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李白的经典五绝《独坐敬亭山》好在哪里?

谢小楼


诗仙与敬亭山着实有缘。

关于敬亭山的诗,李白写了九首。唯独这一首成为千古名篇,为何?

李白的一生,于官场来说是失败的,当了两年翰林供奉之后,便“赐金放还”。说明李白文采天纵,可并不会当官。在权力中心盘旋了两年之久,编制都没混到,朝廷连老都不养。但即便如此,李白在诗坛和江湖的地位已经极其崇高,所以后来十多年四处浪荡,不管到哪里都有人接待,总有人慕名相请,比如汪伦。天宝十二年(753年),李白受邀到了宣城: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这个时期,李白的心情是愉快的,与热情接待他的文人仕子“时游敬亭山,闲听松风眠”,“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甚至在山下安了家“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生活悠闲自在,日日欢饮。

可也正是这些愉快豪情的岁月,反衬出《独坐敬亭山》的孤单伤感。

天下风云突变。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接受了永王李麟的邀请,成为入幕之宾,自以为能开启平定天下的一段人生,结果被高适平叛下狱,期间被营救,被流放,被赦免,也算是经历了人生最后一段大起大落。上元二年(761年),他收拾残躯,再次来到敬亭山。世间沧海桑田,友朋人事已非,再也没有人来与他唱合,饮酒。他的心态反而平静了下来,看着无数次登上的敬亭山,想起陶渊明的隐士生活,写下了这首五绝。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能够接受时间考验的友情啊,就只有敬亭山你这老朋友了。”

这是一种极为安静坏境的描写,鸟飞尽,云也闲了。“孤云”出自陶渊明的“孤云独无依”句,“相看两不厌”也借鉴学习了“悠然见南山”的写法,将山拟人化,更加体现安静和李白内心的孤独,也说明了李白当时心中想的就是陶渊明的隐士生活。

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恬静的场面,郁闷一生的李白,终于找到了知音。

一个人的欣慰不在于发达之时的高朋满座,而在于孤独流离的时候有这么一个知音能相对无语,心领神会。

哪怕是沉默的敬亭山。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请点关注,谢谢。


梧桐树边羽


但凡好的诗词大都是蕴涵着作者强烈感情的。

这首《独坐敬亭山》同样如此。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如果只从字面上看,李白写的是自己一个人坐在敬亭山上,看到鸟都飞走了,天上唯一的一片云也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只剩下敬亭山和自己在一起。

只看字面,这只是一首很普通的写景诗,但结合诗人当时的心境去深入地体会这首诗,则越看越有味道。

“诗仙”李白写这首诗时日子过得并不顺心,本想在官场上有所作为,结果自己一喝醉酒就狂放不羁,得罪了太多权贵,即便玉真公主在皇上面前为他求情,但还是被赶出了长安城,不过玄宗皇上待他也不薄,虽然把他赶走了但也给了他很多钱。

但爷是差钱的人吗?

李白本就天纵之才,加之又有豪爽的性格,所以他的朋友遍天下,上至公主皇叔下至贩夫走卒,都有他朋友,所以他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并好酒好茶招待着。

他一生共到过敬亭山七次,这倒不是说他有红颜知己或是好朋友在那里,而是他的偶像在那里,李白最崇拜的前辈诗人是谢朓,谢朓是南朝诗人,建武二年为宣城太守,谢朓在宣城,特别是敬亭山留下了大量诗文,也留下了很多遗迹。

说起谢眺,可能现在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他在历史上也就是个二流诗人,但是没办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李白就是喜欢他。所谓爱屋及乌,他就特别喜欢去宣城敬亭山,而且留下多篇名作,譬如: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朋友越来越少,有的去世了、有的离开了,有的杳无音讯了,所以现在只能一个人坐在敬亭山上了。

孤独的感觉让李白虽有千言万语,却只凝成了这首《独坐敬亭山》。


播种火焰的青牛


清代诗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对李白的五绝名篇《独坐敬亭山》给予了“传‘独坐’之神”的美誉,唐诗五绝众多,仅是李白所作就有数十首之多,为何单是这首诗获得了如此高的评价?作为一个唐宋诗词的“超级迷”我将作以下解析,欢迎众师友不吝赐教!



