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西晉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杜預有何戰功與政績?

聊聊文化歷史故事


杜預(公元222〜284年),字元凱,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他是西晉初年W軍的髙級將領和軍事謀略家。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普政權,改年號為泰始。泰始六年夏,晉武帝令杜預為安西軍司,協助安西將軍石鑑抗擊鮮卑對隴右地區的進攻。兵至塞外,石鑑便急欲發起進攻,但杜預依據當時晉軍剛至塞外,孤軍深入,精疲力乏,鬥志不旺,尤其是糧草缺乏,而鮮卑則“乘勝馬肥”,士氣髙昂的情況,杜預審時度勢,策劃了穩定陣腳,“須春進討”的謀略。然石鑑卻將杜預的周密計劃棄置一旁,執意堅持進攻鮮卑,結果“討樹機能卒不能克”。次年,匈奴右賢王劉猛舉兵反晉,晉武帝任命杜預為度支尚書,杜預又提出了“立藉田,建安邊”的平叛方略,被司馬炎全部採納,很快遏制了邊患。這兩次退敵安邊的軍事實踐,顯示了杜預深思遠慮,足智多謀的軍事才能和政治遠見。

咸寧四年(278年),時年56歲的杜預出任鎮南大將軍統轄荊州諸軍事。到任後,即整頓部隊,加緊訓練,積極加強戰備工作。為提高部隊實戰能力和試探吳軍情況,他制定T奇襲東吳西陵(今湖北宜昌)的作戰方案。西陵,為荊襄地氐的戰略要地,位千長江之濱,守將張政乃東吳名將。杜預挑選精銳之師突襲西陵,張政倉促抵抗,戰鬥很快以張政的慘敗而告終。事後,張政因恥於此次無備而敗,故“不以所喪之實告於孫皓”。杜預深知東吳皇帝孫皓的暴虐恣意,於是,決定施計離間其君臣關係。他致書孫皓,告以西陵大捷,表示願將所俘將士歸還東吳以刺激孫皓。孫皓果然中計,即將張政撤職問罪。時值晉軍大兵壓境,東吳撤換守邊主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群臣離心、將士動搖的狀況,史曰東吳守備遂“以成傾蕩之勢”。杜預巧抄地達到了削弱東吳防守的目的,從而造成了西晉伐吳的有利時機。

在東吳守將異志,邊防削弱的情形之下,杜預認為這是滅吳的最佳時機。咸寧五年八九月間,他上書晉武帝,懇請從速定下伐吳時間。然晉武帝卻無立即出兵之意,杜預對此十分焦急,耽心成就大業的時機稍縱即逝。遂再次上書明確指出:這樣的征伐之機,出兵實“乃萬安之舉,未有傾敗之慮”,如陛下錯過戰機,放過東吳,留下後患,實在是非常可惜和不明智的。他第三次上書晉武帝,措辭更為直畢。他說:入秋以來,我軍討伐東吳的跡象,已完全暴露。如果現在不抓緊時間,及時討伐,東吳皇帝孫皓趁此時機緊急動員全國,一面整理內政,一面加強邊防守衛,同時遷都武昌速築堅固的防禦工亊,遷移百姓,實行堅壁清野,做好抗戰準備等待我軍的征伐,那麼,陛下明年出兵,大軍渡江之後,不僅攻城不下,且糧食又無處可尋,最後,數十年的滅吳大志終不能成就,此千古遺恨也。

由於杜預的再三陳諫,司馬炎終幹接受了他的建議,定下滅吳決心。十一月,晉武帝依據杜預提出的“隨界分進”的戰略設想,發兵20餘萬對東吳發動滅國性的總攻擊。在杜預的全力促成之下,滅吳戰爭終於拉開帷幕。在滅吳戰爭的最後階段,杜預雖未親自率軍作戰,但他時刻關注著戰爭的進程,適時謀劃乘勝進攻直至奪取吳都的毎一步具體作戰方案。

當時,晉武帝打算以陸戰為主,水戰為輔,水軍受陸軍節制。杜預則認為此種用兵之法不適合滅吳戰爭的客觀實際,他指出,江南東吳水鄉,河流眾多,大江大湖貫穿其境,這種與北方完全不同的地理待點,應以水軍進攻為交故的主要方式,故王濬水軍應作為進攻吳都建業的主力,賦予其相應的指揮處置之權。司馬炎採納了杜預這一正確觀點。

因忙於北面陸路抗戰,東吳放鬆了水上防禦,都城建業一帶守備空虛。為抓住這一有利戰機,杜預為王濬謀劃了一個乘虛而入,輕取吳都的策略。王得此計,立刻串部東進,實現杜預乘虛輕取的戰略意圖。至此,在杜預的梢心安排和策劃之下,滅吳大業,一舉而成。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三月,自漢末以來中國百餘年的分裂局面宣告結束,中國又重新復歸統一。滅吳戰爭與杜預的傾心努力和周密謀劃是分不開的。

不僅如此,在滅吳前後,杜預在東吳故地採取了一系列鞏固西晉統治、安定百姓的搢施。首先提出了“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的國防思想。他嚴求戍守,勘講軍備。他精深的軍事思想,被人們稱為“杜武庫”。同時,他針對江南地區水患較頻的情況,在東吳故地大興水利工程,故被當地居民尊為“杜父”。此外,他曾與車騎將軍賈充一起主持審定律例,參與國家立法活動,為朝廷施政提供了有效的建議。晉武帝太康五年(284年),杜預在鄧縣(今屬河南)病逝,時年63歲。司馬炎感念其生前顯赫的功業和在百姓中享有的祟髙成望,追贈其為徵南大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