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有的人在小学成绩优异,到了中学就不行了?

ExcelVBAHome


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小学成绩几乎不能代表什么。真正的差距就是从中考开始拉开了,现在学校竞争力更强,也许会更超前。根据笔者的了解,到中学成绩下降的无非是下面两种情况:

第一种,女生理科成绩跟不上。小学大家学习进度都差不多,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到了中学,考试科目增多,学习压力增大,尤其理科难度加深,有很多女生由于逻辑思维能力不如男生,难免掉队。笔者上高中之后也是由于理科成绩差被很多原本成绩一般的男生赶超。

第二种,诱惑太多,青春期。10几岁正是青春的花样年华,很多孩子步入青春期以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很容易误入歧途,荒废学业。我们能看到中学孩子非常不好管教,他们涉事不深,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尤其现在的孩子不受任何羁绊。学业在一部分孩子眼里已然不是最重要的事了,成绩掉下来也是早晚的事。

家长不必过多的以小学成绩为基准来衡量孩子的能力。毕竟小学是入门级学习。也有很多孩子后来者居上。就我过来人的经验,中学时期是孩子学习发展的关键期,家长一定要多加关注,不可大意。当然,并不是说都给孩子过多压力与管教,而是要以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其在青春期顺利度过,这样也有助于他的学习成绩。


决胜网


孩子的教育往往牵动最广大家长的心,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最好一路开挂走向大学,成为大众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的典型!

每年春节,亲戚们向我抱怨小孩子小学成绩太差或炫耀正在读幼儿园的儿女的成绩怎么怎么样好。我都会直截了当的回复,高中尤其是高二之前的成绩没有任何代表意义。或许这是我一家之言,但也不全是胡说八道!

小学成绩出众,到初中不行,初中出众,到高中不行的例子真的太常见了,本人在这过程中就亲眼见证许多真实例子,自己曾经羡慕的同学一个一个的退步的不成样子!归根到底还是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重要节点学习的体系和目标不一致所致。奇妙的是,在这过程中偏偏有人小学成绩不好、初中一般、高中突然突飞猛进的情况出现,我偏偏就是属于这种情况。曾为此时思考过,因此比较有发言权!

用简单的话描述三个阶段的最大区别:小学是认知教育,初中是进阶版的认知教育加低阶逻辑教育,高中是成体系的逻辑教育。三个阶段是递进的关系,逐步通往教育金字塔塔尖。也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会使得有的学生习惯于某一过程(学习好),经升学途径进入更高阶段时一下产生不适应性。不适应的结果就是曾经的优秀学生一下子学不进去了,哪怕很努力,依旧效率低下。进阶到高中尤其是高二,经过系统性的学习,逻辑推理等能力逐步构建完善,这时候学习能力才定型来下,适应性好的学生也就会学的更快,表现为成绩更好。所以这三个升学节点是最容易让自家孩子实现弯道超车的黄金时间!

小学阶段:小孩子的认知和感知世界的能力在随年龄增长逐步提升,可这阶段教授给他们的确是最基础的东西。汉语的发音、组词,数学的运算法则等。基本上还算是强制灌输的记忆性内容,他们内心不一定了解这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然而在灌输中慢慢地接受了这些基础知识,也就为进阶学习打下了根基。天分好的孩子接受的比较快,尤其是真正早慧的,在这个基础灌输中就已经触类旁通,直接导致能依旧在初中阶段保持良好的学习能力!

到了初中阶段,学习的内容和强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开始强调逻辑学习,核心是根据已有信息推理出未知信息!小学学习的知识就像是砖块,到了初中就该运用这些砖块建造出一栋房子,孩子更像是一个建筑工人了。孩子一下不适应,逻辑能力没有培养到位,哪怕是小学掌握很好的根基在他眼中不过是零散的砖块,怎样砌墙根本无从下手!同样的道理,到了高中,逻辑性成为主流,且更加强调系统性,这时候构建的不仅仅是一栋房子而是规划一片建筑群了,强调的是全局视野,而非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而已!这样一来,初中用知识点建造独栋别墅能力强的孩子又可能产生不适应,以至是一落千丈!

学习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家长切不可操之过急,在关键节点监督和关怀孩子比时时督促效果要好的多。孩子平时学习好或差不代表什么,家长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犯不着过分紧张,只要孩子保持进取的心,多多重视系统性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学习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越努力,越幸运!

