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淺析電影《半個喜劇》中治癒愛情的“影子人格”

淺析電影《半個喜劇》中治癒愛情的“影子人格”

前言

今天二刷了電影《半個喜劇》,內心頗有一番感觸,漸漸地理解了性格懦弱的孫同,渴望與性格開朗的莫默在一起的那一份心意,是那麼堅決、真誠和明確。

我想,《半個喜劇》的感人之處,並不在於它喜劇外衣中包裹的情感勒索、妥協,更有治癒情感的一面,而孫同治愈自己情感的那份力量,不是來源於別人或者外在的助力,而是每個人內心潛在、充滿執念的“影子人格”

談及“影子”,大家腦海中呈現的是夜色中地上的浮影,是隻有在光亮處出現的使者,可是《半個喜劇》中,孫同用自己的情感歷程為我們完善了“影子”的內涵,從最初懦弱放棄自己的暗戀,到最後勇敢追尋自己的愛情,是在他身上呈現的是平凡人對於愛情、婚姻的執著精神。

淺析電影《半個喜劇》中治癒愛情的“影子人格”

在觀眾的眼中,孫同是一個懦夫,放棄自己的暗戀、在好友面前卑躬屈膝、在親情面前猶豫不決,可是唯獨在愛情面前,他沒有一退再退,反而是進行了抗議。雖然這份抗議來的很晚,但是對於內心懦弱的孫同來說,時間剛剛好,恰恰可以挽救快要夭折在懦弱中的那份久違的、真摯的愛情。

因此我們不能只看到他懦弱不堪的一面,也不需要去因為他的種種選擇而爭論,因為比起那些讓人同情的遭遇,我更願意去接受一個被愛情治癒的孫同,因為他讓我相信“你選擇的愛情,終究會是你的鎧甲”,會讓我更加堅信自己內心呈現出來的那個完美情侶,是多麼值得等待,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影子人格”和“愛情”這個話題。

1、你所不知道的“影子人格”

首先我們要先聊一聊孫同這個人設,小地方來京生活、靠著好友的資源擁有了北京戶口、從小懦弱自卑地長大、事事對好友與母親妥協,就連自己喜愛的音樂,也要被人質疑。用我們觀眾的角度來說,他就是一個

懦弱的失敗者,從沒有真正為自己活過一次。

儘管他有許多不得已,但是他的前半生卻不值得人同情,因為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這是他自己選擇的人生。我們常說“你選擇什麼,就會成為什麼”,在孫同的前半生中,他從未想過離開緊固著自己的那份枷鎖,反而任由那份枷鎖帶來的自卑、懦弱在心中滋生。

不過好在他並沒有完全地喪失自己的尊嚴、拋棄潛意識中的自己,所以在最後那一刻,他從現實中驚醒、回顧著自己的前半生,懦弱、自卑、妥協充斥在他的腦海裡,讓他意識到原來自己的人生多麼的可悲,那一刻在他心中的問號是:終此一生我在為誰而活,為什麼我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裡,我內心的期待還要繼續沉睡嗎?

不,孫同用自己的選擇,回答了自己的內心。因為他內心的那份期待越來越強烈,從愛上莫默的那一刻起,他其實就已經相信她就是自己的完美情侶,因為他在這個性格開朗、坦率耿直的女孩身上,看到了活在自己內心卻被自己“囚禁”起來的那個“影子”。

他懦弱,可是他內心渴望勇敢;他妥協,可是他內心渴望倔強;內心的他,才是他最渴望成為的那個人,而這就是他的“影子人格”。

淺析電影《半個喜劇》中治癒愛情的“影子人格”

心理學中對“影子人格”的解釋是:你在對方的舉手投足或者行事風格之間,突然看到了深埋潛意識中的另一個自己,那個自己的形象,就是影子人格(Shadow Character)。

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意思是,每個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心的自己完全不同,有時候我們做不到內心想要成為的樣子,就會把這種渴望影射到他人的身上,那是一種來源於內心的選擇、是一種看到理想自己的潛意識,更是能夠讓自己將囚禁心中多年的“影子”釋放出來的源頭。

