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佛教四大名山之鐵九華

佛教誕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佛教傳入中國的確切年代尚無定論,異說頗多,最廣泛的說法是東漢永平十年,漢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廣求佛像及經典,並迎請迦葉摩騰、竺法蘭等僧至洛陽,在洛陽建立第一座官辦寺廟——白馬寺,為我國佛教寺院的發祥地,並於此寺完成我國最早傳譯的佛典《四十二章經》。

佛教四大名山之鐵九華

佛教對中國文化產生過很大影響和作用,在國內很多地方留下了燦爛輝煌的佛教文化遺產,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佛教四大名山。佛教四大名山是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相傳這四座山分別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的道場。

佛教四大名山之鐵九華

我們最後說九華山。

九華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傳為地藏王菩薩道場,位於安徽省池州市,古稱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蓮花,因此而得名,於唐天寶年間改名九華山。清朝乾隆年間,御賜筆金匾“東南第一山”。九華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剎古寺林立,文物古蹟眾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寶殿、慧居寺、百歲宮等古剎78座,佛像1500餘尊,藏有明萬曆皇帝頒賜的聖旨、藏經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餘件。

佛教四大名山之鐵九華

九華山有三座肉身殿,分別在神光嶺、百歲宮、雙溪寺。神光嶺肉身殿是安置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稱“地藏塔”。歷經唐、宋、元各個時期的興衰更迭,九華山佛教至明初獲得顯著的發展,清代達到鼎盛時期,有寺廟300餘座,僧尼4000多人,“香火之盛甲天下”。

佛教四大名山之鐵九華

九華山北俯長江,南望黃山,東臨太平湖,西接池州,綿亙一百餘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以天台、十王、蓮華、天柱等9峰最雄偉,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華山溪水清澈,泉、池、潭、瀑眾多。有龍溪、縹溪、舒溪、曹溪、濂溪、瀾溪、九子溪等,源於九華山各峰之間,逶迤秀麗,閃現於綠樹叢中。龍溪上有五龍瀑,飛瀉龍池,噴雪跳玉,極為壯觀。又自弄珠潭,激流直下,浪花似珠 玉四處亂彈。舒溪三瀑相連,注入上、中、下雪潭,斷崖飛簾,如卷雪浪。

佛教四大名山之鐵九華

九華山山水風景最著者,舊志載有九華十景:天台曉日、化城晚鐘、東崖晏坐、天柱仙蹤、桃巖瀑布、蓮峰雲海、平崗積雪、舒潭印月、九子泉聲、五溪山色。此外,還有龍池飛瀑、閔園竹海、甘露靈秀、摩空梵宮、花臺錦簇、獅子峰林、青溝探幽、魚龍洞府、鳳凰古松等名勝。

佛教四大名山之鐵九華

十王峰

十王峰位於天台峰南側,海拔1342米,為九華山 第一高峰,由花崗岩構成。峰上植被繁茂,有杉木林、黃山松,並有珍稀動物獼猴、穿山甲、鷹嘴龜、娃娃魚等。

天台峰

佛教四大名山之鐵九華

天台峰又名”天台正頂”,海拔1306米,九華山第三高峰。峰頂有天台峰天台禪寺,東南有一山脊,由裸露的花崗岩構成,呈黛色。傳說金地藏當年向閔公借地,在該峰一展袈裟,袈裟隨風飄飛,竟遍覆九十九峰。

蓮臺峰

蓮臺峰位於羅漢墩東北,海拔1218米。五大磐石高疊成峰,峰腰懸石錯列,架空成洞,洞空曠,有”四門”可以進入。曾有僧人棲居,大廳、禪堂可容百人。

羅漢峰

羅漢峰位於天台峰西北,海拔1280米。由於組成其山體的花崗岩十分密緻、堅硬,抗風化、流水沖蝕能力強,故形成渾圓頂狀的山峰。峰西有羅漢墩,是山脊上展開的一大片空曠地,遺有古廟基。

佛教四大名山之鐵九華

天柱峰

天柱峰位於青峭灣西北,海拔1004米。清代《九華山志》載:“天柱峰聳拔千仞,如柱倚天,此華東(指九華山東部)第一峰也。”周邊群峰環拱,南側有峰名”響石嶗”,據說每當雨天即發出奇妙的響聲;西臨雙峰;南對大古峰;東北為翠峰滴翠;西北屏立五老峰;西南為列仙峰,峰頂多人形奇石。

芙蓉峰

芙蓉峰又名九華山西峰,蓮花峰,海拔900米,芙蓉峰北起九華之首,上、中、下三座蓮花峰,連綿拔起,石色青紫,狀如蓮花。清人汪管詩云:“群峰可自五丁開,剖就芙蓉可亂栽。常怪九華山上客,紛紛不為看山來。”

佛教四大名山之鐵九華

插霄峰

插霄峰即東崖,又名東峰,海拔817米,九華山名峰之一。該峰峻峭高聳,兩側懸崖孤削,橫截九華街東。花潭澗和龍溪夾峰奔流,匯於龍池。西南為化城盆地,東北為閔園峽谷。每當雲霧從龍池湧起,觸該峰則分成兩股雲團分別湧向九華街和閔園谷地。

天台寺

天台寺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禪寺”,位於九華山的天台峰頂,海拔1306米,為九華山位置最高的寺院。

佛教四大名山之鐵九華

化城寺

化城寺建於高山盆地,南對芙蓉峰,北倚白雲山,東鄰東崖,西接神光領嶺,四面環繞如城,為四進院落式建築。肉身寶殿肉身寶殿原名金地藏塔,俗稱“老爺頂”,位於九華街西神光嶺頭,始建於唐代貞元年間,

祗園寺

佛教四大名山之鐵九華

祗園寺位於九華山東崖西麓的迎仙橋東,為九華山四大叢林(祗園、東崖、百歲、甘露)之首,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原名“祗樹庵”。

甘露寺

甘露寺位於九華山化城峰半山腰,與祗園寺、東崖寺、百歲宮同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始建於清朝康熙六年。

觀音峰上院

觀音峰上院原名圓通庵,為安徽省重點寺院,建於清代,座落在海拔1100米高的一塊巖體上,三層樓宇,民居風格,前傍古道,後接懸崖,東西均為絕壁。

天池庵

天池庵位於九華街化城寺東,為清康熙年間化城寺東序寮房之一。同治年間住持僧湛修募款擴建。

佛教四大名山之鐵九華

最後,宋代詩人蘇轍的五言古詩

《過九華山》

南遷私自喜,看盡江南山。孤舟少僮僕,此志還復難。

侷促守破窗,聯翩過重巒。忽驚九華峰,高拱立我前。

蕭然九仙人,縹緲淩雲煙。碧霞為裳衣,首冠青琅玕。

揮手謝世人,可望不可攀。我行竟草草,安能拍其肩。

但聞有高士,臥聽松風眠。松根得茯苓,狀若千歲黿。

煮食一朝盡,終身棄腥羶。腹背生綠毛,輕舉如翔鸞。

相逢欲借問,已在長松端。何年脫罪罟,出處良自便。

芒鞋拄藤杖,逢山即盤桓。斯人未可求,巖室儻復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