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公元814年7月1日―公元846年4月22日),本名李瀍,后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公元840年正月,文宗病重,仇士良、鱼弘志矫诏废皇太子,立李瀍为皇太弟。同月文宗去世,李瀍即位。次年改元会昌。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唐武宗李炎

公元843年(会昌三年),泽潞镇节度使刘从谏死,其侄刘稹欲袭位割据。武宗采纳李德裕的建议,命诸道出兵征讨。次年,刘稹为部下所杀,叛乱平息。李炎崇信道教,且鉴于佛教势力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在道士赵归真的极力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公元845(会昌五年)年下令拆毁佛寺,并派御史分道督察。

唐武宗李炎

经数月努力,全国拆毁寺院、招提、兰若共4.46万余所,还俗僧尼26.1万人,奴婢15万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

唐武宗李炎

李炎在位七年,对内打击藩镇和佛教,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唐武宗李炎

公元846年(会昌六年)4月22日,李炎驾崩于含风殿,庙号武宗,葬于端陵。

唐武宗李炎

唐陵除开国献陵封土为冢,其余都是依山为陵,到后期国力衰退,唐武宗端陵就封土为冢,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处,各矗立着一对威武的石狮,筑阙台一对。城垣四隅建角楼。城垣早年已毁,现尚存东、南门外阙台及乳台遗址,东南、西南和西北角楼基址残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