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如何落得个饿死沙丘宫的悲惨结局?

追随历史的脚印


赵武灵王赵雍一生堪称传奇,胡服骑射灭中山,大败林胡、楼烦。乔装入秦试探虚实,令秦人惊恐。

正值四十多岁的壮年,痴迷军事的赵武灵王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放在伐秦大业上,并制定出宏伟计划——亲率十多万胡服骑射的赵国特种骑兵出云中、九原,从秦国防御较薄弱的北部南下,直扑秦国心脏,一举灭秦!

把王位禅让给次子赵何,即赵惠文王,以老臣肥义辅佐,自号为主父。

处理军国大事,赵武灵王是当之无愧的天才,对于家事,仿佛一团糟。爱母及子的他,废掉年长英武的赵章,改立次子赵何。

渐渐地,看着日渐萎靡的赵章,他后悔了。甚至想把赵国分成两个国家,另立赵章为王,来弥补作为父亲的亏欠。

造成武灵王悲剧的结局,如果不是那年梦见的美妙少女,作为一代枭雄,也不会沦落到活活饿死的下场。或许你们听着不会相信,但是凡事有因必有果。

梦中少女,鼓琴而歌

“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武灵王某日巡行大陵,梦见漂亮少女鼓琴而歌,也不知是御姐型还是萝莉型。

次日醒来,武灵王对这个梦中情人是极其恋恋不舍,诉说给左右臣工听。她的模样,她的声音,王上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大陵百姓吴广听闻王上有如此梦境,细想描述的女子竟有点像自己女儿孟姚。富贵的机会来了,吴广再将女儿精心打扮,献于武灵王。

似乎冥冥之中,上天注定。果然一见钟情,武灵王非常宠爱,数年后为武灵王生下次子赵何。

武灵王的原配妻子是在十多年前娶的韩国宗室女子,生下太子赵章。孟姚美人善妒,给武灵王吹枕边风,多次陷害王后和赵章。对于怀抱中宠爱万分的女子,武灵王当然不会去查事情真伪。

于是废韩女立孟姚,赵章的王太子位也变成赵何的。

赵章比赵何年长十岁,性格骄横,英勇善战,曾经亲率赵国中军攻打中山国,迫使其割四城求和。

赵何继位后,赵章愈发不服,那个位置原本就是属于他的,凭什么现在要给弟弟称臣下跪?父亲为了那个女人,为何对自己和母亲如此绝情?

朝见惠文王时,萎靡颓废的赵章,蠕动的嘴唇。这一切,主父都看在眼里,有种作为父亲的痛心。

肥义在辅佐赵何四年间,已经建立了一个可靠的政治势力范围,赵何羽翼已成,主父的权力干涉范围有限。

惠文王三年,赵灭亡中山后,主父以赵章为安阳君,派田不礼出任安阳君的相,以辅助安阳君治理代地。

田不礼此人正是宋国灭亡的罪魁祸首,奸邪小人,和赵章一样野心欲极强。赵武灵王让这两人搞在一块发生动乱只是时间问题。

赵武灵王的愧疚——分国而治

通过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赵军战斗力直接上升 ,打跑原先频繁侵扰边境的匈奴、林胡、楼烦,占据大片胡人土地。

骑兵和弓箭组合,比中原的兵车、长矛灵活机动多了。学习胡人穿窄袖短袄,原先宽衣长袍干啥都不利索,中原人也逐渐放下面子,穿衣服风格走向实用。

彻底灭亡中山国后,赵国的地盘扩大了近三倍。武灵王设想把赵国新开辟的代郡划给赵章,以其为代王,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计未决而辍”。

《史记•匈奴列传》: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笔者猜想可能是三朝老臣肥义和赵国宗室力量的反对。赵章一旦为代王,立即就会有大批的臣民归附他,赵国必然会产生影响更大的变乱,让周围诸侯国有可趁之机。

赵章和田不礼的图谋,辅佐惠文王的老臣肥义已有察觉,相邦李兑请求先下手为强,但是出于对主父的尊重和曾经约定好的誓言拒绝了,只是暗中吩咐相邦李兑和主父的王叔赵成集结军队预防政变发生。

沙丘宫变——父子皆死

主父携二子赵何与赵章游沙丘宫,赵章与其亲信田不礼觉得机会来了,杀王夺权,只在今日。

假传主父命令,召赵何入宫。终日侍奉赵何的老臣肥义怀疑事有蹊跷,决定先行入宫,赵何再至。

肥义入主父宫后,果然觉得气氛不对。没有见到主父,却见到了赵章和田不礼,知道自己肯定回不去了,意料中的事情果然发生了。眼瞧赵何没来,赵章直接带兵攻打赵何住处。

叛军与赵何的卫队厮杀混战,李兑、赵成闻讯立刻率兵赶来救驾,忠于赵何的军队很快就控制了局面,杀死田不礼,赵章败退到主父宫中,主父纳其入。

李兑、赵成的军队包围主父宫,大批士兵冲进宫中诛杀赵章及其党羽,主父完全不能控制局面。赵国法律规定,以兵围王宫者灭族。再加上如此亵渎主父,一旦撤兵回去,下场是什么李兑、赵成心里非常清楚。

干脆不撤围,尽出主父宫人,不许主父出宫。主父欲拼一死,但赵成等人只围不战,无人敢担刺杀主父的罪名。

内宫可能有些存粮,吃完了主父爬树掏鸟窝吃,足足三个多月,一代枭雄竟然被活活饿死在宫中。

这么长的时间内,国君赵何对父亲的情况不闻不顾,也没有任何大臣将领站出来救援主父。自从主父禅让就只专注赵国的军事建设和对外战争,而国内政治、经济事务则全部交由赵何负责,大臣将领们都聚拢在新王周围了。

