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秦昭襄王做了41年的秦王,為何不敢奪取宣太后的權力?

單蓴de噯


在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中,有這樣一個畫面:範睢在王稽在引薦下,與秦王嬴稷在涇陽離宮見面。雙方一見面,範睢便直言秦國只知羋王太后、魏冉、華陽君等三貴,卻不知秦國有王上,並表示應該將外戚解權,而使權力都集中在嬴稷手中,嬴稷不動聲色問範睢可有辦法,範睢直言應先解除魏冉兵權,後再疏遠太后,以達到架空此三人權力的目的。

而事實也是這樣,秦王嬴稷是19歲即位的,59歲正式親政的,也就是說他在這40年期間,對軍國大事只有參與權而沒有決策權,這一時期的軍國大事皆取決於他的母親羋八子和舅公魏冉,嬴稷只是名義上的秦王,並無實權。那麼,在這40年的時間裡,他難道真的不想奪權嗎?


其實,秦王並非不想奪權,只是時機未到而已。就像上面所說,這一時期秦王的權力基本上處於被架空的狀態,軍權由他的舅公魏冉把持,朝中由他的母親羋太后把持,再加上華陽君等人。由此,秦國由內而外都被外戚所掌握。如此一來,秦王就算想奪權,他拿什麼去奪?一來朝中沒有支持他的人,二來想奪權的話必須有著軍隊的支撐,但此時的秦王可以說是真正的“孤家寡人”,這兩樣關鍵的東西他都沒有,所以也就談不上奪權了。

在他的叔父贏疾在世時,憑藉著贏疾的支持,秦王嬴稷還有一點話語權,但當贏疾死後,他在朝中可以說是徹底沒有依靠了。所以,就算他想奪權,也只能是想想,並不會付諸實踐的。


其二,羋太后和魏冉懂進退,和嬴稷在相處上,能夠把握住分寸,不至於和嬴稷鬧翻,所以三人的相處還算融洽。而且太后和魏冉所做的事情完全是為嬴稷考慮的,為秦國考慮的。先說羋太后,這可是位狠人,秦惠文王在位期間,她通過色誘殺了義渠王,穩固了秦國的大後方,幫助秦國解決了後顧之憂。與同時期的秦王嬴稷相比,羋太后可以說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了,所以與其說是羋太后把持朝政,更不如說是為秦王輔政。

再說魏冉,作為嬴稷的舅公,秦王的宰相,他並不是那種只拿錢不做事的主。相反,他為秦國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主持朝政期間,一手提拔了白起這樣一位戰國殺神,二人相互配合,大破韓魏聯軍,五國聯軍等,為秦國的橫掃六國奠定了基礎。

因此,這兩人所做的事情都是有益於秦國的,所以嬴稷完全沒有必要去故意奪這幾人的權,這也是嬴稷能堅持四十年的原因。

最後,範睢的到來打破了這種平靜,他的一席話徹底激發了嬴稷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權力慾望,也可以說是挑撥離間,試想作為一個君王,誰不想有更大的權力。於是,嬴稷大力提拔範睢,分魏冉的權力,秦王正式開始了收權之路。

最後,在範睢的幫助之下,嬴稷成功奪取了宣太后和魏冉的權力,宣太后自此不問政事,魏冉在第二年被迫出走。至此,秦王嬴稷掌握了秦國大權,正式親政。


秦皇唐宗


宣太后算的上是秦國少有的強勢太后,原本她在跟秦惠文王做姬妾的時候,地位並不是特別高,但是她性格直爽可愛,在見韓國使者的時候,他打了一個讓韓國使者面紅耳赤的比喻:當年我侍奉先王的時候,先王把大腿壓在我的身上,我感到很辛苦。當他把整個身體壓在我身上時,反而一點也沒有負重的感覺,為啥呢?因為這姿勢對我有好處。

這麼樣有意思的女人一定還是討男人喜歡的。

正因為她的看似天真和善於挑逗,秦惠文王的正妻惠文後對她是非常不感冒的,秦惠文王死後,沒少給她穿小鞋子。秦武王贏蕩原本也是一個莽漢,除了一身蠻力,毫無治國之才,秦惠文後的餿主意沒有少聽。秦武王繼位後立即把宣太后也就是羋月傳中的羋八子的兒子贏稷送到了燕國做人質。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這個好使蠻力的贏蕩最後炫耀武力,比賽舉鼎,由於本力不濟,被大鼎落下砸斷脛骨而死。在趙武靈王的壓力下,贏稷被送回國接任王位,也就是秦昭襄王。

由於贏稷年幼,便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輔政。這個宣太后和她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都是心狠手辣,能做大事的人物,他們姐弟二人隨後平定了王室內部爭奪君位的動亂,誅殺惠文後及公子壯、公子雍,將秦武王后驅逐至魏國,肅清了與秦昭襄王不和的諸公子。

