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這款步兵戰車為何如此強大:戰績竟然吊打M1系列主戰坦克

1972年,美國陸軍要求設計一種滿足步兵機動的戰車方案。它是為應對蘇聯 BMP-1 IFV而開發的。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設計提交和不斷改造,最終研發出了M2佈雷德利步兵戰車和M3步兵戰車,它被設計成老化的M113裝甲運兵車的替代品。M2佈雷德利交付於1981年開始,並持續至今,總計超過4600輛。

這款步兵戰車為何如此強大:戰績竟然吊打M1系列主戰坦克

這款步兵戰車為何如此強大:戰績竟然吊打M1系列主戰坦克

在整體佈局上,M2佈雷德利採用傳統的發動機前置式結構,車內由前至後分別為駕駛室-動力傳動室,炮塔-戰鬥室和載員室。車體左前部為駕駛室,駕駛室頂部有一個向後開啟的大型艙門,駕駛員在開艙行駛時,頭部和胸部可以完全露出,視野良好。艙門上有4具潛望鏡,3具在前方,1具在左側。前方中間1具可換成AN/VVS-2(V)3潛望式微光駕駛儀。

這款步兵戰車為何如此強大:戰績竟然吊打M1系列主戰坦克

在防護方面,M2佈雷德利前部首上裝甲和頂裝甲採用5083鋁合金,炮塔前上部和頂部對車首前下裝甲均為鋼裝甲,側部傾斜裝甲採用7039鋁合金,車體後部和兩側垂直裝甲為間隙裝甲。車底底裝甲採用5083鋁合金,其前部三分之一掛有一層9.52毫米的鋼裝甲,用以防地雷。整車裝甲能防14.5毫米槍彈和155毫米炮彈破片。

這款步兵戰車為何如此強大:戰績竟然吊打M1系列主戰坦克

武器系統上,M2佈雷德利的主要武器為1門25毫米的M242鏈式機關炮,採用雙向單路供彈,可以選擇不同的彈種,該炮既可發射25毫米炮彈,也可發射美國M790系列彈藥,其中包括M791曳光教練彈,可單發也可連發。連發的射速有兩種:一種為100發/分鐘;另一種為200發/分鐘。廢彈殼可自動拋出炮塔外。正在研製的新彈種還有XM919和XM881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後者採用貧鈾彈芯。

這款步兵戰車為何如此強大:戰績竟然吊打M1系列主戰坦克

並且,M2佈雷德利還配備有1挺7.62毫米的M240C並列機槍,位於主炮右側。車載武器還有陶式坦克導彈,採用雙管箱式發射架,內裝待發彈2枚。發射架為升降式,行軍時撤收放在炮塔左側,該導彈可3750米距離上擊毀對方裝甲。所以在海灣戰爭時期,擊毀敵人裝甲目標最多的並不是M1主戰坦克而是M2佈雷德利步兵戰車。

這款步兵戰車為何如此強大:戰績竟然吊打M1系列主戰坦克

為M2佈雷德利的改進型,主要是增強火力,技術途徑是增大主炮口徑與改進火控系統,以便有效地對付防護性能增強的敵方步兵戰車和空中目標。擬用的火炮,已經試驗過的有30毫米、35毫米和45毫米3種,其中45毫米機關炮是阿雷斯(Ares)公司生產的,射速為600發/分鐘,採用埋頭彈。

1990財政年度將再次進行驗證試驗,然後於1993財政年度轉入全尺寸研製,計劃1996財政年開始小批量生產。它配備了新一代的反應裝甲,導航系統和其他改進。由於ERA面板,發射端口從車體兩側被移除。M2A3的前裝甲可防護30毫米穿甲彈,最低可防護14.5毫米的穿甲彈,並且M2A3佈雷德利也有一定程度的防禦RPG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