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身上有根“小腸經”,每天按6遍,養小腸去溼熱,脾胃越來越強健

小腸經顧名思義是養護小腸的經絡,循經接摩可以養好小腸,小腸正氣増強有助於抵制溼熱,有助於健康。

患者秋秋來找我看病,很有趣,她告訴我:“最近這兩天不知道怎麼了,總覺得自己得病了,大小便不正常、腹瀉,小便還很短少、尿色黃。” 我聽了她的話則覺得很有意思,反問她怎麼叫有病,怎麼叫沒病呢?她笑著答不上來,告訴我:“就覺得不舒服,所以來找您看看。” 給她診治果然是“有病”,病在小腸,因為脾胃虛弱、溼熱犯中焦,連累小腸的分清、別濁功能不正常,需要調理一下。不過問題不大,吃點健脾整腸、除溼除熱的湯藥,即很有益。另外,注意日常飲食要規律,注意清淡飲食,再注意用小經來按摩一下,養養小腸,病就會好得很快。所以我給她開了些湯藥、然後教她如何使用小腸經來養護小腸除溼熱。

身上有根“小腸經”,每天按6遍,養小腸去溼熱,脾胃越來越強健

明確小腸經脈在人體中的部位、走向

手太陽小腸經:起自手小指尺側端、沿手掌尺側緣上行,出尺骨莖突,沿前臂後邊尺側直上,從尺骨鷹嘴和肱骨內上髁之間向上、沿上臂後內側出行到肩關節後,繞肩胛,在大椎穴處(後頸部椎骨隆起處)與督脈相會。又向前進入鎖骨上窩,深入體腔,聯絡心臟,沿食道下行,穿肌、到胃部入屬小腸。其分支從鎖骨上窩沿頸上面頰到外眼角,又折回進入耳中。另一支脈從面頰部分出,經眶下,達鼻根部的內眼角,然後斜行到部。脈氣由此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接。如下圖所示:

身上有根“小腸經”,每天按6遍,養小腸去溼熱,脾胃越來越強健

循經按摩時可以參照一張小腸經經絡圖,即可輕鬆把握。慢慢摸索,或請教中醫經絡保健師幫忙按摩或指導穴位按摩,就可以很輕鬆地掌握此經脈的部位走向。

循經按摩小腸經的時間、程度等

按摩小腸經除了注意把握小腸經的部位、走向,還要注意按摩時間、方法、次數、達到的效果等細節。首先,最好是在未時(13時到15時),這個時候是小腸經當令。在這段時間裡小腸經的氣血最為充足。此時對小腸經進行按摩最有益於養生。

按小腸經毎次循經按摩3~6遍,以掌推,並在每一個小腸經穴位上稍稍按揉最好。

身上有根“小腸經”,每天按6遍,養小腸去溼熱,脾胃越來越強健

循經按摩小腸經養生分析

未時不是“未事”,小腸不是小事,身心健康無小事,行動應該從現在開始!

可以促進消化吸收,鼓養小腸經的正氣,有益於養護小腸。小腸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後的食物精華,然後把它分配給各個臟器。在此階段按摩,也可以促進午餐的消化吸收,培養正氣。還能振奮精神,因為下午的兩三點鐘,即便是中午睡了午覺,整個精力狀況也不及早上,並且常常會感到工作很累,全身睏乏。

尤其對長期使用電腦或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朋友來說,這時候最愛出現脖子、肩膀痠痛、胳膊沉重沒勁兒的狀況。此時對小腸經進行按摩,可以疏通經絡,使氣血更加順暢。

身上有根“小腸經”,每天按6遍,養小腸去溼熱,脾胃越來越強健

尤其是老年人,消化功能不好的,在此時按摩小腸經可以改善小腸的功能,有效緩解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差的問題。

學會了這個方法,健養小腸,防治小腸疾病,抵禦外邪就有方可操作了,所以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

本節養生要點提煉

知道用小腸經可養護小腸除溼熱。

知道循經按摩小腸經的方法,知道其中的養生功效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