独坐敬亭山

唐 ·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整首诗于静寂恬淡中,透露出一份格外清丽动人的美。诗中所指敬亭山位于唐时宣州(今安徽宣城),是六朝以来的江南名郡。著名的大诗人谢灵运、谢朓都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城,这首诗作于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此时距李白遭遇尴尬的“赐金放还”已有十年之久。十年里李白四处漂泊,尝尽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故地重游时,再次独坐山中静思,便有了以下感慨:



众鸟皆弃我而去,消失在天际的尽头。就连一片漂泊无依的白云,来去间也是那么的悠闲无恋。与我静守,纵使相处时间再久,相看时间再长,都不会感到厌弃的,便独独只有这座敬亭山了。

生性豪爽豁达不羁的李白何以发出此番感慨?要想更透彻地领略这首五绝别于他作的独特之美,我们需要先来了解诗人李白和两位人物的深远渊源。第一位便是上文提到的宣城太守谢朓。


谢朓是南齐时代杰出的文学家。李白与谢朓虽相隔二百年之久,但仍阻挡不了李拜谢为偶像的事实。狂放的李白之所以对谢公“情有独钟”皆因他们之间有着众多的相似点:同为少年成名;两人在政治生涯上有着相同的遭遇,两人虽不同朝代却都曾获当朝皇帝的赏识,最后皆因奸佞小人谗言诽谤,一个被下狱处死,一个被赐金放还,而谢朓去世后便被葬在敬亭山;两人都喜欢游历山水,创作的山水名篇都有着类似的清新自然的风格;两人有着相同的政治观点,都希望以自己的过人才华“济苍生、安社稷”却同时又都厌恶官场的黑暗,鄙弃朝政的腐败……众多的相似点让李白视谢朓如隔代故交般亲切,所以当遭遇政治失意、人生不顺时他总要到宣城的敬亭山来会会自己的“隔代知音”。李白的众多诗篇中都曾留下了谢公的影子,除了这首《 独坐敬亭山》,《谢公亭》、《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等诗作都力证了两人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白作这首诗还源自于另一位人物: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李白一生好道,与同为修道之人的玉真公主一见倾心。后经玉真引荐,李白才得于有亲受皇上赏识的机会,但最终终因李白的狂放不羁而被玄宗评价为“不适合在朝为官”,而这才被赐金放还。得知此消息后,玉真公主非常生气,不惜与自己的皇帝哥哥闹翻了,甚至为此放弃了万贯家财和公主的身份。晚年的玉真公主为了李白隐居敬亭山,在敬亭山等候浪子一样的李白达七年之久,最后未及等来李白而抑郁而终,最终也葬身于敬亭山,即今天的敬亭山“公主坟”是也。

政治的失意让李白要找知音倾述,他要到敬亭山;为追怀故人表达无以复加的悔愧与心痛同样要到敬亭山,因为此渊源李白何以觉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有了以上两位人物作铺垫,我们再来解析这首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在写景,实则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众亲皆离的凄凉失落之情;末尾两行“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所言的,使李白唯觉不厌不弃的恐怕不只是敬亭山,更有一位自己引为知音的谢公和一位至死都在痴心盼着自己的深情之人吧!想想,这首篇幅短小的五言绝句,既饱含了作者对神交知己的倾慕,又隐含了诗人一段极具传奇与浪漫色彩的动人故事,能不令古今读者深念一份凄美情韵而爱不释手吗?


风西夜昨


《独坐敬亭山》,是李白最经典的五言绝句之一,在这首诗中,李白表达出了他那种孤高绝世的孤独。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已年过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经历了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来到宣城,他独自一人步登上敬亭山,独坐许久,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尽:没有了。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群鸟高飞渐渐消失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飘荡。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彼此之间两不相厌。

看过很多鉴赏这首诗的文章,都是这么写的,诗人李白独坐在敬亭山上,鸟飞尽了,云自去了,仿佛世间一却都厌弃自己,唯有眼前的敬亭山,与诗人两不相厌,聊慰李白内心的孤独。这鸟云,自然是影射世人的。