对于平叛有功的李兑、赵成,被赵何加以重赏,赵成为相,封安阳君。李兑为司寇,封奉阳君,两人总览国政。


谱写历史长歌


赵武灵王被自己最喜爱的儿子和最信任的臣子合伙围困在沙丘,死前吃过树皮,掏过鸟窝。最后啥都吃没了,活活饿死了。说说几个成语来形容一下赵武灵王:朝令夕改,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这件事在侧面证明了老夫少妻的悲剧性。赵武灵王是这样,后来的刘邦也是这样。

赵武灵王本可以像春秋五霸中的五位雄主一样,做一番更大的事业,一个胡服骑射让赵国在短时间内强大了起来如果他不死,说不定统一天下的就不一定是秦国了。

可是他终究还是死了,被最爱的儿子和最亲近的臣子给活活饿死了。今天我们来讲一讲这个事。



1.先说两个王子:赵章与赵何。

赵章是赵武灵王的长子,曾经被立为太子。自己本人也随着赵武灵王东征西讨,南北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在性格上也与赵武灵王非常相似。本来他应该是要做赵王的。

赵和是赵武灵王的次子,本来他与太子根本就没有一点关系。他的妈叫吴娃,在赵武灵王晚年的时候极受宠爱。临死,赵武灵王为了让吴娃走的安心,脑子一热就把太子位又传给了赵何。于是赵国的内乱就这么埋下了祸根。



2.再说赵武灵王的两次昏招:朝令夕改与朝令再夕改,

本来赵武灵王将前太子赵章的太子给废掉,传给他的小儿子赵何,这已经是属于昏招了。人家赵章本来就没犯什么错。赵武灵王为了让一个女人满意,就废了人家的太子泪。

好吧,错了就错了,一个君王谁还不犯点错误呢?可架不住赵武林王错了再改,改了又犯。原因是当他把王位传给赵何之后,他发现前太子赵章每天微微缩缩的,他良心上又不忍了。

于是他就想了个办法:把赵国一分为二,这兄弟俩一人一半。他做主父也就是太上皇。这是赤裸裸的国家分裂。除了赵章同意之外,没人同意。这就牵扯出了下面的两个大臣

3.再说两个大臣:肥义与赵成。

这两人不是叛徒,对赵国都是忠心耿耿的。都曾经随着赵武灵王出生入死。但最后赵武灵王之死却与二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我们先说肥义:赵武灵王在废掉了赵章的太子卫之后,把王位传给了赵何,自己当太上皇。同时将他最信任的肥义只派给了赵何做丞相。

后来赵武林王看到他大儿子赵章的惨相之后,他就想把赵国一分为二,两个儿子,一家一半,他便派人去跟随意说,让肥义同意这件事儿。但肥义对于这种搞分裂的行为坚决抵制的,他就直接不同意。于是在沙丘政变中肥义被赵章杀了。

我们再说一下赵成:也叫公子成,赵国的王族子弟。也随着赵武陵王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与肥义一起来辅佐赵惠文王赵何。

赵武灵王最后直接死于赵成之手,间接死于肥义之手。



4.沙丘政变:都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可在沙丘政变中,赵何后发制人,取得了全面胜利

先说赵章的先下手:赵武灵王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来到了沙丘,长子赵章便想通过假传圣旨,让赵何到宫里觐见,顺便一道击杀。

没想到肥义觉得这个事儿不对,他就没让赵和过去。自己先过去了。过去之前留下信息:如果我没回来,那就说明有诡计,你们就赶紧让赵成派兵来。果然肥义进了沙丘宫去了之后被赵章给杀了。

赵何一下子就怒了,让赵成带着兵把沙丘宫给团团围困了起来。逼着赵武灵王将赵章交出来。最后在两军阵前把赵章给杀了。事情到这儿就结束了吗?



我们再说说赵何的后发制人:通过这件事儿,赵何觉得他的爹赵武灵王招令夕改的,完全太不像话。把他的哥哥杀了之后,他就没将兵给撤回来,依然让赵成围困沙丘,还不给送粮食进去。而沙丘是个行宫,里面根本就没有粮食储存

日久天长,三个月之后,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在沙丘里面了。

5.总结:王位的传承上最忌朝三暮四,朝秦暮楚。赵灵王就是犯了这样一个错,导致自己被饿死了,而几百年之后的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也差点犯了同样一个错误。虽然最后他改正了,没有废掉刘盈的太子,但却因此让刘盈的亲妈吕后心怀怨恨,所以吕后把刘邦的几个儿子都给差不多杀光了。前世不忘,后世之师,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少校柳下惠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君王之一。因为胡服骑射的改革,使他做为改革家进入到中学历史。赵武灵王在位时期,是孔子所谓“礼崩乐坏”的时期,在他的父亲赵肃候时期,赵国还是诸候。到赵武灵王的时候,就称王与周天子平级了。

赵武灵王在十四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赵肃候去世。他继承了国君之位。继位的时候,他还是个孩子。在大臣的辅佐之下,他成了一个有为之君。胡服改革之后,开疆拓土,使得赵国的势力不断扩大。

赵武灵王继位五年后,娶了韩国女子为夫人。结婚之后,二人就生下了儿子,取名为“章”。按嫡长子继承的规矩,这个儿子就是太子,于是,称为“太子章”。

赵武灵王初婚的时候,是十七八岁。大约是初恋不懂爱情吧。婚后过了十年,或许赵武灵王感到开疆拓土的战斗生活有点单调,他的内心涌动起一种对爱情的渴望。这事的历史证据很充分。武灵王十六年的时候,他在梦中遇到一位美女,向他鼓琴而歌:“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赢。”这几句歌的意思说,多么光艳照人的美女啊,她的容颜象花儿一样美!为什么她就不能来到(赵武灵)王的身边呢?难道这是上天安排的吗?