在宣太后主政期間,還是幹了不少大事的,提拔了戰神白起。魏冉為相,白起為帥,兩個人配合默契,兵鋒極盛,一時無雙,秦國在商鞅變法後開始漸露鋒芒。宣太后通過誘敵之計攻滅了義渠國,解除了秦國西部之患。

有這樣一個強勢的母親,秦昭襄王這個皇帝當的必然是有些委屈。雖然宣太后不像後世的慈禧太后那麼迷戀權力和篡權,但是在國政大事上總要在關鍵時候出手干預。這對一向比較喜歡乾綱獨斷的贏氏君王來說,還是很憋屈的。

所以繞了一大圈,要回歸正題了。宣太后不是慈禧,秦昭襄王也不是光緒帝,最後秦昭襄王忍不住了,還是奪了宣太后的權力了。魏人范雎入秦後,為秦昭襄王獻了兩策:第一就是影響了歷史進程的遠交近攻;第二策就是解除外戚權力,實行君王集權。而這兩策都衝擊到一個人,那就是宣太后的權杖--魏冉。

范雎入秦時,魏冉正越過韓國、魏國攻打齊國,奉行的是近交遠攻策略。范雎的遠交近攻無疑直指魏冉的痛點,在范雎剖析厲害後,秦王採用了范雎的謀略。而要變更國策,首要要做的就是扳倒外戚集團,實現乾綱獨斷。所以秦王一舉取締了魏冉的勢力,並順勢廢除了宣太后的干政權力,讓她幽居後宮到老死。

宣太后是一個不但敢說也敢幹的女人,在她執掌權力的那些歲月,可沒少幹那些風流韻事。據說面首不少,其中她特別鍾愛的魏醜夫,在她要死的時候是打算讓魏醜夫殉葬,要帶入陰間繼續快活的。但是魏醜夫可不想那麼早死去繼續侍候這個雞皮老婦,於是對她說你這一去陰間就要見到先王,你把我帶去,到時候先王和列祖列宗還不得把你我生吞活剝了?

宣太后一想也有道理,於是就放過了魏醜夫。雖然晚年失去權力,但是作為中國女人,她也算是風流快活了一輩子,值了。


謝金澎


秦昭襄王嬴稷生於公元前325年,登基於公元前306年,崩於公元前251年,享年74歲,在位55年,父親是秦惠文王嬴駟,母親是宣太后羋月。嬴稷19歲當秦王,59歲開始親政,長達40年的時間裡,秦國大國皆決於宣太后。公元前266年,范雎入秦,他提醒秦昭襄王,秦國的王權太弱,需要加強王權;同年秦昭襄王廢黜太后聽政慣例,驅逐楚國四貴離朝,正式執掌秦國。公元前265年,宣太后薨!

宣太后為什麼能長期執掌秦國朝政呢?原因有四:其一、秦國有太后執政的先例;其二、宣太后能力強大,執政無過錯;其三、宣太后控制了軍政大權,楚國四貴是太后的強力後援;其四、嬴稷並沒有主動要求收回太后權力。事實上秦國大小事務皆決於宣太后,然後以秦昭襄王的名義頒佈,所有政務嬴稷都參與了,也發表意見了,只是決定權在宣太后。這種政治模式直到范雎的到來才被打破,這也是為什麼丞相魏冉不允許六國名士入秦的原因之一。

秦武王死後,秦國陷入內亂,惠文後和武后扶立嬴壯為君;羋八子和魏冉扶立自己的小兒子為君;趙武靈王則將在燕國為人質的嬴稷接回來為君。最終羋八子跟趙武靈王合作,扶立嬴稷為秦君,擊滅了季君嬴壯之亂。羋八子行事果斷,殺伐有度:她誅殺了惠文後及公子壯、公子雍,將秦武王后驅逐至魏國,肅清了與秦昭襄王不和的諸公子。這些事嬴稷辦不到,只有羋八子可以做到,憑藉絕對實力,羋八子主政秦國長達四十年。

趙武靈王立嬴稷為秦君,就是想要挾秦國,宣太后為了避免被趙國要挾,她直接自己主政,讓趙武靈王的算盤落空。宣太后權謀高超,執政水平不在秦惠文王之下,她一方面堅持商君之法,另一方面頻繁出擊六國,為大秦國開疆拓土,受到秦國文臣百官的擁戴。羋八子宣太后的母國是楚國,但是她對楚國的打擊最沉重,不僅攻佔了楚國的都城,還將楚國的王陵一把火給燒了。身為秦國太后,就為秦國利益考慮,宣太后自然得到秦人的擁護,包括她的兒子秦昭王。

