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儒家經典那麼多,為什麼關羽只愛看《春秋》?

臨汾輿情焦點


《春秋》以道義。太史公司馬遷曾說過:“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春秋》是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明辨是非,崇尚忠義。關公只愛看《春秋》,這個在《三國志》中好像沒有什麼記載吧?《三國演義》是宣傳忠君愛國思想的,這和《春秋》宣傳的主旨不謀而合。關公為人忠義,只知有漢,不知有曹,一生與劉備不離不棄,助漢反曹,義薄雲天,忠貞不屈,明辨是非,正是《春秋》道義的實踐者。因此羅貫中就在《三國演義》中刻畫關公的形象和秉性,與儒家經典《春秋》提倡的仁義禮智信很相似,關公愛看《春秋》是其秉性使然,當在情理之中。《三國演義》裡有關公有夜讀《春秋》的場景,以此說明關公明理忠義,都是深受《春秋》影響的,是《春秋》義理的化身,是永遠值得後世敬仰學習的。


sunjin72976689


關羽不看《春秋》,看《故事會》?

關羽選擇看《春秋》的原因大概有那麼幾個原因吧,湊合著聊聊。

一、關羽鎮守荊州,不看《春秋》沒法混。大家都知道關羽的脾氣,看不起士大夫,喜歡士卒。而荊州之地則是荊州學派的聚居地,雖然劉備帶走了很多,曹操整跑了不少,但整個文化氛圍還是很濃厚的,作為主要領導,不看春秋,怎麼能領導地方豪族呢?

二、關羽看春秋是在研習兵法和戰例。《春秋左傳》是春秋三版本中最重要的一個版本,傳說與周朝史官左丘明所著作。其實是戰國時期的作品,內容詳細,文辭優美,本人看過一點,沒看懂。其中對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戰例分析以及記載過程都比較多,關羽作為武將,自然要通讀。

三、關羽到底是看了一個版本還是三個版本,史書也沒寫,大概率的是《春秋公羊傳》和《春秋左傳》,因為在東漢末期一直到晉朝,是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的鬥爭時期,雖然東漢大儒鄭玄創造了通讀經學,實現了儒家經學的小一統。但是,文人士大夫的看法還是比較分裂,這兩個版本代表了兩個經學學派。比較有名的來光和孟敏就是因此鬥了一輩子,一直到九十多歲。而劉備的師傅是盧植和鄭玄,關羽看春秋的目的,還在於揣摩劉備的思想品格,學習他的領導作風,畢竟從小他和張飛兩個都比較服氣他哥哥。

當然,關羽還需要學習這些文化,提高自身修養,搞好社會關係,融洽民間群體,做好各個方面的思想工作,也是重要的原因吧。

不知道各位網友對此的看法是啥子,歡迎賜教。


江琯


古代中國,是一個農耕社會,從有文字記載起,就有專門的史官記載春秋季節的農時,祭祀,後又祥分了冬夏。因此,把國史的記載稱為《春秋》,現存的巜春秋》從魯隱公記載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計240年。

如果說周文王演釋巜周易》是為今後的治國構思,作了遵循大自然規律的大政方略,那麼《春秋》就是記載大量本國(魯國)的諸侯、大夫、老百姓等失禮非禮之事。這應該是孔子的著述。

這部《春秋》著作的背景是此時"周道衰廢…",尊崇禮儀的傳統廢馳,所以孔子"克己復禮"而作《春秋》。

司馬遷對巜春秋》一書讚不絕口:"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辮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䂊,善善惡惡,賢賢賤不消,存亡國,繼絕世,䃼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關羽擔任蜀漢政權的領軍第一人後,在戰爭之餘,自然要深深的思考天下大事。

漢未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

我認為是中國封建社會人民最痛苦的時候,這時的社會矛盾激化,朝廷與百姓的關係猶如"使餓虎守庖廚,飢虎牧羊豚"。尤其是黃巾起義造成的社會空前的混亂局面,規模之大,範圍之廣,歷時之長,破壞之烈,高居歷次農民起義之首一一大半個中國血流成河、屍骨如山、千里無煙、白骨盈野。

然而這卻是一個思想、精神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

董仲疏"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完善"禮樂",大張"孝悌","仁義"⋯,漢初政治家、思想家陸賈醉意十足的說:"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

無疑,這是一個思想大解放的傑出時代!

