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資治通鑑》"三家分晉",智氏滅亡原因是什麼?智瑤的貪得無厭

《資治通鑑》中講到的第一個大故事就是"三家分晉"。這三家究竟為什麼會能把晉國瓜分掉了呢。晉國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我們來講一講。

晉國在春秋時期,可是一個數一數二的強國,但是它為什麼到了戰國時期它怎麼就消失了?要弄清它的來龍去脈,還得回過頭來看一看晉國的內部的一些情況。


《資治通鑑》


早在晉文公稱霸的時候,晉國就有了十幾家有名的卿大夫,他們輔佐晉文公,為晉國立下了汗馬功勞。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代新人換舊人,有不少家族就逐漸零落,像起初跟隨晉文公起家的狐氏、欒氏、原氏、郤氏等,都先後失去了貴族身份,降為皂隸。

時間到了春秋末期,就只剩下六家了。這六家是智氏、範氏、中行氏、韓氏、趙氏、魏氏。史書上稱這六家為"六卿",也稱作"六將軍"。

六家的勢力越來越大,逐漸就控制了晉國的軍政大權。晉國到了晉定公、晉出公做國君的時候,實際上成了這六家的傀儡。

公元前455年(周貞定王十四年)晉出公在位的時候,智氏又聯合了趙氏、韓氏、魏氏,一起滅了範氏和中行氏,分了他們的土地和財產。這樣一來,晉國就由六卿專政變為四家掌權了。這四家就是智伯、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

晉出公見這四家的勢力太大,自己不甘於做他們的傀儡,就秘密地向齊國和魯國借兵,想削弱他們的勢力。

可誰知道兵還沒借到,消息劉早已傳到了智伯的耳朵裡。於是智伯就聯合了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共同向晉出公發起進攻。

晉出公無力抵抗,只得棄城逃跑,又急又氣,在逃往齊國的半道上就死了。智伯出面立敬公為國君,並把敬公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此時的智伯,其實已經是把整個晉國的大權,都搶在自己的手中了。但他還是不滿足,時刻想著廢晉掉敬公,自己來做晉君。

智伯和哥哥知宵、弟弟智開一起商量,該如何滅掉其餘三家,獨吞晉國的事。哥哥智宵先說:"如今魏、韓、趙三家的勢力還不算小,廢君自立的時機還不成熟,必須先想法把這三家一口一口地吃掉,然後才能幹這廢立的大事。"

智伯深以為然,點點頭說:"說得對,說得對。可怎樣才能夠把他們吃掉呢?"


《資治通鑑》


弟弟智開接著說:"這事得一步一步地來。現在國君掌握在咱們手中,咱們可以打著他的旗號,辦對咱們有利的事。先出一道命令,就說為了增強晉國的防禦力量,要韓、魏、趙三家各獻出一百里土地,作為收取賦稅擴大軍事開支之用。如果他們交出土地,我們不用費事自得三百里的地盤,他們的力量也大大削弱了;他們如果拒絕交出土地,那時咱們以國君的名義發兵討伐,也就名正言順了。"

智伯更是覺得這是個好主意,高興地說:"對,就這麼辦!"於是智伯就分別派人去通知三家獻地。韓康子接到通知,心中很不情願,但他懼怕知氏,只得裝出笑臉,乖乖地交出了自己一百里封地。魏桓子接到通知,對智伯的勒索很為不滿,但沒表現出來。他知道知氏強橫,不敢違抗,也拿出地圖,如數把地割給智伯了。

但是當向趙襄子要地時,趙襄子卻拒絕了。他對來人說:"土地是祖先傳下來的,我無恤(趙襄子的名)怎麼敢輕易拿它送人呢?"話雖然聽起來聽起來不是那麼強硬,但態度很堅決。

智伯聽說趙襄子竟敢違抗命令,很是生氣,覺得自己受到了挑釁。立即下令:"出動全部軍隊,向趙家進攻!"