宣太后主政、秦昭王參政,魏冉主持內政,白起主持軍爭,這是宣太后時期的常態。宣太后主政時任用弟弟魏冉、羋戎以及兒子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貴主政。宣太后及四貴的專權極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權力,造成了秦國國內只知有太后和四貴,不知有秦王的局面。范雎來到秦國,受到秦昭王的重用,范雎說服白起,秦昭王獲得軍事上的支持。秦昭王牽頭,范雎、白起執行,秦國發生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宣太后隱退,魏冉不再任丞相,魏冉、羋戎、公子悝、公子芾離開咸陽,回封地養老。這樣秦國大權徹底回到秦昭襄王手中。


大秦鐵鷹劍士


宣太后的支持者個個都很牛。文有樗裡疾、張儀,武有白起、魏冉、羋戎、司馬錯,這些人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名臣,魏冉助贏稷登基功勞最大,白起更是被人稱為“人屠”,樗裡疾是贏稷之父贏駟的心腹忠臣,是這個時代的元老,魏冉、羋戎是羋月的親弟弟,姐弟情深,白起和魏冉是親密戰友、生死弟兄,白起原名叫公孫起,是羋姓族人,自然跟羋月關係很近。這些人都是羋月的死忠粉,義渠王也是羋月的強有力的支持者,否則羋月也不會跟他私通,如果不是因為國家利益,羋月不可能殺義渠王。

贏稷在位這些名臣都是威震四方,有他們在,各國苦苦支撐,疲於奔命,沒人敢主動挑戰,長平之戰更是讓趙國元氣大傷,楚國更是被打得遷都。有張儀在輕輕鬆鬆就能瓦解其他各國的聯盟,這些名臣都是大秦帝國強有力的支柱和忠臣,贏稷為了國家社稷沒有理由剷除他們。

在羋月晚年時,樗裡疾先於這些人過世,贏稷任用范雎為相,范雎挑唆贏稷把羋月的這些死忠剷除,贏稷才真正獨攬大權。這些名臣忠臣和羋月的君臣感情都非常深厚,母子之間自然會有些矛盾摩擦,但畢竟是母子情深,羋月自然終老。


牡丹梅花鑫森淼


宣太后自秦昭襄王即位伊始便開啟了“替兒子做主”的進程,這一“做主”,整整做了四十年!為什麼在這四十年裡秦昭襄王一直不敢奪權,范雎一到秦國秦昭襄王就敢了呢?其實,並不是秦昭襄王不敢奪權,而是一直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機會。范雎一介書生,手裡根本沒有一兵一卒!可秦昭襄王幾乎沒有流血便成功驅逐了所謂“四貴”、逼宣太后“退休”,靠的是什麼?范雎?顯然不是!說白一些,范雎只不過是一根“攪屎棍子”,是他攪動了秦國朝堂這汪死水,替秦昭襄王捅破了奪權的最後一層窗戶紙!



宣太后對秦昭襄王的適當放權

宣太后替兒子秦昭襄王做了四十年的主,但是宣太后與後來的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都不同,她只是“替兒子做主”,卻始終沒有架空兒子秦昭襄王。這話什麼意思呢?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秦國就好比是一個家族企業,宣太后就相當於董事長,她擁有最終拍板權。那麼,秦昭襄王是個什麼樣的角色呢?總經理。雖然重大決策的最終拍板需要經過宣太后,但大多數事情、尤其是事務性的問題,秦昭襄王是可以完全自己做主的。甚至重大決策方面,只要沒有原則性分歧,宣太后同樣會尊重兒子秦昭襄王的決定。這個比方雖然並不完全準確,但大致是這麼個意思。換言之,宣太后僅僅是掣肘秦昭襄王的王權,卻沒有架空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奪權的需求沒有後來的“傀儡皇帝”那麼迫切。



舉個例子,一次楚國出兵攻打韓國雍氏之地,韓國不敵、向秦國求救,宣太后與魏冉起初並不想摻和進楚韓之爭,拒絕援救。但是,秦昭襄王在左丞相甘茂的勸說下,決定出兵援救韓國。這是秦昭襄王在宣太后拒絕出兵救韓之後作出的決定,明顯與宣太后的初衷是相左的。而在宣太后得知此事之後的反應非常耐人尋味,她居然選擇了默許!由此足可見,秦昭襄王雖然權力受到宣太后掣肘,卻不是傀儡,他手裡還是握有一定實權的,這或許就是秦昭襄王沒有急於奪權的原因之一。



