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老牌港星林黛:瑰麗的一生,只剩下‘紅顏薄命’


近來讀柏楊先生的《西窗隨筆》,多次提及了一位已故老牌港星林黛。


老牌港星林黛:瑰麗的一生,只剩下‘紅顏薄命’

林黛這個藝名來源於她的英文名‘Linda’。不得不說,這個翻譯實在比‘琳達’要美得多。

林黛原名叫程月如,出身名門,父親是民國桂系軍閥李宗仁和白崇禧的秘書程思遠。

與其他民國女星比,這出身可謂顯赫。

用今天的話形容,‘白富美’是沒跑了,還是出身官二代的‘白富美’。


老牌港星林黛:瑰麗的一生,只剩下‘紅顏薄命’

這樣的女子,在何時都是眾星捧月般的存在。林黛自然也是這樣。

隨著時代的變革,49年她與母親移居香港,雖然幼時的奢侈生活無法繼續,但是依舊憑藉自己的美貌,名滿香江。

老牌港星林黛:瑰麗的一生,只剩下‘紅顏薄命’

面對這樣的尤物,柏楊先生言語之間似乎沒有憐香惜玉的意思。

例如,柏楊先生認為林黛女士眼距過近,並不好看。


老牌港星林黛:瑰麗的一生,只剩下‘紅顏薄命’


林黛自然是美的,圖片中的眼線勾勒的過長,顯得眼距尤近,除此之外,五官是挑不出很大的毛病。

這張沒有過於修飾眼睛,看起來倒還好。

老牌港星林黛:瑰麗的一生,只剩下‘紅顏薄命’


至於林黛的演技,柏楊先生認為也是麻麻,簡直辜負影后的聲譽。

老牌港星林黛:瑰麗的一生,只剩下‘紅顏薄命’

但實際上林黛四次斬獲亞太影后,這個記錄至今沒人能破。

靠著上面那張未做過多修飾的圖片林黛進入了‘長城電影’,沒有受到重用,之後轉投‘永華影業’,靠著一部改編自《邊城》的電影《翠翠》一炮而紅,一時間受到各家公司爭搶,最終花落邵氏。


老牌港星林黛:瑰麗的一生,只剩下‘紅顏薄命’


《金蓮花》、《貂蟬》、《千嬌百媚》及《不了情》。

這些電影為她贏得四座亞太影展獎盃。

想來無論如何演技還是有的,只是柏楊先生要求甚高,沒幾個人能達得到。

柏楊先生說林黛被人記住多半因為“紅顏薄命”。

‘任何電影明星,只要是女的,一旦吃了一塊錢的巴拉松,不管她香消玉殞不香消玉殞,都會轟動一時。’

(巴拉松是類似於敵敵畏的一種農藥,上世紀五十到七十年代的‘自殺聖品’。)

後來大家談起林黛似乎除了‘紅顏薄命’也想不出合適的形容詞。

但薄命的女人何其多,早逝的女人能被人記住要不因為美,要不因為才。

囿於時代,這原因多半歸於美貌,自然大家對於林黛的印象就是‘紅顏薄命’。

能做電影明星,無疑大多都是百裡挑一的長相,電影女星多加修煉,幾可成為‘美’的代言人。


老牌港星林黛:瑰麗的一生,只剩下‘紅顏薄命’

美人在懷,任你是百鍊鋼,也能化為繞指柔。但美人在懷,於多數人而言還是幻想,蓋因美是稀有的,不常見的。

但隨著電影的出現,足不出戶,也能欣賞到美人的風姿,長久下來,美貌的電影女星似乎也在某種意義上成了觀眾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林黛早逝才會震驚全港乃至華人社會。

美人哭泣,才會嘆我見猶憐,美人早逝才會嘆紅顏薄命。

倒不是同意現在是‘看臉的社會’或者‘顏值即正義’。而是想要回答柏老的說法:為什麼電影女星早逝或者受傷會轟動。

美人是稀缺的,能被大眾喜愛的美人更是少之又少,觀眾因著對電影女星的喜愛,便不忍她們受過多的傷害,美人早逝更是一種遺憾。

林黛如是,阮玲玉如是,大抵人都不忍心美早早的被現實粉碎,因為生活足夠普通甚至醜陋了,所以還是希望遠方的美、熒幕的美能留存久一點,再久一點。

可若真是活到耄耋之年,觀眾似乎又會感嘆‘美人遲暮’。

大叫一句:

此女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寫下你的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