不过我总觉得这样来读这首诗太过凄凉了,而李白的孤独不是凄凉的孤独,而是浩瀚的孤独,是一种自我精神异常强大的孤独,唯此,李白的孤独才能称得上是旷世的。

这样的解读,着眼于一个厌字,重心变成了诗的前两句,认为诗人是用只有敬亭山不厌弃自己来反衬自己被世人厌弃的凄凉。但是诗的重心显然应该是后两句,虽然用诗中用了“厌”字,用了“不”字,但依然能感受到诗人与敬亭山的脉脉情怀。这样的解释恰恰相反,诗人李白是用世人都厌弃自己来反衬敬亭山不相厌的难能可贵,世人的厌弃李白会在乎吗?对他而言,有一敬亭山相知足矣。

其实,上述两种解释都太过于看重李白写这首诗时凄凉的背景,诗人写诗的背景自然会对诗的内容有一点的影响,但是文学作品是有很强的独立性的。

如果只关注这首诗本身的内容,而不是将诗的内容附会诗人写诗的背景,我们会发现,也许李白这首诗的主题根本就不是写世人厌不厌弃他,就只是写他在敬亭山独坐的内心体验,这在题目中已经点明。诗人的人生经历只是这首诗里的远山淡影,只是这幅独坐图里的一些隐约的背景。

众鸟高飞尽,山中的声音多是鸟发出的,没有了鸟,山由躁而静,孤云独去闲,在山中,能大幅运动的,也只有鸟与云,云也自去,山由动而静。

当耳中听不到声音,眼里看到不运动,再也没有外物来分散人的注意力,人的内心就会渐渐静下来,于是,诗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了面前的敬亭山上,他眼中只有山,山面前也只有他。

相看两不厌,厌在古汉语中,还有满足的意思,这里应该就是指诗人李白与敬亭山相互看不够,他在独坐中,已经与敬亭山物我交融,此时敬亭山即是李白外化的自我,而他自己,也已经与敬亭山融为一体。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敬亭山,就是诗人李白内心自我的外化。山沉静如此,任鸟自飞,云自去,李白钟情敬亭山,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他才不会去在乎世人是不是厌弃自己,他就像这敬亭山一样,沉静,绝世独立。

李白是孤独的,但他的孤独是强大的。

伟大的人往往都是孤独的,像李白这种有时想上天摘星,有时想下海捞月的人,尤其孤独,因为他的内心太过于浩瀚了,一般人难以理解。

《唐诗别裁》云:传“独坐”之神。《唐诗训解》云:描写独坐之景,非深知山水趣者不能道。看过众多解读,唯此二语得我心。

答者:谢小楼


谢小楼


《独坐敬亭山》是李白精神世界极度孤独的的表现。好久好在语言通俗易懂,情景交融却尽显孤独。

01.先欣赏一下全文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关于“只有敬亭山”,有的人纠结于到底是“只有敬亭山”,还是“唯有敬亭山”,其实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感受诗人表达的意思,融入诗人的意境之中

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02.诗作分析。

写作背景: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在天宝十二年,即公元753年,另一种说法是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我更认同的是第二种说法,因为那时候的李白已经更加苍老,感受到的人生沧桑显得更加孤独,并且已经到了极致。

孤独对比——曲解:

李白在天宝三年,即公元744年的时候,曾经写下了著名的月下独酌。那时候的李白已经很孤独了。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但是那时候的李白虽然很孤独,还有花、酒、明月相伴,举起酒杯,对着影子,相邀明月,还能勉强凑一桌,也就是“对影成三人”。

可是写这首诗的时候,花估计是凋谢了,酒没得喝了,月亮也不见了,感觉可以和云和鸟做伴,可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鸟飞走了,云也飘走了,那么只好和“敬亭山”做伴了。因为敬亭山没有脚走不了,只好和李白“相看两不厌”。

诗句赏析——正解:

前两句看似写眼前之景,众鸟飞“尽”、孤云去“闲”,诗人用两个字“尽”和“闲”两个字,写“动”见“静”,以“动”衬“静”,正烘托心灵的孤独寂寞。所有的鸟不愿意和诗人作伴,连孤独的云也飘走了,这是什么样的境遇,什么样的孤独,景色是简单的,孤独是深刻的。

后两句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用“相看”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用山的“有情”,比喻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结语。

极致孤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这首诗在李白的诗中独树一帜,似乎缺少一些豪迈气概,没有《侠客行》《将进酒》的洒脱和不羁,但是这是一种思想感情的内敛和描写,简简单单、情景交融、不胜感叹。


阅尽千山观沧海


对于古诗词,很多提问都是固定的格式:X人的X作品好在哪里?