對於孫同來說,莫默就是這樣一個特殊的存在。

我很喜歡影片中莫默說過的一句話“我看到不對的我就要說,我是這個世界的白鴿警察”,一句無意識的話卻道出了孫同愛上他的原因,一個是活得哪哪都不對,一個是活得明明白白,一個躲在陰暗裡,一個卻散發著溫暖的光亮,當這束光亮照進孫同的生命裡時,他內心的影子再也無法安心地躲在文無人問津的小角落中。

那一刻的莫默,是孫同眼中的自己,活得是那樣的自由自在,而那一刻的孫同,第一次想要勇敢,因為他的“影子人格”覺醒了,帶給他的是無窮的力量,讓他意識到:只有不逃避陽光,世界才不會黯淡無光,只有接納自己的盾牌,生命才能綻放美麗的花朵。

淺析電影《半個喜劇》中治癒愛情的“影子人格”

2、“影子人格”,是完美愛情的精神意識

其次我們再談一談孫同的愛情,面對被好友傷害的莫默,他從最初的的不相識,到後來的相知相愛,其實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只一眼,他就愛上了這個敢愛敢恨,拿得起放得下的女人,所以當他與她面歲面是時,依舊懦弱的他,卻十分勇敢地說“我喜歡你”,他忐忑但無比堅定,直到他們緊緊相擁,他才真正地遇見了那個“完美的影子”

狗血嗎?巧合嗎?人設嗎?我們可以不去深究,但是那種不需要很多言語,只需要一眼就知道,那個她,非她莫屬的直覺,是我們所說的“一見鍾情”,它源於我們內心的影子人格。說實話,孫同愛上莫默,雖然讓人唏噓不已,卻也是在情理之中,因為只有莫默那樣的人,才能讓他的生命出現溫暖的光,才能讓他的人生變得有意義,這是他的影子人格,也是他最想成為的自己。

這種感受就像張愛玲筆下的那句美麗的情話: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

我想,孫同自己都沒有想到,治癒生命刮痕的竟然是眼前這個看似陌生實則十分熟悉的女人。其實在影片中有一個片段特別有感觸,莫默與孫同一起去配眼鏡的那個情節,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鏡子中他們身體一部分重合的那個細節,第一次看時只覺得導演注重細節,可是後來才明白,那個鏡頭就已經別有深意了,暗示著身體某些部分重合的孫同和莫默,在未來的日子裡,靈魂是最契合的一對。

淺析電影《半個喜劇》中治癒愛情的“影子人格”

劇情也不負眾望,情路坎坷的莫默和孫同走到了一起,我們無法去猜測他們愛情降臨的那一瞬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可是我們總是會想:為什麼千萬人之中,你會對一個人產生莫名的篤定感?

因為在對方的眼中你看到了潛藏在內心的自己,這種潛意識是每個人在成長中逐漸沉澱於內心的隱形的人格形象。它總是會在恰當的時機,在我們心中甦醒,讓我們對某個人產生一種熟悉感,繼而形成一種愛慕之情。就好像《紅樓夢》中,寶玉第一次見到黛玉是說的那句不著邊際的話:“這位妹妹,我見過。”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孫同對莫默一見鍾情、寶玉對黛玉一見傾心,就是影子人格的使然,潛在意識沉澱的人格雜糅了各種情結,讓一個人對另外一個異性產生一種親切感,更讓他們在既定的人生裡,找到一些不一樣的可能性,比如勇敢地接納內心的自己,執著地追求一份愛情。

淺析電影《半個喜劇》中治癒愛情的“影子人格”

3、“影子人格”,是治癒情傷的溫暖力量

最後我們再來談一談孫同的情感歷程,在莫默出現之前,我一度以為像孫同這樣的人,不會再遇到自己心儀的愛情了,畢竟年少曾經暗戀的女生,卻被自己的好友搶了先,多年來,他把那份情感埋藏在心裡,隨之而來的是無法抹去的情傷。

