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別說你累!聽聽一把醫用鑷子要走多少路,承受多大壓力

策劃:池楊 安楊

攝影:胥焰

採訪:安楊

嘉賓:首都兒科研究所 陳燕芬 陳麗宏

一個病人如果做了一臺手術,不管是大手術還是小手術,從臟器械到真正消毒,整個過程下來得3個小時左右。

只有我們把好關了,才能談到醫療水平的問題,我們是重中之重的一個崗位。

有時候開玩笑說,你看咱洗得多漂亮,燈光一照都發亮。

我們的工作就是為全院的患者保駕護航。這就是我們的價值。

文字難以傳達聲音裡的溫度,欲聽更鮮活的故事,請點擊音頻。

微生物終結者

來自聽健工作室

別說你累!聽聽一把醫用鑷子要走多少路,承受多大壓力

別說你累!聽聽一把醫用鑷子要走多少路,承受多大壓力

別說你累!聽聽一把醫用鑷子要走多少路,承受多大壓力

答:到醫院看病做治療,要用到很多消毒的東西,比如刀子、剪子、鑷子這些器械,還有好多布類的,比如小的治療巾, 還有些藥品器械要放在無菌巾上,這些器械和治療巾之類的消毒就歸消毒供應室負責。

別說你累!聽聽一把醫用鑷子要走多少路,承受多大壓力

問:我們知道現代醫學的突飛猛進,特別是手術的發展背後有兩大支撐:一個是麻醉技術的發展,另外一個就是無菌,而消毒無菌在整個醫療安全裡是非常重要的基礎。你們每天大約要消毒多少醫用物品?

答:每天門診器械是300到400件。病房裡用的大約 300多件。

還有一些消毒的是布包類的。比如血液病房,孩子接觸的東西全都是無菌的,包括衣服、尿布或尿褲,這些東西又得有5、600件。

問:一件是指的是一包?一包裡邊可能有很多東西?

答:對,一包裡內容很多。另外手術室裡操作鋪的大單子,手術室大夫們用的隔離衣也歸我們管。

問:手術器械呢?

答:因為考慮運輸過程增加汙染的可能,手術室專門有一個大的消毒鍋,配備了手術室專業消毒人員和清洗護士,更加嚴格。

問:哦,連來回運送過程的汙染也要精細考慮進去。

答:對,手術室也是我們護理部根據整體人力資源配置,專門負責消毒。所有鍋爐都不是派工人去做的,專業人員每年都要取證,因為消毒鍋涉及到好多儀表等,很複雜。

問:不是像咱家洗衣服或者小時候我們醫務室那樣用大蒸鍋蒸一蒸就完事了,

答:可比洗衣服複雜多了。一個病人如果做了一臺手術,不管是大手術還是小手術,從臟器械到真正消毒,整個過程下來得3個小時左右。

問:那病房床單被罩歸你們管嗎?

答:不歸我們管,有一個專門的洗滌中心負責生活布類的消毒,它不是用於作治療的。

問:也就是說同一家醫院裡負責消毒清潔(還不包括樓道的保潔等等)有好幾個部門在保駕護航,每個部門要求等級是不一樣的,床單被罩稍微放鬆一點,你們就很嚴格些,手術室是最嚴格的。

答:手術室是滅菌要求。院感科要定期監測,程序非常嚴格。

問:我給大家做一些解釋吧:每家醫院有一個院感科,其中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止院內交叉感染,因為我們都知道醫院住的都是病人,傳染感染髮生的機會也會比別的地兒大,所以院感科的工作非常重要。把你們一天的工作流程大概描述一下。

別說你累!聽聽一把醫用鑷子要走多少路,承受多大壓力

答:咱們從回收器械開始說起。

首先:我們都是由密閉式專車定時定路線去回收。 (固定路線,一是不要遺漏科室,二是最節儉原則,三是回收物儘量走單獨通道,防止交叉感染。)