这就是“梦中情人”的由来。赵武灵王做了这样的梦后,便在饮酒做乐的时候,向身边的人多次提起这事。赵国的一个大夫叫吴广的,听说这事之后。立马就明白国君这是想美女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中国人在弗洛伊德之前两千多年就懂得梦的解析了。于是,吴广就把自己的女儿送与了赵武灵王。这个女人就是娃赢,娘家的名字叫孟姚。(娃是美女之意,吴王夫差为西施建的宫殿叫“馆娃宫”。赢是吴广家的姓氏号。孟,是庶出的老大,姚是在娘家的名字。)

赵武灵王得到孟姚,果然就是自己的梦中情人,这真是喜从天降,爱不释手。《史记》中说,赵王得到孟姚之后,一两年时间里都不爱出宫了。大约也是“缓歌慢舞凝丝竹,君王尽日看不足”了。

孟姚入宫之后没两年,就给赵武灵王生下了另一个儿子公子何。这时候,太子章已经十岁左右了。

当初吴广是“因夫人而纳孟姚”。也就是说,吴广把自己的女儿送给武灵王,走的是公夫人,也就是太子章母亲的门路。武灵王得到孟姚之后。对王后的感情上,便日渐疏远了。因为爱乌及屋,对公子何的感情也是日益亲密,而对太子章却日渐疏远。太子被废,只是时间问题了。

赵武灵王二十五年。太子章的母亲去世。后宫空虚,孟姚理所当然的晋位成为赵王的正妻,王后。孟姚成了正妻,旧太子的地位也终于保不住了。于是,太子章变成了公子章,公子何变成了太子何。

改立太子的时候,赵武灵王也就四十上下。自己能够把握朝政,也没有造成政治上的不良影响。但赵武灵王显然觉得自己对孟姚和小儿子的爱表过的还不够。两年后的二十七年。武灵王干脆把王位传给了小儿子。这就是赵文惠王。自己当了太上皇。只是当时还没有“太上皇”这个称谓,而是叫“主父”。当然,这个行动除了表达自己对妻儿之爱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把国政交给儿子和大臣处理之后,自己就可以安心的领兵打仗,开疆拓土了。

文惠王继位的时候,还是个十岁左右的小孩。而做为大哥的公子章差不多二十了。对于自己太子之位被夺,心中自然是不服气的。但父亲赵武灵王还在,且当盛年。他也没有办法。如果不是赵武灵王自己在感情上出现反复,后来对大儿子产生了同情,沙丘政变的事情也不会发生。他自己也就不会被饿死宫中了。

文惠王继位之后,大哥公子章被封为安阳君。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了。文惠王四年,主父命赵国大夫朝见国君。文惠王以国君的身份接受朝拜,公子章按规定只能向自己的兄弟下拜。当主父看到大儿子神情落莫的向小儿子下拜之时,忽然之间想起了已经去世的结发之妻,并对大儿子产生了深深的负疚感。

在负疚之情的折磨之下。主父便想给大儿子一些补偿。到底如何补偿呢?想来想去,干脆把代地封给大儿子,让他做代王,这样,两个儿子都是王,也就不亏欠谁了。封王毕竟是大事,于是,主父便找大臣们商议。战国时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如果把赵国分为互不统属的两国,力量减半,无疑是自寻死路,所以,大臣们肯定都不同意。主父武灵王其实内心也不傻,不过是爱令智昏。大臣一反对,他自己也就明白了过来。

赵武灵王的这一番折腾,让本已渐渐心灰意冷的公子章重新燃起了希望。正在这时,主父又派了一位野心家田不礼来辅佐公子章。于是,公子章夺权的便紧锣密鼓的筹划起来。

公子章和田不礼结合在一起。赵国政治面临重大危机。这一点赵国政治的上层都看出来了。惠文王虽然只是个十来岁的小孩。但在他接位的时候,主父还是派了些忠心耿耿的大臣,辅佐他的。惠文王的宰相肥义,就是一个很忠心的三朝老臣。

面对当时的局势,担心的除了肥义之外,还有公子成和李兑,这二位都是赵国大夫。公子成是赵国本家,武灵王的叔叔,惠文王的爷爷辈。在赵武灵王胡服改革的时候,就是得到公子成的帮助,才顺利进行下去的。

最先是李兑去找肥义。他对肥义说:“公子章和田不礼野心很大。为了夺权很可能对国君不利。你做为宰相,如果事情发生,你可能就是第一个爱害的。为了保住你自己,你可以把宰相之位让给公子成。因为公子成是赵的本家,威望高,势力大。公子章不敢轻易害他。”

肥义说:“赵武灵把儿子托付给我,让我辅佐新王。我怎么可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安全,而独自己逃走呢?有我在,起码可以为国君挡一挡灾祸吧?”肥义没有听从李兑的建议。李兑含泪离去。

李兑走后,肥义找来王宫侍卫官高信对他说:“从现在开始,如果有人以主父之命来召国君的,必须先报我知道。由我探明情况之后,国君才能前往。”高信奉命而去。

没过多久,主父与文惠王一起游沙丘。到达之后,主父与文惠王分宫而居。公子章与田不礼的政变开始发动。情节与肥义预计的基本一致。公子章派人假传主父之命召文惠王。肥义随使者前往。公子章与田不礼见计策被识破,便杀了肥义,领兵攻打王宫。

高信听了肥义的安排,早有准备,一边领兵抵抗,一边派人向公子成、李兑求救。公子成接到消息之后,迅速调集四邑兵马前来救难。公子章实力有限,迅速被打败。田不礼被杀掉。公子章自己跑到父亲的宫中请求保护。于是,公子成和李兑领兵包围了主父的行宫。

故事发生到这个地步,问题就来了。在这种情势之下,主父赵武灵王怎样才能保住自己呢?答案很简单,主动站在胜利者的立场上,就可以保命。但赵武灵王显然没有这样的政治智慧,否则,沙丘政变的悲剧也不会发生了。

公子章政变失败,已经不可能再有活路了。赵武灵王如果置身事外,或者是杀子自保。都不失为保身之计。但赵武灵王显然不是心肠刚硬的政治家,而是一个儿女情长的英雄。正是因为他对大儿子的愧疚之情,不但弄丢了儿子的性命,也搭上了自己的命。

