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孩子不爱阅读?请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啃书",3步走体验阅读乐趣

说起阅读这件事,对其的重要指明真不不必多说,不论是中国的古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是国外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都知道,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到不容小觑的影响作用。

现在的教育规划中也指明了对孩子阅读量的要求,家长们也开始开始把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这件事,更加早的投入在教育问题上。

可是阅读毕竟是一个知识接受类的活动,孩子天性贪玩,注意力总是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在书本上,不爱阅读,这让很多家长感到头疼。

而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阅读到底有什么好处,以及家长如何更为顺利的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孩子不爱阅读?请父母带着孩子一起

一:读书让人优秀

看过《奇葩说》这一网络综艺的朋友们一定会对其中一位女嘉宾很熟悉,她在辩论中的表现令人折服,不仅语速飞快,而且还逻辑清晰、有条有理,常常妙语连珠,直击要点,靠着自己的实力圈粉,她就是被网友们称赞为"智慧女神"的詹青云。

除了学习的优异,詹青云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口才,而这其中有大部分原因都归功于她从小爱读书的习惯,虽然她小时候成绩不好,但是只要她拿起书,就放不下。

就连黄执中在辩论场上也说:"阿詹在国外念书时欠了一屁股债,还能在美国地铁上潜心读《庄子》"

很多詹青云的朋友都感觉她好像看过全世界的所有书,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行走中的百科全书"。

在辩论忘情水该不该喝的那一期,詹青云从《西线无战事》说到《霍乱时期的爱情》再到《美丽新世界》,旁征博引,一气呵成,让一众网友感慨:看詹青云才知道,读书能有多优秀。

詹青云到底读了多少书,无人可知,也无从算起,但是她的言语中处处透露着她的博学和知识带给她的快乐自信和力量。

或许,詹青云能逆袭成功,取得现如今的巨大成就,靠的就是这庞大的阅读量吧。

孩子不爱阅读?请父母带着孩子一起

二:读书对人的潜在影响

著名的教育家尹建莉的《从"小"读到"大"》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那些阅读量大的孩子,即便他们从小表现一般,但由于积蓄里巨大而深厚的潜在力量,而且心理状态因为阅读而变得越来越健康,因此在以后的学业中,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爆发力,成为后起之秀。"

三毛曾说:"读书多了,容貌自然改变,许多时候,之间可能以为许多看多的书籍都成过往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读书与我们的作用,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把我们所读过的书变成知识,确实有的书我们可能看完之后只能说出个大概,具体的细节内容却不能很清楚的铭记在心,但我们总要从读过的书里得到些什么。

如果我们读了很多书后,书还是束之高阁,而知识永远都成为我们人生无法达到的彼岸,那么这样书对于我们来说也就是真的"无用"的了。

虽然我们读的书都不一样,而且每本书带给我们每个人的知识营养供给,会因为我们每个人的领悟力的差异而不同,但是毋庸置疑,读过的书或多或少的都能给我们一种思维。一种方向,以及对人生的塑造。

不敢说读书就一定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是不容置否读书一定是大多数人改变命运的开始,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经济全球化、知识网络化、资源数据化、社会信息化的新时代。

孩子不爱阅读?请父母带着孩子一起

三:读书可提高孩子成绩

培根曾说:"知识改变命运"

说起阅读这件事,很多家长可能都会反驳说:"孩子现在学习压力这么大,每天上这么多门课,还有堆成山的作业,哪有空闲时间去阅读?"

确实,当学习时间的紧张和阅读时间的分配发生了冲突,很多家长下意识的就会"舍小家保大家",宁愿让孩子把时间精力都花在学习上,也不敢冒险用在看似没效果的阅读上。

美国权威机构调查数据显示:一个孩子的成绩不怎么样,如果能注重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在理解力测试中达到75%的水平,成绩就能提升6个百分点,而高于85%的时候,成绩可以提升16个百分点。

一个孩子在阅读上花费的时间越长,成绩的提升就会越明显,数据显示,保持每天阅读15分钟的习惯,可以让成绩提升9个百分点,每天阅读15~30分钟,可以提升13个百分点,媒体那阅读30分钟以上,可以提升15个百分点。

可以这么直接的说,一个孩子越是感觉到学习困难,思维越有障碍,就越需要更多的阅读。

阅读的好处太多了它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积累,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更可以帮助孩子点燃思维了火花,发展孩子的智力。

所以家长们应该重视对孩子阅读习惯培养,不要把阅读看成一个打发时间的业余娱乐活动,而是将其也当成一个学习的时间。

孩子不爱阅读?请父母带着孩子一起

四: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啃书"

美国女作家Emilie B uchwald说:孩子是在在家长的腿上成长为读者的,孩子早期的阅读习惯一定是受到父母的影响和家庭氛围的熏陶而形成。

养育孩子,在任何阶段,身教的意义都大于言传,不要指望孩子的教育可以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所以当孩子不爱读书,或者自己难以静下心来读书时,家长们应该充当一个陪伴者的身份,选择和孩子成为"书友",引导孩子找到阅读的乐趣所在。

具体做法,可以参考以下三步骤:

1.享受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间

家长要在规定一个特定的阅读时间,哪怕是每天睡前的十分钟,和孩子一起阅读,这个时候的家长也停止手头上的一切娱乐活动,就和孩子一起安静的看书,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这样的陪伴比起自己一个人要好的多,至少不是枯燥乏味的,而且孩子看到家长专心致志读书的状态,也会不由自主的把注意力投入在阅读中去。

2.和孩子一起讨论阅读内容

在阅读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对一本书的内容进行了解,也可以一起猜测书中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有趣的故事情节,或者是比较出彩的写作内容,都可以一起分享。而在每一次的阅读时间结束时,还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对刚才阅读的内容进行重述,以此来加深印象和理解。

3.引导孩子将书中内容转变为知识储备

要想孩子真正的体会到阅读带来的乐趣所在,重点还是要让孩子体会到从阅读中可以得到什么,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阅读过哪些书籍,对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比如孩子阅读过一些诗文,那么家长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机会让孩子将书中内容与现实事物相融合,同时也可以鼓励孩子写一些文章,孩子的阅读量达到一定水平,写作能力上也会有所体现,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将作品进行投稿,当受到肯定时,一定得到满足感和自信心提升,会爱上阅读。


孩子不爱阅读?请父母带着孩子一起

阅读带个孩子的好处太多了,所以家长们一定不要忽视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这也是为孩子未来学习发展增添一份动力。

我是海马妈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专注育儿知识和分享育儿经验,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关注我,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