宣太后對穰侯魏冉等所謂“四貴”的態度

對於穰侯魏冉、華陽君羋戎等所有“四貴”,宣太后的態度始終是明確的,那就是有限度地重用。這和呂后重用諸呂、武則天重用武氏子弟是有著很大不同的,諸呂和武氏子弟的權勢已經倒逼劉漢、李唐宗室了!甚至連彼時身為皇太子的唐中宗李顯都不得不忌憚武氏子弟。漢朝的劉姓宗室就更不用說了,趙幽王劉友只是因為被自己呂姓的王后告發謀逆,就被呂后給活活餓死了!宣太后則完全不同,除了早年的“季君之亂”,贏姓趙氏的宗室子弟從來都沒有遭到宣太后清洗,秦惠文王庶出的弟弟、秦昭襄王的親叔叔樗裡疾還曾經身居丞相高位、手握重權!而對於所謂“四貴”,宣太后的態度也是非常明確的:“你們怎麼弄權我不管,但是有一點,你們別惦記你外甥、你哥的王位!”因此,無論穰侯魏冉如何權傾天下,卻始終處於宣太后的可控範圍之內,根本威脅不到秦昭襄王的地位。



朝堂之上的權力平衡

宣太后重用自己的兄弟不假,卻沒有隻重用穰侯魏冉等人。說到底,宣太后對自己這位手握重兵、在軍中影響力頗深的弟弟魏冉其實也是有所顧忌的。為了避免魏冉形成一家獨大之勢,宣太后在刻意製造一種權力平衡,早年對小叔子樗裡疾的重用以及後來對秦昭襄王適當放權,很可能就是出於這樣的考量。因此,魏冉雖然權傾天下,卻始終未能在秦國政壇形成一家獨大之勢,無論任何事情,魏冉都很難徹底繞開宣太后。與此同時,掌握部分實權的秦昭襄王實際上也已經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派勢力,只是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制於宣太后而已。而這,正是為什麼後來秦昭襄王奪權沒有遭到太多阻力、幾乎沒有流血的原因所在。



宣太后的出發點與穰侯缺失的野心

宣太后“替兒子掌權”與武則天截然不同,她從來沒有改朝換代自己當秦王的打算,也幾乎沒有這種可能。她更多地還是出於對兒子秦昭襄王的“母愛”,這種掌權,更像是家長對子女的“把關”。這一點從宣太后對秦昭襄王適當放權也能看得出,只不過宣太后這種關愛過了一些頭,把中年的兒子仍然當成了小孩子!也正因為宣太后並不想徹底架空兒子、更不想取兒子而代之。當秦昭襄王利用范雎出頭奪權之時,宣太后並沒有選擇跟兒子撕破臉,而是選擇了“退休”交權。否則,宣太后如果和穰侯魏冉聯合起來對抗,秦昭襄王還真未必能夠輕易掌權。



再說穰侯魏冉。魏冉這個人和很多擅權的外戚不同,他弄權不假,但是野心卻不大,他更在意的是實際利益。這一點從魏冉公器私用、動用秦國的國家軍隊給自己擴張封地也能看得出。又或者說,這是魏冉為了自保而刻意為之,為的就是向自己的姐姐宣太后表明自己沒有野心、只求富貴,讓宣太后放心。無論怎麼說吧,總之魏冉這個人並沒有表現出什麼野心,這或許就是秦昭襄王奪權是隻是將他攆回封地而沒有趕盡殺絕的原因吧。換言之,只要秦昭襄王保障他的私人利益,魏冉不會與秦昭襄王死拼到底。這也是為什麼秦昭襄王驅逐“四貴”時,魏冉沒有鋌而走險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秦昭襄王之所以長達四十年沒有奪權,是因為秦國朝堂之上一直維持著一種微妙的權力平衡。雖然宣太后負總責,但秦昭襄王並不是傀儡。以穰侯魏冉為首的“四貴”自然是不會主動放棄到手的一切,魏冉雖然沒有野心,但也不太可能主動交出權力。對於秦宗室、世家大族而言,宣太后主政和秦昭襄王主政,對他們切身利益的影響並不大,他們更加不會趟這趟渾水……大家心裡其實都清楚,隨著宣太后年紀越來越大,將來做主的必然是秦昭襄王,只是誰也不願意出頭捅破這層窗戶紙而已。



范雎到秦國之時,一無所有、無所顧忌,為了搏出位,范雎索性破罐子破摔,鼓動秦昭襄王向宣太后、穰侯奪權!范雎一介布衣,又剛剛到秦國,說他一無所有並不誇張,他憑什麼幫秦昭襄王奪權?實際上,在這件事情上范雎就是充當了“攪屎棍子”,把大家心照不宣卻沒人願意捅破的這層窗戶紙給捅破了,把秦國朝堂這汪死水給攪活了!而不是范雎有什麼特殊才能或者帶著軍隊來助陣。范雎對秦國最大的貢獻不在協助秦昭襄王奪權,而在獻上“遠交近攻”的國策。在“攪屎棍子”范雎捅破那層窗戶紙之後,朝臣站隊無可避免。騎牆派自然都站到了秦昭襄王一邊,畢竟未來的老闆還是秦昭襄王,得罪誰也不能得罪他!秦宗室更不用說,贏姓趙氏當權,他們才可能獲得更大的利益,他們必須也必然會站到秦昭襄王一邊。



