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古代犯人大多發配邊疆,而很少關在監獄,這是為何?

古代的刑法多種多樣,被抓的犯人很多都被抓進牢獄,而也有一些人則會直接被髮配到邊疆荒漠的地方。相信這一幕在很多影視劇中都有體現,尤其是在水滸傳中也最為常見,那麼為什麼在古代生產力低下的時代朝廷還要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將他們派送到那麼遠的地方呢?就地建一個牢獄或者派發到臨近的獄所不行嗎?

古代犯人大多發配邊疆,而很少關在監獄,這是為何?

在古代像這種流放和發配遠高於肉刑是僅次於死刑的一種法律,在古代邊疆對於人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極為恐怖的地帶。在古代人們一直都追求著鄉土情節,而被髮配到邊疆的人絕大多數到死都沒機會再回到故鄉,想到自此徹底和故鄉絕緣也成為了很多人難以接受的事情。

古代的帝王們在選擇流放的地區時也費盡苦心:西北絕域、西南煙瘴、東北苦寒以及一些荒蕪的海島都成為了這些犯人的最終歸宿,惡劣的生存條件加上交通的阻塞也讓人頭皮發麻,甚至有不少人都會因為小傷小病餓死在路上,因此在古代除了做官和經商的人意外根本沒有人願意經過邊疆。

古代犯人大多發配邊疆,而很少關在監獄,這是為何?

那麼為什麼皇帝為何還要這麼這麼大的勁兒呢?首先,在古代邊疆地區一直都是過肩的孱弱地帶,很多外界的勢力不遺餘力地多次入侵,艱苦的生活條件很難抵禦外敵。而國家如果選擇大量運輸人力物力不僅耗時耗力而且會拖累整個國家的經濟,因此派犯人過去既能開發生產力又能守家衛國。

古代犯人大多發配邊疆,而很少關在監獄,這是為何?

其次省錢省力,雖然看上去需要派人遠走邊疆要費上不小的力氣,但實際上在監獄中整日也要安排人過來監守並分配伙食,古代還特別愛抄家,這一下幾百口人蹲監獄誰也受不了,相較起來分配邊疆會顯得更加合理省事,況且到了目的地想要逃離荒漠等艱苦的地帶也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古代犯人大多發配邊疆,而很少關在監獄,這是為何?

最後,採取流放的方式能顯示出皇帝仁慈的一面,中所周知,動不動就殺人砍頭難免會讓人們產生牴觸的情緒,也讓皇帝們顯得十分殘暴,這樣的方式既能起到極強的懲罰效果,也能彰顯出統治者的仁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