智開趕緊擺擺手攔住,說:"不忙,不忙。我們得通知韓、魏兩家和我們一起出兵。這樣,不但可以壯大我們的軍威;而且還可以把這兩家一起拴在我們的戰車上,讓他們非跟著我們走不可。"

但是智宵卻提出疑問,說:"這辦法好是好,就怕他們兩家不肯出兵,如果這兩家再違抗出兵的命令,我們還能同時去攻伐三家嗎?"


《資治通鑑》


智開說:"我們要集中力量對付趙家,必須想法拉攏住韓、魏兩家。如今我們聯合他們一起出兵,當然要許他們一些好處,就說滅趙之後,三家平分趙家的土地和財產。"

知宵還是不解,忙問道:"平分趙家的土地?那不又增加了韓、魏兩家的土地,壯大了他們的力量嗎?"

智開笑著說:"等滅趙之後,他們還不是得聽我們的!哪能真的和他們平分土地呢。"智伯聽到這裡,把拳頭向桌子上猛擊了一下,站起來,說:"好,就照你說的辦!"

韓康子和魏桓子接到智伯要他們出兵攻伐趙氏的命令,本來很不情願,但是他們知道智伯十分專橫,也不敢公開違抗,又聽說滅趙後可以分得趙家的土地,就各出一軍,跟隨智家去攻打趙家。

趙襄子聽說了智、韓、魏三家一起殺來了,就要組織力量抵抗,家臣張孟談給他出主意,說:"智家自己來進攻,我們還可以抵擋,三家同時攻來,不可輕敵,我們可以撤退到我們的封地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以避其鋒。"

趙襄子也知道寡不敵眾,就採納了張孟談的建議,帶領人馬連夜退到晉陽城中。智伯聽說趙襄子逃到了晉陽,親自帶領軍隊去追趕,同時又命令韓、魏兩家也一同出兵,共同圍攻晉陽城。


《資治通鑑》


晉陽是趙氏趙簡子當家時的封地,先後經過趙家有才能的老臣董安於、尹鐸等的精心治理,城池修築得十分堅固,糧草器械儲備得又很充足,人們也很擁護趙家,都願意和趙襄子一起堅守城池。

智伯催促軍隊攻打了幾天,攻不下來,就下令把晉陽城團團圍住,揚言打不開城池也要把趙家困死。

晉陽的人民由於尹鐸對他們的厚愛,都很感激趙家,大家萬眾一心,共同守城,就這樣,晉陽城圍困了三個多月,仍然沒有攻破。

晉陽城中的箭快要用完了,趙襄子十分著急,就要殺出城去與智伯拼個你死我活。張孟談勸阻說:"主公不要著急,我聽說董安於修建這城時,有些柱子是用銅鑄成的,宮牆裡面還儲備了蘆柴和荊條。我們可以拆幾根銅柱製作箭頭,把牆內儲存的蘆柴和荊條拿出來做箭桿,糧食儲備也還不少,只要大家同心協力,晉陽城是能夠守得住的,不應該出去硬拼。"

趙襄子採納了張孟談的意見,親自去慰勞守城的士卒和百姓,又讓自己的家眷也和大家一起製造弓箭器械,一起登城防守。


《資治通鑑》


全城軍民同心同德,堅守城池,知伯一連圍困攻打了三年多,仍然不能把晉陽城攻破。智伯見長時間攻打不下,心中十分著急,心中一直想著破城之法,這一天他帶領隨從登上城西北的龍山去察看地形,見一條晉水從山那邊流來,又從晉陽城外滾滾不停地流去。

智伯看到這裡,心中一動,忽然閃出了一個念頭,主意打定,就帶著人急急忙忙回到營中。

智伯找來哥哥智宵和弟弟智開一起商量說:"我想用晉水來淹掉晉陽城,只要築一條大壩把河水堵住,等到水蓄足了,放出水來就能把城淹沒。你們看怎麼樣?"

