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為什麼孩子一哭就喊“媽媽”,不喊“爸爸”?這三個原因確實真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就是對於家有孩子的家庭來說,隨著孩子年齡不斷的成長,媽媽對於孩子來說,相比於爸爸在孩子心裡的位置更重要一些。敏敏家的孩子就是這樣的,今年三歲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前兩天敏敏和孩子爸接孩子放學的時候,路上跑的太快,不小心摔倒了,立馬站起來,抱著爸爸哭了起來,說到:“媽媽,我疼,我真的特別疼”,於是敏敏和孩子爸都安慰著,並檢查孩子有沒有受傷,還好只是手部擦破了皮,敏敏告訴孩子:“沒關係,你已經是小男子漢了,不要哭了,媽媽回去幫你處理一下傷口就好啦”,於是孩子爸心裡就犯嘀咕了,明明自己抱著孩子,孩子可為什麼卻一口一個媽媽,讓孩子爸心裡很不是滋味,其實也難怪孩子爸心裡不舒服,

那麼為什麼孩子一哭就喊媽媽而不喊爸爸呢?這三個原因看完真的很現實。

為什麼孩子一哭就喊“媽媽”,不喊“爸爸”?這三個原因確實真實

1、媽媽會經常給予孩子安慰

其實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孩子的印象都是一個比較嚴厲的形象,而且大多時候,孩子的爸爸並不能時刻陪伴著孩子,所以在孩子的心裡覺得還是會和爸爸有距離感的,而反觀媽媽,媽媽經常是會給孩子安慰的那個人,而且女性相較於男性來說,更關注孩子內心方面的發展,而男性則會比較粗心一些,當然這也是由於男性承擔整個家庭的責任,壓力比較大,更多精力都是在工作和贍養家庭方面,所以會比較容易忽視孩子的真實感受,所以媽媽則會主動承擔起給予孩子心理安慰的責任,如果孩子一開始就和媽媽比較親,比較信任媽媽,那麼之後爸爸也很難佔據媽媽在孩子心裡的位置,所以當孩子內心不安害怕的時候,更容易傾向於依賴自己的媽媽,因為媽媽會給予他足夠的力量與安慰。

為什麼孩子一哭就喊“媽媽”,不喊“爸爸”?這三個原因確實真實

2、媽媽給予孩子的陪伴更多

要知道孩子從一出生之後,媽媽就是不能缺少的存在,而且也是和孩子長時間親密接觸最多的人,尤其是對於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來說,在肢體方面會有更密切的接觸,所以很多孩子在小時候只要一哭覺得內心不安的時候,媽媽都會安慰孩子並且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去撫慰孩子,時間久了,那麼媽媽身上的氣味、溫度以及聲音,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很好的鎮定劑,所以孩子在害怕的時候都會特別需要媽媽,當然這也離不開媽媽對於孩子的付出,所以這時候爸爸就不要吃醋了,要知道媽媽為了孩子可是耗費了很多的心血。

為什麼孩子一哭就喊“媽媽”,不喊“爸爸”?這三個原因確實真實

3、媽媽更容易相處

我們都知道女性天生都是比較細膩的,而爸爸則會剛毅一些,所以孩子很多時候都願意和媽媽呆在一起,願意和媽媽更親近一些。而且媽媽相較於爸爸來說,更容易相處,包容性也會很強,所以孩子在面對媽媽的時候,情緒會表達的更充分,不管是開心還是傷心,都會毫無保留的向自己的媽媽表達,而對於爸爸來說,由於爸爸的剛毅,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很難親近,如果爸爸再加上工作的原因,不能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那麼孩子漸漸會和爸爸疏遠,所以孩子遇到困難或是難過的時候,第一時間都會想起媽媽。

其實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為,雖然對於孩子爸來說,心裡難免會有點憋屈,但不管怎麼說,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後也會更體諒爸爸,那麼你家呢?你家娃哭的時候第一句叫的是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