這時候,宣太后的態度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她畢竟是掌握實權的太后,如果她與穰侯魏冉聯手對抗秦昭襄王,鹿死誰手還真不一定。但宣太后彼時的反應卻是出奇的冷靜,她坦然接受了兒子奪權的事實,基本上沒有反抗便主動交出了實權,正式“退休”。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宣太后與武則天的不同,她“替兒子做主”的初衷並不只是為了權力,更多地還是出於對兒子的“幫助”。人都有私心,宣太后也不例外,面對無上的權力,宣太后也捨不得交,因此拖了四十年。但是,她並不戀棧,兒子既然主動要權了,加之自己年事已高,索性交出去就是了,反正早晚也是他的。在宣太后明確態度之後,朝堂之上的形勢幾乎是一邊倒,“四貴”也只能接受既成事實。



與此同時,秦昭襄王的和解態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並沒有清算穰侯魏冉等人,只是將他們攆回封地了事,連封邑都沒有削減。對於“四貴”而言,秦昭襄王只想要權,並不想要自己的利和命,也就無須拼死一搏、魚死網破了。就這樣,一場不流血的奪權政變神奇地發生了……秦昭襄王在苦等四十年之後,終於成為了如假包換的真秦王。而宣太后與“四貴”也因為“主動”交權而得以善終,雙贏!


農民工歪說歷史


秦昭襄王嬴稷,是秦國曆代君王中在位時間最久的一個,從登基至離世長達50多年。然而嬴稷在位的50多年間,有40多年秦國的大權都掌握在其母宣太后手中,以至於當時的秦國“只知有太后與四貴而不知有王”,嬴稷如同隱形。

直到秦昭襄王晚年,接受範睢意見才收回大權,而那時候宣太后也已太過年老。四十年秦王都未有從母后手中奪回權柄,一來因為宣太后臨朝手段高明,嬴稷並沒把握做得更好;二來宣太后在秦國根基深厚,並非能夠輕易撼動;最後,畢竟也是母子連心。



嬴稷為秦惠文王嬴駟庶子,羋八子也就是日後的宣太后所生,秦武王嬴蕩在洛陽舉鼎被砸死之後秦國陷入大亂,惠文後、羋八子等為儲君之位展開爭奪。惠文後要求立公子壯為新君,而當時的羋八子等要求立公子芾,並且得到了秦國宗親樗裡疾的支持;而除了秦國自家相爭之外,趙侯雍為把持秦國而堅持扶立當時在燕國為質的公子嬴稷為王。

公子芾與公子稷都是羋八子所生,但處境完全不同。與影視作品中完全不同的是,羋八子要立的是公子芾而並非同樣是自己親子的公子稷。當時秦國內部,只有羋八子的異父弟大將魏冉支持趙侯雍的主張,最終嬴稷衝破重重阻礙成功回到咸陽繼任王位。可以說,嬴稷這個王位來的相當不容易,甚至最初也並沒有得到其母親的支持。



雖說最終嬴稷成為秦國的新王,但趙國的算盤並沒有打響。嬴稷登基之後,宣太后臨朝大權在握,整個秦國的朝政之權都集中於宣太后與其孃家親貴手中,趙國想要通過扶持公子嬴稷來操控秦國的目的也並未成功。更何況,嬴稷登基初期尚且年幼,而秦國自“季君之亂”後情勢內外交困,嬴稷壓根兒沒能力處理,宣太后臨朝也是最好的選擇。

先秦乃至漢朝之初,其實對於“外戚干政”並沒有後世那麼多的忌憚,無論是周王朝宗周內部還是周朝諸侯國之中,主君年幼而讓母后臨朝代政的事情更加比比皆是,並非是秦國的特別之處。所以宣太后代秦王主政,當時也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既然如此,嬴稷也並沒有合適的理由不讓自己的母親退後。



宣太后雖然是一介女流,但其掌政期間能力非常突出,殺伐決斷絲毫不遜於列國名君。即便宣太后任人唯親是真,可她主政期間秦國實力大增,她一切均以秦國利益為重也是真。無論是犧牲自己誘殺義渠王,還是出兵自己的孃家楚國,所有的一切都證明宣太后是個將秦國利益放在首位的女子。對嬴稷來說,他並沒有十足把握說自己能做得比自己的母親更好,既然如此又何必沒事找事作繭自縛呢。

