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语音助理被引进,车厂与科技大厂合作模式愈增多


语音助理被引进,车厂与科技大厂合作模式愈增多


source:paixin.com

车厂态度从保守走向开放,与科技大厂的合作将增多

汽车成为各科技大厂积极布局的市场,但车厂对于让这些科技厂商的作业系统进到汽车中控台持保守态度,车内系统能记录驾驶人的行为、喜好与习惯等数据,对车厂来说,这些信息是作为后续开发新车和品牌营销的依据,且开放车内系统的同时,也有信息安全的顾虑。

这也是为什么Apple和Google先以CarPlay和Android Auto这类以手机连结车载系统之方式进到车内的原因,手机镜射方式虽然需要汽车系统支援,但事实上仅是将手机功能镜射到车载荧幕上便于驾驶人使用,但此方式对科技厂商而言并未获得太多好处,尤其是数据收集部分。

对车厂来说,Google有4项难以抗拒的优势,包括Google Map、Google Assistant、Google Play与为数众多的Android手机使用者。

其中,车厂若要自行开发语音助理,需投入的资金和时间将非常可观,虽然2018年一线车厂如Daimler-Benz和BMW都发表自行开发的车用语音助理,并强调该语音助理也都如同Siri和Google Assistant一样具备自然语言识别能力,不须单字输入或使用固定指令。

但此大手笔并非所有车厂都能承担,从车厂与Google这类科技厂商进行合作开始,可见原先的保守态度已逐渐转变,未来此模式预期将越来越多。

语音助理被引进,车厂与科技大厂合作模式愈增多


▲车厂导入语音助理方式;source:拓墣产业研究

内嵌式车用语音助理能协助车相关功能,意义与用途倍增

语音助理被引进汽车将是大势所趋,尤其消费者在手机和智能音箱上已有过体验,虽然驾驶人仍需时间习惯用声控取代手动操作,但该学习曲线会较全新科技短。

车用语音助理最主要目的在于增加行车安全,减少驾驶人分心的机会和时间,所以即便采用科技大厂系统,一些可能会造成驾驶人不安全驾驶的App,例如YouTube和Netflix等都无法安装在车内(这里不讨论使用第三方破解程序)。

车厂为了减少驾驶人分心已做了不少努力,例如逐渐成为标准配备的抬头显示器(HUD),当语音助理成为内建系统的一环时,能取代更多驾驶人必须自己手动操作的功能。

尤其这些功能需要驾驶短暂将视线移开,包括像是请语音助理调整空调与检查胎压和油量等,能协助操作汽车相关功能的内嵌式语音助理,将比手机镜射和外接装置更有意义。

文丨拓墣产业研究院 陈虹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