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二战中又一款“奇葩”飞机,英国人的“飞行昆虫”

二战,一个创造“神奇”的时期,特别是在军事领域,不仅新式常规武器装备发展神速,就连一些“奇葩”的武器也在这段时期不断的涌现,比如

巴黎巨炮、鲍勃·塞普尔坦克、反坦克军犬、蝙蝠炸弹、鸽子导航导弹等等。

二战中又一款“奇葩”飞机,英国人的“飞行昆虫”

鲍勃·塞普尔坦克

在飞行器领域,这种“神奇”依旧被延续,对于刚刚掌握飞行技术几十年的人类来说,各种尝试都是一次进步,说不定哪一次就搞出一个“突破”性的东西来,像苏联的A-40飞行坦克(这个是真真的飞行坦克)、美国的瓦特V-173、F-82双野马、XP-56黑子弹、德国的巴赫姆Ba 349、英国的飞行吉普哈夫纳·罗塔布吉等等。

二战中又一款“奇葩”飞机,英国人的“飞行昆虫”

双机身双野马战斗机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款飞机是来自英国人的设计,P.12 Lysander Delanne,它的“奇异”之处就在于外形,有许多人将这架飞机称为“一只会飞的蟑螂”,怪异的造型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很独特,短粗的机身,类似昆虫翅膀的机翼,巨大的起落架,完全就是一只飞在天上的“昆虫”。

二战中又一款“奇葩”飞机,英国人的“飞行昆虫”

飞行蟑螂P.12 Lysander Delanne

1940年开始,当德国大举进攻英国之时,为了对抗可能登陆的德军,英国人提出了一项可以在简陋机场起降的支援飞机项目,不过鉴于战争的紧张形势和英国捉襟见肘的财政情况,重新设计研发新型飞机的计划变的不太现实,为此,英国人把目光集中到了Lysander飞机上,对其进行深度的升级改造。

二战中又一款“奇葩”飞机,英国人的“飞行昆虫”

Lysander

Lysander是英国人在1936年生产的飞机,在战争初期被大量用作侦察、轰炸和投放补给等任务,不过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其缺点逐渐显露出来,飞行速度慢,战损率极高,据统计在法国部署的175架该型飞机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就有118架被击落。

二战中又一款“奇葩”飞机,英国人的“飞行昆虫”

Lysander是一架在当时已经过时的飞机

面对这样的损失,英国人不得不将其撤下,采用更加先进的野马来代替。

Westland公司不甘心自己研制的飞机就这么被替换下来,他们试图建造一款更加先进的战机来满足当时军队的需求,政府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P.12 Lysander Delanne就诞生了。

二战中又一款“奇葩”飞机,英国人的“飞行昆虫”

巨大的炮塔

P.12 Lysander Delanne的前半部分和Lysander没有任何的区别,主要升级的部位是在后半部分,飞机的尾部被缩短,增加了一个汤普森炮塔,内设4挺7.7毫米机关枪,并增加一对梯形尾翼,整体上来看,这架飞机就如同一只“巨大的昆虫”一般。

二战中又一款“奇葩”飞机,英国人的“飞行昆虫”

之所以在机身后部增加炮塔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被击落的Lysander飞机都是德国梅塞尔施密特从后边追上来将其打掉的(其实最大的原因就在于Lysander飞行速度太慢),英国人的想法就是想在机尾安装火力,以对抗追击的施密特战斗机,就这样,一部炮塔就被安装到了Lysander机尾上,这种炮塔设计其实在大型轰炸机上使用的非常普遍,不过对于这种单座飞机来说,尚属首次,这也算是英国人的一个“突破性”设计了。

二战中又一款“奇葩”飞机,英国人的“飞行昆虫”

机身好似没有完工一般

1941年7月,该型飞机首飞,经过改装的P.12 Lysander Delanne机动性能大大提升,虽然在试飞时试飞员反应,该机的低速性能不佳,但是操作性和稳定性却较Lysander有明显的提升,短场起降性能也十分出色。

不过,即使安装了专门对抗战机的尾部炮塔,对于当时的高速战斗机来说,这点火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英国人的想法是让这架飞机充当夜间突击队员的角色,考虑到该机飞行速度实在太慢,也只有在夜间出动,生存的几率才能大一些。

二战中又一款“奇葩”飞机,英国人的“飞行昆虫”

飞行昆虫

此后,Westland公司一直在试飞该型飞机,只不过由于英国政府在战争后期决定不再生产任何飞机,而是转而采购美国生产的战机,这架飞机的研制才被叫停,它最终也没有进入到皇家空军服役。

虽然这架飞机没有服役、参战,但是其“怪异”的外形给人的印象十分的深刻,犹如两只头的“昆虫”一般,这也算是二战中比较“奇葩”的一型飞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