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國足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發掘人才的土壤

有人說中國踢球的人太少,中國註冊球員有說8000的,有說幾萬的,國際足聯說有710000,但是這不是主要原因,歐洲小國安道爾,只有150名註冊球員,在2004年,一樣與亞洲盃亞軍的國足打了0:0平。

國足的問題不在於多少註冊球員,而在於能否真正的從裡面選拔配合默契的優秀的11人。足球這個行業又是一個資本大量進入的行業,足球從來就不是一個純粹的足球比賽。

簡單說來,足球就存在影響結果的幾種潛規則:

1.博彩賭球規則。全世界的幾大博彩公司都有精算師進行精算,對規範的球賽進行開盤,這些開出的賠率就會影響比賽結果。有些球隊,比如阿根廷,巴西,就特別擅長配合博彩。有幾個國家就是從來不聽博彩指揮,比如中國、美國、朝鮮,所以這幾個國家一旦有世界盃大賽,一定要早早的把他們踢出去,因為他們不遵守規則。做法也簡單,整個球隊影響不了,個別的球員還是能買通的,11人的比賽,有1人或者幾人不出力,輸還是很簡單的。

2.更衣室規則。這個是很正常的,任何一個國家的球隊,都有更衣室規則,一個強大的球隊,必然在更衣室裡有真正的核心,核心只有1個,有的是教練,有的是隊長,有的是個別老球員,在場上,這個核心能夠讓其他球員感到緊張、興奮,踢得不好,不出力,就要被排擠,丟掉位置。

3.上場規則。這個在國足裡最為明顯。任何球隊都有個大名單,具體上場人員只有11人,一般都是能選定狀態好,能夠貫徹戰術原則的球員上場,對於教練來說,誰上場,追求的都是勝利,而不是別的。在國足,這個情況就發生了變化。能夠影響上場的人太多了,領隊,隊長,主教練,助理教練,還有足協的有些人員,球員們上場和不上場,甚至進不進大名單,都牽涉到巨大的利益。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過,資本家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他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

國足的一個國腳位置,一個上場位置,就值得冒險。這後面牽涉到的是千萬乃至過億的商業利益,你平時素質再好,沒人讓你上場也白搭,素質一般,有了上場的機會,萬一偶爾表現出彩,或者不犯大錯誤,那就身價大增。

此外,進國足踢球,成績不是最主要的追求,追求的是提高自己的身價,獲得更多的利益,所以那就千萬主要不能受傷,要做好自我保護,表現在場上就是不敢拼,比如張呈棟的禁區躲球。

提高了身價就能在俱樂部體現出來,俱樂部才是球員的金主,才是親爹,國家隊不過是球員鍍金的地方,所以俱樂部老闆有什麼想法,球員即使在國家隊也是不敢不聽的。

高二期高洪波連續使用任航、杜威等閒置或者狀態不好的老將,也就是被國內某俱樂部在背後使絆子所致。連你我這種偽球迷都知道用人要用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人,何況高洪波?

實在是在最後一場比賽前,已經有人找高指導談過話了,這個高指導在辭職的時候講話說過:有領導說這個責任應該我來擔,所以我辭職。當時在比賽的時候,觀眾席上就有某領導以及恆大的教練裡皮,試問,這比賽,高洪波怎麼還敢用恆大的球員?所以才出現了那麼多不可思議的換人,比如某人,換上幾分鐘又換下,就是高洪波發現,上場態度不對。

高洪波在哪個球隊,都會因為在利益關係處理上有問題而被排擠,往往在球隊的創業解決比較團結,到了成功後,就會分化,畢竟,人努力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待遇,高洪波總是喜歡提拔新人,喜歡用態度好的人,這樣勢必得罪大量的人!比如長春亞泰,拿了冠軍,高洪波就下課!所以說,更衣室問題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難以有好的解決辦法!

總之,中國足球缺乏的是選拔人才的土壤,在足球之外有著太多的影響因素,沒有純粹的足球,只有巨大的利益,這個利益可以讓人瘋狂,普通人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不過是一名普通球員的年薪,怎能不讓人為之瘋狂!

國足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發掘人才的土壤

國足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發掘人才的土壤

國足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發掘人才的土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