大山博士是一位热衷解大家学业困惑,致力痴呆研究的交叉学科好青年,大家若有问题或建议,请加关注随时交流。望不吝赐赞,欢迎评论并发表不同声音!


大山博士


小学成绩很好,初中成绩不行;初中成绩很好,到了高中却不行,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主要是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及难度不同,很多孩子没有及时适应、调整。

小学阶段

总体来看主要基础性知识,都是以学习拼音认字人数开始的,以记忆学习为主,只要学习态度端正,基本能拿个好成绩。因此大家容易发现,小学的试卷很多都是满分,九十几分的一片。

初中阶段

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还有英语,难度都有很大的提高,讲究一定的逻辑性,知识是成初步体系的,学习需要进行归类、总结。比如语文和英语,初中阶段涉及了完整的语法知识,其他的不提,就单纯英语几种时态,很多学生到初中毕业都还没有搞懂。另外还增加了物理、化学课程,这与小学课程完全不一样,这两个科学类课程知识之前都没有接触到(现在小学已经开设一定基础性的科学课程但与初中科学课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再说说数学,初中阶段开始出线性代数,后面还会涉及初级欧式几何。线性代数和几何内容出现是与小学数学根本性的区别,光靠死记硬背完全无法学好。

高中阶段

高中阶段的学习难度可以说比初中有质的变化,所有科目的知识都是成体系的而且各个学期的内容会出现不同的知识体系,理科方面还开始更加抽象化。

高中阶段学习,除了归纳、总结能力,比拼的就是知识吸收能力。比如,语文大量涉及古文阅读而且十分侧重论述能力考核,英语方面语法知识几乎学完了,以至于后面很多语法知识都用不到的。至于数学,特别是理科数学,接触完高一数学会发发现,其实初中的数学几乎是数学的起步。高中数学其实是集数论、高级欧式几何、黎曼几何于一身。而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是真正具备高等基础教育的知识体系。至于历史、地理、政治等,其知识体系之广即使大学的课程都没有这么广泛。只要成绩稍差的学生,我估计到毕业时,连很多概念都记不起来了。

为了更好适应各阶段的学习,家长十分有必要引导孩子平衡学习各科知识,从小养成对学科知识进行分类、总结的习惯。我觉得只要能做好分类、总结,初中阶段取得不错成绩是没有问题的,高中阶段得个中等成绩问题也不大。

哪吒说教育,分享家庭教育中的点点滴滴。欢迎关注,欢迎留言评论、共同探讨!

哪吒说教育


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小学的内容太简单的缘故,看不出思维的区分度。

关于人的思维,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姆把它分为6个级别:

在底部,是记忆,也是初级认知的范围。稍高一些,是理解和应用。

可以说,我们大部分的小学生,都只是在使用记忆的能力,稍微高级一点的理解和应用,都很少发展好。

小学的内容,因为老师的反复讲解,家长的劳心劳力的辅导,自然都是可以靠记忆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单纯靠记忆,是可以培养出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的。

但是,这些过多依靠记忆的孩子,到了初中,就会遇到严重的困难。你经常会发现,有些孩子,小学成绩确实不错,但是,只要是越到新的题型,就很少能够独立完成。

哪些孩子比较容易出现成绩大幅滑坡?主要就是记忆型的孩子。这些孩子,又尤其以听话型的孩子为主。

因为,有些孩子,不愿意学习,成绩肯定就一直都比较普通。反而是一些太听话的孩子,表面上看,好像考试成绩不错哟,但是一旦到了初中,就会原形毕露了--没有思考能力!

如果开发这些听话孩子的思考力?