智宵說:"這辦法好是好,只是一旦掘開大壩,我們自己的營盤也要被淹,要是移到高處,又等於撤了圍城的兵,這豈不給了趙家以喘息的機會嗎?"

智開說:"這好辦,圍城的兵不能撤,水淹的計策照樣施,只要在我們營盤的外面築條攔水大壩,擋住水就行了。"

智氏兄弟商量好了之後,就派人到韓、魏兩家兵營去通知,留一半兵力圍城,抽一半人馬去築壩。韓、魏兩家只得依令而行。大壩很快就築好了,又正好趕上雨季到來。連日來大雨不止,河水暴漲,智伯乘機下令:"掘開堤壩,水淹晉陽。"


《資治通鑑》


攔水的大壩不一會就被扒開了,大水就像咆哮奔騰的猛獸,不可阻擋地湧向晉陽城。晉陽城裡的水越來越深,有許多房屋被水浸塌了,鍋灶淹沒了,甚至裡面都生出了青蛙,老百姓吃飯睡覺都很困難,生病的人也很多。

城外的智伯此時是得意非常,他和韓、魏兩人一起坐船遠遠的觀看著水淹晉陽城的情形。智伯指著滔滔滾滾的河水,說:"水力大於神力!你們看,這河水日夜不停地流,晉陽城的水一點兒一點兒地漲,要不了多久,晉陽城就變成汪洋大海了。"

智伯越說越高興,不覺得意忘形起來,轉過臉來,對著韓、魏二人說:"人們都說河水是天然的城池,如今看來,河水倒成了禍根了。我今天才知道水的威力啊,原來他可是能滅人國家啊!"

智伯得意得還要往下說,知開在旁邊用胳膊肘拐了他一下,他才冷笑了幾聲,不說了。

這時的韓康子和魏桓子,已經是臉色煞白。為什麼呢?原來靠近汾水的安邑(今山西省解東縣一帶)是韓家封地的城池,靠近絳水的平陽(在今山西省臨汾縣境)是魏家封地的城池,智伯早就有吞併這兩家之心,只是沒有公開洩露,此時因過於高興,得意忘形,無意中流露了心跡。

智開見智伯說漏了嘴,趕緊暗暗制止,不讓他繼續說下去。韓康子、魏桓子此時雖然還點著頭,嘴裡也還說著應付的話,其實心中早已亂成了一鍋粥。

趙襄子看到這種情形,非常難過。他對張孟談說:"水還在漲,人病了許多,飯也吃不好,覺也沒處睡,大家為我吃了許多苦,我很不忍心,不如我一個人出去和他們拼殺一場算了!"

張孟談心中也很著急,但是他仍然安慰趙襄子說:"主公不要著急,士卒和百姓情願和咱們一起死守,您怎麼能拋下他們,自己去硬拼呢?我看,韓、魏兩家跟隨知家出兵,並非出於本心。他們和智家也是貌合神離。我們要退智家之兵,解晉陽之圍,還得想法和韓、魏兩家聯合起來才行。"

趙襄子愁眉不展地說:"現在晉陽城被淹在水裡,韓、魏兩家一直幫著智家攻打我們。而今我們危在旦夕,韓、魏兩家怎麼會和我們聯合?"


《資治通鑑》


張孟談滿有把握地說:"主公只管率領士卒和百姓製造船隻、木筏,準備水上作戰。我乘夜裡,偷偷縋城而出,潛入韓、魏營寨。只要見到韓康子和魏桓子,我自有辦法。"到了晚上,大地漆黑一片,乘著茫茫夜色,士兵們用繩子把張孟談縋出城外。

張孟談打扮成智伯的士卒一模一樣,大搖大擺的來到魏桓子的營寨。恰好韓康子也在魏營商量事情。張孟談向前行了個禮,說道:"拜見二位將軍!我不是智家的士卒,乃是趙襄子的謀士張孟談!"

