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澶淵之盟究竟是宋真宗的功績還是敗筆?

評價宋真宗澶淵之盟是功還是過,我們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得出相對客觀的結論。

就像我們今天評價乾隆皇帝,他有功績,他的功績是開拓了疆土;這對當時的人來說,多少算增加了一定的負擔;但對於中國後世,那絕對是福利。但同時乾隆皇帝錯過了與工業文明的發端國英國的交往機會,也沒有在大清國內開啟民智,導致中國依然走在傳統的農業社會道路上,後來大清的落後,他脫不開責任。

乾隆皇帝的事情,因為離現在較近,我們相對看得比較清楚。

但道理是相同的,宋真宗澶淵之盟的功過其實我們也能看清。

澶淵之盟概況

宋太宗於公元979年、986年兩次伐遼,但兩次都失敗了。之後宋遼雙方又發生了多次戰爭。

公元1004年,遼太后、遼聖宗再度發兵伐宋,號稱二十萬大軍,一路直下保州、定州,直趨黃河邊的澶州(今河南濮陽縣西),離東京汴梁不過200多里。

此時,宋朝這邊一些重臣卻開始慌了。兩位宰相主張放棄東京汴梁,王欽若主張逃向金陵,而陳堯叟主張逃向成都。只有剛上任的寇準力主迎戰。最終他說服宋真宗御駕親征,率領禁軍北上澶州迎敵。

實際上,遼軍在南下過程中多次遭遇敗績。遼軍遇到失敗之後就繞道走。最終遼軍接著繞開瀛洲向南進發,一路攻下了宋的天雄軍、德清軍,包圍了澶州。

十一月,宋軍擊殺遼軍先鋒蕭撻凜,遼兵敗退。在此情形之下,宋真宗終於登上澶州北城門樓向眾軍示意,宋軍士氣大振。

遼軍本來只想劫掠財物,沒想侵佔宋朝領土,沒想與宋朝決戰;現在一看身陷險境,於是遼國率先放出議和的風聲。

戰鬥意志薄弱的宋真宗則立即派出使臣與遼議和。十二月,宋遼雙方商定了和議內容,交換了誓書。

澶淵之盟究竟是宋真宗的功績還是敗筆?

雙方約定:

  • 宋每年向遼提供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
  • 宋遼兩國沿邊州軍各守邊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雙方都不得收容對方逃亡人口;
  • 宋遼雙方不得在邊界新修城堡、改移河道;遼交還佔領的宋地;
  • 宋遼雙方約為兄弟之國,遼帝稱宋帝為兄,宋帝稱遼帝為弟。

這就是"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對當時的人來說是好事,可以算是功績

宋太宗經過兩次伐遼失敗之後,年齡也大了,喪失了進取心;再加上大宋境內發生了規模較大的李順王小波起義,宋太宗因此認為,防止內部的變亂甚於防止外患。於是,“守內虛外”的原則就形成了,對遼國採取消極防禦政策,在河北建立了水長城。

實際上,澶淵之盟每年三十萬兩匹的銀絹,對於北宋財政收入來說,真的不算什麼負擔。

宋真宗封禪泰山就花了800多萬貫(一貫約等於一兩),每年郊祀賞賜官員的費用,在景德年間高達600萬貫。30萬貫,只不過相當於多賞賜幾位高官而已。

雙方停戰,不但對當時的士兵是福利,對於農民而言,也是福利。

為什麼呢?

因為戰爭需要糧草,而糧草是由役夫負責運送的。這些役夫是哪來的呢?役夫是由服徭役的農民免費充當的。

如果你以為運送糧草只是累點,沒有生命危險,那你就錯了。宋太宗時西夏有事,往靈州運送糧草的役夫,在路上死亡的多達10餘萬人;宋太宗幾次伐遼時,役夫傷亡規模更大;後來宋神宗時期,1082年與西夏作戰,永樂城守軍被西夏打敗,大宋將士役夫死者又是10萬餘人。

因此,對於當時的大宋軍民來說,澶淵之盟是好事。大家不用上前線了,好好過日子,多好。

澶淵之盟究竟是宋真宗的功績還是敗筆?

可是,澶淵之盟對大宋後世、對國家民族來說,卻是大大的敗筆。

很多重要的技術突破,一般需要兩次發明,第一次是原創性的。但要想嵌入到社會網絡裡進行運用,還需要經歷一次“再發明”。

這個道理在人類文化和社會思想上也同樣適用。一個開創者所創設的制度,一般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繼承者對制度進行完善和發展,這個制度才能得到發揚光大。

比如道家有老子和莊子。老子的道德經思想高深難測,莊子則不但把道家學說闡述得通俗易懂,而且身體力行,使道家學說接了地氣。

儒家除了有聖人孔子,還有被尊為“亞聖”的孟子。孔子學說經過孟子的完善,儒家思想才得到了進一步發揚;甚至直到荀子吸收法家思想加強了儒家“禮”的功用,才讓儒家學說有了政治實施的可行性。

如前所述,宋太宗心灰意冷,宋朝也從開拓進取走向萎靡收縮。人們經常說宋朝“崇文抑武”、“守內虛外”、“將從中御”等政策,都是在宋太宗時期形成的。

宋太宗的收縮政策,首先表現在控制武將上,直接“廢了”武將。

宋太祖宋太宗兄弟倆篡奪了後周政權,之後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因此他們用各種制度和政策來限制武將。到宋太宗後期,其實已經不是限制武將,而是“廢了”武將。就拿“將從中御”這條來說,宋太宗畫好陣圖,出征的武將必須按陣圖行軍打仗。戰場地形、敵我態勢千變萬化,死死地照一張圖來打仗,怎麼能打贏呢?因此,武將的主觀能動性完全被廢了。

澶淵之盟究竟是宋真宗的功績還是敗筆?