我在答题的时候常说,诗词的好坏,在于读者的心境、经历、体验,当你读诗的时候,心灵的某一处突然穿越千百年和诗人发生了碰撞,擦出了火花,你自然就能体会到诗的好,反之,靠某人讲解,体验始终是别人的。

再者,我一个破码字的,要文化没文化、要文才没文才,何德何能去评判一篇流传几百年的诗词的好坏,只能把我对这首诗的感受留下来,不一定适合你。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创作背景

要怎样才能在灵魂深处穿越千年与诗人发生碰撞呢?除了读者自己的心境和经历外,还要清楚诗人创作时的背景和心境。

这首诗创作地点是明确的,在宣城(今安徽省),但创作年代有争议,一说诗成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安史之乱爆发前两年,李白第一次来到宣城。一说诗成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

不论哪种说法吧,反正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心里不是太好过,即便算作753年,此时李白被赐金放还以过去10年。李白是一个很有政治追求的人,从年轻时就开始四处干谒,到名望正盛时被玄宗看中,任翰林供奉,后由于才华得不到重用,只能当个御用文人而搞出了“力士脱靴”这样的幺蛾子,被放还出翰林。

这基本上就对他的政治生涯画上了休止符。

结缘敬亭山

李白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其实以他的政治智商,真谈不上才不才的),满怀孤独之感开始了长期的漂泊生活,在这期间,即使仙如李白,也饱尝了人间辛酸,同样的经历要换做杜甫,就开始抑郁顿挫了,然而他是李白,他是天仙,现实残酷怎么了?孤独寂寞怎么了?老子倔强孤傲一如既往,红尘不留爷,爷就寄情于山水之间,去寻求慰藉。

恰巧此时,李白有个在宣州做官的从弟,邀请他去宣州游玩一番,动身之前李白还写了一首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诗中写道:

“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李白与敬亭山的缘,就是这样结下的。

宣城的李白

来到宣州的李白,一下就成了人们目光中的焦点,上至一州长官,下至文人骚客,无不对他追崇备至,在此期间,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敬亭山,如“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又如“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

哈,李白的怀才不遇和满腔忧愁,果然在人们的热情和山水秀丽之间被化解于无形了,否则他怎么会在这里写下“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样意气风发的诗句呢?其实不然,在这句之后紧接着的就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以及,这篇《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我们来看这首诗,起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景,实则寄情于景,借景写情。

寄情于鸟,却高飞且尽,寄情于云,却独去且闲,“尽”、“闲”二字,李白似乎在对读者说:你们看,连鸟和云都在刻意地躲避着我。由此二字,也可读出诗题“独坐”中的孤独、寂寞、以及独坐时间之久。

同时,鸟飞、云去,是动态的,却因他们都飞去了,反而衬出了当时环境的静,这叫以动写静。

接着“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山本无情,但在独坐很久,眼睁睁看着鸟和云都离自己而去的李白眼中,只有山没有离开,还在默默地凝视着自己,仿佛敬亭山看懂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给李白朋友般的抚慰呢。

从字意来说,必定要两者(或以上)才能做到相看,所以“相”和“两”意义重复了,但正是这种重复,才使得情感更加强烈,让接下来“只有”二字显得那么可贵——你和我,心心相印、两看不厌。

这首诗读下来,是恬静的,但李白要抒发的,确实恬静的外表下,那旷世的孤独感,因为越是多情的敬亭山,就越突出了人的无情。

有朋友问,如果可以穿越,你想穿越到什么时候?