当赵武灵王开门接纳了大儿子的时候。他就表明自己和大儿子站在一起了。公子成和李兑做为赵国的臣子,自然不可能攻打行宫,杀死赵武灵王。那样他们自己就要背上弑君的罪名。文惠王做为武灵王的儿子,必然是要为父报仇的。可是,放开包围,武灵王缓过劲来,必杀他们。于是,公子成和李兑成了骑虎难下之势。

活人自然不能让尿憋死。公子成下令行宫中所有人撤出免死。于是,宫中的人员全部出来投降。于是,宫中只剩下赵武灵王一人。在把宫里的食物全部吃完之后,他就开始捉鸟充饥。好歹他自己也是一员沙场猛将。最后,鸟也不来了。三个多月后,赵武灵王在宫中寿中正寝,饿死了。

鲁迅有名言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赵武灵王就是这样一位怜子爱子的真英雄,大丈夫。可惜的是,爱如果和政治掺和在一起,就很危险了。

赵武灵王死的时候,儿子文惠王大约十四五岁。年纪还很小,公子成做了赵国宰相,李兑成了大司寇。赵惠文王执政三十多年,在赵国历史上,算是有为之群,名将廉颇和名相蔺相如,就在他在一朝。

前段时间看到这个问题,曾流览过《百度百科》对这个问题的介绍。其中认为,沙丘政变之时,赵武灵王参与了公子章的行动。他们逻辑是,武灵王让位之后,被群臣架空,失去权力之后又后悔了。于是,想利用公子章自己夺回权力。这与现在大量宫斗戏的思路一样。但我看《史记赵世家》中,司马迁的观点并非这样。因此,我这个回答是根据《史记》整理的。因为我更认同司马迁的结论。

欢迎对历史有兴趣的朋友一起讨论。


七月流火140400643


赵武灵王赵雍,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位国君。公元前326年,15岁的赵雍即位称王,然后用了短短的十几年,通过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使赵国一跃成为当时的超级强国,与秦国共同成为争霸的主角。故事就从一场春梦开场了。

一、一场春梦竟成真

赵雍与夫人韩氏(韩国宗室女)的感情很好,公元前320年韩氏生下了嫡子赵章。之后没几年韩氏死了,赵雍见儿子少年老成、聪明伶俐,很是喜欢,就立其为太子。

公元前310年,赵雍到大陵景区旅游,晚上做了个梦,竟然梦到个美女向他招手、和他讲话,音容相貌清清楚楚撒。大臣吴广一听大王的描述,这不是自己女儿的形象吗?于是把女儿孟姚献给了赵雍。赵雍一看,哇塞,真是心想事成、梦想成真撒。

于是赵雍将孟姚纳入宫中,称吴娃(吴广之女美丽)。夫妇俩那是恩爱异常啊,吴娃就哗啦啦一连生下了赵何、赵胜、赵豹三个儿子,赵雍那个高兴啊,就立吴娃为王后。

二、废长立幼、搞禅让

公元前前301年,红颜薄命的吴娃也一命呜呼了。临死前,从来无欲无求的吴娃对赵雍提了一生唯一的一个请求:“请册立自己的儿子赵何为太子。”赵雍是伤心欲绝呀,当即便答应了。于是废掉太子章,改封为安阳君。改立赵何为太子,命令肥义等人悉心教导。

两年后,41岁的赵雍突然宣布禅位给10岁的太子赵何,自己做主父(太上皇)。赵雍这样做,出于二元政治考虑,儿子与自己分别负责国内的政治和军事,这样自己可以专注于对外军事斗争。另外让赵何早日继位,治国理政,也考虑万一有所不测,也不用担心王权不固、引发内乱。赵何很聪明,再加上有肥义等一帮大臣辅佐,很快就显露出治国的才干,以赵王的名义发号施令,成为实际上的一号人物,逐渐将主父的权力架空了。

三、父子合谋,夺权失败

雄心勃勃的赵雍在消灭中山国、林胡和楼烦以后,准备称霸中原。但是此时,他尴尬地发现,群臣已经唯赵何马首是瞻了,他这个主父只剩下个虚名了,无权无势。即使赵国将来称霸中原,霸主也只能是赵何,而不是他赵雍了,要知道,当时他才四十多岁,正当壮年撒。

为了实现伟大的人生理想,赵雍决定设计夺回权力和名位。于是他找到了公子赵章,赵章原来就是太子被废,要不赵王就是他啊,这正一肚子不满呢,见父亲来找自己谋划,父子俩一拍即合。赵章就私下里发展势力,与赵何对着干。

赵雍就想着将找国一分为二,赵何做赵王管理赵国,赵章做代王管理代国。这样自己作为主父,协调居中,又能重回权力的巅峰了。

赵雍就先去找赵何的老师肥义探探底,没想到遭到了肥义的强烈反对。这下把赵雍彻底惹怒,决计与赵章用计,找机会逼迫赵何就范。

四、沙丘宫变,活活饿死

公元前295年,赵雍以到河北沙丘为自己挑选墓地为由,要两个儿子随行。赵何在肥义的提醒下,早已嗅到了危险气息,对随行人员、保护措施、援救部队做出了周密部署。 在沙丘,公子章和赵雍同居主父宫,赵何及随从住另一室。当晚,公子章假借主父的名义,召赵何到主父宫议事,打算趁机行刺。早有防备的赵何经过随从肥义、信期等的保护,成功挫败了公子章的刺杀,救援部队及时赶到,杀死了公子章,将赵雍赶到了主父宫,完全控制住了局面。 此时,眼见骨肉相残,作为父亲的主父赵雍,一时悔恨交加,悲痛欲绝。

公子成带兵将主父宫团团围住,连只麻雀都飞不进去。然后清空宫内一切闲杂人等,只留赵雍一人在内,封闭门窗、锁紧大门,然后断粮断水,让其自生自灭。整整围困了三个月,在确定主父必死无疑之后,公子成才打开宫门,为其收尸。

