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中国威胁,还是威胁中国?

和往年的基调一样,美国国防部发表的2018年度《涉华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再次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全球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将奉行和平理念、践行和平实践的中国视为对其的威胁,这种观点透露出的更多的是美国国防部对中国的不友好态度。

这种不友好其实在过去一直存在。比如美军飞机经常会抵近中国大陆进行侦察,并曾导致2001年撞机事件,解放军空军飞行员王伟驾驶的飞机被美国侦察机撞击后坠海,王伟牺牲;美军舰艇在南海经常打着航行自由的名义驶入挑衅中国主权……,因此每年美国防部发表《涉华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一再的渲染“中国威胁论”,并不奇怪。只是渲染中国威胁,就像一只凶恶的狼对一只羊说“你威胁到了我的安全”一样可笑。

当前的中国,不管是从政府还是从民间来看,都没有威胁美国的意愿。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一直是中国政府工作的重心,随着中美经济、贸易、投资关系的发展和融合,中美之间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产业互补、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最近美国政府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后,美国企业的反应可以直观的体现出中美“利益共同体”的存在,以及美国政府这一保守主义行为对其带来的伤害。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8月20日至27日在华盛顿举行了为期6天的公开听证会,就美国拟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听取厉害关系方的意见,结果在这些主要由美国国内的企业及经贸界人士组成的代表中,大多数人反对加征关税。从听证会代表表达的观点可以看出,由于美国国内产能、质量、成本等原因,许多商品只能从中国进口,美国国内和第三国均无法替代。

中国将美国视为重要贸易合作伙伴,中国所追求的是与美国的合作共赢。从美国社会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美国人也同样看重与中国的经贸发展及合作共赢。因此“中国威胁美国”这样的观点,可能只有美国国防部带着有色眼镜的官员眼里才会有。

中国没有威胁美国的意愿,更没有威胁美国的事实。当美国军舰、战机在中国家门口制造各种“事端”的时候,中国军舰、战机却从来没有驶入到太平洋的东岸去让美国担心。

中国的军事战略是透明的。2015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曾发表《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就对中国的国防政策、军队建设、军控与裁军及国际安全形势、国际安全合作等做过公开阐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军队越来越多地执行维和、护航、救灾等海外军事任务,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所做贡献和努力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

《涉华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中将中国在南海的军事部署作为“中国威胁论”的理由,更显出美国国防部的无理。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自己的领土上开展正常建设活动,进行正常军事训练,这是主权国家固有的权利,完全正当合理、无可非议。

《涉华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还断言,中国武装力量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在亚太地区抗衡美国的势力。这种观点更给人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中国有句话叫“能战才能止战”,这是中国防御性国防建设的精髓。当美国挑衅中国的时候,中国的武装力量除了抗衡,难道还能退缩?这就像一面镜子,镜子里的表情,取决于照镜子的人。

美国国防部所谓的中国威胁,实质是美方在新冷战思维框架下的观点,以“中国威胁”的名义来威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中美两军其实有许多领域可以合作,比如在反恐、救援、太空探索等等领域,为两国人民以及全人类造福。但美国国防部的对华不友好是在损害中美两国的互信,不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北京周报》评论员 兰辛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