我说啊,如果可以穿越,我喜欢穿越到753年的敬亭山,在那里等着李白,等到他独坐时,送上一壶酒。



也可自话


李白一首很孤寂的诗,是羁旅太久后的平静,是与自然相融的一个人的世界。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哪儿呢?安徽宣城境内一座风景秀丽的山,相比于庐山的飞流直下,这座山只能是秀美宁静。据说,李白先后七次登临,很是钟情。

创作于哪一年?依这首诗的平静恬淡之风,应是李白遭遇挫折,心情压抑后的创作。李白一生两个最大的坎,一是离开长安,仕途无望,纵情山水,750年左右,一是因“永王李璘案”牵涉,仕途终结,死里逃生,760年左右。而此时李白已60多岁了,一生追寻的济世梦想也彻底破灭了。

这首诗,质朴自然,浅白易懂,或许太过朗朗上口,又意境藐远,而深受很多人喜欢。

“独坐敬亭山”:“独坐”,诗人是有意独往的,没有想攀登的欲望,也没有欣赏风景的雅兴,只是为了一个人坐坐,一个人静静,与山而语,平复内心。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这两句很有意境,不见了许多的飞鸟在高空盘旋的影子,连孤单的云儿也散漫的飘向远方。

“孤”,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寄托,似乎有被遗弃的失落感与孤寂感,无助与无奈,很是苦涩。

“闲”,又将这份孤寂感弱化了,万籁俱寂,正好独享这份安静的惬意。众多的鸟儿是无意留恋这个冷清的黄昏的,只有那片孤云像极了诗人自己,没有了喧嚣,可以悠闲的独往来。

李白将目光聚焦在一片孤云上,只因看到了自己孤单的身影,而闲逸的云来云往,诗人又开始释怀了。不被世俗所理解与接纳,也无妨做个逍遥闲适之人。

这句化用了陶渊明《咏贫士诗》:“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意在以孤云自比,表达一种孤苦无依的人生处境。

而李白的化用显然高出陶诗:被遗弃的滋味固不好受,然而飞鸟的嘈杂也是诗人所厌烦的,飞鸟消失了踪影,孤云形单影只,这份幽静与清净,也正好抚慰受伤的心。这份旷达与超脱,是李白诗可贵的地方。

这两句很容易联想到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同为无人之境,同样的旷古孤独,然而仔细品味,还是不同的。

柳诗是刻意的夸张,是主观的想象,诗人渴望有一个这样冰天雪地,人迹绝无的绝对干净自由的世界,才能安放下他清高孤傲的高尚的灵魂与洁操。

而李白的这两句更有烟火气,更为实际些,它只是鸟儿回巢,人声销迹后的一个安静的黄昏,远离尘世喧嚣,在山幽木秀的山谷,一个人静心养性,是王维的“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的自我沉静,淡泊从容而已。

“江雪之境”是孤僻苦寒,带着不流俗的倔强与高傲,而李白的“敬亭之境”是幽静自在,虽也有被遗弃的落寞,但却可以忘我忘俗,而有所超脱。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厌”,很多人解释为厌烦,而我认为满足更为恰当。

孤独的人与静默的山对视,何止是两不厌烦,是互相看不够。让诗人感到满足的,心平意静的,只有眼前这座敬亭山。

这个字是很活泼俏皮的,像是凝视情人般的不满足,是敬亭山让诗人从抑郁回归到平静,暂时忘却烦恼,情感也得以升华。

“唯”,很有力度,肯定的语气,也很有意味。在诗人看来,他不被世人所理解赏识,怀才不遇,漂泊沦落。而此时此刻,真正懂他的只有一座静默的敬亭山。他从敬亭山这里,获得了内心平静与淡然的力量。

在诗人看来,敬亭山远比世人可爱得多,对自然的愉悦与感动,恰也是对世情冷漠的无声的抗言与愤懑。

不是敬亭山真的懂李白的忧愁与孤寂,只因世间无人可知己,诗人才将这份情感的共鸣寄托于山。

比如,王安石《游钟山》:“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知是。”

诗人与自然的相通相融,到了惺惺相惜,相知相守的境界。

这两句很容易想到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翁隐居自在悠闲清贫的生活,是被世人所不屑的,然而抬头远望是静穆的南山,深敛无语,似乎是诗人最好的知音与赏识者。