我们说,权力是最好的春药。为了权力,兄弟相杀,骨肉相残。这一切也可以说是赵武灵王的自作自受,废长立幼已错一步,禅让不久又反悔是错上加错,阴谋政变导致父子相残。


水月观


赵武灵王是战国也是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最厉害的君王之一,无奈在处理继承人的问题上,因父爱仁慈,处理不当,而让自己在臣子的围困下,活活饿死,让人唏嘘不已。

赵武灵王一生多难。父亲去世,还未下葬,魏国就组织五国带重兵以吊唁为名来瓜分。还是少年的赵武灵王临危不乱,通过精心的谋划和坚决的抵抗,让五国无功而返。

赵国地处北方,不断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使得赵国没有后方,积贫积弱,无力参与列国争雄。于是赵武灵王亲自化装成胡人,在找到胡人兵力强大的原因后,痛下决心,全国君臣百姓士兵均穿胡服,练习骑射。要打败强大的敌人,就先向敌人学习,而改风易俗。这份气概,回望古今,千古罕见。终于以强大的骑兵,北驱胡虏,难灭中山国,拓地千里,成为唯一能与强秦相抗衡的大国。

随后,更干了一件中国所有君王都不敢做的事。为大败强秦,赵武灵王传位给赵何,自称主父。化装成赵使,出访秦国,刺探秦国情报,准备以十万铁骑,北上绕云中,直击咸阳。

如果再给赵武灵王一些时日,以其雄才伟略,偷袭并打败强大的秦国,并非难事。然而,因为自己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优柔挂断,让自己惨死。

赵武灵王本封长子公子章为太子。然而后得吴娃,美貌过人,因为疼爱,于是改封她的儿子赵何为太子。然而,赵武灵王有一次,看到身为哥哥的公子章下跪,参拜已是太子的弟弟赵何,想到自己的偏爱而废除了长子的太子之位,内心满是愧疚。于是,赵武灵王不顾大臣的激烈反对,做了他一生唯一的一件也是致命的错事。赐给公子章以封国,并允许他掌兵。而这让公子章有了祸心和非分之想。后来赵国军政逐渐被赵王何统治,主父无法推行自己的灭秦之志,准备辅佐公子章,制造分歧,重新等位。

公子章在精心准备下,终于动手了。然而很快就被赵王击败。公子章逃到主父行行宫,被提前准备好的公子成和李兑围困,强行杀掉公子章后,将宫中随从全部驱散,只留主父一人在宫中。

主父欲杀出,然而兵士无人敢担当杀君之罪,所以他们只围不杀。可怜的赵武灵王,在吃光本就不多的粮食之后,抓鸟捕鼠为食,最终被活活饿死。在为困三月之后,他们才入宫收尸体,此时曾经强壮无比的赵武灵王,饿的已无人形,全身只剩下皮和骨头。

而这些,赵王何装作不知。直到抬出尸体后,才公示天下,以隆重葬礼,下葬这个赵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全国举哀!

想到赵武灵王的一生,波澜壮阔,想到他的死,令人感伤不已。


用故事读天下


赵武灵王是春秋战国时期有数的雄主之一,将孱弱的赵国一手推向鼎盛,成为能和秦国并驾齐驱的军事强国。梁启超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将赵武灵王当做是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可以说对他评价极高了。但浪大了谁都翻船,赵武灵王这样的超凡人物也受累于家庭内斗,被臣子抓到机会将其活活饿死在沙丘宫,不得不让人唏嘘。

非凡之主,必有非凡的磨难,赵武灵王15岁刚登位的时候就遭遇了灭国危机。赵武灵王的父亲赵肃侯一生征战,树敌无数,公元前326年赵肃侯突然去世,老仇家魏惠王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出兵,意图瓜分赵国。赵武灵王没有被吓到,沉着应对,团结赵国内部,命令所有部队严阵以待,摆出鱼死网破的阵势;派出使者与同样受到几国威胁的韩国、宋国结盟,赵、韩、宋三国形成品字型结构,互相支援,威胁秦、魏、楚、齐等国;重金贿赂越国和楼烦,促使越王无彊进攻楚国,楼烦王进攻燕国和中山国,减少了三路敌军;最终五国见占不到便宜,就没发动进攻,“五国会葬”以和平收场。

赵武灵王执政生涯的第一次危机是渡过去了,但赵国的危险局面并没有改变,在生存危机逼迫下,才有了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在赵武灵王的带头作用下,赵国迅速建立起了以骑兵为主体的精锐大军,最重要的是整个国家实力完成了整合,权力集中到赵王手中。赵武灵王率领大军南征北战,吞并世仇中山国,降服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扩土千里,插手燕国、秦国王位继承问题等等,赵国国势日趋鼎盛,有了中原霸主的气象。

有句话叫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在赵武灵王一步步建立霸业的时候,却因为自身的感情问题最终弄出了大乱子。赵武灵王执政早期,赵国最重要的盟友就是韩国,因此双方于公元前321年进行了一场政治联姻,赵武灵王迎娶韩国宗室女子为夫人;公元前320年,韩女生下赵章,韩女成为王后,赵章为太子。但事情在公元前310年有了变化,赵武灵王巡视大陵的时候梦到了一位美女,他后来就和手下说了这件事,有个叫吴广的人觉得赵武灵王说的人很像女儿孟姚(也就是吴娃),就将女儿献给了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见到梦中情人欢喜非常,从此独宠孟姚,后来更是改立孟姚为王后,孟姚的儿子赵何为太子。

公元前301年,孟姚去世;公元前299年,正当壮年的赵武灵王传位给赵何,自称主父(也就是太上皇)。赵武灵王会做出这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赵武灵王最爱的女人孟姚一生没要求过任何事情,就是临死前留下遗愿,希望儿子赵何能成为赵国的王;二是为了赵国霸业,与各国间的战争日趋频繁,赵武灵王长时间在外领兵,无心朝政,因此分权,赵武灵王专心军事建设和对外战争,新王赵何主管国内政治和经济事务;三是赵国之前的王位传承闹出过很多乱子,政变频发,赵武灵王希望趁自己身体好的时候扶持儿子赵何一程,实现政权平稳过渡。赵武灵王的想法很好,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最终玩崩了。