第二步:收回來的金屬器械要雙人核對數目,並分類。

第三步:根據髒的、乾淨的不同分類分別清洗。髒的除了沖洗還要浸泡,還有加酶超聲清洗;相對乾淨一些的可以簡單沖洗。

第四步:手工先初步清洗後機械清洗,從頭加酶、清洗、沖洗、漂洗、上潤滑油,都是自動的,給器械上保護膜,然後烘乾出鍋,烘乾的溫度的90℃以上。(以上操作在汙物區進行)

第五步:清洗出鍋從清潔區的門出。(清洗鍋雙開門,清洗物不能走回頭路,一件都不逆流。)

第六步:再查,目測不行的,用帶光源的放大鏡檢查(比如眼科剪等),然後包裝,配置,再查對。

第七步:滅菌。剛才是消毒,消毒只是一個初步的處理,真正的滅菌要在滅菌鍋裡進行。高壓滅菌差不多得有1個小時,一般的壓力都在205千帕(壓力呀壓力),溫度在132℃到134℃。

第八步:依然是單側出鍋,從無菌區出鍋。出鍋前操作人員要手消,穿隔離衣。

第九步:專人擺放到密閉運送車上發送到科室。還要預留出庫裡有儲存的,儲存要求無菌間的溫度是20℃到24℃,溼度是50%到70%。

別說你累!聽聽一把醫用鑷子要走多少路,承受多大壓力

別說你累!聽聽一把醫用鑷子要走多少路,承受多大壓力

問:人工清洗,機器清洗,消毒,無菌,每一個細節都非常嚴格。

答:所以我們配備的護士一般都是相對年資比較高的,確實有責任心,這幾個環節每個人要輪上3個月,每個工作流程所有人都熟悉。

問:

你們所有做這些清洗工作的是護士?不是一般的工人?

答:不是工人,是護理人員,有護士資格證的護理人員。現在中華護理學會已經把供應室護士作為專科護士來培養。陳麗紅老師就是學供應室專業的專科護士,要拿證的。

問:供應室護士還要參加學術會?清清洗洗的活兒要什麼學術?

答:要鑽進去,好多的細節非常需要去研究。

比如方法可以改進呀!我們護士長就發表了一些文章,說的就是用鹼性液浸泡以後比單獨沖洗相對要乾淨一些,有數據支撐。

我們還有小發明,比如剪子尖銳,包到布包裡的時候可能容易扎到人。我們利用業餘時間,用廢料給每個小剪子做一個小硬紙殼,剪成特別漂亮的小套,給小剪子帶個小帽子,免得扎破工作人員的手。

別說你累!聽聽一把醫用鑷子要走多少路,承受多大壓力

問:但會不會這小帽兒帶來新的汙染呢?

答:不會的。小套是裝試紙的,本身是無菌的,很乾淨,是無菌的廢物被利用了。

問:你們的工作存在不存在環境對於健康的影響?

答:清洗間用到清洗超生酶,還有些東西含有去溶膠,對身體有黏附,有一定毒害作用,我們要穿隔離服、戴帽子、口罩、護目鏡、手套、膠皮靴或鞋套,全副武裝,就跟我們當年非典看到的猴服差不多。

問:常年工作悶在那麼一個套子裡,覺得熱嗎?

答:熱,有時候很不舒服,很辛苦。這些工作在醫院屬於髒苦累的活兒,但很重要,只有我們把好關了,才能談到醫療水平的問題,我們是重中之重的一個崗位。

問:是的,醫療水平再好,萬一發生一次比較大的院感後果就難以想象。這活兒枯燥嗎?

答:其實臨床工作、護理工作也都一樣的,干時間長了,都覺得枯燥。但是我看著髒髒的有血漬、黏液、黏痰的器械清洗完變得特別亮的時候,覺得也還挺好的。有時候還開玩笑說,你看咱洗得多漂亮,燈光一照都發亮。同事之間嘛,幹著活有時打個趣,再枯燥的活兒都能找到自己的樂趣。

最重要的在於自己的心態,我們的工作就是為全院的患者保駕護航。這就是我們的價值。

別說你累!聽聽一把醫用鑷子要走多少路,承受多大壓力

來自:聽健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