但李白没有陶渊明的坦然,他对理想的信念与追求始终没有停止过,所以怀才不遇,人生失意后,便只能寄情山水,平复受伤的心。

敬亭山无语,而李白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


一绿浮芳


看了大家的很多回答,觉得大家都没有正面回答题主的问题,从各种奇怪的角度旁征博引看得也是心累,所以决定自己来写一个答案。

李白这首《独坐敬亭山》之所以好不在于它的用字精细,不在于它的情感闲适,也不在于它的拟人手法,而是因为它的独特。须知道大部分写景的诗词作品,都存在有一个问题,即景中无“我”,少量的可以达到景中有我,却做不到“我”中有情,只有极少数的作品可以同时兼顾,而这首《独坐敬亭山》不仅做到了景中有我而且有情,而且我中还有景,我中还有情,这谁顶得住呀!这只有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间我应如是”可以稍相媲美,但也很明显就是仿照李白写的。脱离了这些有情有景的因素,再怎么写也只是一首好诗,达不到《独坐敬亭山》的高度。所以说这首诗短短几个字,就令它成为几千年来各唐诗选本必选的作品,经久不衰!


诗享课堂


最近天天掰扯李大爷的我露出了迷之笑容。实话说我并不喜欢好在哪里这种问法,喜欢是一种感觉,美好也是一种感觉。就好像见到美人,你说她美在哪里?那是不可形容的,你偏要说她的眼睛多好看,她的鼻子多好看,她的嘴巴多好看,岂不是俗了。

她的美,是一种感觉。

曹植说:仿佛兮如轻云之闭月,飘摇兮如流风之回雪。

大约如此了。

李大爷是个奇人,每每想起他,脑海里便是白衣醉酒四个字。世人都知他潇洒飘逸,却不知他背后也有意志消沉,说不尽的一肚子苦水。

我读《李太白全集》,觉得李大爷满腹牢骚,是忧是愁,是不甘是不愿,和古往今来不少诗人一样壮志难酬。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小学就学了这首诗,那会还专门为这首诗画了一幅画,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山腰浮着两朵瘦弱的云,左一朵右一朵,一朵在上,一朵在下。没有画人,因为不好意思把李大爷化成火柴人。

这首诗读起来就给人一种很淡然的感觉,像极简主义者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他对生活的态度。

他就坐在那里,说他看到飞鸟,看到浮云,他望着山,山也望着他。

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李大爷见敬亭山很孤高,料敬亭山见李大爷应如是。

整首诗想表达的意思不在诗里,在题目里:独坐。

独是飞鸟散尽,云影飘忽。坐是与山相看。

李大爷是山,就是这座敬亭山。

聒噪的飞鸟来过又飞走,闲适的白云飘来又飘去。他就在这里,看尽时移世易,看尽人间变换。

当他坐在那里,他就和山融为一体,山就是他,他就是山。又怎么会厌烦呢?

很多人说李大爷独坐在敬亭山是孤独的,说这种话的人大约没有好好爬过山。

当你走在山中,看着飞鸟,看着白云,看着巍峨树木,看着千峰万壑,那时候你想到的一定不是孤独,那时候的你一定是安静的,悠然的,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开阔和空旷,哪怕这世间只剩下你一个人。

世上很多事都是没有理由的,好便是好,非要我说出个一二三四来让你发现他的好,那还能叫好吗?

好本就该是:你一目十行,一口气读完,屏息凝神,一掌拍在桌子上,由衷赞了一声:“好!”

----------丸-----------


祁门小谢


诗仙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所在地宣州是李白崇拜的诗人谢灵运为官地方。李白—生曾七游宣城,可见其爱之独钟。这首诗写于他离开长安10年之时,饱尝辛酸.看透世情的他带着怀才不遇的孤寂,到大自然中寻求安慰,此诗即诗人的心情写照。

前两句写眼前之景:几只鸟儿飞远了,剩下的—朵白云也不肯停,仿佛这世间的万物都在嫌弃我!"尽""闲"二字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而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寂。后两句以拟人手法兴感:诗人凝视敬亭山,敬亭山也在凝视着诗人。敬亭山啊!你是我的知己,只有我们才不弃啊!

在手法上,这首绝句平淡恬静,语言通俗易懂,乍看起来并无出奇的地方。但只要你认真去体味,就会发现诗人的感情是和自然景物高度融合的。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就愈反衬出人的无情,因而他那遭冷遇.处凄寂的境况也就在诗中体现无遗了。

其实,我更喜欢李白的歌行,那才是他无拘无束.狂放浪漫体现极致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