巜春秋》一書深深的吸引了崇尚"仁義禮智信"的關羽青睞,戎馬倥傯之中,中軍大帳粛然,通明的燭光下,面如重栆的臉色凝重,一字一句讀著精闢的文字,精彩處不禁撫髯長嘆!

中國的老百姓通過巜三國演義》小說、戲曲、影視的傳播,深深為關羽"春秋大義"所折服,在他去世後的一千多年,祭祀關公的"關爺廟"遍佈城鄉,人們尊崇關羽不忘舊主,不嫌舊袍、千里送嫂,夜讀春秋的形象。


這種形象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不誇張的說,這是理想的中華美德的典範。

楊州北門石灰巷有座關帝廟,大殿兩邊楹柱的對聯即是直接明說:"心存漢室三分鼎,志在春秋一部書"。簡單明嘹!

廣東新會縣前鄉一座文武廟撰有一聯:

孔夫子,關夫子,二位夫子;

作春秋,讀春秋,一本春秋。

對聯上下相當工整,意味深長,二十個字概括了巜春秋》一書的內涵。

宋代名臣趙普曾經對太宗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廣東寶安縣有關羽、趙普合祀廟,有一聯錄下:

地居廉讓之間,三分流水,三分農圃;

學有經濟者貴,半部巜論語》,一部巜春秋》。

足見關羽夜讀巜春秋》是緣於對社會現實的思考,而不是消遣捱時。


良人執戟2


因為儒家經典裡的《春秋》寫的是“意欲令諸生嚴夷夏之防,切復仇之志,明義利之辨,知治己之方”。他所指明“春秋大義”。是中華文化中的一種基本精神,旨在明辨是非、邪正、善惡、褒貶。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實際上和一箇中等諸侯國地位相近。各國之間互相攻伐,戰爭持續不斷,小國被吞併。各國內部,卿大夫勢力強大,動亂時有發生,弒君現象屢見不鮮。《春秋》和《左傳》中記載的弒君事件達43起之多,主要集中在春秋前期,這也反映了西周東周交替時權力的急劇變化。西周時,除周天子稱王外,邊裔地區一些小國君長在國內也自稱王。進入春秋以後, 除周天子仍稱王外,楚國國君在春秋早期楚武王時開始稱王,晚期的吳國、越國國君也稱王,但是在中原的諸侯國家還是恪守著周時舊制,按封爵的爵位高低以公、侯、伯、子、男相稱,如宋國君稱“公”,晉國君稱“侯”,秦、鄭國等國君稱“伯”,邾國君稱“子”,許國君稱“男”等等。在中原國家的意識中,周天子地位雖然微弱,“禮樂征伐”已“自諸侯出”了,但“王”號還是由周天子獨享。

1、《春秋》由其字面本意來說,是四季平衡的季節。代表著公平,孔子以此為書名錶明自己記錄的客觀,不偏不倚。關公讀春秋,象徵著一種公平正義。“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而關羽做為忠義的代表,也讓亂臣賊子懼。

2、春秋時期是著名的亂世,周室衰微,群雄割據。三國也是著名的亂世,同樣是漢室衰微,群雄割據。關羽能從春秋中看到對現實的解釋,大丈夫生逢亂世,究竟該怎樣做!

3、關公讀春秋是他在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過五關斬六將已經充分表現了關於的勇武,那讀春秋增長謀略的一種方式。

“春秋”是儒家經典的代表,關羽的一生便是踐行儒家“忠、義、仁、勇、禮、智、信”的精神:



文利wenli


文夫子,武夫子,兩個夫子 著《春秋》,讀《春秋》,一部《春秋》

文聖孔子和武聖關羽就這樣因為一部《春秋》聯繫在了一起。但是,孔聖人所作的和關聖人所讀的真的是同一部《春秋》嗎?

關羽夜讀《春秋》,是《三國演義》為關雲長量身打造的經典形象。關羽為什麼夜讀《春秋》?

