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冬天的子線容易打結?別用防纏繞太空豆,這樣調整才“治根”

冬天是個用小鉤細線的季節,但同樣也是個非常容易纏子線的季節。如果偶爾纏一下或者纏得不是特別紮實還好,花點時間就能解開。但如果子線頻繁纏繞或者一纏線就纏得特別死,只能換線組了。釣上一整天如果換的線組太多,成本也是不低的,尤其是喜歡用成品線組的釣友。而且頻繁纏線也會讓線組的拉力值大幅下降,冬天的線用得又細,跑魚的幾率相當高,而且跑掉的還都是個體比較大的,想想都肉疼。所以,儘量減少纏線的幾率才是解決問題的王道,怎麼解決呢?路人甲覺得新手釣友可以從這幾點開始調整。

冬天的子線容易打結?別用防纏繞太空豆,這樣調整才“治根”

1,提竿的動作要輕

新手釣友和老釣友最常見的就是提竿刺​魚的動作,雖然大家心裡都知道冬天的魚沒啥力氣,但提竿的力氣還是比較大。尤其是用小鉤細線的時候,子線特別的軟,特別是子線用得比較好線用得很細的釣友,只要提竿力氣稍微大一點就能讓子線纏在一起。路人甲建議提竿刺魚​一定不要讓子線出水,否則子線和鉤在空中高速旋轉,想不打結都難。刺魚的時候用手抖一下手腕就好了,然後根據魚的掙扎力度來決定你的後續控魚的力氣就好。

另外,餌料入水後最好是壓風線,竿稍略微入水20釐米左右,這樣刺魚的過程有個緩衝,不會顯得特別生硬,再配合手腕刺魚,這樣纏線的幾率會大大減少。

冬天的子線容易打結?別用防纏繞太空豆,這樣調整才“治根”

2,縮短子線的長度

之所以會纏線,大多是因為子線在空中高速旋轉造成的,子線越長越容易纏線。在冬天的時候建議子線適當用短一些,子線短一些纏繞的機率自然小一些,在同樣力度刺魚,(對摺後)20釐米的子線比40釐米的子線纏線幾率明顯低很多。而且冬天的魚口輕,短子線傳遞信號也更靈敏,信號衰減更小。也不用和夏秋季那樣擔心碰到巨物用長子線來增加隱蔽性或者提高拉力值,反而在冬天釣的都是個體不大的輕口魚,追求的是讓信號更清晰。

冬天的子線容易打結?別用防纏繞太空豆,這樣調整才“治根”

3,鉛皮的平衡度,子線的線頭以及八字環都會增加纏線的幾率

鉛皮是個很少引起釣友注意的細節,實際上它還是很關鍵的,有些釣友習慣用非常薄的鉛皮,提竿力氣又大,出水後很容易“裂口”破壞了平衡,子線在空中旋轉的時候十有八九都會出現纏線。另外,有些釣友喜歡自己綁鉤,在留線頭的時候習慣留得比較長,總擔心線頭留短了會不安全,其實那隻能說你沒綁好,線頭長了纏線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八字環也是個很少人注意到的細節,八字環都是可以旋轉的,有時候遇到一些質量不靠譜的八字環,旋轉的速度慢,也會增加纏線的幾率。所以當發現八字環轉得不靈活的時候該換還得換,別糾結。

冬天的子線容易打結?別用防纏繞太空豆,這樣調整才“治根”

最後:除了上述這幾個方法,還有一些釣魚習慣用防纏繞的太空豆,也就是“人”字形的太空豆,這樣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沒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靠自己的基本功。這裡特別要提醒一下,冬天用的子線比較細,如果打結後子線變形很嚴重捋不直或者有毛刺感,那應該果斷更換新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