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從地球到達金星只需100天,為何人類放棄登陸金星?

朱維妙


人類達到金星100天,這還是速度快的情況下,一般航天器達到金星需要半年時間!所以去到即便不登陸,立馬再返回都需要0.6-1.2年時間。如此長時間的空間航行,如何保證航天員吃喝拉撒身體健康是目前還解決不了的問題。



除了航程時間過於長外,登陸金星的過程也十分危險。俄羅斯和美國曾發射了大量的火星航天器,但約有2/3都是在登陸火星的過程中失去聯繫的。因此科學家們把登陸火星的7分鐘過程稱為“死亡7分鐘”,火星也稱為航天器的墳墓!登陸火星的過程和從太空中返回地球的過程差不多,唯一的區別就是地球的大氣稠密,火星的大氣稀薄,不到地球的1%。但即便大氣稀薄,航天器下降過程中也會因摩擦產生高溫,就和地球上一樣。過高的溫度很容易就燒燬探測器,很多探測器失去聯繫就是沒有抵禦的住高溫的考驗。



當然,即便抵禦住了高溫,如果降落的位置不對,仍然會導致航天器不能夠正常工作。試想一下當年楊利偉從神五飛船返回地球時候的場景,返回艙外面是幾百上千度的高溫,只要稍微出些紕漏,就是機毀人亡。而且降落火星後,如何回去還是個大問題。月球上面沒有大氣,引力也小,稍許燃料就可以達到繞月軌道。但是火星上可不行,火星引力是地球的2/5,還有大氣阻撓,沒有一個火箭基本上是無法返回火星軌道的。而帶著一個火箭登陸火星,基本上就不可能。



所以,現在即便去火星,也是單程票。有幸登陸了火星,但卻無法回來了。


科學探秘頻道


你知道上面的氣候有多惡劣嗎?

金星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表面溫度高達460攝氏度。它的大氣層中,96.5%都是二氧化碳,剩下3.5%大部分是氮氣,人類完全無法呼吸。當然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溫度太高,航天器要著陸的話,要麼所有器件都能耐受這個溫度,要麼就得就一個強大的空調系統。

光靠太陽能是很難維持這麼強的空調的,所以可能得用核動力。但是現有的用於航天器的核動力系統,一般都是利用放射性材料衰變產生的熱來產生電。這裡就要求放射性材料與外界的溫差要足夠大,這樣才可以發電。而在金星上,本來溫度就很高了,使得溫差可能不會那麼大,發電效率可能也會降低。

其他方面個人感覺沒有太大的困難,特別是運載火箭這方面,由於金星的軌道比地球離太陽還要近,所以引力勢能是更低的,從這個角度看,需要消耗的能量也少很多。


章彥博


不可否認,金星確實可以說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雖然在某些情況下火星會更近一點,但這只是一種特殊情況。無論是最近距離還是平均距離,金星都是離我們最近的行星。那為什麼人類要放棄金星而選擇更遠一些的火星作為探索對象呢?個人總結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金星的環境實在是太過惡劣。上世紀人類曾經向金星發射過不少的探測器,但成功者寥寥無幾,即便勉強著陸,也在短時間內就損壞了。主要原因就是金星表面環境太過嚴苛。金星雖然不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但卻是溫度最高的行星,其最高溫度達到了驚人的500攝氏度!高溫的原因就是我們經常談到的溫室效應。金星表面的大氣壓達到了地球的90倍以上,大氣層50公里以上才達到了地球的大氣壓大小,人類根本無法生存。除此之外,金星還是一個強酸的世界。想象一下,一個500攝氏度的星球,岩石都被炙烤成了暗紅色,氣壓巨大,時不時還來一場濃硫酸大雨,這樣的世界,和地獄有什麼區別?行星金星表面的真實情況。


除此之外,金星雖然大小和質量都與地球較為接近,但金星的運行方式和地球有很大的差距:金星的黃赤交角只有3度,或者更準確說是177度,因為金星整個顛倒了一下。還有一點,金星自轉一圈的時間比公轉一圈的時間還要多,換句話說,金星的一天比一年還要長。這樣一個世界和地球的差異實在是太巨大了。即使人類移民金星,也根本不可能適應。

