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康熙皇帝留下的爛攤子,雍正皇帝登基之後,如何治理?

康熙皇帝留下的爛攤子,雍正皇帝登基之後,如何治理?

公元1735年,58歲的雍正皇帝突然去世。在雍正皇帝去世的這一年,清朝的國庫儲備銀已經超過了5000萬兩。但是在13年之前,也就是雍正皇帝登基的那年,清朝的國庫儲備銀只有700萬兩。在短短13年的時間裡,清朝的國庫收入增長了7倍多。那麼,在短短13年的時間裡,雍正皇帝如何使國庫的收入增長了7倍以上?

康熙皇帝留下的爛攤子,雍正皇帝登基之後,如何治理?

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清朝出現了國庫虧空、吏治腐敗、百姓生活困苦的局面。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賦稅手不上來,而且連年減少。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百姓們每年都需要交納賦稅和糧食,俗稱為皇糧國稅。但當時的賦稅徵收都是按照家庭的人口數量計算的,有的家庭可能沒有耕地,但是也必須交納賦稅。

康熙皇帝留下的爛攤子,雍正皇帝登基之後,如何治理?

這就給農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按照清朝的規矩,那些科舉出身的鄉紳們是不用交納賦稅的。大規模的土地兼併開始了,一些農戶為了減輕壓力,會低價把耕地賣給鄉紳。這樣一來,自己成了鄉紳的佃戶,每年只需要給鄉紳交納糧食就行了。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搞得國庫收入逐步減少。其實,這個問題不是清朝才有,早在明朝時期,土地兼併就是一個大問題。明朝有700多萬公頃土地,真正交納賦稅的耕地只有200多萬公頃,還不到三分之一。

康熙皇帝留下的爛攤子,雍正皇帝登基之後,如何治理?

大量的耕地集中到了鄉紳和貴族們的手裡,而他們又不需要交納賦稅,明朝的國庫虧空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後來,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在張居正去世之後,這些改革措施又被廢除。直到明朝滅亡,還在瘋狂的盤剝普通百姓。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清朝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雖然沒有那麼嚴重,但久而久之也會不堪設想。1722年,雍正皇帝上臺之後,推出了攤丁入畝的政策。

康熙皇帝留下的爛攤子,雍正皇帝登基之後,如何治理?

攤丁入畝改變了賦稅的徵收模式,之前是按照人口數量徵收,現在改成了按照耕地的數量徵收。這樣一來,普通百姓的負擔有所減輕,但那些鄉紳豪強們則需要拿出大量的銀子。這些豪強們當然不服氣,但是有不能公開對抗雍正,一系列抹黑雍正的段子開始出現了。例如雍正非法登基、好色、逼迫兄弟等等,就連雍正皇帝去世,也能編造出呂四娘刺殺雍正帝的故事。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子虛烏有的。

康熙皇帝留下的爛攤子,雍正皇帝登基之後,如何治理?

認真地說,雍正雖然只在位13年時間。但就在這13年時間裡,雍正皇帝處理了康熙中後期遺留的大量問題,同時為乾隆皇帝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乾隆皇帝登基之後,之所以能夠連續發動戰爭、六次南巡,基本上都是依靠父親的遺產。但是在乾隆皇帝退位之後,卻給兒子嘉慶皇帝留下了一個無法治理的爛攤子。頗為諷刺的是,美國首位總統華盛頓與乾隆皇帝在同一年去世。他們留下了工作,對各自的繼承人都影響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