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三国丨五虎将中唯一的一位战略家

刘备从起家到占据荆、益二州及至称帝建立蜀汉政权,文,主要的依靠诸葛亮,武则依靠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员大将,也即是后来人们称作的“五虎上将”。关羽为“荡寇将军”、“前将军”;张飞为“征虏将军”、“右将军”;赵云为“牙门将军”、“翊军将军”,并“掌内(宫内侍卫)事”,后主刘禅时,又为“征南将军”(后“迁(调任)镇东将军”);马超为“平西将军”(后迁为“骠骑将军”)、“左将军”;黄忠为“讨虏将军”(后迁“征西将军”)、“后将军”。

《三国志·蜀书》将这五位将军合传为《关张马黄赵传》(第三十六卷),放在了《诸葛亮传》(第三十五传)之后,并将此二传紧紧地放在了“先主”(刘备)、“后主”(刘禅)和二帝之妃子传的后边,其用心是很良苦的。它体现了作者陈寿认为在蜀汉中除了皇帝、后妃外,最重要的就是文臣诸葛亮和这五位武将了!

历史上,关张赵马黄这五位上将的共同地方,是他们都作战勇猛、武艺超群,并且都为刘备、蜀汉立下过重大的战功。当时人对他们的这些特点即有过很高的评价。周瑜对孙权说:“关羽、张飞熊虎之将”,程昱与郭嘉也都称:“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对于赵云,刘备称赞他的武勇:“子龙一身是胆也”;蜀汉后期的大将姜维也说他对于蜀汉“劳绩既著”“功效可书”。《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则赞颂为“赵云强挚壮猛”。关于马超,当时曹操就很畏惧他,说:“马儿(马超)不死,吾无葬地也”;诸葛亮则称赞他:“孟起(马超,字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黄忠在“五虎将”中年纪最大(关羽称他为“老兵”),但作战时却“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陈寿);南宋名臣程公许也称赞黄忠“智勇绝伦,足以当一面”。

但是也必须说,在“五虎将”中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只是蜀汉所倚重的勇武上将、名将。他们都是靠着刘备、诸葛亮的安排、调遣,去攻打城池、冲锋陷阵或者独当一面。从史书记载中,从来没有看到过他们从战略的高度对刘备、诸葛亮提过任何军事的或是政治的建议。关羽是“五虎将”之首,又独镇荆州,不能说刘备对他的能力、才华不予看重。但是,正是关羽在三国鼎立中“孙刘联盟”对抗曹操这个根本性的“战略”上不懂得或者至少不够重视,最后引来了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致使在关键时候丢掉荆州。

三国丨五虎将中唯一的一位战略家

荆州的失守不仅引起刘备出兵攻打东吴,以致彝陵大败,使蜀汉军队损失了八万多人,而且从根本上使得诸葛亮在《隆中对》里为刘备设计的战略大计遭到了破坏。(《隆中对》为刘备的战略设计是:“将军若跨有荆(州)、益(州),……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后来,蜀军单弱、又无荆州之地,诸葛亮只有从汉中一路出兵,以攻陇西,所谓“六出祁山”,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对此有很好的评论:“吴、蜀之好不终,关羽已死,荆州已失,曹操以(因此)乘二国之离”,遂使得“诸葛之志不宣”,“关羽安能逃其责哉!”

“五虎将”中也有既是勇猛的武将,但同时又很懂得战略大计的人,他即是赵云。《三国志·赵云传》记载他往往都是在涉及到蜀汉存亡的时刻,大胆地向刘备提出自己的主张。

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入川后与刘璋决裂,命令原与关羽一起镇守荆州的诸葛亮、赵云、张飞等率军溯江而上,以为支援。诸葛亮等入川后一路上平定郡县,后分兵两路,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阳(今四川泸州市江阳区)、犍(qián)为(今四川乐山市)等郡,第二年与刘备及诸葛亮军在成都会合,攻下成都,从此占据了原刘璋的益州。这时,刘备非常高兴,封赵云为翊军将军。《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说:“益州既定,时(当时刘备手下人)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赵)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指曹操)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lí,忧患)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刘备)即从之。”

赵云的这一番话和建议有两层意思:一是说,现在才刚刚打下益州,真正的敌人曹操还在那里虎视眈眈,远未到军胜国安,这时如果诸将即分土分田、各住豪宅,谁还会再专心地去打仗啊,这是很危险的;他引霍去病的话进一步说明只有完全消灭了国贼,才可以真正“求安”,“须天下都定”,大家才可以“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一是说,现在益州人民刚刚经过战乱,已经残破、苦难不堪,再夺去他们的田宅,他们便无法生活下去,必然对刘备怨恨,只有归还他们的田宅,“令(其)安居复业”才能得到蜀民的欢心拥护,并可以正常的征调赋役,以固国本。

幸亏赵云和刘备手下人(包括诸将)不同,在胜利的面前站得高远,又被刘备采纳,才避免了刘备入蜀后可能酿成自己军队瓦解、又遭蜀人反对,在益州根本站不住脚的后果。

后人对赵云此举评价很高。元代郝经在《续后汉书》中说:“云尤识虑经远”,与诸猛将相比,“壮而不疏,每进忠益”。明代沈国元在《二十一史论赞》中也说:“赵云辞田宅请灭魏,皆有古大臣识量,宁得仅以名将律之。”钟惺在《史怀十七卷》中更是称赞:“观(赵)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独名将而已。”认为赵云不仅仅是一员猛将,而且是能够识大局的治国重臣。”

另一件突出的事,是在公元221年,关羽失守荆州、被杀,此时刘备已经称帝,建立蜀汉,“先主(刘备)念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刘备完全是一时的冲动,而置诸葛亮早先在隆中定下的“联吴抗曹”战略大局于不顾的鲁莽行为。后来事实也证明了刘备的决定是错误的,彝陵一役损失八万多人,自己也忧伤成疾病死于白帝城。就是在这极其关键的时刻,包括诸葛亮在内无人敢于对刘备加以劝说,而只有赵云出来顶着其“盛怒”,大胆陈言。《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记载说:“孙权袭荆州,先主(刘备)大怒,欲讨(孙)权。(赵)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曹)操身虽薨,子(曹)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听,遂东征。”赵云这一谏言是在刘备“盛怒”时对刘备讲的,它不仅反映了赵云在蜀汉危亡关键时刻对大局、战略的清醒认识,而且反映了他敢于不顾刘备“盛怒”,进谏忠言的忠诚和胆识。后人对赵云的这一举动评价也是非常高的。宋代萧常在《萧氏续后汉书》中认为赵云此一“舍吴而专事(治)魏”的谋略,“有诸葛亮念所不到者”。朱黼(fǔ)在《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中,论到赵云的此谏:“可谓深切著明,知天下大体矣。”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很惋惜刘备未能听从赵云的意见,说:“向令先主(刘备)……听赵云之言,辍(chuò,停止)东征之驾,乘曹丕初篡,人心未固之时,连吴好以问中原,力尚全,气尚锐,虽汉运已衰,何至使英雄之血不洒于许、雒(洛),而徒流于猇亭(今湖北宜昌市下辖区,蜀吴彝陵之战即发生于此)乎?”直到清代乾隆皇帝提起此事,还大加感叹地说:“使如赵云所言,居河、渭上流,以伐逆寇(曹操、曹丕),汉事未必无成!”

后世依据正史,说“(赵云)光明洞达,可为滥赏之戒。观(赵)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独名将而已”。这应该是对历史上赵云的恰当而公允的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