而火星就沒有這些問題了。火星雖然質量體積和地球差異較大,但其黃赤交角、自轉週期等均與地球接近,也就是說火星的一天也是24小時左右,而且火星也有一年四季。此外火星的溫度和壓力也沒有金星那麼嚴苛,其赤道夏季白天的溫度可達到35攝氏度!這算是一個及其適宜的溫度了。總體而言,開發火星比開發金星相對而言更簡單。


火星真的是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奇妙世界。

個人認為這就是雖然金星距離地球更近,但人類卻放棄登陸金星,轉而去研究火星的原因了。

如有批評建議,歡迎留言交流溝通。新手上路,加個關注唄~


張家小智兒


為什麼放棄?很簡單,不放棄不行啊。

要知道,當時的前蘇聯可是發射過很多次的金星探測器啊,前前後後2個關於金星的探測計劃,共計發射了28個金星探測器。

可是結果呢?

待我慢慢說來,這28個金星探測器中有11個是嘗試著要登陸金星的,但是呢,在登陸過程中有2個探測器出了意外,還沒有順利抵達金星表面就失去了聯繫。

所以,共計有9個探測器成功登陸了金星。

但是,別看這9個探測器很多,你猜這些探測器最短的“活”了多久呢?才幾分鐘而已,大概就是這麼個情況:當探測器剛剛著陸到金星表面,還沒有來得及慶祝,短短一會兒就失去了聯繫。

“活”得最久的探測器堅持了大約110分鐘。

9個探測器一個一個的損失了,人類這才知道,這不是因為探測器技術不達標,也不是因為操作失誤,只是因為金星上的環境太過於惡劣了。

金星上的環境差不多是這樣的:

溫度一般在460℃以上,稍微一個“不高興”,就可以飆到500℃;

金星表面的空氣壓強是地球上的90倍,相當於地球深海900米處的水壓,那個探測器居然生存了110分鐘,著實讓人感嘆質量是真的好啊!

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96%以上,什麼概念,溫室效應要逆天的概念。火山爆發帶來的硫化物瀰漫著整個金星表面空間,估計以前的那些探測器早已被硫酸雨腐蝕完了。

所以,面對這樣的環境,不放棄實在不行。而相比較於地球的另一個鄰居——火星,火星的環境就要比金星環境好多了,人類這才把目光轉向了火星。


科學船塢



月球距離地球38萬公里,金星距離地球3800萬公里,而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也有5500萬公里,單從距離上來看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而且金星的體積是最接近地球的,質量也達到了地球的80%。

人類現在去火星至少都需要半年甚至大半年,而且金星只要3個多月,從成本上來看金星確實比火星便宜,但是金星的自然環境和火星沒法比,金星濃厚的大氣層基本全是二氧化碳,表面溫度高達460℃,大氣壓相當於地球的900米深海,迄今為止人類只向金星發射過探測器和著陸器,但是工作不久就癱瘓了。

和金星嚴酷的環境相比火星的惡劣環境簡直就是天堂,人類現在的材料技術完全可以降落到火星上,但是降落到金星就需要對飛船材料和各種設備進行加固升級,並且人類也無法在強大氣壓下生存。

火星一直都是人類殖民的首選星球,火星地下和兩極的水資源完全可以讓人類生存下去,而且科學家也準備改造火星的環境,當兩極的冰蓋全部融化之後火星就會變成第二個地球。

金星對目前的人類完全沒有任何用處,人類文明的首要目的永遠是用最小的代價過上更好的生活,也許未來人類會去改造金星使其變得宜居,但我們現在的任務還是繼續發展科技。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因為和月球與火星相比,金星不適合登陸做科學研究。

其實目前人類真正登上的星球也只有月球。關於登陸月球都仍然有很大的爭議。而對於同樣距離地球較近的火星,我們也只是發射了40多個探測器探測火星,並沒能真人登陸火星。

而對於金星,別說人類了,就連探測器都受不了金星的環境。火星探測器,人類至今發射了43個,成功了17.5次,失敗了25.5次(歐洲航空局的“火星快車”取得的算部分成功)。其中最著名的被稱為雙子星的機遇號和勇氣號,都在火星上工作了5年以上,其中勇氣號工作了7年,機遇號服役超過了11年。對比一下金星探測器,從1970年到1982年,蘇聯層發射了8個進行探測器登陸金星表面,最長的一次持續了110分鐘,要哭了,呆了2個小時都不到。

(勇氣號火星探測器)

