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他改變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策略,可是他卻死在了秦國的大牢之中

我們知道秦始皇統一了早期中國,結束了戰火紛飛的戰國時代,諸侯割據也從此結束了。在統一中國的道路上有著秦始皇個人的功勞,也和秦始皇先祖們艱苦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秦國最初只是一個部落,是因為經過了歷代秦國國君的努力,秦國才從一個小小的部落逐漸的崛起,成為了天下霸主,最終統一了華夏。那麼在秦始皇發動統一六國的戰爭時,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從哪個國家先開刀?什麼時候開刀?

他改變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策略,可是他卻死在了秦國的大牢之中

眼看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即將爆發,在爆發之前發生了一件關於嬴政、李斯、韓非子、姚賈四人的鬥爭,這四人的鬥爭看似簡單,其實裡面有著一個關於秦始皇發動統一六國戰爭的大秘密。在李斯得到秦始皇重用之後,李斯就向秦始皇提出了發動統一六國戰爭的時間點,那就是立刻發動統一戰爭,嬴政立刻就採納了李斯的觀點。因為這時候的秦國有足夠的實力來征服天下了,不能給六國喘息的機會,那樣六國就有機會再一次組織合縱抗秦了。嬴政採納了李斯現在發動對六國的戰爭,就這樣秦國對六國的戰爭時間就確定了。但是秦國不能同時和六國開戰,只能一國一國的滅掉,這就涉及到了先攻打哪個國家?那麼李斯就向嬴政提出先滅掉韓國,為什麼要先滅掉韓國呢?首先韓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其次就是韓國是離秦國最近的國家,也是最方便攻打的國家,最後就是李斯提出的滅了韓國就能起到對山東其他國家的震懾,這樣就決定了先攻打的國家了。李斯的這個計劃實際上是很有戰略眼光的,可最後這個計劃沒有實現,那麼為什麼沒有實現呢?因為造到了一個人的阻止,這個人就是韓非子。

他改變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策略,可是他卻死在了秦國的大牢之中

大家應該知道韓非子是韓國的公子,也是一個愛國人士,那麼李斯提出對韓國的戰爭首先就觸及到了韓國的安危。所以韓國的國君就找韓非子商量怎麼來阻止秦國,於是韓非子就提出出使秦國拜見秦王,於是韓非子來到了秦國並且向嬴政上了一道奏疏,奏疏提出的觀點就是讓秦王嬴政在發動戰爭的時候先滅了趙國才是正確是選擇,不要選擇韓國。韓非子說韓國弱小實力遠遠不如秦國,韓國一直都是尊秦的,就像秦國的郡縣一樣。趙國一直在和秦國對抗,還向各國的諸侯提出合縱抗秦,趙國才是秦國真正的敵人,韓國既然一直尊秦,就像秦國的郡縣一樣,你要是先滅了韓國別的國家就會認為尊奉秦國就會第一個被滅,那麼還有哪個國家會和秦國友好?這樣不就是給了趙國合縱抗秦的機會了嗎?韓國也不是一個容易滅掉的國家,只要你攻打韓國,韓國就會和魏國聯盟,這樣別的國家看到韓魏聯盟了,你覺得其餘的國家會不會一起來抵抗秦國?

他改變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策略,可是他卻死在了秦國的大牢之中

韓非子向嬴政提出了滅趙存韓的建議,並且向嬴政提出了滅趙的計劃。第一步先用金錢收買楚國的重臣,穩住楚國不參與秦趙的戰爭,第二步就是將質子送到魏國,向魏國表示友好,再加上秦國出兵攻趙的時候韓國也會出兵攻打趙國,這樣滅趙國不就簡單了嗎?你滅了趙國之後再滅了齊國,最後你只需要寫一封信給韓國,韓國就會主動投降。我們可以看到韓非子最後的目的就是不想看到自己國家的臣民死於秦國的戰火之中。嬴政看了韓非子的奏章之後就讓大臣來商議這件事,可是李斯看到後就第一個反對了,李斯拿秦穆公兵的事件把韓國比喻成秦國的心病,心病不除很難有大的動作,如果你舉全國之兵攻打趙國,如果韓國從背後給秦國一刀那麼秦國就必敗無疑。

他改變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策略,可是他卻死在了秦國的大牢之中

李斯在反對韓非子的策略時,他也提出來了秦國的軍事力量是天下諸侯中最強大的,那麼我們就要用軍事力量來征服天下,在運用軍事力量的同時我們要附帶外交手段,可是李斯提出的這個外交手段和張儀、范雎提出來的是不一樣的,李斯認為首先要用金錢來收買各國的重臣,如果這人不收錢那麼就派人暗殺了他。這樣李斯和韓非子之間就有了分歧,那麼李斯也看到了這個韓非子如果不除就會影響到自己的利益。再加上有一次四個國家聯合攻打秦國,這時候出現了一個人叫姚賈,他對嬴政說你只要給我一筆錢我就能擺平了四國的聯軍,於是姚賈就帶著錢花了幾年的時候瓦解了四國的聯軍。

他改變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策略,可是他卻死在了秦國的大牢之中

可是就在姚賈完成任務回來之後,韓非子就向嬴政告發姚賈的三條罪名,第一條說姚賈只用了一小部分錢來辦事,大部分錢自己放到了腰包了。第二條就是這個用你給的錢來為自己結交各國諸侯王室。第三姚賈的出生低微,以前還因為盜竊被驅逐了。嬴政看了叫來姚賈問了他是否有這些事情,姚賈說我以前是因為盜竊被驅逐,姜子牙、管仲這些人不都是有前科的人嗎?我去結交諸侯王室那是為了和他們搞好關係,便於為秦國遊說。他又打了比方說因為君王聽信讒言而錯殺重臣的案例不計其數,最後君王都後悔了,可是後悔有用了嗎?嬴政聽了很有道理,就沒有追究下去了。可是姚賈知道是韓非子告發的自己,姚賈能不恨韓非子嗎?我們前面說到李斯因為保住自己的利益而記恨了韓非子,於是這兩人一拍即合一起向嬴政告韓非子有罪,說韓非子是韓國的公子,他有一定的才華,但是他是不會為秦國效力的,像這種人秦王不能留著也不能放了,必須殺了他。於是秦王就將韓非子打入打牢,韓非子進大牢後李斯就送來毒藥,韓非子就這樣死在了秦國的打牢中。

他改變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策略,可是他卻死在了秦國的大牢之中

我們回看一下,韓非子是為了保住韓國不被秦國滅掉,向保住韓國的臣民不被秦國的戰火所殃及,所以來到秦國遊說秦王,可是他卻被捲入了秦國準備對六國發動戰爭的事件中來了。其實對於韓非子的死嬴政是要負全責的,他把韓非子的奏疏拿給大臣們看,他同意了李斯和姚賈的建議將韓非子打入打牢。可是韓非子的死也不是沒有價值的,最起碼在這次征伐天下的計策上嬴政還是選用了韓非子的計策,說明嬴政還是很喜歡韓非子的。韓非子作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這次事件上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

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感興趣,不妨關注一下,有好意見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小編溝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