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赏析《史记》13句传送千古的经典名句,领略其中蕴含的大道理

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被大文豪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有有许多名句,至今仍十分为人称道,细细读来,深感其内涵深厚。

赏析《史记》13句传送千古的经典名句,领略其中蕴含的大道理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引用此句,原句出自《晏子春秋》,指无论多么聪明的人,在多次思虑之中,总有一两次出错。而愚蠢的人思虑千万次,也总有一次会是对的。

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引用此句,原句出自《管子·牧民》,指人们的粮仓充实就知道礼节;人们衣食饱暖就懂得荣辱。要君王明白百姓生活富足,才能政通人和。

赏析《史记》13句传送千古的经典名句,领略其中蕴含的大道理

(春秋争霸形势图)

3-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

来自《史记·李斯列传》,原句出自《韩非子·显学》,慈爱的母亲会有败家的孩子,而严格的家庭里没有刁滑而凶悍的奴才。此句浅显易懂,溺爱对孩子并不是爱而是害。

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可以作给以后的事情做借鉴,要人们不要重蹈覆辙。

5-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出自《史记·儒林列传》,指学者应当要致力于合乎正道的学说而立言,不可曲解学术,去迎合世俗的爱好。做学问的人不能做违心的事,也不能说违心的话。

著名文学家陈寅恪曾这样说过:“如果作学问是为了去迎合政治,那不是真正在作学问。因为作学问与政治不同,毕竟有它自己的独立性的。”

赏析《史记》13句传送千古的经典名句,领略其中蕴含的大道理

6-非人情,不可。非人情,难近。非人情,难亲。

出自《齐太公世家》,指凡是能做出超越正常人性、人情范围之外的事情的人,都是不可亲近的,一个人连自己的性命都不放在心上,也不会把别人的性命放在心上;一个人连自己和自己的孩子都不爱,也很难相信他会爱别人。

7-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指泰山之所以有这样的高度,正是因为不拒绝渺小的土壤,堆砌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成就。江河之所以有这样的深度,正是因为不拒绝细微的溪流,汇流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规模。

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指干大事者不拘小节,将大礼节之人不顾及小的责备。

赏析《史记》13句传送千古的经典名句,领略其中蕴含的大道理

(西汉壁画《鸿门宴》节选)

9-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

在后面,望着眼前,那是前;而在前面望着后面的,就为后。

10-顺不妄喜;逆不遑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顺,不妄喜,乃看透得失,明忧乐之义;逆,不惶馁,是执着之中,心态平淡;安,不奢逸,为有进取之心,明取舍之 道;危,不惊惧,非自信坦然,镇定自若者,不能为也!

11-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出自《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其文意是堆积很多羽毛能把船压沉,累积很多轻物能把车轴压断,众人的口可以熔化金属,过多坏话能把骨头销毁。如今用来比喻舆论的影响力特别大。人言可畏。

赏析《史记》13句传送千古的经典名句,领略其中蕴含的大道理

1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便是因为一个小数点酿成的一场大悲剧。宇航员科马洛夫生命的最后时刻,叮嘱女儿说:“

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赏析《史记》13句传送千古的经典名句,领略其中蕴含的大道理

13-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该句浅显易懂,能做的人未必能说,能说的人未必能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