赵国这种双主并行的政治架构在初期运行的还挺好,年仅10岁的赵惠文王赵何在相国肥义等人辅佐下将国事处理的挺好;赵武灵王专心征战,收服北方游牧民族,开疆扩土,甚至有时间亲身前往秦国刺探情报,为消灭秦国这个大敌做准备。但随着赵惠文王渐渐长大,越发显出明君气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父亲赵武灵王就出现了分歧。另外赵武灵王长时间远离邯郸,和赵国宗室、权贵们就疏远了;而赵惠文王主管国内政治和经济,关系到宗室权贵的切身利益,这帮人就渐渐围绕到新王身边,赵武灵王的命令在赵国不太好使了。

赵武灵王正当壮年,雄心勃勃,自然不甘心失去赵国的控制权,就抬出了废太子赵章,让他和赵惠文王打擂台,自己以两人父亲的身份仲裁事务,重新树立自己的权威,拿回朝政大权。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将赵章封在代郡,号安阳君,派田不礼辅佐赵章;田不礼是一个野心勃勃、善于钻营的人,再加上赵武灵王的态度让很多人看到了上位的机会,赵章身边迅速聚集了一帮党羽,对赵惠文王赵何形成了威胁,好像一切都朝着赵武灵王设计的那样去发展了,但他算漏了人心。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不是单纯的军事改革,而是影响赵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类似于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不只是让军队采用胡人的服装,更是让赵国臣民全都改穿胡服,让游牧文化在赵国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移风易俗的革新触及的层面很广,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自然阻力就很大。以赵武灵王叔叔安平君赵成为首的一大批宗室朝臣,在一开始就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反对“胡服骑射”;后来一方面是畏惧赵武灵王手中的武力,另一方面是赵国局势危如累卵,不改革就完蛋了,这帮人就暂时服软,但双方的矛盾也埋下了。

随着“胡服骑射”改革的深入,打破了赵国原有的架构,更适应新规则、没有背景、能力出众的大量胡人被赵武灵王提拔进入赵国的军政领导层;而跟不上新形势、能力不行、只是因为出身血脉就窃居高位的官员被边缘化,损失最惨重的就是赵武灵王的亲属们,也就是宗室贵族。随着赵国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赵武灵王扶持起了一批新兴的军功贵族,依靠这些人对赵国的人口、土地等进行了统计和管理,将宗室贵族和地主们隐藏的人口、土地、财富等都给翻出来了,进一步损害了宗室贵族等的利益。如果说开始的时候只是理念之争,到了后来就是利益之争了,宗室贵族对赵武灵王的怨念是越来越重,只不过畏惧王的威势、功勋彪炳而不敢反抗,但赵武灵王父子相争让这些人看到了机会。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提出要让长子赵章在代郡称王,这个想法第一时间就被辅佐赵惠文王的赵相肥义顶了回去,但双方的冲突是人尽皆知了。一帮在“胡服骑射”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宗室贵族们迅速围拢到赵惠文王身边,而赵惠文王为了对抗父兄,也确实要倚重这帮潜势力巨大的宗室贵族支持,双方一拍即合。比如遭到赵武灵王厌恶的阳文君赵豹第一时间提醒赵惠文王早做准备,获得了防卫邯郸的重任;蛰居多年的安平君赵成表明愿为王效劳,拿到了赵惠文王的兵符,受命常驻军中,随时率兵勤王,镇压可能的叛乱。也就是说在“沙丘之乱”前后,赵国的军权落在了一帮不喜、怨恨赵武灵王的人手中,你想想赵武灵王能不悲剧么?

“沙丘之乱”的过程很简单,赵武灵王以为自己选墓地的名义,让两个儿子赵章和赵惠文王陪着前往沙丘,赵章趁机兵变,但很快就被镇压了,兵败的赵章逃到了赵武灵王的宫中寻求庇护,赵惠文王的手下顺势包围了主父宫。当时带头的人就是赵武灵王的叔叔安平君赵成,赵成直接提议不能让赵武灵王活着出来,否则大家都有麻烦,最终兵围主父宫三个月左右,将赵武灵王活活饿死,终年46岁。

赵武灵王被围困的三个月内,没有任何人出面求情,或者率兵前来救援,可见赵武灵王的死不是少数几个人的决断,而是赵国大多数权贵共同的意志。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上记录了大批赵国文臣武将批评“胡服骑射”的言论,很多人是排斥赵武灵王改革的,也是这帮人推动了赵武灵王的死。

“沙丘之乱”后,安平君赵成成为新的赵相,长期专断国政,辅佐幼主赵惠文王。赵武灵王力主的“胡服骑射”改革名存实亡,各种条例大多数都被废除,赵国又走回了过去的老路,彻底失去了赶超秦国的机会。此后赵国在赵惠文王统治下,涌现了蔺相如、廉颇、平原君赵胜、赵奢等文武贤才,成为山东六国之首,当时人称赵国“尝抑强齐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但因为没能像秦国一样进行彻底的变法革新,综合国力和秦国相比差距越来越大,这才是后来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的最大原因,实力不如人。


当狗容易做人难


都别抢,我来答!

