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寺廟通論》王鶴鳴,王澄,樑紅著,寺廟小知識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寺廟通論》王鶴鳴,王澄,梁紅著,寺廟小知識

書 名:《中國寺廟通論》
作 者:王鶴鳴 王澄 梁紅
ISBN9787532579662K.2163
頁數:624頁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時間:2016-06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目錄

  1. 1 內容簡介
  2. 2 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根據寺廟的不同性質,將寺廟建築分列為九種,即書中九章予以分別敘述:神靈祠廟、宗族祠堂、皇家宗廟、名人祠廟、儒家文廟、道教宮觀、佛教寺院、伊斯蘭清真寺和基督教教堂。 [1] 上述九類寺廟中,神靈祠廟、宗族祠堂、皇家宗廟、名人祠廟、儒家文廟和道教宮觀是在中國本土生長建立起來的祭祀建築,而佛教寺院、伊斯蘭清真寺和基督教教堂則是從國外傳入而建立的祭祀建築。本書作者在寺廟進行分類的基礎上,對其每個門類的寺廟的歷史、建築形態、表述意義等進行了較為詳盡的描述。 [1]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寺廟通論》王鶴鳴,王澄,梁紅著,寺廟小知識

《中國寺廟通論》

圖書目錄

緒論呼喚中國寺廟活起來
  第一章、神靈祠廟
  第一節、神靈祠廟起源
  一、自然崇拜
  二、鬼魂崇拜
  第二節、神靈祠廟沿革
  一、原始神靈祠廟
  二、三代神靈祠廟
  三、秦漢神靈祠廟
  四、魏晉隋唐神靈祠廟
  五、宋元神靈祠廟
  六、明代神靈祠廟
  七、清代以及民國時期神靈祠廟
  第三節、著名自然神靈祠廟簡介
  一、五嶽、五鎮神廟
  1、山東泰山神祠——岱廟
  2、遼寧醫巫閭山神祠——北鎮廟
  二、土地神廟
  1、山西東羊后土廟
  2、陝西玉皇后土廟
  三、水神廟
  1、河南濟水神祠——濟瀆廟
  2、四海神祠——廣東南海神廟
  3、河南武陟嘉應觀


  四、火神廟
  1、北京火神廟
  2、河南社旗火神廟
  五、其它自然神靈祠廟
  1、山西臨汾牛王廟
  2、湖北蒲圻拜風臺
  3、廣西桂林花神祠廟
  4、北京馬神廟
  第四節、著名人鬼神靈祠廟簡介
  一、“三皇”神祠
  1、伏羲
  甘肅天水伏羲廟
  2、炎帝
  (1)陝西寶雞神農祠
  (2)湖南株洲炎帝陵廟
  3、黃帝
  (1)陝西黃陵黃帝廟
  (2)河南新鄭軒轅廟
  二、“五帝”神祠
  1、少昊
  山東曲阜少昊陵享殿
  2、顓頊
  3、帝嚳
  河南安陽顓頊帝嚳二帝陵祠廟
  4、唐堯
  山西臨汾堯廟
  5、虞舜
  (1)湖南九嶷山舜廟
  (2)山西鳴條山舜帝陵廟
  三、其他人鬼神靈祠廟

  1、禹廟
  (1)浙江紹興禹廟
  (2)安徽塗山禹王宮
  2、陝西白水蒼頡廟
  3、山西萬榮稷王廟
  4、河北涉縣媧皇宮 [1]

第五節、本章小結
  附錄一著名神靈祠廟一覽表
  附錄二本章主要參考著作
  第二章、宗族祠堂
  第一節、簡述宗族祠堂
  第二節、著名宗族祠堂簡介
  一、天津李純祠堂
  二、山西太原王氏祠堂
  三、內蒙古喀喇沁親王府及家廟
  四、遼寧瀋陽錫伯族家廟
  五、上海杜氏宗祠
  六、江蘇惠山鎮祠堂群
  七、浙江溪口蔣氏宗祠
  八、安徽羅東舒祠
  九、安徽龍川胡氏宗祠
  十、福建晉江陳埭丁氏宗祠
  十一、江西婺源宗祠
  十二、山東濟南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十三、湖北紅安陡山吳氏祠


  十四、湖南韶山毛氏祠堂
  十五、廣東廣州陳家祠
  十六、廣東從化廣裕祠
  十七、雲南昭通龍氏家祠
  十八、甘肅蘭州魯土司祖先堂
  十九、臺灣陳氏大宗祠
  附錄著名宗族祠堂一覽表
  第三章、皇家宗廟
  第一節、皇家宗廟沿革
  一、夏商帝王宗廟
  二、西周春秋戰國帝王宗廟
  三、秦漢帝王宗廟
  四、隋唐皇帝宗廟
  五、宋代皇帝宗廟
  六、明清皇家宗廟
  第二節、著名皇家宗廟簡介
  一、太廟
  二、歷代帝王廟
  第三節、本章小結
  附錄一著名皇家宗廟一覽表
  附錄二本章主要參考著作
  第四章、名人祠廟
  第一節、賢臣名士祠廟簡介
  一、河南衛輝比干廟
  二、周公祠廟
  1、山東曲阜周公廟

