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渑池县便衣警察:让山村26个贫困户过上“甜蜜”生活

渑池县便衣警察:让山村26个贫困户过上“甜蜜”生活

初夏时节,渑池县英豪镇的姜王庄村,骄阳似火,田野里一片金黄,那些沉甸甸的麦穗摇曳着,带着一些嘶哑,在风中发出喃喃的低吟……

6月5日,记者来到这个革命老区采访。走进驻村工作队的办公室,快12点钟,还有人在忙着落实核对该村到户增收项目,随同的英豪镇副镇长段振宇介绍说,他们就是渑池县森林公安局的驻村帮扶便衣警察吉彦峰和武百锁。

“俺村有贫困户48户,去年已经脱贫26户,其中5人还被县、镇评为脱贫致富带头人、脱贫致富光荣星”吉彦峰自信地说。

记者想一看究竟:“那咱随便去一家看看?”驻村帮扶民警武百锁随即带着记者走出该村党群服务中心,指着不远一处大棚笑着说:“走,随便挑一家,我们领你去看看。”

渑池县便衣警察:让山村26个贫困户过上“甜蜜”生活

沿着村道嗅着麦香,来到一处大棚前。他们一声招呼,一对忙碌的夫妇从大棚钻了出来,双手在工作衣上蹭了蹭,嘿嘿一笑,迎接大家进棚参观。

户主叫杨伟林,家里有4口人,夫妻俩靠着打工种地为生。俩孩子上学后,特别是上了大学后,家里的经济状况更是捉禁见肘,一度成了贫困户。

渑池县便衣警察:让山村26个贫困户过上“甜蜜”生活

2016年在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后,便衣民警吉彦峰和武百锁、驻村第一书记,采取进村入户的办法摸实情,探家底。在短短1个月时间内把全村474户在家农户全部走访一边,摸清村情、民情、户情,确定了贫困户基本资料信息,不错评一户、不漏评一人,并率先在全县建立“一户一档”贫困户档卡管理模式,即每户贫困户有一份信息采集表、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共确定贫困户48户139人。

渑池县便衣警察:让山村26个贫困户过上“甜蜜”生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加快发展的前提。他们在了解到村民服务中心只有3间简陋平房,与学校校园混合,严重影响校园安全,无法满足群众需求,急需分离后重建。于是他们积极协调,在县黄河河务局和英豪镇党委、政府、森林公安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占地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90平方米,2层16间办公室,总投资52万元的一座集村三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文化书屋、村民服务中心、档案室、远程教育、脱贫攻坚办公室等为一体的村级文化大院于在2017年4月份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文化戏台、38盏“LED路灯亮化”项目;户户通村内道路硬化工程;绿化工程都得以实施。

渑池县便衣警察:让山村26个贫困户过上“甜蜜”生活

贫困村的贫困状况有多种原因,其中最主要一条就是村级基层组织力量薄弱,党员向心力、凝聚力不强。要想改变姜王庄村的落后面貌,大家形成了共识,那就是抓党建促脱贫。首先组织召开由脱贫攻坚责任小组成员、帮扶单位党员干部、贫困户代表参加的工作研究会议,研究部署每阶段重点工作;其次,率先成立了首家姜王庄村 “乡贤理事会”,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教师、土专家、天秀才等“乡贤”群体在道德引领、社会新风、邻里协调、乡村治理和脱贫攻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村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农村社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为群众架起了一座既有别于乡村干部,又能紧密联系乡亲们的“干群连心桥”。

渑池县便衣警察:让山村26个贫困户过上“甜蜜”生活

“农村富不富、关键是出路”,产业发展是脱贫致富的必经之路,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输血”向“造血”转变的根本手段。姜王庄全村耕地2644亩,长期以来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小麦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玉米面积500余亩,只有少量朝天椒等经济作物。为大力发展经济产业,他们积极协调配合村里科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坚持“短平快”短期产业和“长久稳”长期产业两手抓,去年10月,又成立了渑池县英豪镇英杰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推行“合作社+种植大户+贫困户”的运营模式,通过指导贫困户发展产业、流转贫困户土地、雇用贫困户务工等多种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2017年5月组织人员到周口太康县考察西瓜产业后,决定以西瓜为姜王庄特色产业发展之一,由种植大户流转12户贫困户土地250余亩,精选品种黑美人、麒麟、春光,并有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从5月份开始种植,8月初早熟西瓜开始上市,将持续销售到10月中旬,短短5个月时间,可直接带动贫困户务工50余人 ,人均增收可达2500元左右。按照全县“两椒一药”产业规划,他们鼓励引导贫困户发展花椒产业150亩;借助产业扶贫奖补政策,引导村里发展蔬菜种植基地300亩,发展食用菌大棚24个、蔬菜大棚2个,能带动26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脱贫。

渑池县便衣警察:让山村26个贫困户过上“甜蜜”生活

在杨伟林的食用菌种植大棚内,吉彦峰说,伟林是个经济头脑灵活的人,借助金融扶贫,贷款5万元,承包了1个食用菌大棚,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精心管理种植的香菇长势喜人,第一二茬香菇就可收入2万元左右,其产品被洛阳、三门峡客商抢购一空。2017年杨伟林就光荣脱贫,还成为了村里致富带头人。

渑池县便衣警察:让山村26个贫困户过上“甜蜜”生活

今年63岁的脱贫户周文艺,几年前因妻子残疾、自己有病、孩子无业,全家生活举步维艰。在精准扶贫工作队支持下,利用金融扶贫选定了特色产业种植,靠种西瓜、季节蔬菜、孩子外出务工,家庭实现了脱贫,也成为了村里脱贫致富带头人。

渑池县便衣警察:让山村26个贫困户过上“甜蜜”生活

6月5日,驻村帮扶民警和镇村干部再次走进特色种植大棚,了解瓜农周文艺的瓜田中期管理,看着满地绿油油的西瓜,周文艺的脸露出了开心的笑。

渑池县便衣警察:让山村26个贫困户过上“甜蜜”生活

摄影记录丨段俊鸽 文字撰写丨李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