雖說當然秦國大政集中於宣太后與其親信四貴手中,朝野上下宣太后根基深厚難以撼動,但另一方面來說宣太后終究與嬴稷母子連心。嬴稷在位多年,宣太后也並未廢之另立她曾經主張要立的公子芾;而且實際上,當時秦國的朝政大事雖最終由宣太后裁定,但嬴稷並非只是個擺設,所有大事他都有參與,其手中的王權還是有的。母子一脈,嬴稷與其母宣太后之間並沒有那麼深的矛盾,否則兩者也不能共存四十多年時間。

嬴稷晚年驅逐四貴收權,或許也是當時宣太后年老,看不必再幫襯著兒子了,而且外戚不比母子,太貴終究是禍患,所以故意撒手。


澹奕


秦昭王是戰國時代秦國著名的國君,但是在他在位前四十年,其實一直是個傀儡國王,有王之名而無王之實,直到范雎到來,設計整垮了宣太后與魏冉,才大權獨攬。那麼,為什麼秦昭王在前四十年,不敢奪宣太后的權力呢?說白了,秦昭王不是不想,而是力所不能及。

以下試述之。

第一,秦昭王“王位”的得來,實賴宣太后與魏冉

秦昭王就是秦武王的弟弟公子稷,秦武王意外扛鼎而死後,論王位的繼承順序,怎麼也排不到公子稷。

如果論血統,公子壯才是秦國合法國君。公子壯是秦武王的親弟弟,秦惠王的嫡子,由於秦武王去世時沒有子嗣,他理所當然是國君的最佳人選。公子稷雖然也是秦惠王的兒子,但只是庶出,在“傳嫡不傳庶”的宗法社會,他是沒有機會成為國君的。

然而,公子稷的母親就是後來著名的宣太后,這位女強人在弟弟魏冉的支持下,把自己的兒子擁立為秦王。公子壯當然不肯示弱,在惠文王后與武王后的支持下,他也自立為王。一個國家出現兩個國王,最終導致秦國內戰。

這場內戰打了三年,在魏冉的鐵腕下,打敗了公子壯。這場戰爭史稱“季君之亂”,季君就是指公子壯,後來他被魏冉處死。此時秦昭王還年幼,國家大權落入宣太后與魏冉之手,姐弟兩人遂專國政,威震秦國。

第二,秦昭王的王位,有名而無實

秦昭王雖然是秦王,實際上大權旁落。魏冉執掌大權四十年,不過魏冉作為一個楚國人,能長期霸佔秦國宰相的位置,離不開姐姐宣太后的支持。因此,秦國實際的掌權人,是宣太后與魏冉。

到秦昭王長大成人後,對舅舅把持朝政當然心懷不滿,但是無能為力。一來魏冉能力是非常強的,他慧眼識英雄,破格提拔白起,使得秦軍在戰場上所向無敵。二來魏冉十分提防秦昭王培養自己的勢力,總是極力排擠東方來的說客,惟恐這些人對自己不利。除了魏冉外,秦昭王的另一個舅舅華陽君羋戎也權勢很大。

至於宣太后,似乎並不是特別喜歡秦昭王這個兒子,更喜歡另兩個小兒子,一為高陵君,一為涇陽君。當時秦國人,只知有宣太后、魏冉、華陽君、高陵君與涇陽君,而不知有秦昭王。可以說,秦昭王的地位十分尷尬。

第三,宣太后與魏冉獨斷專行,根本無需請示秦昭王

自從電視劇《羋月傳》播出來,大家對宣太后都有一個印象了。這個女強人作風強悍,作為太后,她是秦國的真正統治者,因而什麼事都不必與秦昭王商量。不過,宣太后畢竟是女人,在操縱著後臺,而魏冉則在前臺表演。

魏冉更沒把秦昭王放在眼裡。我舉一個例子,在華陽之戰前,韓國由於受到趙、魏的進攻,派使臣向秦國求援。韓國使臣到了秦國後,不是去找秦昭王,而是去找魏冉。而魏冉無需秦昭王批准,便同意出兵相援,並對韓國使臣說:不必去見秦王了,我即刻發兵援韓。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在魏冉眼裡,秦昭王就是一尊木偶罷了。

宣太后與魏冉都是極有才能之人,一個是秦昭王的母親,一個是秦昭王的舅舅,秦昭王就算內心鬱悶,也沒有辦法。

第四,范雎的到來,秦昭王才有翻身的機會

魏冉當然一直提防自己的外甥秦昭王,阻止他發展自己的勢力。但是百密一疏,還是被范雎鑽了空子。范雎本來魏國人,因得罪權貴而被迫逃到秦國,他看清秦昭王傀儡的真相,決定毛遂自薦,要為秦昭王奪回權力,同時也為自己鋪設錦繡前途。