导语

赵武灵王,大家都不陌生。他推行的“胡服骑射”千古流传,家喻户晓,成为民族融合的典范,也为其赢得了后世英明有才的好评,使赵国成为当时六国之中唯一能和秦国一较高下的强国。

但赵武灵王虽是军事上的能手,但却是政治上的庸才。由于其低下的政治才能,最终被活活饿死。归结起来,可以用这几个词概括:优柔寡断、出尔反尔、政治无能。

出尔反尔立太子

赵武灵王的第一任太子是他的长子赵章,母亲是韩式。不久后,见异思迁的赵武灵王又宠幸美女吴娃。很快,吴娃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是赵何,赵武灵王的次子。太子赵章的同父异母的兄弟。

不久后,吴娃病重,临死前对赵武灵王说:“希望自己的孩子赵何能成为太子。”爱屋及乌,加上赵武灵王的耳根子太软,竟一下子就同意了。于是赵章被废,改立赵何为太子。尽管赵章无错,也被毫无理由的废了。

废长立幼本就不合礼制,加上长子无错,赵武灵王看到赵章成天侍奉自己的弟弟便于心不忍,就想把代郡分出去给赵章做王。这就给日后赵章叛乱埋下了祸根。

一国三王

赵武灵王在政治上简直是蠢到了极点。不仅出尔反尔的立太子,还在自己正值壮年的时候把皇位禅让给了赵何。但是,这个禅让只是把处理朝堂之事让了出去,自己还掌管军事大权。再加上感觉有愧于赵章,把赵章封为安阳君。这时,赵国就出现了三个王:赵武灵王、赵惠文王、安阳君。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何况有三虎呢。这下不乱才怪呢。而赵武灵王就是在自己的两个儿子争夺皇位的时候因偏袒赵章从而被饿死的。

赵惠文王的无情

虽然赵武灵王自己很作,但赵武灵王的饿死也和自己的儿子无情有关。事情是发生在赵惠文王、赵章和赵武灵王的一次外出狩猎期间的。

赵章和赵武灵王同住沙丘宫,赵惠文王住在另一宫。此时,赵章就像借这个机会杀掉赵惠文王,自己再以赵武灵王的名义称帝。而整个过程赵武灵王也是知情的。最终,偷鸡不成蚀把米,没杀掉赵惠文王,赵章倒是把自己给害死了。据说,后来,赵章跑到沙丘宫,赵武灵王爱子心切,把赵章藏了起来。最终,赵章也被搜出来给杀死了。但没人敢对赵武灵王动手,最后只能把沙丘宫里的下人全都赶出来,断了三个月的水和粮食,导致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

在这三个月中,赵惠文王是知道自己的老爹被饿的,但还是默许了。其实,只要赵章死了,把自己的父亲架空即可,大可不必把他饿死,毕竟也是封自己为太子的父亲。

小结

一代皇帝竟然被饿死,想想也很愕然。可以说,是赵武灵王自己害死自己的。在自己的两个儿子之争中饿死,在中国历史上也算仅此一家。


之寒老酒


赵武灵王有长子公子章,公子章为人强壮而有勇力,深得赵王宠爱,故立以为太子!

后来赵王娶梦中所见吴娃生公子何,吴娃有沉鱼落雁之容,赵王深爱不能自拔,故爱屋及乌,遂废故太子章而立公子何为太子!

公子章以无过而废心常愤愤不平,赵王亦以公子章无过而废,心怜而优宠之,故常使将兵!到后来赵王灭中山,便封公子章为安阳君,以田不礼为相!田不礼亦为公子章不平,二人逐相与谋,有弑君夺位之心!

吴娃死后,赵武灵王不再夜夜笙歌,欲专征伐,开疆拓土,将国事交付太子何,乃立太子何为赵王,自号主父。

一日,赵王何在信宫大朝群臣,主父在侧厢望见身为长子的公子章伫立殿阶,而幼子反坐王位上,公子章体貌恭敬,肃然循礼!主父怜之,从此有想分赵国为二,分王公子章及赵王何,即分代国封公子章为王,而赵王何独有赵国故地而已,然事终不就!

安阳君公子章闻之,为乱之心越深!

李兑得知,往见赵相肥义及公子成,请防备公子章和田不礼为乱!

不久,主父和赵王何出游沙丘,分宿两宫,安阳君和田不礼得知,矫诏传赵王何,肥义担心有诈,乃先往见之!公子章、田不礼见事情败露,即杀肥义!举兵攻赵王何!

李兑、公子成早为之备,起丘沙周边四邑兵马救驾,击破公子章、杀田不礼!公子章逃往主父寝宫,扬言李兑、公子成谋反!李兑、公子成大怒,击杀公子章!二人恐主父夷其宗族,遂软禁主父沙丘寝宫,直至饿死!

古人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假如主父不因色令智昏废长立幼,何来沙丘之乱,身死宫中,为天下笑!先以爱而废长,又妇人之仁而优宠之,故令公子章怀弑君夺位之念!





李氏之子


赵武灵王雄才大略,他在位时期实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成为能与秦国一战的军事强国。正当四十六岁壮年的他想要有一番更大作为的时候,却被活活饿死在了沙丘宫,起因要追溯到他的梦中情人吴娃。

赵武灵王在一次出游时,晚上梦见一个少女为他鼓琴歌唱,从此对梦里这个少女念念不忘,后来他的大臣吴广觉得赵武灵王梦中少女和自己女儿很像,就将自己的女儿孟姚献给了赵武灵王,赵武灵王非常宠爱孟姚,人们都称孟姚为吴娃 ,后来孟姚为赵武灵王生下了儿子赵何,并请求立赵何为太子 ,赵武灵王因为对吴娃的宠爱,于是废了自己的大儿子赵章,将赵何立为了太子,吴娃也不久病逝。

赵武灵王在赵何逐渐长大后,便将自己的王位让给了赵何,自己当主父,想着这样自己可以专心对外用兵 。但时间一长赵武灵王觉得自己春秋正盛,不该把权力早早交出来,同时他又觉得自己对不起大儿子赵章,于是他想挑动大儿子与小儿子争斗,自己趁机重新夺回权力。

但可惜事与愿违,赵惠文王赵何对赵章早有提防,在一次赵武灵王与两个儿子到沙丘看墓地时,赵章率兵攻打赵惠文王赵何失败,于是逃到了赵武灵王的行宫躲避,赵惠文王乘机派人包围行宫,并派军士入宫捉拿赵章赵武灵王也无法阻拦,此后既不派军攻打也不放赵武灵王出来,足足包围三个月后再入宫查看,赵武灵王已经被活活饿死在了沙丘宫。


小伤聊史


一、赵雍为何要称主父?

