来十几二十年中,在你能够想象到的智能终端应用中大放异彩的。


打工男


人脸识别是趋势 1 更加难以被盗用 更安全 2 准确率更高 3 操作更简单

随着人脸识别的算法公司的上市发展 比如商汤等 会大幅度加速人脸识别

指纹是一个过度的产品 在密码应用的历史进城中


智慧与美貌的穆杨随笔


与人体相关的生物辨识组织无非就是指纹和虹膜,但由于虹膜解锁存在辨识度差,需要的辨识环境高等因素,各大手机厂商不会把虹膜解锁用来替代指纹解锁作为首要解锁途径。当然,3D结构光也可以作为解锁途径,但硕大的前置镜头(刘海屏)面对大势所趋的完全全面屏,在外观上就已经输了。

你要相信,真正的新科技,不是重复发明轮子,而是在本质上改变环境,改变原有生态。

所以,指纹解锁作为最简单,最便捷,高度安全的解锁方式,它会一直存在,它不需要被别人去评判是不是最好的解锁方式,因为它本身就是最好的解锁方式,无需评判。所以替代汇顶科技的公司,除非是做其它解锁方式的,如果仍然是做指纹解锁方式的,汇顶科技永远不会被打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