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國學經典《龍文鞭影》(卷1)一東,魏絳和戎,魏絳和岳飛關係?

“魏絳和戎”

魏絳,春秋時期晉國卿大夫,名將,史稱魏莊子。魏絳先祖姬姓,因滅商有功被周武王封於畢,得畢姓。後又因戰功封於魏,得魏姓。

國學經典《龍文鞭影》(卷1)一東,魏絳和戎,魏絳和岳飛關係?


魏絳,執法嚴毅剛正。據《春秋左氏傳》記載:晉悼公元年,魏絳為司馬,執掌軍法。在諸侯會盟的重要場合,晉悼公的親弟弟楊干擾亂儀衛軍隊,不利於晉悼公向諸侯誇耀自己的地位和實力,魏絳立即斬殺楊幹奴僕,以整肅軍紀。會盟結束後,魏絳上書:“軍師不武,執事不敬,罪莫大焉。”並說明斬楊幹之僕的目的,晉悼公不但不治罪,反而大受感動而致歉,並重新委以重任。

國學經典《龍文鞭影》(卷1)一東,魏絳和戎,魏絳和岳飛關係?


魏絳具有非常卓越的政治遠見,對晉國最著名的貢獻是提出和戎政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國君、群臣將領都主張討伐,以武力解決,藉以向其它諸侯國顯示軍威,晉悼公更是認為“戎狄無親而貪,不如伐之。”當魏絳提出和戎時,大家並不能改變傳統固有的觀念,也很難理解和戎的後果會怎樣?因為還沒有先例。

國學經典《龍文鞭影》(卷1)一東,魏絳和戎,魏絳和岳飛關係?


據《左傳》記載:魏絳認為諸侯才剛順服,陳國最近也來講和,必定會觀察晉國對待其他諸侯的態度,我們以德和他們相處,就會使他們信服,他們就會更加親近我們,否則就會有二心,遠離我們。如果我們勞師動眾去攻打戎狄,楚國就會趁機攻打陳國,我們也必定沒有餘力去救陳國,只能棄陳自保。中原各諸侯一定也會叛離晉國。晉悼公無可奈何地說:“既然這樣,難道和戎狄講和?”魏絳於是列舉了和戎的五大好處:戎狄逐水草而居,重視財物貨物而輕視土地,可以發展對他們的貿易,是一利;邊疆沒有戰爭,人民安居樂業,可以發展農業生產,是二利;晉國和戎狄和睦相處,周圍諸侯國都會震驚,刮目相看,對其他諸侯有威懾作用,利於爭霸,是三利;以德化戎狄,軍隊休生養息,可以保存實力圖大業,是四利;以歷史上的后羿為鑑,我們應該以仁德服眾,化解恩怨,這樣才能長治久安,這是五利。晉悼公聽完之後恍然大悟,立即命令魏絳加緊實施和戎政策,很快魏絳和戎狄簽訂了盟約,共圖發展,在短短8年時間裡取得非常大的成就。

國學經典《龍文鞭影》(卷1)一東,魏絳和戎,魏絳和岳飛關係?


魏絳還是一位善於指揮作戰的將領,戰功赫赫,但一直做趙氏孤兒趙武的輔佐,他也毫無怨言,也不居功自傲,而是謙虛至德。他的孫子魏舒魏獻子創立了“魏舒方陣”,步兵從此成為了獨立作戰的兵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