  2、河南洛陽周公廟
  三、山西太原唐叔虞祠
  四、陝西留壩張良廟
  五、諸葛亮祠廟
  1、四川成都武侯祠
  2、陝西勉縣武侯祠
  3、河南南陽諸葛廬
  六、安徽合肥包公祠
  七、福建福州林文忠公祠
  第二節、忠勇將士祠廟簡介
  一、四川閬中張桓侯祠
  二、山西代縣楊忠武祠
  三、浙江杭州嶽王廟
  四、北京文天祥祠
  五、北京于謙祠
  六、福建福州戚公祠
  七、北京袁崇煥祠和廟
  八、江蘇揚州史可法祠
  九、臺灣台南鄭成功廟 [1]

第三節、文人學子祠廟簡介
  一、湖北秭歸屈原祠
  二、陝西韓城司馬遷祠
  三、安徽東至陶公祠
  四、李白祠廟
  1、四川江油太白祠
  2、安徽馬鞍山青蓮祠


  五、杜甫祠廟
  1、陝西西安杜公祠
  2、四川成都杜甫草堂
  六、廣東潮州韓文公祠
  七、湖南永州柳子廟
  八、四川眉山三蘇祠
  九、江蘇崑山顧炎武祠
  第四節、實業人物祠廟簡介
  一、天津魯班廟
  二、四川都江堰李冰父子祠
  三、北京郭守敬祠
  四、上海黃道婆祠
  第五節、烈女孝子祠廟簡介
  一、陝西銅川孟姜女祠
  二、浙江上虞曹娥孝女廟
  三、山東淄博顏文姜祠
  四、河南虞城木蘭祠
  第六節、本章小結
  附錄一著名名人祠廟一覽表
  附錄二本章主要參考著作
  第五章、儒家文廟
  第一節、孔丘其人
  第二節、尊孔
  第三節、祭孔
  第四節、孔府家廟
  一、山東曲阜孔廟
  二、浙江衢州孔廟

  第五節、著名孔廟、文廟簡介
  一、北京孔廟
  二、天津文廟
  三、河北正定縣文廟
  四、山西平遙文廟
  五、內蒙古呼和浩特文廟
  六、遼寧興城文廟
  七、上海嘉定孔廟
  八、江蘇蘇州文廟
  九、福建泉州府文廟
  十、湖北荊州文廟
  十一、湖南寧遠文廟
  十二、廣東德慶學宮
  十三、海南文昌孔廟
  十四、四川德陽文廟
  十五、貴州安順文廟
  十六、陝西韓城文廟
  十七、甘肅武威文廟
  十八、臺灣台南孔廟
  第六節、顏廟、曾廟、孟廟
  一、山東曲阜顏廟
  二、山東鄒城孟廟
  第七節、本章小結
  附錄一著名儒家文廟一覽表
  附錄二本章主要參考著作
  第六章、道教宮觀
  第一節、道教發展沿革

  一、道教胚胎階段
  二、道教孕育階段
  三、道教形成階段
  四、道教成長階段
  五、道教擴展階段
  六、道教演變階段
  七、道教革新階段
  第二節、道教宮觀軌跡
  一、宮觀原始階段
  二、宮觀形成階段
  三、宮觀發展階段.
  第三節、宮觀類別
  一、天神宮觀簡介
  1、三清、四御
  (1)四川青城山古常道觀
  (2)山 [1]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寺廟通論》王鶴鳴,王澄,梁紅著,寺廟小知識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寺廟通論》王鶴鳴,王澄,梁紅著,寺廟小知識


中國寺廟的古往今來

王鶴鳴(研究員)

講座時間:2016年8月22日(週一)上午9:30
講座地點:上海圖書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


