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毛澤東讀黃炎培“答告美帝”聲明後批示:請予全文文播、口播

1949年3月26日晚,香山雙清別墅內,毛澤東、周恩來、黃炎培圍桌而坐,共進晚餐。

毛澤東讀黃炎培“答告美帝”聲明後批示:請予全文文播、口播

民主人士在北平西苑機場迎接毛澤東

黃炎培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與毛澤東相識多年。1945年,黃炎培訪問延安,兩人在延安窯洞關於歷史週期率的一段對話,至今仍鞭策和警示著中國共產黨人。1949年初,在中共地下黨組織安排下,黃炎培輾轉香港,3月25日上午到達北平。午飯後即與李濟深、沈鈞儒等民主人士一起赴西郊機場歡迎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共中央領導人。當晚,毛澤東邀請黃炎培等20餘位民主人士在頤和園聚餐。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晚上毛澤東再次邀請他到雙清別墅晚宴聚談。

延安握別,雖然只有3年半時間,但中華大地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黃炎培講述了1945年創建民建的過程,毛澤東表示肯定,強調民建要以民營實業家為主,以推動民營經濟為主要工作,請黃炎培做即將成立的新中國的民營經濟牽頭人,一方面向共產黨反映民營實業家的要求,一方面向他們傳遞、解釋中國共產黨的政策。毛澤東再三強調,新中國成立後中共對待民營經濟將不同於蘇聯的做法,相反要予以利用和發展。他希望黃炎培利用自己的影響,迅速向外界傳遞中國共產黨的政策。

言談中,黃炎培感受到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未來充滿信心。3月28日,根據與毛澤東的談話,黃炎培分別給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朋友們去電,向他們解釋和傳達中國共產黨的政策,同時敦促他們前來北平參加政治協商會議,與中共共商建國大計。

毛澤東讀黃炎培“答告美帝”聲明後批示:請予全文文播、口播

1949年2月,黃炎培一家坐船離開上海前往香港,後又北上

上海是中國民族資本最集中的城市,做好上海工商業者的工作,對實現上海解放以及對即將建立的新中國都具有重要意義。入住香山後,毛澤東多次邀請黃炎培等民建領導人,商談新政協籌備工作以及民建會的前途和分工等問題,希望他們多做民族工商業者的工作,為上海解放出力。

4月26日晚,黃炎培在廣播電臺公開發表講話,勸上海同胞團結一致,做局部和平運動,迎接上海解放。黃炎培的講話在上海民建會和工商界人士中產生重要影響,他們通過各種方式投入到協助解放上海的工作之中。5月27日,上海解放,身在北平的黃炎培甚是欣慰。但沒過幾日,噩耗傳來,黃炎培的次子黃競武在上海解放前夕慘遭國民黨特務殺害。當時,黃炎培已72歲,老年喪子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打擊,也使他更加看透了反動派的殘忍本性,更加堅定地丟掉幻想,表示“對人民革命更加努力”。

中國革命節節勝利,國民黨節節敗退,引起美國統治集團的矛盾。1949年8月5日,美國國務院發表《美國同中國的關係》白皮書,掩蓋其對華政策的失敗,並公然聲稱美國將鼓勵“中國民主個人主義者再顯身手”,以推翻新中國政權。白皮書發表後,仍有人對美國所謂的“親華友誼”認識不清。毛澤東先後發表《無可奈何的供狀》《丟掉幻想,準備鬥爭》《“友誼”,還是侵略?》《唯心歷史觀的破產》等評論,揭露美國對華政策的侵略本質及其對中國的仇視,批評國內一部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對美帝國主義的幻想,號召他們“丟掉幻想,準備鬥爭”。

為此,黃炎培也組織民建同人針鋒相對地撰寫批駁文章。8月24日,民建會在《人民日報》刊登《加強內部團結和警惕 答告美帝好夢做不成》的聲明,提出“發展民主個人主義”的好夢是做不成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不會變成美帝發展“民主個人主義”的資本或條件。只有新民主主義才是它唯一的光明幸福的道路。

當日,毛澤東讀到聲明後,批示胡喬木:“民建發言人對白皮書的聲明寫得極好,請予全文文播、口播,並播記錄新聞,當對民族資產階級的教育起很大作用。”隨後,致信黃炎培:“民建的這一類文件(生動的、積極的、有原則的、有前途的、有希望的),當使民建建立自己的主動性,而這種主動性是一個政黨必不可少的。”

得到毛澤東的肯定,黃炎培倍感興奮和感動,立即回信給毛澤東,表示“民建自接受團結全國民族資產階級任務以來,我們常在奮勉之中帶一些悚懼,不是對外倒是對內的教育問題,整個的對外政策的勝利我們確是有信心的。問題是在如何使得一般民族資產階級迅速瞭解到建設中鬥爭,鬥爭中建設的道理,而鼓起他們的勇氣,發揮出力量來,希望主席時時指教”。

8月26日,收到黃炎培的信後,毛澤東再次致信黃炎培:“八月二十四日大示敬悉,很高興。”“民建此次聲明,不但是對白皮書的,而且說清了民族資產階級所以存在發展的道理,即建立了理論,因此建立了民建的主動性,極有利於今後的合作。民建辦事採用民主方式亦是極好的,很有必要的。此種方式,看似緩慢,實則迅速,大家思想弄通了,一致了,以後的事情就好辦了。”8月29日,黃炎培收到毛澤東的回信後,反覆閱讀,遂決定再寫一信,將他思考多時的肺腑之言向這位中共領袖一吐為快。

共產黨人公而忘私,為人民群眾所做的一切,早已深深打動了黃炎培。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經緯萬端,其繁忙和勞累程度難以想象,頻繁的書信來往,更使黃炎培非常感動。

1949年10月1日,黃炎培隨同毛澤東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激動之餘,寫下了《天安門歌》:“歸隊五星旗下,齊聲義勇軍歌。新的國名定了,中華人民共和。……”發出了“是自己的政府,是自己的武裝”的由衷歡欣。


毛澤東讀黃炎培“答告美帝”聲明後批示:請予全文文播、口播

周恩來和黃炎培親切交談

10月13日,經周恩來兩次勸說相邀,“不願做官”的黃炎培終於答應出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後來,他的兒子黃大能問他為什麼年過七旬做起官來了,他回答:“今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政府,人民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時,自家不應不做。我做的是為人民服務的官啊!”

來源:《老一輩革命家在香山》,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編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