孟子說:“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孔子親手編訂《春秋》,見到此書,亂臣賊子都會心驚膽戰。

所以“夜讀《春秋》”是為了凸顯關羽忠肝義膽的紅臉形象,與曹操白臉的形象形成鮮明的衝突。

《春秋》是孔子根據魯國的歷史文獻修訂、整理而成的。以今天的概念來看,可以說《春秋》是一部魯國簡史。

“簡”到什麼程度呢?舉個栗子大家感受一下

基本上每年只記幾件大事,每件事只有一句話。我們看一下開篇第一年記事的原文:“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儀父(fǔ)盟於蔑。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

翻譯過來全書可以說基本都是以下這種模樣:某年某月,某國領導來我國訪問;某年某月,我國領導到某國訪問;某年某月,某國攻打某國,贏了;某年某月,某國攻打某國,輸了;然後,一年就這麼結束了。無論是例行公事的尋常安排,還是轟轟烈烈的宏大事件,都這樣被一筆帶過,從不交代前因後果,也不去評論是非曲直。一部《春秋》就這樣寡淡淡地編年記事。

所以如果關羽每天就拿著這本孔子的《春秋》看的津津有味,拿真是敬佩無比,真的是反人性的趣味閱讀愛好.

然而關羽真正讀的是什麼呢?

史書《三國志江表傳》記載雲:“羽好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三國志呂蒙傳》雲:“斯人(關羽)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

《春秋》講一件事,無論多大的事都是一語帶過,而《左傳》講同一件事往往就是千言萬語,不但“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尾”記敘文六要素一應俱全,而且還會交代事件的背景,渲染人物的對話,甚至夾敘夾議,引入第三方的評論,那是怎樣一個活靈活現,怎樣一個千迴百轉,讓讀者看得心潮澎湃,欲罷不能。

所以我們的關聖人手裡拿的是《左傳》

讀《春秋》的關羽和讀《左傳》的關羽究竟有什麼不同?答案其實簡單:演義塑造關羽“夜讀《春秋》”的形象,是為了凸顯他的忠義;正史記載關羽愛讀《左傳》,表示他有著武將最為必要的軍事修養。

關公在歷史名將中不僅是威震華夏、萬人之敵的著名戰將,更是對《左傳》的精通熟讀並用於日常生活、工作和處世的春秋大義精神踐行者

我是唐不三不四藏,為學日益,關注我,每天多瞭解一點歷史知識


唐不三不四藏


在漢代的儒家經典有易、詩、書、禮、春秋。這五部經典較為重視,其中書和春秋都算散文式的歷史文獻,但書講得內容比較早,涉及到夏朝,也就比較生疏難懂。

然後你讓關羽選擇,關羽可不是文人。讀易的話,我擔心他讀不懂啊,易經篇幅少超級簡潔,就算是正兒八經的文人也只是略懂略懂。然後詩的話,其實那個時候的詩就是歌詞的,配上音樂就可以翩翩起舞、不知所以了,拿著大刀縱情高歌也別有一番趣味的說。然後禮的話,就是各種各樣的規矩規章,各種各樣的行為約束……呃,說的我都煩了,關羽提著殺人的刀,看著讓人守規矩的禮,還真的可以說一句:不是我殺人,是人家往我刀上撞。



然後為什麼選春秋呢??主要是那個時候獨尊儒術,能看的正兒八經的書少,其它都是歪歪書。然後儒書當中春秋就是寫史再加上個人看法的,現在來說就是跟《明朝那些年》有點類似,容易懂還不太枯燥,能裝逼還有點營養水平。


關羽左手拿春秋,右手拿大刀,威風凜凜,昂首闊步,氣勢非凡啊。這是我的看法,春秋適合關羽讀的。


星海拾史


第一,人物形象塑造需要。從史料記載中,關羽並無此習慣,關羽看《春秋》應是《三國演義》中情節及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

第二,暗示關羽忠義思想來源。所謂春秋大義,基本上可以歸納為明是非,辨忠奸,知忠義。關羽原本乃一平民,沒有受過教育,如何知曉仁義禮智信?所以,必須讀書,孔子修《春秋》而定大義,《春秋》是儒家最重要典籍,微言大義俱在其中,最適合關羽來閱讀。