其次,除了束縛武將思想和手腳,還崇文抑武來對武將和尚武精神進行貶抑。

同等官職,武將要比文官低半級,見面要給文官行禮。朝廷給賞賜,給同級的文官要比武將多。在社會上還實行“刺面”徵兵的辦法,當兵入伍,就要在臉上刺字。這是多大的侮辱。這導致社會風氣也變了,人們都以當兵為恥、以尚武為恥。

第三,表現在對外關係上,採用了守內虛外政策。

就是說,大宋不再考慮主動經略邊疆、經略北虜,而是採用被動的辦法應對遼朝;朝廷工作的重心轉向內部,主要是防範內部武將造反和防範百姓造反。這就是所謂的守內虛外,也就是消極防禦戰略。

在上述局面下,宋朝的治國思想在宋太宗的創造之下,還沒有完全定型。宋真宗作為宋太宗的繼任者,完全能決定整個大宋的走向。

如果宋真宗順承甚至完善強化了宋太宗的做法,那麼宋朝就會定型成為一個孱弱的政權,雖然富裕但是沒有武力,外強中乾。

而如果宋真宗發現了宋太宗做法的問題,糾正了宋太宗創造的思想和制度,那麼宋朝就會向另一個方向發展。

但可惜的是,史實中宋真宗選擇完全繼承了宋太宗的做法,不加任何糾正。不但如此,宋真宗還對宋太宗守內虛外治國思想進行了完善,對守內虛外思想拿出了實操做法,即對外花錢購買和平。

澶淵之盟究竟是宋真宗的功績還是敗筆?

澶淵之盟的危害

澶淵之盟的形成,就是宋真宗對宋太宗守內虛外做法的完善和發展。從此,宋朝的性格形成並基本定型。這帶來了以下後果。

首先,對外性格的確定,進一步把宋朝國內政治塑造為因循苟且。

宋朝的內政因為對外的苟且,完全繼承併發揚了宋太宗以文馭武、防止內亂為主的做法,一切都走上了因循苟且的道路。

其次,宋朝把自身安危交到別人手裡,造成始終被動挨打。

從宋真宗之後的宋朝,對外幾乎完全採用澶淵之盟的做法:只想花錢消災,而不圖振興武力,始終不能把命運握在自己手裡;對內則對武將和百姓嚴防死守,百姓繳納稅賦養出的百萬大軍,也只能對付流民而已。

宋朝對外交往能說明問題。對遼國就不說了,對小小的西夏也是這樣,最終宋朝給外族的印象就是:不管外敵強弱,只要願意死纏爛打,就能從宋朝身上榨出油水。

第三,宋朝守內虛外性格的形成,導致它對武將和民眾嚴重缺乏信任。

後來金國攻打北宋,前後兩次開封之戰時,勤王之兵均有幾十萬之眾,城內百姓也多願意主動積極抗戰,但是宋朝君臣依然想著花錢消災,而不願意相信軍隊和百姓。

澶淵之盟以後的宋朝,因循苟且、不思振興;即使經過靖康之恥,依然沒有改變這種性格。

因此,宋朝因循苟且的性格,被澶淵之盟定型了。宋朝兩次亡於異族,其原因就在於宋朝因循苟且導致的武力不振,這不但讓國民生靈塗炭,還打斷了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向上發展的勢頭。中國的發展因蒙古推翻宋朝而停滯甚至倒退。追根溯源的話,宋真宗的澶淵之盟難辭其咎。

澶淵之盟究竟是宋真宗的功績還是敗筆?

結束語

經過澶淵之盟,宋朝形成了“因循苟且”的性格。宋朝從此一直在做“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中的魚肉,因為它竟然敢把自身安危寄託在別人的善意之上,認為對方拿了錢就能保證自己的安全。這種苟且心態,雖然換來了暫時和平,但是宋朝不能保證外來強權都像遼這樣守信用。最終滅亡北宋的金,就是那種拿了錢依然繼續侵略的角色。

因此,總體上看,對宋朝和國家民族長遠而言,澶淵之盟是一大敗筆。澶淵之盟是宋朝由強轉弱的確認,是國家性格由進取轉向萎靡的確認。它把宋朝定型成了因循苟且不思進取的模樣,為後來國家民族整體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在不能保衛自己勞動果實的情況下,空有富裕又有何用?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今天的原創首發文章,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