范雎的反擊能成功,是因為宣太后與魏冉在把持朝政四十餘年後,也已經垂垂老矣。當時魏冉被封為穰侯,封地是陶邑,魏冉希望在有生之年把陶邑營建為戰國七雄之外的第八個國家,自己也噹噹國王。因此,魏冉假公濟私,動用秦國的軍事力量,為自己的封邑陶地撈好處。范雎覷準他這一軟肋,最終成功逼迫魏冉下臺。當然,秦昭王還是很給舅舅面子,讓他帶著一百輛車的財寶回自己的封地去了。

整垮魏冉後,秦昭王與范雎又向宣太后發難。宣太后淫亂後宮,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范雎抓住這點,又逼著她交出權力,退隱後宮去了。

秦昭王在范雎的幫助下,才開始親政。因此,秦昭王對范雎感恩戴德,後來對他幾乎言聽計從。


君山話史


在宣太后執政期間的一系列手段而言,年少的秦昭王縱然有心想要臨朝執政也是斷然不可能的,因為強悍霸道的宣太后已牢牢的將權利控制在手中。但同樣頗有才幹的昭襄王顯然並沒有奪權的意思,他只是苦苦忍耐,臥薪嚐膽,靜待良機。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不幸被砸死,此時秦國王位空出來了,秦惠文王的王后希望立公子壯為秦王,而宣太后則希望立秦昭襄王的弟弟,也就是公子芾為秦王。很顯然,我們可以看出,在宣太后的心中,秦昭襄王顯然不是王位的第一人選,後來雙方之間展開多次爭鬥,最終決定既不立公子壯,也不立公子芾,而是擁立秦昭襄王。宣太后在弟弟魏冉的幫助下,最終幫助秦昭襄王打敗其他競爭者,順利登上王位,當時秦昭襄王已經18歲了。在古代,這個年紀其實已經不小了,完全可以親政,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宣太后居然以秦昭襄王年幼為藉口,大權獨攬,重用弟弟魏冉以及自己最心疼的小兒子芾。可以這樣說,當時的秦昭襄王其實就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秦王,完全就是一個傀儡,後來魏國人範睢逃到了秦國,並且依靠卓越的政治才能,贏得了秦昭襄王的信任。兩人把酒言歡,頗有點相見恨晚的意思,隨後範睢便建議秦昭襄王以雷霆之勢廢掉宣太后和四貴,收回大權,以避免最終身死人亡的下場。此時的秦昭襄王才意識到範睢果然是一個人才,十分清楚自己的所思所想,不久之後,秦昭襄王採取了緊急行動,廢除了宣太后。並且將四貴趕出秦國,從此之後,秦昭襄王開始獨攬朝政,並且開疆闢土。特別是重用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在長平之戰中大力支持白起作戰,最終徹底打垮了趙國。

秦昭襄王做了41年的秦王,為何不敢奪取宣太后的權力?其實秦昭襄王並非是一個窩囊廢,宣太后獨攬朝政的時候,他心裡很明白,時機還未到,自己的力量不夠強大,於是一直隱忍著。直到後來遇到了範睢,並且在他的嚴密謀劃下,一舉奪回秦國大權,然而不得不說,凡事有利也有弊,秦昭襄王因為太過於信任範睢,也被他耽誤了一回,那麼這是一件什麼樣的事情呢?大家都知道,當年白起坑殺40多萬趙軍降卒後,主動向秦昭襄王請戰,要求一舉攻下邯鄲,滅亡趙國,當時範睢卻害怕白起功勞太大,會取代自己。居然以國力不支為由,向秦昭襄王進獻讒言,最終使得白起被迫撤軍回國,不久之後更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害死了白起。可想而知,秦昭襄王雖然是一代明君,但其實也有昏庸的時候,如果他聽從白起的話,也許統一大業會早點來到。

綜上所述,秦昭王完全沒必要進行政變奪權,在宣太后心中,自始至終都是將秦國將秦昭王放在第一位的,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長期的權利旁落而引起的不快和煩悶固然是有的。但因此就要和母親刀兵相向應該是不至於的,另外畢竟兵權可是在宣太后手中。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宣太后可是有好幾個兒子,完全可以廢掉秦昭襄王,正因為如此,秦昭襄王才被迫隱忍近41年,最終一舉定乾坤,重奪秦國大權,實屬不易。


綠巨人講史


人生最得意之事莫過於一勞永逸坐享其成,顯然秦昭襄王做到了。秦昭襄王做了56年的秦王,其母親秦宣太后幫助處理朝政長達41年時間,期間不是秦昭襄王不敢奪權,是秦昭襄王睿智,知道老媽是“真心實意”為自己打工,直到其母親工作不動時機成熟的時候,在謀士范雎的幫助下循序漸進的成功收回權利。


歷史上秦宣太后開創了女性當朝主政的先河,把握朝政長達41年之久(和慈禧聽政47年有一拼),但卻沒有篡位奪權的殘暴血腥事情發生。

秦昭襄王(嬴稷)是秦朝歷史上的一代明君,在其在位期間實行遠交近攻的政策將秦朝的經濟國土面積都達到很高的水平。

秦昭襄王是秦惠文王的幼子,在是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往極寒之地燕國為人質,和其母親相依為命,吃了很多的苦頭。