赵武灵王二十一年,此时经过胡服骑射数年,赵国已经十分强大。北边林胡楼烦已经被打怕了,东边中山国已经奄奄一息,严重缩水。

赵武灵王沉浸于他的军事设想中不能自拔。

即位时,老匹夫魏惠王纠集五国意欲在父亲赵肃侯葬礼上为难赵国,赵雍联合韩、宋成功抵御了这场变乱。这一幕强化了赵雍改变军事现状的决心。

后来才有了闻名天下的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多次深入草原考察,还曾亲自入秦考察,设计过从代郡和云中下北地进攻秦国腹地的战略方案。武灵王多次亲自带领赵军出击周边林胡、楼烦、中山等国。渐渐的,武灵王越来越爱上了这种感觉,他要为赵国开疆拓土,把赵国建设为最强的战国。

同样令武灵王不能自拔的还有吴娃。吴娃是武灵王的梦中情人,在第一次梦见她的时候就令赵雍魂牵梦绕。终于得见真颜,武灵王对吴娃宠爱又加。然而,好景不长,10多年后,吴娃死了。死之前,吴娃把儿子赵何拉到武灵王跟前,请求赵雍立他为储。赵雍含着泪同意了。

反正呆在邯郸治国理政得时间也不多,武灵王索性将王位禅让给赵何,自己一心开疆拓土。

于是,年仅十岁的赵何被立为赵王,是为惠文王,由肥义为相辅佐。赵雍对自己衷心信任的相国肥义嘱咐,几乎是把赵何托付给了肥义。赵雍自称主父,在代地练兵打仗。

肥义忠勇干练,辅佐惠文王十分尽心,朝臣们逐渐团结在惠文王身边,形成了新的政治中心。

二、犹豫的赵雍

在赵何之前,赵雍有一子赵章,韩女所生,先被立为太子。后赵何上位,赵章无过被废,心中不甘。

赵惠文王三年,主父赵雍率军攻灭中山国,将代地封给长子赵章,称安阳君。这件事助长了赵章的野心。赵章与其相田不礼日夜谋划如何取惠文王而代之。

竟自封君同样也说明,主父虽禅让王位,却依旧掌握国家政权。本来惠文王已经形成政治中心,而主父却不愿意放权,于是,惠文王和他的新贵们与主父形成了微妙的隔阂。

惠文王四年,主父令惠文王朝见众臣,以观察群臣反应。赵章故意显得很卑微。主父赵雍看到长子两鬓微白,觉得鼻子一阵酸楚。从此诞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将代地从赵国分离出来,封给赵章。

作为一个英明神武的国君,武灵王赵雍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犯一个多大的错误,这几乎是在估计长子赵章谋夺赵何的王位。

赵雍先惑于吴娃以赵何为王。赵何王位已定,羽翼已成,赵雍却又被长子感动而同情,又想维护赵章。如此,赵国隐患已经埋下,只看何时爆发了。

三、沙丘之变

就在当年,主父与惠文王一起在沙丘行宫狩猎。赵章感觉机会来了,田不礼建议赵章以主父赵雍的名义召惠文王赵何前来,直接杀死,然后登上王位。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谋划,赵雍还在,直接杀了他立的王,赵雍会做何反应?即使杀了赵何,又以什么名义废除他?以什么名义登上王位呢才能让众臣信服呢?

赵章通通顾不得了。主父赵雍的影响力在逐渐下降,赵何的地位日益稳固。如果不趁着赵雍此时还同情自己,恐怕机会会越来越少了。

此事的发展完全出乎所有的人的意料。肥义是武灵王时期的相,与武灵王有深厚的情谊,早就意料到这样的事有发生的可能,他忠于武灵王的托付。于是跟赵何的近侍说,如果主父召见先给我说,确认安全后,王才可以去。

这次果然。肥义到后,被赵章和田不礼杀死,可怜赵何身边唯一的武灵王老臣没有了。赵章一不做二不休,发兵攻击赵何。赵何一边抵挡一边前往邯郸求援。

邯郸这边,公子赵成和新贵李兑调集周边兵马反攻赵章。不久,田不礼被杀,赵章兵败,逃往主父赵雍的行宫。

令人奇怪的是,事变发生了这么久,主父赵雍这边竟然没有任何反应。如果说是赵雍不知情的话,说明赵雍的影响力确实下降了很多了,都打了好几波了,他竟然不知道。赵雍虽然不再理政,以他的能力权谋,但应该不至于如此。如果说他知道,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支持赵章上位,但这样的话,肥义之死又有点说不过去。后面发生的事说明,可能赵雍的权威下降了很多。

现在赵章失败来投,赵雍竟然接纳了。虽然十分的不理智,但确是他犯的最后一个错误了。

李兑赵成率军到来,强行从赵雍的身边拉走了赵章杀掉。

然后杀掉赵章的赵成和李兑有点后怕,围了主父的行宫,还强行杀掉了赵章,主父会饶了我们吗?

李兑此人野心很大,在他的建议下,两人围住主父行宫,然后说赵章谋反,奉命围宫,所有人全部离开行宫,并停止供应行宫的饮食。

赵雍的随从们纷纷逃离,赵雍本来却“不得出”。可见赵雍确实老了,李兑赵成不听他的倒也可能,但执行的却是军队,说明军队都不听他的了。

赵雍在行宫将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吃了,包括书上的鸟蛋,最后生生饿死。

三个多月后,惠文王赵何为主父赵雍发丧。

这里有件事也很奇怪,前后三个月,赵何竟然置自己的父亲于不顾!史书记载,赵雍死后,李兑赵专权。说明有可能赵何被蒙蔽,以为赵雍已在乱军中被杀。然而,前后三个月,赵雍行宫的随从竟然没有一个人给赵何报告消息吗?那么赵何是因为赵成李兑而不能采取行动吗?

我想不是。赵何此时已经14岁,从他后面从政的表现和赵人早熟的现象来看,他应当不至于这点事都做不了。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他也不想救赵雍,或许是因为赵雍的犹豫和支持赵章让他寒了心。所以他任凭赵雍死去。

可怜武灵王赵雍,一代雄主,竟至于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