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垃圾分類,都挺好!

垃圾分類,都挺好!

如何通過科學有效的垃圾分類管理,提高垃圾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理水平,促進我市高質量綠色發展,是當前亟待關注和破解的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擴張,城市生活垃圾呈快速增長趨勢。據統計,目前福州市五城區常住人口327萬人,去年1-8月共產生生活垃圾約99.2萬噸,日產生量約4000噸。這些生活垃圾雖然具有資源屬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首要的是破壞屬性,造成環境汙染,阻礙城市可持續發展。因此,如何通過科學有效的垃圾分類管理,提高垃圾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理水平,促進我市高質量綠色發展,是當前亟待關注和破解的問題。

垃圾分類,都挺好!


國內外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的經驗


(一)先進地區垃圾分類經驗

1.日本:日本是較早開展垃圾分類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公認的成功典範。一是推行精細化的垃圾分類,最大化垃圾資源化利用。二是以法律形式明確劃分了政府、企業、民眾等各方主體的責任。三是嚴格規定了每種垃圾的回收時間,居民必須在特定時間將特定垃圾放在指定回收地點,再運送到再生利用企業進行分揀處理。四是培養科學的垃圾分類回收意識。從學校開始進行垃圾分類教育,並將每年10月規定為“再循環推進月”。

垃圾分類,都挺好!


△日本垃圾分類箱

2.德國:德國早在1904年就開始實施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2013年實現了生活垃圾回收率83%。一是建立了完備的垃圾分類法律體系,出臺相關法律800餘項,行政條例近5000條,實現全過程、全方位的規範管理。二是實施嚴格的垃圾分類執法。由“環境警察”每天開展專項巡邏,實行“連坐式”懲罰。三是大力發展垃圾循環利用產業,建立完整的產業體系,從業人員超過25萬,垃圾循環利用率保持在65%以上,每年創造產值約500億歐元。

垃圾分類,都挺好!


△德國垃圾分類箱

3.臺灣。臺灣通過垃圾源頭減量,使城市生活垃圾減少80%以上。一是推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取消了小區的垃圾桶,要求居民定時定點將分類的垃圾直接投入垃圾收運車內。二是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居民投放“一般垃圾”,必須購買使用專用垃圾袋,居民不使用專用垃圾袋的,垃圾車可以拒收。三是設立生產者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產品生產公司必須先繳納同總量的回收費用給基金管理部門,根據回收比例退還相應的回收補貼。

垃圾分類,都挺好!

△臺北街頭的舊衣回收箱

(二)國內部分城市垃圾分類做法

4.廈門:採取“五全工作法”,即全民參與、全部門協同、全流程把控、全節點攻堅、全方位保障,目前主城區全部小區(1402個),大部分機關、賓館、學校以及車站、碼頭、機場、公園、景區等公共區域已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尤其是通過編寫生活垃圾分類教材,建立家庭生活垃圾分類評價體系等,推動家、校、社聯動,形成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的良好氛圍。

5.深圳:一是成立了全國首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專職機構,即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二是先後出臺1個政府規章、3個地方標準和7個規範性文件,發佈了全國首份《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三是將每週六定為“資源回收日”,配備了5913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組織了7800餘名黨員志願者指導居民分類。四是實施垃圾分類公眾教育“蒲公英計劃。搭建垃圾分類公眾教育平臺,培養垃圾分類宣傳人才隊伍,打造垃圾分類的課堂品牌。

垃圾分類,都挺好!


6.杭州:主要依託市城投集團下屬的環境集團組織開展垃圾分類處理工作。一是開展清潔直運,並率先推出了以“綠車綠桶、黃桶黃車”為標誌的標準化分類清運體系。二是推動城市環衛系統與再生系統“兩網融合”,引進再生資源回收企業,試點“互聯網+上門回收”。三是推行垃圾分類“實名制”,依託“雲服務”平臺實現“一戶一碼”,並實行垃圾分類“樓道責任制”、樓道“紅黑榜”。


垃圾分類,都挺好!