说起来,肯定需要很长的篇幅,但是有几点是比较关键的。

第一:别对孩子太严厉了

注意,这是指严厉,不是严格。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考试出了点小错,就一直抱怨孩子,怀疑孩子。这种行为都会让孩子胆怯,继而引发不敢独立做题,不敢面对新的题目,因为她太害怕出错了。

对这些孩子来说,保险的做法就是死记答案,这样最安全,不会被批评。但是,也就意味孩子放弃了自己思考的能力。

第二:鼓励孩子去探索,去自己思考,不要太在意答案

孩子的思考过程是宝贵的,这个过程,可以收获很多,包括乐趣,毅力,面对失败的方法,尝试的习惯。

我们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答案太标准了。为了追求标准答案,否定了孩子质疑的精神,探索的精神。

低年级的时候,这些孩子一开始都是敢想的,但是一旦被批评过多,碰壁过多,就慢慢没有思考力了。

第三:思考是一个慢的过程,别太急孩子了

我经常给一些题目给大家思考,但是家长们就想知道标准答案是什么,孩子做得对不对。

其实,孩子是如何思考的,他用自己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做了哪些尝试,这是主要的。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很快知道答案呢?

说不定,过了两天,孩子就想出了解决办法,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我不喜欢直接给孩子答案,我喜欢给孩子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

比如,填3阶幻方游戏,很多人喜欢直接让孩子背口诀,比如,在射雕中黄蓉就有一个口诀:九宫之义,法以灵龟,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背下这个口诀,可以让孩子很快的解决3阶幻方,但是,也就没有然后了,一点乐趣都没有。学习探索,变成了一种技术。

对于3阶的,完成是可以当作乐趣来,慢慢摸索的,一天解不出来,可以试着解几天,等做出来那天,心中的快乐感觉一定是非常深邃的,而且特别能够增长自信心。

我的经验是,如果你希望孩子以后可以学习得更加从容,小的时候,越应该让他慢慢的自己摸索。你太着急了,以后反而后劲不足。

在我的记忆力,我上高中之前,都是没有看过参考书的,做题全是自己摸索,不会的,再问一下,但是一定是自己先要想一段时间。

所以,我的学习一直都感到很轻松,因为我不依赖答案。

高级思维里面的分析,综合,创造,是一定需要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才能形成的。

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创造的过程,这种享受,有很多人,一开始就被杜绝了。

因为,很多孩子,一开始就被封死在记忆的囚笼里!

我是翼翔老师,喜欢教育.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不想黑老师,他们已经很不容易了,但这个问题老师必须背锅!

孩子没有好习惯是很严重的问题,家长的教养方式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但是,到了初中孩子就成绩跟不上本质就是小学教育失败!甚至可以说小学教育就是假的教育!

孩子的分数早就不再是反应孩子学习情况的镜子了!它还是反映家庭素养的镜子,反应教室教学质量的镜子,而孩子本身是最诚实的,你们教了什么我就表现什么!

正是因为孩子的成绩已经不单单是孩子的问题了,所以各路大神都开始忙活起来表演魔术,比如只要成绩过得去,家长就不会太怎么管理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态度,那分数的好坏真的能反应孩子的学习能力吗?老师都不敢说完全能代表吧!

各种原因导致了老师教学的成人化现象!成人化教学有什么表现,大家上网搜视屏就一目了然了,各种课程教学视屏特别多,特别是讲题的视频,老师把自己对题目的理解一一道出,很多的难题都解出来了!如果是年纪大点的人观看了还能在脑子里形成一个逻辑推理过程,但如果是孩子们观看了,则是一头雾水!

很多资料教材上都明示了,小学阶段的教育重点在引导孩子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逻辑推理和学习方式方法!小学生的成绩并不应该作为孩子的考核目标,但老师们校长们还是会把成绩当做第一考核,目标这样确定,那分数的含金量自然会降低!很多老师自然会把怎么让分数显得好看当做自己的主要任务!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就成了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了!很多孩子只能对自己做过的题有感觉,但相同的题型不同的表达题目,就完全不会做,很多孩子都是死记硬背对付的!到了初中了,因为不会分析数据,对其中的变化完全不能适应,选择超过两个以上就不知道如何操作了,小学知识变化少,题型固定,初中未知量增加到两个以上,脑子就完全跟不上了,所以七上知识点和六年级差不多,而七下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七下突然有很多的孩子开始掉队,而且怎么补课都很难跟上!这个锅只能小学老师来背!

有些老师为了所谓的分数,强制让孩子用分步计算应用题,理由居然是每一步都可以有分,列综合算式如果计算错误会一分不得!孩子们都会坚决执行,在最应该训练关系组织结构能力的时候失去了这个训练的机会!教语文的老师也是如此,不尊重孩子的真实想法,只认可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逼迫孩子放弃自己的情感体会经验,去写出一些完全不明白的东西!

