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蔚来和小鹏充电网络互联互通,背后打的是什么算盘?

作者 / Chris Zheng

出品 / 汽车之心(微信 ID:Auto-Bit)

12 月 11 日,新造车公司蔚来和小鹏宣布打通双方的 App 充电接口,双方的自有充电网络分别进入对方 App 地图,从而实现双方充电资源的共享。

蔚来和小鹏充电网络互联互通,背后打的是什么算盘?

这个合作与我们对两家公司特别是蔚来以往的认知有些出入。

众所周知,蔚来旗下的移动互联网电能服务体系 NIO Power 是蔚来汽车闭环用户体验中最大的差异化竞争力,没有之一。

那么,这次合作背后双方的契机又是怎样的?

1.「10000 个」和 「1100 座」

2018 年 4 月 10 日,小鹏汽车 CEO 何小鹏在「鹏友汇」上表示,「充电难是所有开电动车的人的核心痛点,小鹏汽车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核心痛点。」

几个小时后,何小鹏现身小鹏汽车和「穗能通」(广州穗能通综合能源有限公司,系广州供电局全资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约现场。

双方将全面共享双方充电桩资源,联合运营充电桩的铺设和互联互通。

蔚来和小鹏充电网络互联互通,背后打的是什么算盘?

这显然不是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对于广州以外的小鹏车主来说,这一合作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也正因如此,何小鹏立了一个非常激进的 Flag:

小鹏汽车将在全国建设 1000 多座超级充电站,铺设 10000 个专用充电桩,并选择性接入超过 10 万个第三方充电桩。

2018 年内,小鹏汽车将陆续在北上广深等十几个一、二线城市铺设专有充电桩,并筹建 150 座超级充电站。

这是什么概念呢?

特斯拉自 2014 年进入中国,到 2018 年年底的特斯拉中国超级充电站只有区区 214 座。

小鹏 150 座 KPI的执行结果如何呢?直到2019 年 3 月,首批 30 座小鹏超级充电站才投入运营。

在大多数时候,商业决策的执行推迟都不是个好消息。这次也不能例外。2018 年超充站建设计划的推迟意味着小鹏不得不在 2019 做更多的工作补课。

而这里的背景是,整个 2018 年,小鹏汽车只交付了 522 辆小鹏 G3,随着 2019 年进入规模化交付,小鹏的保有量开始迅速增长,用户一侧对超级充电站的需求开始加剧。

与此同时,2019 年迅速寒冬化的资本市场让所有新造车都措手不及。在接受《财经天下》采访时何小鹏提到了造车对资金投入的巨大诉求:「正常来说你弄到 100 亿,还会担心资金的压力吗?对不起,(造)车很快会。」

这让小鹏的超级充电站扩张走到了内外承压的境地。

蔚来和小鹏充电网络互联互通,背后打的是什么算盘?

那么,蔚来 NIO Power 的「1100 座」执行效果会更好吗?

与小鹏不同,蔚来在 2018 年交付了超过 10000 辆蔚来 ES8。这也让蔚来 NIO Power 的扩张目标更加激进。

事实上,早在 2017 年 NIO Day 上,李斌就发布了到 2020 年建设 1100 座换电站,投放超过 1200 辆移动充电车的扩张规划。

然而在那之后,蔚来 NIO Power 经历了和小鹏超充网络类似的扩张问题。

2019 年 3 月 22 日,李斌下发全员信,详细阐述了蔚来面临的严峻局势。

彼时媒体的关注点都在「蔚来首次裁员」上,忽视了李斌提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董事会决议:提高预算和投资的使用效率。

李斌在信中表示,「我们需要优化每一个项目的预算和使用节奏,没必要花的钱坚决不花,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而对于已经投入的设施,比如 NIO Power 能源服务网络,李斌要求「要确保高效使用」。

但平衡补能网络的供需问题和打车平台悖论类似:如果你要保证好的用户体验,那么就不得不接受一定程度的资源过剩配置;如果要确保现有资源的「高效使用」,就很难避免用户体验的相对降低。

进入 2019 年,无论是小鹏还是蔚来,在补能网络的扩张方面都陷入了财务投入承压、但用户端需求正在快速增长的窘境。

2.资源共享,国际惯例

在文章的开头我们提到,NIO Power 电能服务体系是蔚来汽车闭环用户体验中最大的差异化竞争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成为 NIO Power 全面对外开放的一个小小的桎梏。

具体来说,NIO Power 全面铺开的换电站,并不具备与其他车企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物理可操作性。而以移动充电车为主体的「一键加电」服务,同样因为与「能量无忧」套餐强绑定而大幅提升了对外开放的操作难度。

直到 2019 年 4 月,蔚来推出了自有超级充电桩 NIO Power Charger,同时宣布蔚来「一键加电」服务正式对第三方品牌开放。

到这一步,蔚来和小鹏在补能网络扩张方面资源共享的财务诉求和物理条件全面备齐。

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 12 月 11 日,蔚来和小鹏正式打通了账号体系与超充站网络,实现了补能资源的共享。

从网络密度来看,截至 2019 年 9 月,小鹏超充站的保有量已经达到了 76 座,蔚来方面,虽然 7 月才开放了首座超充站,但到今天保有量已经达到了 15 座。

根据新规划,小鹏将于今年年底完成累计 200 座超充站的建设,这个数字已经距离特斯拉在华 362 座超充站的网络密度尚有一定距离,但在投入成本不显著上升的前提下提升用户体验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将视野扩大到整个汽车行业,我们会发现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基于移动出行服务的基础设施联盟并不鲜见。

2019 年 2 月 22 日,奔驰和宝马公布了高达 10 亿欧元,涵盖五大领域合作的移动出行服务联盟。其中就包括电动汽车充电平台 Charge Now。

据悉,Charge Now 将由德企 Digital Charging Solutions GmbH(DCS) 提供负责运营和支持,在全球 25 个国家/地区拥有超过 10 万个充电桩。奔驰和宝马任命了独立的 CEO 和 CFO 来负责 Charge Now 项目的推进。

在资本市场不够友好的当下,通过合作或联盟的形式最大限度的提升资金利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

这或许会是汽车行业「新四化」之外一个的新趋势。

P.S. CES 2020 开幕在即,全球各大厂商也将拿出最新的汽车科技成果,届时汽车之心将前往拉斯维加斯带来第一手的现场报道,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