提升福州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水平的對策建議

借鑑國內外經驗做法,建議我市垃圾分類工作,從橫向上規範確立垃圾分類的責任主體、運行模式和約束機制,從縱向上有效銜接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各環節,環環相扣、有序推進,探索符合實際、成本可控、行之有效的垃圾分類“福州方案”。具體做法可以歸納為垃圾分類“九化”工作體系。

(一)垃圾分類主體責任要清晰化。垃圾分類,首先要通過立法,解決誰來分類、如何分類的問題。要參考國內外先進城市經驗,加快出臺《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及相關配套法律法規、操作細則,考慮到立法週期較長,建議先以政府規章的形式頒佈實施,明確界定垃圾分類鏈條中各方主體責任,以及未正確履行責任的處罰措施,形成垃圾分類“互動共治”的治理格局。

其中各級政府負責建立、組織、實施垃圾分類制度,並保障人員配置、資金投入和管理考核;單位和個人負責垃圾分類投放、收集,減少生活垃圾產生;物業公司/居民委員會是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主體,負責監督投放、勸導和分類收集工作;項目企業按照政府要求與行業標準,負責垃圾分類收運、處理與再生利用工作。同時建立“生產者衍生責任制”,明確生產企業回收責任,嚴格限制過度包裝。

垃圾分類,都挺好!


(二)垃圾分類管理模式要專業化。一是借鑑深圳做法,成立福州市垃圾分類管理中心,負責組織編制專項規劃,擬定分類標準和管理目標,實施指導、考核和監督。區、鎮兩級成立相應專職機構。同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總召集人,相關市直部門、五城區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協調解決垃圾分類工作推進中的問題。

二是探索以市場化促進專業化,建議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以區為單位,將生活垃圾分類與環衛保潔、資源回收、處理設施運營等相關業務“打包”招標,引進專業化的環境綜合服務商,授予特許經營,提供垃圾分類、環衛清運、路面保潔、資源利用與垃圾處置一體化解決方案,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同時減輕政府財政壓力。

三是加大財政、稅收等政策支持,鼓勵項目企業通過合理利用地下轉運站地上空間、提供社區增值服務等方式,進行商業模式創新,促進產業鏈整體盈利。

(三)垃圾分類投放環節要簡單化。雖然垃圾分類越細,越有利於源頭減量和末端回收處理,但目前市民的整體意識還未達到這個層次,很難一步到位。要求居民進行過細過嚴格的垃圾分類,反而降低了分類的準確率,導致很多居民望而卻步、知難而退。

基於我市生活垃圾含水率、可生化有機質含量高的特點,從易於操作的角度出發,建議我市生活垃圾前端分類只要將幹垃圾、溼垃圾分開即可,即居民只負責乾溼垃圾分類,再由專業的回收公司負責對幹垃圾中的可回收垃圾和有毒垃圾進行二次分揀,減輕前端分類壓力,並以較低成本實現無害化和資源化目標。

與此對應,小區內只需設置綠色、藍色垃圾桶,綠色負責收集溼垃圾,藍色負責收集幹垃圾,並添加明顯的文字和圖示,並推廣鼓樓區試點做法,免費發放可降解的溼垃圾袋及垃圾架,引導和便利居民乾溼分類。

垃圾分類,都挺好!


(四)垃圾分類收集環節要規範化。建議參考日本、臺灣等做法,實行垃圾“定時定點”回收。一是對居民已分類的生活垃圾,根據小區/單位規模設置若干生活垃圾回收點,每天設置2-3個固定的集中回收時段(每個時段為1-2小時),由物業公司人員(無物業的可以由社區、單位專職工作人員等)檢查垃圾乾溼分類情況,並監督居民投放到相應的綠色、藍色垃圾桶中,對未按規定分類的垃圾予以拒收制止,並納入居民垃圾分類評價。

二是對小區/單位收集好的生活垃圾,由專業回收企業定期分類收運,比如每日定點收集溼垃圾1次,每週定點收集幹垃圾2到3次,其他垃圾實行預約上門回收等,提高垃圾收集效率。對未按規定分類的混裝垃圾桶予以拒收,對拒收兩次以上的小區,進行垃圾停運處理並向房管部門備案通報,由房管部門發出處罰整改單,督促物業公司繳納罰金並及時整改。

(五)垃圾分類運輸環節要標準化。垃圾“混收混運”,不僅造成了前端垃圾分類無效,還增加了末端資源回收的難度。建議借鑑杭州經驗,按照“分類收集、按色清運、專車專運”原則,統一車輛標識,實行標準化分類清運,即綠色垃圾直運車對應綠桶收運溼垃圾,運輸到紅廟嶺進行無害化處理。

藍色垃圾直運車對應藍桶收運幹垃圾,運輸到生活垃圾分揀中心進行二次分揀,分離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白色垃圾直運車收運目前尚未實施垃圾分類單位的生活垃圾,提高垃圾分類運輸的視覺識別度,方便市民對垃圾分類清運工作實施監督。

同時,統一實行“桶車直運”,避免在倒桶壓縮過程發出惡臭,或者在運輸過程中“滴灑漏”,造成二次汙染。全面整治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加快垃圾轉運站撤併、改造,並按照區域垃圾轉運需求合理佈局,新建一批地下垃圾轉運站,提升城區垃圾轉運能力。

垃圾分類,都挺好!