这两个例子只是小学阶段教育方式的一个缩影!这些教育能力都是考资格证不能拥有的!

如何去引导孩子拥有很好的逻辑推理分析能力,情感表达能力,这些师范学院能教授吗?有教育砖家出书说明了吗?为什么考资格证的资料里有那么多的教育理念,却没有几个老师真的执行呢?难道是资料太过理论知识无法实际操作?

老师是在上课还是在搞教育?

老师的初心真的是教书育人吗?

有孩子成绩非常好就真的代表老师教育能力没问题吗?

给孩子补课的老师一直在讲题目,真的对孩子有做用吗?

找学校老师补习功课真的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吗?这样贿赂裁判员真的就让孩子更具竞争力吗?


造梦小兵


这个很简单!为什么有的人小学成绩优异!中学就差的一塌糊涂?这肯定是有原因的!

小学的学习一般都是记忆性知识,只要你下功夫,我就不相信你考不了好成绩!这个时候就凸显那个背书好的人的优势啦!不善于背书的学生这个时候就不行啦,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都是需要记忆的!你脑子好就一定会记住,老师有时候出的题都是原题,你记住啦肯定分就好啦!



中学学习和小学学习不是一样的!中学不再单纯的追求记忆(当然不记忆是不行的)中学学习要求的是思维逻辑能力!例如中学物理,中学数学,中学化学,中学英语!你只会背你根本就考不了很好的分!只有你理解了学习的内容,你就一定会!这个时候就凸显那个逻辑好的学生卡!逻辑好,思考的快,内容就很容易记住!那个只会背书的学生这个时候自己就懵啦,为什么自己想不到这个问题!自己都记住啦,为什还不会,因为你只记住那一道题,你根本就不会知识迁移,所以你的成绩就不行啦!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关注评论点赞!感谢!


平凡的快乐


你说的这种情况确实不少,要知道,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父母的培养习惯息息相关。很多家长普遍认为,只要有监督或者陪孩子做好当天的作业,平时将孩子交给补习班,就是完成了培育孩子学习的任务了,其实这是不对的。

造成孩子成绩下滑的原因很多,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心孩子成绩的爸爸妈妈们注意:



1、爸妈只做到了督促孩子学习,并没有养成孩子的良好自主学习习惯。

很多爸妈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会因为孩子年纪小,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而做到每天督促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当天的作业,这样的坚持,当然可以保障孩子的学习成绩。

但是,爸妈们通常只做到了督促,并没有教给孩子一个自主学习的方法,也没有给孩子做好学习的榜样,所以,一旦上了中学,孩子没有爸妈的督促,又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就成绩一落千丈。

2、小学知识简单,父母基本可以辅导孩子的学习。而随着中学知识的加深,有些父母开始没有能力给予孩子答疑解惑。

而孩子已经习惯了向父母求助,从前没有培育其它求教渠道,那么没有了能够随时辅导自己学习的人,学习成绩下滑在所难免。

3、中学时代开始进入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没有跟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而改变,孩子心态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孩子们容易为了反抗家长或老师,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会养成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玩游戏,不注意听课故意捣乱,不做作业等等,这些都会让孩子成绩下滑。这就是传说中的中二病吧。

所以青春期的父母,要学着尊重孩子,好好沟通,让他们顺利度过残酷的青春期。

希望对爸妈们有帮助,共勉之。


Ally育儿咨询师


小学的学习和中学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而如果孩子做好适当的调整,是很快会出现成绩下降的问题,那么具有哪些不同点呢?1、知识更为复杂;2、学习节奏不一样;3、学习方法也要做出变化等。


综合上面的问题和不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仅供大家参考)


1、知识更讲究系统掌握,也更复杂

在小学阶段,我们经常看到这些的现象,孩子平时没有多努力,但是学期最后一个多月通过大量练习也可以很快赶上来,但是这样的方法到了初中效果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呢?这就体现小学和初中的知识区别了。首先,初中更讲究系统的学习学科知识,前面的要牢固,还要有不错的思维推理能力,那么小学知识简单知识的铺垫,可以零散的练习一些知识点习题同样可以掌握好,因为前后基础衔接都不难。