公元前(305)年,秦武王(嬴稷同父異母的哥哥)因力大無窮,喜與人比力氣,結果在洛陽與周王室比賽舉鼎時,不幸被鼎砸死。



後來惠文王的兒子紛紛回到咸陽爭奪王位,嬴稷作為惠文王的幼子自然也回國參與爭奪,這也是歷史上的“季君之亂”,後來嬴稷在其舅舅魏冉的幫助下成功奪的王位。而參與“季君之亂”的公子們統統被魏然誅殺。


《史記》記載:武王卒,諸弟爭立,唯魏厓力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厓為將軍,衛咸陽。誅季君之亂,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諸兄弟不善者皆滅之,威振秦國。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厓為政。

當時秦昭襄王繼位的時候秦國經過兩年的內鬥,外面又有其他六國的圍攻,早就風雨飄搖。

由於秦昭襄王還小,就由其母親秦宣太后代為處理朝政,其舅舅魏冉輔佐。



在秦宣太后幫助處理朝政的41年間,母子二人同坐朝堂。重用樗裡子、魏冉、庸芮、白起、司馬錯等文臣武將。


在以文臣魏冉、樗裡子庸芮為首的文臣對國家朝政律吏進行註定,將“商鞅之法”得推行進行到秦國的最高峰,使的國內形勢一篇大好,百姓安居樂業官員清正廉潔。


後來重用白起、司馬錯等武將先後出兵戰勝三晉、齊國、楚國等地,特別是在秦昭襄王母子當政期間,連年的四處征伐,更是一舉消滅了西北方的戎敵,為後來的秦始皇統一六國打開了很好的局面。


但秦宣太后晚年的時候,過於重信魏冉、羋戎以及兒子公子悝、公子芾等親人,而當時幾個人的權利對秦昭襄王形成了節制,讓秦昭襄王的威嚴成了擺設,導致舉國上下都知道四人的權利巨大。


作為丞相的魏冉竟然以公謀私,在六國聯合出兵齊國時期,私下命白起出兵擴張其所在封地領土,顯示不臣之心。


但礙於魏冉等人的權利,秦昭襄王一直隱忍不發,直到魏國謀士范雎逃亡至秦國尋求庇護後,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議收回幾人的權力,免得養虎為患,出現弒君奪位的事情。


秦昭襄王聽從了范雎的建議後,先是讓宣太后頤養天年退居後宮,後又將魏冉、羋戎、公子悝、公子芾等人驅逐出了咸陽城,後來秦昭襄王在范雎的輔佐下將秦國做到了六國的翹楚。

《史記》:範睢日益親,復說用數年矣,因請間說曰:“…聞秦之有太后、穰侯、華陽、高陵、涇陽,不聞其有王也…今臣聞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華陽、涇陽佐之,卒無秦王,此亦淖齒、李兌之類也…昭王聞之大懼曰:“善。”於是廢太后,逐穰侯、高陵、華陽、涇陽君於關外

相同的歷史事件,不同的解讀觀點。我是微風之語,歡迎大家的關注評論,您的點評是我最大的收穫。



微風之語


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又稱秦昭王,名叫贏稷。秦昭襄王早年曾在燕國為質,所以性格是屬於隱忍型的,這也對以後他的執政有很大的影響。秦昭襄王做了41年的太后,為何不敢奪宣太后的權力,其實不是不敢奪,而是沒必要奪。

原因在以下幾點;

一、登基

秦昭襄王是在秦武王舉鼎去世之後,秦國大亂,無人主持朝政,秦國面臨四分五裂的情況下被推舉加上秦惠文王的遺詔成為秦王的,所以當這個秦王有60%的意願是秦國的現狀加給秦昭襄王的。

二、管理

宣太后在現在來說也是屬於女強人類型的,有自己的想法和管理方法,最重要的是有野心,當時的宣太后有弟弟和大臣的支持,有年幼的兒子未來可以繼承她的願望,再加上宣太后女強人的性格,所以當時的秦國由宣太后主持朝政更有利於秦國的發展。

三、經歷

宣太后自小在楚國也是學習過治國之道的,後來到了秦國也跟著秦惠文王學習了很多關於治理國家的方法戰略,而當時的秦昭襄王一是年幼,而是在燕國做了幾年的質子,對於朝政和管理是缺乏很多經驗的,如果讓經歷並不多的贏稷直接去管理一個國家,可能秦國不會很快發展強大起來。

所以綜上幾點,秦昭襄王做了41年的秦王,也是和宣太后共同發展壯大的秦國,也為以後的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