彼時的他,對感情一直畏首畏尾,可是遇到莫默後的他,就好像找到了自己的鎧甲,變得勇敢無畏、迎難而上,如此才能夠有幸被愛情治癒。

有時候人生就是如此戲劇性,讓你墮入黑暗中的東西,最終也會成為你內心的一束光,終究能夠給你閉塞的人生開上一扇窗。或許,孫同從未想過有一天,那個懦弱的自己能夠被內心那毫不起眼的信念所戰勝,但是影子人格給了他治癒創傷的良藥,儘管這良藥的治癒過程有些曲折,但是最後卻能夠讓他痊癒,對他來說,這就足夠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孫同的前半生是被人嘲笑、看不起的,因為所有的遭遇雖然帶有先天性,可是孫同卻一直選擇接受並承擔,長時間的沉澱,讓他的內心極度渴望被治癒、被解救,但是他卻任由懦弱在他的心中任意撕毀美好和信念。但他不知道的是,只要他勇敢一次,就能海闊天空,可是哪怕一次,他都未曾主動逃離那個枷鎖,而是任由這份力量在心中慢慢地累積、沉澱,最終莫默的出現,讓他的情緒決堤,

用雜糅在內心的那長久期待、卻始終未得到的一種渴望,重新活了一次。

淺析電影《半個喜劇》中治癒愛情的“影子人格”

雖然我們說不清楚,影子人格究竟是如何影響我們,但是我們卻能夠通過自己的改變,也就是在遇見符合影子人格的一位異性時,內心會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能量,讓你變得勇敢,就像是,身在漫無邊際的黑暗荒野中孤獨行走的孩童,終於找到了一絲光亮,而這光亮讓你溫暖、被治癒,覺得人生充滿了希望,這就是“影子人格”的力量。

與其說孫同愛上了“自己的影子”,不如說孫同被自己的“影子人格”所治癒。在長久的孤獨中,他第一次因為一個人感受到人生的意義、感受到愛情的純粹,而這份純粹讓他慢慢地從既定的人生中逃離出來,讓內心那個千瘡百孔的自己,第一次拼了命地去抓住那片光亮。

他用自己的選擇證明,勇敢起來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因為勇敢的人,內心都有一團火,這溫暖的火影射出他的影子,讓他獲得治癒的力量。要知道,“唯有在苦難中治癒,才能積聚實力,讓自己的愛情圓滿,讓自己的人生重新來過。”

4、“影子人格”的現實意義

《半部喜劇》通過孫同的故事,傳達出每個人內心住著的“影子人格”,讓我們明白在成長的道路上,即便我們受過傷害、活在陰影裡,但只要我們勇敢一次,對妥協說“不”,我們的人生都有重新來過的可能。

我想大多數的人,都不曾注意過內心的“影子人格”,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它的存在。

當你在以前的生活中有嚴重的情感匱乏、或者內心有很多未被滿足的期待時,你的內心就越渴望得到,而當你形成一種補償心理時,你的影子人格就應運而生。

淺析電影《半個喜劇》中治癒愛情的“影子人格”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影子人格的源頭,都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比如你最愛的父母、你最敬愛的老師、你最好的朋友,他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通過某種情感的施壓,讓你的心中形成一種落差,但是無形中又在你的生命裡留下了很深的痕跡,繼而讓你接下來的人生對它望而卻步。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又都無意識地模仿著過去,對過去的選擇又一直保持忠誠的態度,所以我們很難去釋放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可是它卻一直在更新、變化,甚至是讓我們悔恨,所以長大後的我們,會靠著這種情感,在茫茫人海中去尋找那個能夠讓內心篤定的對象。

從自我成長的角度來看,影子人格是一種人生創傷,可是從愛情的角度來看,它卻可以成為治癒情傷的力量。

就好像,“我們總是描摹著美好,倘若是心中所願,即便是支離破粹的影子,也能在陽光下拼湊成一個完美的伴侶。”當一個人不能化解內心的執念,也不能讓自己產生安全感、熟悉感事,那麼這個人一定不是自己要找的那個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愛情不將就”,但只要是對的那個人,“翻山越嶺也要找到你”。

每一個人都曾受過情傷,也曾渴望掙脫過去的枷鎖,雖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不代表我們要放棄勇敢、放棄改變,要知道每個人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每一份感情都是冥冥中註定好了的,只要你要勇敢一次,你便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束光,讓那光亮成為你的感情的鎧甲。

如果你也同樣渴望,那麼就勇敢一次,或許只這一次,你就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人格,讓自己的愛情圓滿起來,如此還怕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