2、学习节奏把握不好,继续小学模式是学不好的。

很多孩子上了初中之后还是按照以前小学的习惯学习,这样的效果和节奏是跟顾不上的。因为小学只有三个考试科目,而初中有9门学科考试,而这知识量和学习压力也增加不少,如果自己仍然按照小学的节奏,那么时间是完全不够的,因为知识增加多了好几倍,但是还是用同样的方法和时间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学习上,要进一步规划时间和学习的节奏,让你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每一科的知识。


3、学习的改变才能让你更上一层楼。

小学更多的是基础和推理逻辑不强的题型,但是中学的更讲究思维的推理和系统的方法综合能力。如果我们平时听课还是只满足书上的例子,可能你最多只能达到中等成绩,但是思维推理的能力才是初中最主要的能力,特别是理科。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经常用到思维的能力,所以简单说,小学要多做,初中不仅要做题,更重要的思维的训练和综合归纳和运用的能力。


思维数学小课堂


小学的知识结构和初中相差太远。

小学主要两门课,语文数学,英语在部分偏僻一点的地方,甚至都不开课的。

那么小孩子只要在这两门课上,真正下功夫了,一般都能学好。

这就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小学生的成绩,大部分都还不错,都很理想。原因就是科目构成简单,学生时间比较多。

可以这样说,构成简单的科目,让聪明一点的孩子,即便是贪玩一点,都能学得不错。时间比较多,在老师作业安排下,认真的孩子,成绩也还不错。

初中就不一样了。我记得我第一周上初中惊呆了,怎么有那么多科目呢,简直让人傻眼了。

语文数学英语生物政治地理历史,初二物理,初三化学。

九科啊,从两科到九科,信息量一下子增加这么多,很多学生就开始跟不上了。

到了初中,学习方法、习惯、状态都必须有更改。而一部分学生,还用在小学的状态。在面对信息量巨大的初中,开始有些力不从心。

另外,初中是孩子开始有着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自我归属的时刻,开始叛逆,开始追求自己的青春。

在这信息量巨大的初中里,去找自己个性,可想而知,个性是不一定能找到,成绩倒是要倒下了。

用通俗一点的话,那就是初中开始玩了。

也就是说,对于小学成绩好的,初中成绩不好的,要么就是信息量太大力不从心要么就是初中开始追逐属于自己的个性去了,要么就是在自己的学习方法上不是太得当,要么可能是家长孩子都还用小学的生活学习方式,没有真正的初中状态。

当然,这些只是一个总慨,具体到个人并没那么准确。比如说,有一小部分可能会因为家庭,比如父母离婚什么的。对孩子学习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大雄老师


需要从学习内容和考试内容两个角度分析。以语文为例:

在小学,重点是字、词、句的学习,重在打牢基础,同时,渐渐能阅读较为浅显的文章,能写简单的作文。以中国小学生的勤奋,以及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字词一般都学得很扎实,课文读得也很熟练,作文也能做到文从字顺。

小学语文考试侧重于语言层面的考察,考察你对字词句的掌握程度,而且阅读理解题也大多停留在语言层面,基础扎实的学生应付起来不难。所以小学语文考高分挺容易的。

进入初中和高中,语文学习的侧重点变了。不再以语言层面的字词学习为主,而是更深层的思维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不是说中学不积累字词,不背诵诗文了)。如果家长和学生不能及时转变观念,头脑还是认为学语文就是学字词,成绩肯定会泯然众人。

大家看一看中考和高考的语文试卷,绝大部分的分值都来自阅读和作文。以中考(满分100)为例:

作文40分,题目或材料一般都有一定深度,你能准确理解并挖掘出其深度吗?这其实是考查一个人对生活乃至人生的理解。理解了,言之有物,用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便属一流文章。组织文字而成文章,背后还是人的思维能力。

两篇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43分左右,文中的这些字词全认得,但文章主旨、文字背后的感情能把握准确吗?其谋篇布局能准确分析吗?其人物性格能准确概括吗?其用词遣句的妙处能分析出来吗?这背后实际上是考察人对文章及文字的理解感受能力。

考察的标准变了,学习的策略也要跟着变。课本要学好,该积累的还要积累,但仅此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大量的高质量地阅读,用优秀的作品不断刺激大脑,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让自己能在更高的高度认识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