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高血压,是怎么一步步弄坏心脏的?​

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常年高血压给心脏带来不小的危害,高血压是怎么伤到我们心脏的,可能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

高血压,是怎么一步步弄坏心脏的?​

国内外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日后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我们的心脏是一个空心的泵,主要职能是把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泵入动脉血管系统。心脏分为4个腔,上面两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下面两个分别为左心室、右心室。动脉血管根部与心脏相连接,主要职责是把心脏排出来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脏器。如果动脉血管内压力过高,就称为高血压。高血压可通过多种机制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

高血压,是怎么一步步弄坏心脏的?​

高血压对心脏的不良影响

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

第一阶段:单纯表现为血压高。

第二阶段:心脏就有些变化了,比如肥厚。

第三阶段:表现为心脏功能的减退,最后到心脏的衰竭。

高血压可引起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最常见的靶器官损害。血压升高使心脏向动脉射血的阻力增大,负担加重,心腔内压力高,加上一些神经体液因子的作用,造成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导致心肌肥厚。之后,其运动会变的呆滞、不灵活、不协调,对心脏泵血功能造成影响,严重时可因心脏舒张能力变差导致心衰(也称舒张性心衰或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动脉内压力过高,可导致心腔内压力增高,久而久之会导致心房扩张。心房扩张后特别容易发生房颤,后者是一个很棘手的疾病,处理不好会导致心衰或脑梗塞。

冠心病:高血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冠心病发病的危险也随之增高。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较正常血压者增高2.6 倍。动脉管腔内血流的压力长期增高,会破坏动脉内膜的完整性(可简单地理解为血管内膜出现小破口),于是血液中的胆固醇就会趁机进入血管壁内,并逐渐积累增多,形成粥样斑块,斑块逐渐增大就会导致冠状动脉明显狭窄,造成心肌缺血,这就是冠心病。冠状动脉内斑块突然破裂会引起血栓,使其管腔闭塞,无法向心肌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于是心肌缺血坏死,这就是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由于心肌肥厚及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受损,最终发生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夜间平卧呼吸困难,劳累或饱食时发生气喘、心悸、咳嗽、少尿、水肿等症状。

心律失常:由于心肌肥厚、缺血和纤维化,左心室肥厚患者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心房颤动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易在左心房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阻塞血管,如果阻塞脑动脉则引起脑卒中。

无论有没有症状,只要血压增高就会通过以上不同方式影响心脏的健康。所以,预防和积极治疗高血压尤为重要,以免对心脏产生危害。

高血压,是怎么一步步弄坏心脏的?​

在高血压尚未发生时,就采取措施

所以预防高血压,是抓好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在高血压尚未发生时,就采取措施,控制或减少高血压的发生率。国际研究确定,也被我国流行病研究证明的三大危险因素是体重超重、膳食高盐和中度以上饮酒。

高血压也是一个可以治疗的疾病,通过有效治疗,血压可以得到控制,从而减少靶器官的损害。预防高血压,最重要是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为主,有病早治,有效控制,就能预防高血压,防止靶器官的损害。

1.广泛卫生宣传、开展群众性的防病治病工作。

进行集体的定期健康检查,指导人群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人,从儿童起就应定期检查血压,有利于对本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早治疗。提倡每个医师在诊病时都将测量血压列为一项常规检查,这将有助于发现无症状的早期高血压患者,为他们提供早期治疗的机会。

2.合理膳食。

低盐。每天摄入量宜<6克。

低脂。饮食中应控制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主要是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烹调菜肴时,使用植物油。应尽量减少肥肉、动物内脏及蛋类的摄入。

控制糖类及总热量的摄入。不应吃得过多、过饱。

进食一定量的优质蛋白。如牛奶、鱼、虾、瘦肉、大豆、豆腐等,对血压有保护作用。

多吃富含钾、镁、钙和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芹菜、海带、紫菜、冬瓜、丝瓜、木耳等。

3.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跳舞、健身操等。

适当的运动强度与时间。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简单易行,便于坚持,安全;要达到有效的心率范围,即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达到有效心率范围后,在该区域必须保持20分钟以上,每周45次。

适当的运动目标。有利于血压下降,提高心肺功能,减少精神压力,保持或恢复正常的体重、体型。

高血压,是怎么一步步弄坏心脏的?​

4.戒烟限酒。

吸烟能使血压和心率一过性升高,同时伴有周围小动脉收缩,皮肤温度降低;降低服药的顺应性,并增加降压药物剂量;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因此,应该戒烟。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可降低药物的药效,高血压患者应该戒酒。如有长期饮酒的不良习惯,建议男性如饮酒,每日的酒精量应少于20-30应少于10-15克(约合40度白酒半两),逐渐递减,直至完全戒酒。

5.心理平衡。

胸怀开阔,精神乐观,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脑力劳动者坚持做一定的体力活动等,这有利于维持高级神经中枢的正常功能。

6.重视正常高值血压的防治。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理想血压是120/80毫米汞柱,高于140/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高于正常水平,又没到高血压诊断标准时叫正常高值血压,高压在120到140之间,低压在80到90之间,这类人群很容易进展到高血压,并引起心血管并发症。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而正常高值血压约占30%,其中130~139/85~89毫米汞柱高值血压约占10%左右。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心血管发病危险已明显增高,所以现在强调必须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

正常高值血压但没有肥胖、高血脂、高血糖,且无吸烟和心血管家族史等问题,又经评估后属于高血压低危人群的患者,可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来控制疾病的发展,如调整情绪,降低心理压力。注意饮食,避免摄入高热量食物;积极参加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合理作息、戒烟等。

合并有血脂增高、糖尿病、吸烟饮酒等情况的正常高值血压,如果同时具有3个以上危险因素的人,要考虑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一部分正常高值血压病人会同时出现内分泌异常,如甲亢等,这也可能加重出现高血压的风险,需要及早采取个体化的早期干预治疗。

如果生活方式干预一年发现无效,应由心内科医生来详细评估血压危险性,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7.及时控制临界高血压。

首先应采用非药物疗法,如效果不明显及时服用降压药物,以期把血压降至正常稳定。

来源:人民日报、生命时报、健康中国观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