第三,啟智,成為關羽智慧來源。在關羽陪同劉備征戰的一生中,關羽不僅僅靠武力取勝,其中不乏精彩計謀和智慧顯現。那麼,關羽的智慧從哪裡來?不可能自主產生,從戰爭中學習又太低端,唯有讀書才符合身份。《春秋》蘊含大智慧,最適合。

第四,作者儒家思想的體現。《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當時儒家已成為社會正統思想,作者作為儒生,寫作中肯定要把儒家忠君愛國思想貫穿其中,因此關羽的忠義,讀春秋,就不難理解了。

第五,沒有其他書可讀,唯有《春秋》最適合。《三國演義》體現的是儒家思想,所以關羽必須讀儒家經典。武帝儘管採用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但在漢末,儒家依舊未能完全佔統治地位,法家、墨家、縱橫家等依舊活躍。此時,儒家四書還沒有完全成型,五經中《詩經》是詩歌,《尚書》是上古歷史文獻,《周易》是預測計算,《禮記》是周禮,祭祀禮儀,只有《春秋》是孔子編寫的儒家經典,最能體現儒家思想。

可以這麼說吧,關羽要讀儒家經典,知忠義,增智慧,必須讀《春秋》,因為除了《春秋》,他無書可讀。總不能隨身攜帶一本《詩經》吧?

那場景。。。哈哈😄


雷哥趣味讀史


關羽喜歡讀《春秋》,這個可能和關羽的家風有關。我看到有清康熙年間,解州有人修古井,發現了關羽的墓磚,上面記了關羽家庭情況,資料比較詳細,因此還寫了《關侯祖墓碑記》。

據墓磚文字記載,關羽的爺爺叫“關審”字問之,而且“關審”好道學,常以《易》《春秋》訓其子。關羽的父親叫“關毅”字道遠。

如果要這麼說的話,關羽喜歡讀《春秋》還是受了家風的影響。

要說關羽讀春秋也就三國呂蒙對關羽的評價,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凌人。

由此可見,“關羽”識知“春秋大義”成為了義的化身,加上關公之義,符合儒家思想。

綜以上的兩種原因,所以才是關羽喜歡看《春秋》的理由。


夏有涼風61


關羽是忠義的化身,深受華夏兒女的祟拜!

儒家思想經典很多,關羽獨愛《春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關羽自然而然的也是如此!仁義禮智信貫穿《春秋》,忠貞不二,明辨是非,深明大義,義薄雲天!!因此,關羽的性格剛毅,非常符合關羽的特點,而《春秋》也造就了關羽的正義的化身,相得益彰!

這也許是關羽關老爺喜歡《春秋》的緣故吧


福樂緣475


關公讀《春秋》,是後世描寫他的時候塑造的形象,《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忠義千秋的關公讀《春秋》,確實特別符合他老人家的人設。

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中,關公讀的不是《春秋》而是《左傳》,《左傳》與《春秋》的關係非常密切,但是畢竟不是同一回事,簡單地說,《左傳》是《春秋》的註解,《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左氏春秋》,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敘事詳盡的編年史。

在古代,一開始實際上《春秋》與《左傳》等三傳不是並行的,而是分別流行的,《春秋古經》和《左傳》的配合現在一般認為是始於杜預,杜預是司馬懿的女婿,他主要活動在西晉時期,也就是在關公生活的時代之後。

因此,關公讀的《左傳》大概率是單行的,從中可以瞭解《春秋》的史事,但是與《春秋》並不一樣。

關公愛讀《左傳》可能有兩個原因:

第一、《左傳》彙集描寫了春秋時期大大小小的實戰戰例,有戰前部署交涉、有戰中的起承轉合,有甲方視角也有乙方視角,對提高戰將的軍事素養特別是謀略水平很有幫助。

第二、《左傳》中也體現了《春秋》的微言大義,而且還有漢為堯後的記載,為大漢王朝的合法性背書,這對尊劉崇漢的關公來說也特別對胃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