預訂代碼:160816
主辦單位:上海市新聞出版局 上海市出版協會 上海市作家協會
上海圖書館 新民晚報
協辦單位:上海市學習促進辦
承辦單位:上海古籍出版社

講座引言: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寺廟通論》王鶴鳴,王澄,梁紅著,寺廟小知識


寺廟建築承載我們偉大祖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發展的印記,是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廣博浩瀚、形象生動、連綿不斷的古代文明精華的部分之一,是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物化載體。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寺廟通論》,作者王鶴鳴、王澄和梁紅根據寺廟的不同性質,將寺廟建築分列為九種,即書中九章予以分別敘述:神靈祠廟、宗族祠堂、皇家宗廟、名人祠廟、儒家文廟、道教宮觀、佛教寺院、伊斯蘭清真寺和基督教教堂。上述九類寺廟中,神靈祠廟、宗族祠堂、皇家宗廟、名人祠廟、儒家文廟和道教宮觀是在中國本土生長建立起來的祭祀建築,而佛教寺院、伊斯蘭清真寺和基督教教堂則是從國外傳入而建立的祭祀建築。
本次講座,王鶴鳴研究員將從各個門類寺廟的歷史、建築形態、表述意義等進行較為詳盡的描述。

嘉賓介紹:


王鶴鳴,上海圖書館原黨委書記兼歷史文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主編《上海圖書館藏家譜提要》、《中國家譜總目》等多部專集,發表《解凍家譜文化》、《中國家譜通論》、《中國祠堂通論》(合著)等多部專著,榮獲多項省部級以上獎項,其中國家獎兩項,上海特等獎一項。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寺廟通論》王鶴鳴,王澄,梁紅著,寺廟小知識

【中國寺廟小知識】

【寺廟釋義】

  中國漢地的佛教寺廟,發軔於漢代,風靡於六朝,繼盛於隋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歲月,承受了諸種的時代滄桑,幾經演變,幾多發展,從而成為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互滲交融的最好說明。

  寺,在古代為官署名,如有“太常寺”“鴻臚寺”等。而廟,則是一般祭祀神靈的場所。相傳佛教傳到中國,是由東漢明帝派遣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請來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到洛陽而開始的。這二位西域高僧初到時,被招待住在鴻臚寺。當時的鴻臚寺是掌管賓客朝會禮儀的。第二年,明帝為他們修建了供佛修道之所,遂以“寺”命名。因這二位高僧曾用白馬馱載經像而來,故起名曰“白馬寺”。相傳這是中國寺廟之祖,後來將出家人居住和供佛的處所正式稱作“寺”,即緣此。

【寺廟佈局分類】

  佛寺傳進中國,受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影響,又因中國自然環境、地理形勢的特色,在印度“伽藍”的基礎上又有變化發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佛寺建築。

  中國寺廟建築一般分為依山式和平川式兩類。與此相應,寺院佈局則分為石窟寺和塔廟兩種。

  石窟寺。石窟寺基本仿照印度佛教的“支提窟”模式而建,依山開鑿。石窟前面如有多餘空地,就再建寺院。石窟寺的建築以北朝最為盛,前後共有五六百年,其結果是使中國佛教石窟成為世界上保存數量最多,分佈地區最廣,延續時間最長的佛教藝術遺存。其中以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和敦煌莫高窟最為著名。

  塔廟。塔廟起初也叫“浮圖寺”“浮圖”,這是因為“塔”是“浮圖”“浮屠”“佛圖”的簡化形式。印度“塔廟”的寺塔形制從傳入中國伊始,就已經在悄悄改變。但大多數中國早期佛寺的平面佈局,仍仿照印度的式樣,以塔藏舍利,供信徒們供奉、禮拜,所以塔位居佛寺的中心,是整座寺院的主體。

  有中國特色的佛寺格局,至南北朝已基本定型。它主要採用中國傳統建築的院落式格局,院落重重,常至數十院,院院深入,迴廊周匝,廊內壁畫鮮麗,琳琅滿目,引人入勝。

【山門殿】

  山門,即佛寺的大門。“天下名山僧佔多”,寺院多居崇山峻嶺,故有此稱。山門,又稱“三門”,因寺院的大門,一般是三門並立,中間一大門,兩旁各一小門。這是象徵佛教的“三解脫門”——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所以,“山門殿”也稱“三門殿”。有的寺院雖然只有一門,但習慣上仍稱之為“三門”。

  當你踏進山門殿一般均有兩座高二丈餘,忿眉怒目、齜牙咧嘴的鬼神力士塑像,他們是手執金剛杵(傳說為古印度最堅固的兵器)警衛佛的夜叉神,稱“金剛力士”,又叫“執金剛”。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寺廟的正殿,也稱“大殿”。“大雄”是釋迦牟尼的德號,稱讚他威德高尚的意思。佛經上說他有大力,能降伏“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子魔”等種種魔;《法華經·踴出品》贊其曰:“善哉,善哉,大雄世尊。”所以,大雄寶殿內供奉的主尊像是釋迦牟尼佛像。所謂“主尊”,指在諸尊中又以某尊為主。由於佛教內部宗派的不同,大殿內供奉的主尊也出現了多種情況。一般而言,許多寺廟大殿供奉的主尊是釋迦牟尼佛祖,民間習稱的“如來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