金星的轉軸幾乎不傾斜。這是什麼意思,金星公轉軌道幾乎是個圓形,並且幾乎不發生傾斜,因此,不會有四季產生,整個表面無論白天、黑夜,溫度都想不多。金星有很厚的雲層,反射了90%的太陽光,因此地表昏暗,能見度3.2公里左右。如此人在上面是很難生存的。

金星的環境對於人類甚至對於人類發明的機器都是不友好的。這個距離太陽第二近的類地行星,表面比地球溫度高了許多,表面平均溫度462攝氏度,溫度比家庭烤箱工作的溫度都高。金星上的壓力也是地球的92倍。金星陸地上還籠罩這一層厚厚的有毒的二氧化硫。而我們的探測器使用的是傳統硅電子技術儀器,在如此高壓高溫,和大氣中酸性的分解,探測器很難進行工作。

由於金星環境的限制,人類對金星的探索並不頻繁。但是NASA的科學家認為,金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例如金星的上層大氣中充滿可以吸收紫外線的顆粒,但是沒人知道這些顆粒是什麼。如果人類能弄清楚,可能能為防紫外線傷害研究貢獻突破方向。

如此看來,我們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其實很有限。我們連離我們很近的行星都難以探索,更別說更加遙遠,環境更惡劣的星球了。而更令人著迷的是,地球這顆距離太陽不遠不近的星球,提供了一個適合人類這種生物居住的環境。是不是有些太幸運,太偶然了!

更多優質回答,請持續關注鎂客網頭條號~


鎂客網


的確,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當中,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就是金星了。中國古代稱金星為長庚星或者是啟明星,在夜空中,金星的亮度僅次於月球。因為金星的質量和地球類似,也被稱之為地球的姊妹星。


金星距離地球最近的距離為3800萬公里,而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距離為5500萬公里,如果從登陸時間來看,登陸火星需要半年多的時間,而登陸金星,快的話三個多月就可以辦到。那麼有人就會有疑問了,為什麼捨棄離得近的金星不登陸而選擇離得遠的火星呢?這不是捨近求遠嗎?

從結構上來看,金星和地球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金星的平均半徑為6073公里,只比地球的半徑小了300公里,體積是地球的0.88倍,質量為地球的0.8倍。但從外觀看來,金星的確可以稱之為地球的姊妹星,雖然金星看起來和地球這麼相似,但是兩者的環境卻是有著天壤之別。


金星的表面溫度很高,根本就不存在液態水,加上很高的大氣壓力和嚴重缺氧等自然條件,金星上極少有可能有生命存在。金星周圍有濃密的大氣層和雲層,在金星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佔到了97%,如此一來可想而知的是,金星上的溫室效應非常嚴重。金星表面的平均溫度為500攝氏度,大氣壓力為地球的90倍,這麼惡劣的環境,別說是生物了,就連是探測器,也難以承受,況且金星上時常降落具有腐蝕性的酸雨,對於探測車的探測也會帶來很大的不利。

金星本身的磁場相對於太陽系的其它星球是非常弱的,這可能是因為金星自轉不夠快,於是這樣一來,太陽風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撞擊金星上層大氣,不斷加劇著金星上原本就惡劣無比的環境。所以對於金星而言,想要登陸的話比火星還要難,難就難在如何克服金星上地獄般的環境。


火星上雖然氣候條件也很惡劣,但是比起金星來要好太多了。火星上的溫度沒有那麼高,而且火星上還有水存在,人類對於火星的探測已經進行了好幾十年了,對火星進行探測目的也是為了發現火星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但是目前並沒有發現火星上有生命存在,所以說,金星上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如此一來,別說現在登陸金星尚且有困難的前提下沒有選擇登陸金星,哪怕是未來某一天有這個能力了,恐怕也沒誰願意耗費這個時間精力。


鏡像科普


為什麼人類放棄登錄金星?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但它時刻也受到來自其本身和宇宙的威脅。地球的資源和承受量是固定的,總有一天地球會因為人類的迅速增長而崩潰,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類探索宇宙的深入,人類不得不考慮其他星球是否可以供人類生存這個問題。作為太陽系九大行星,火星和水星離地球最近,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往火星上發射了很多探測器,為的就是以後能夠遷徙到火星上去,那麼一些人就會問了,金星離地球更近,我們為啥不先去金星呢?一起來看看吧!