(六)垃圾分類處理環節要產業化。一是建設紅廟嶺循環經濟產業園,補齊末端處理設施短板。2018年底前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廠三期項目,2020年前完成四期建設,將我市垃圾焚燒能力提升至噸/日,實現生活垃圾“只燒不埋”、焚燒率達到100%。加快餐廚廢棄物處理廠、危險廢棄物安全處理廠、廚餘垃圾處理廠、大件垃圾處理廠、垃圾分類協同處置基地等項目建設,實現垃圾分類處理、資源利用、廢物處置的有效銜接。

二是建議將“再生資源回收”等相關管理職能統一劃歸城管部門,通過物流站點整合、作業隊伍整編、設施場地共享,推動城市環衛系統與再生資源系統“兩網融合”。同時,大力發展垃圾循環利用產業,加大對企業回收低價值可回收物的補貼,形成長效運行機制,並利用“互聯網+”等手段,加速垃圾資源化,到2020年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七)垃圾分類宣傳教育要常態化。一是由宣傳部門牽頭,

實施環保教育“茉莉花”行動,組建垃圾分類宣講隊伍,並依託地鐵、公交、宣傳欄等公共場所,運用廣播、電視、報紙、“兩微一端”等平臺,廣泛宣傳垃圾分類政策及知識,形成鋪天蓋地的宣傳態勢。

垃圾分類,都挺好!


二是由教育部門牽頭,推廣廈門校園垃圾分類做法,將《福州市生活垃圾教材分類知識讀本》列入學校日常教學以及學生德育考核內容,創作垃圾分類歌曲、歌謠、漫畫等青少年易於接受的藝術形式,提高學生垃圾分類和資源環境意識,形成家—校—社聯動。

三是由市城投集團、旅發委牽頭,借鑑杭州“垃圾場=旅遊景點”的做法,按照3A級旅遊景區標準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打造環境教育旅遊專線,讓市民親身感受垃圾從前端收集、清潔直運到分類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的整個流程,並直面垃圾、關注垃圾,養成減少垃圾和垃圾分類的習慣。

(八)垃圾分類督查指導要制度化。一是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片長制”。借鑑推行“河長制”經驗,建立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生活垃圾分類“片長制”,分別由區、街道領導班子成員、社區兩委幹部擔任“片長”,並組建專業督導隊伍,通過定片、定街區、定人,開展定期督查、彙總及通報,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垃圾分類督查責任體系。

二是建立垃圾分類輿論監督機制。借鑑杭州的做法,全面推行樓道環境衛生“紅黑榜”制度,對小區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評選,對“紅榜”樓道內的住戶實行物業費或衛生費打折,用輿論的力量倒逼居民參與垃圾分類。

三是實施“黨組織—街道—社區—樓道長—志願者”聯動的入戶分類指導制度,把官方權威和社會力量結合起來,有條件的社區,可以聘請退休老幹部、老黨員等作為兼職督導員,示範、督促小區居民規範開展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都挺好!


△志願者分發垃圾分類宣傳單

(九)垃圾分類獎懲考核要剛性化。一是將垃圾分類與垃圾收費掛鉤。借鑑外國“按量收費”的做法,按照“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建立差別化的垃圾收費制度:多投放多付費、少投放少付費,混合垃圾多付費、分類垃圾少付費,以經濟槓桿,提高居民源頭減量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二是將垃圾分類與居民個人信用掛鉤。借鑑上海“綠色賬戶”做法,推行“環保檔案”,將垃圾分類落實情況與居民個人信用綁定,獲得的積分可以兌換各類線上線下商品或消費,並優先享受公共服務;當垃圾分類的積分低於一定分值時,採取限制個人銀行貸款等懲罰措施。

三是將垃圾分類與績效考核掛鉤。建立“區—街道—社區—物業”三級目標責任體系,並將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納入文明單位創建和環境衛生績效考核內容,調動垃圾分類工作積極性。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

作者 | 陳 穎 鄭 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