韓康子、魏桓子兩人一聽,都大驚失色,過了好一會兒,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但是還是不知說什麼好。

張孟談見兩人並沒有喊衛士擒拿自己,心裡就有譜了,就接著說:"韓、魏兩家世為晉卿,有功於國,怎麼甘心聽從智伯的命令,來攻打同為晉卿的趙家?"

韓康子和魏桓子聽了這話,臉紅一陣,白一陣,很不自然,但還是都沒有說話。張孟談也不等他們開口,接著往下說:"智伯命令你們攻打趙家,我們趙家知道也許會被你們滅亡。但是趙家真的滅亡了,對你們韓、魏兩家真的有好處嗎?我想,你們也該明白,趙家滅亡了,智家的勢力就更大了。想必二位也懂得'唇亡齒寒'得道理吧?我可以斷言,今天我們趙家滅亡了,明天就會輪到你們韓、魏兩家了。"

韓康子和魏桓子心裡有些活動,但仍未說話。張孟談想,他們大概還在幻想著能分到趙家的土地,就進一步說道:"我聽說智伯許你們滅趙後平分趙氏的土地,但是你們想想,智伯的話能信嗎?他若是真肯分土地給你們的話,也就不會硬逼著你們各交出一百里土地了。你們幫助智家,壯大了知家的勢力,就等於促使自己早些滅亡,這個道理很淺顯,請二位三思。"

韓康子和魏桓子覺得張孟談的話,句句都擊到自己的心尖上,但又不好當面說什麼,只含糊其辭地說:"這都是智伯的意思,我們和趙家並無仇隙。"

張孟談看到韓、魏兩家態度有些轉變,就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韓、魏要想免於滅亡,當今之計,只有和趙家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知伯。趙、韓、魏三家團結起來,力量就大,智伯不僅不敢欺負咱們,咱們還能把他除掉。那時,韓、魏、趙三家平分他的土地,你們就再也不會受制於人了。"


《資治通鑑》


韓康子、魏桓子都知道智伯是個心狠手毒的人,"臣不密則失其身",要是被智伯知道,那可是就會有滅頂之災的,於是他們只是說道:"先生暫安歇片刻,此係大事,讓我們再商量。"

韓、魏兩人雖然對張孟談的話還將信將疑,對他出的"趙、魏、韓三家聯合起來對付智伯"的主意還在猶豫中。但是他們想到了智伯說"水夢滅人國家"時的得意時,他們還是打定了主意,就是和趙家聯合,共同滅掉智氏。

魏桓子和韓康子下決心後,就和張孟談約好了舉事的時間。暗中護送他回到晉陽城。這天夜裡,韓、魏兩家一起去把智伯營寨北邊的擋水大壩掘開了。

大水就如掙脫了繩索的野馬一樣湧進智伯的營寨。而此時智伯正睡在床上做著美夢:滅了趙、魏、韓三家,自己當上晉國的國君。

智伯正做美夢的時候,大水就衝了進來。他從夢中驚醒,只聽到人喊馬叫,一片慌亂之聲。他想可能是大壩漏水了,正在召集人們去堵壩的時候,韓、魏兩家的人馬殺進來了,大聲呼喊著"活捉智伯,不要放跑了智伯"。

智伯知道難以抵擋,衣服也沒穿好,就慌慌張張地溜出帳外,乘坐一個木筏逃跑了。他想逃到秦國去借兵復仇,誰知剛走到河邊,就被趙襄子埋伏的伏兵給擒獲了,趙襄子當眾宣佈了智伯的罪狀,把他處死了。

趙、魏、韓三家聯合起來消滅了智家,瓜分了智氏的地盤,這就是歷史上說的"三家分晉",其實這個時候還只是"三家分智",這是公元前453年(周貞定王十六年)的事。直到最後晉國的大權都掌握在趙、魏、韓這三家手裡的時候,才是真正的"三家分晉",也就是《資治通鑑》開篇的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