1、首先金星距離太陽非常近,不到一個天文單位。由於十分靠近太陽,金星受到太陽輻射約為地球的2倍,它的平均溫度高達465攝氏度,大氣壓強為地球的90倍,不合適人類和生物生存。

2、金星陸地上還籠罩這一層厚厚的有毒的二氧化硫。而我們的探測器使用的是傳統硅電子技術儀器,在如此高壓高溫,和大氣中酸性的分解,探測器很難進行工作。

3、金星上空每秒上百米的颶風、近地面濃厚的硫酸霧、而且常有酸雨降臨。所以目前人類試圖登陸金星考察環境幾乎不可能,更別說在金星上生活了。

但是在1970年到1982年,蘇聯曾,成功地發射的金星探測器登陸金星表面,(一共八個探測器),最長的一次持續了110分鐘。

所以人類逐漸放棄了登陸金星的念頭,並把目光轉向其他天體。隨著科技的發展,希望將來可以更好地探索金星吧。







小馬談古今


人類沒有放棄金星,只是根據目前的探測結果,金星上的環境太過於惡劣。金星和地球一樣,都是太陽系中的行星之一,從地球上看金星,它就是天空中最亮的那顆星星。基於目前人類對金星探測瞭解,金星的大小和地球差不多,質量也差不多,距離太陽的距離也差不太多,可以說金星是地球的姊妹星。

地球上有磁場,有大氣層,有氧氣和適宜的溫度,有生命的存在,金星上也有大氣層,只是這裡的大氣層非常濃密,以二氧化碳為主,由此產生的溫室效應非常明顯,所以金星上的溫度非常高,大氣壓強很大,近500度的高溫也就沒有液態水的存在,更沒有我們所認知的生命形態存在。

另外,金星大氣中還有一層厚達幾十公里由濃硫酸組成的濃雲,所以說,金星儘管和地球類似,但這裡的環境卻是相當的惡劣。

為了深入瞭解金星,人類共往金星發射了30多個探測器,但由於濃厚的大氣層和硫酸雨,腐蝕性非常強,並且還有幾百度的高溫,所以有的探測器一旦進入大氣層一會就失效,難以持續工作,所以只能遠觀不可近瞧(圖為日本發射的拂曉號金星探測器)。




震長


人類對於宇宙探索從未停止過,但月球距離地球38萬公里,金星距離地球3800萬公里,相比月球,金星與地球的距離更近。從地球到達金星只需100天,為何人類卻不登陸金星?有書君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

1.金星危險係數過高

金星雖然從結構上跟地球很相似,但它上面的環境要比地球惡劣很多。它的表層平均溫度高達500攝氏度左右,並且其大氣壓是地球上的90倍左右(相當於地球海洋深1千米處的壓力)。金星有很厚的雲層,反射了90%的太陽光,因此地表昏暗,能見度只有3.2公里左右。在金星上下硫酸雨就跟地球上下雨一樣頻繁,並且在硫酸中還附著著一些有腐蝕性的氣體二氧化硫,這樣的情況換做地球早就被腐蝕掉了。

再者,金星的轉軸幾乎是不傾斜的,也就是說它的公轉軌道幾乎就是一個圓形,並且不發生任何傾斜。這樣很難出現四季變化,整個表面不論白天還是黑夜溫度變化不大。而且以金星的自轉週期是243天,在金星上一天要比地球上的一年還長。

2.技術不夠

對於金星,別說人類了,就連探測儀都很難接受金星上的環境。美國和蘇聯曾對金星進行過一番探索,他們通過不斷的完善和改進探測儀的耐高溫奈壓力的防護,才讓探測器順利飛到金星。其中蘇聯曾發射了8個探測器,其中最長的一次在金星表面僅僅工作了兩小時就夭折了。

1989年“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將“麥哲倫”號探測器送上了金星,該探測儀重達3365公斤,造價達4.13億美元,是迄今為止最先進也是最成功的金星探測儀。但它還是因為技術不夠,最終被金星的惡劣環境所吞噬。

綜上幾點得知,金星上的環境十分惡劣並且目前探索金星的技術還不成熟,但人類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對金星的探索。在2010年5月日本還曾發射過一枚金星探測器""曉""號,雖然沒有成功,只能說人類在探索金星的這條路上任重而道遠。"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