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兒子犧牲3個月後,父親也戰死沙場,為悼念他,全國降半旗三天

文|書生

抗日戰爭時期,為了趕走日本侵略者,保衛自己的家園,無數愛國人士紛紛投身到戰場中,有的甚至一家老小全都加入到了抗日隊伍中,今天書生要給大家講的就是這麼一位愛國將領。

他叫範築先,1881年出生在河北邯鄲市館陶縣一戶貧苦農家中,23歲時加入北洋軍,因表現優異被送入天津北洋陸軍講武堂炮兵科深造,畢業後先後擔任炮兵連長、營長、旅長等職務,1931年被調往山東,在韓復渠手下任第三路軍少將參謀一職,不久後又擔任山東沂水縣縣長一職。

兒子犧牲3個月後,父親也戰死沙場,為悼念他,全國降半旗三天

範築先上任後,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大力整頓當地不良風氣,禁菸禁毒,嚴懲鄉紳惡霸,減輕百姓稅收,他還籌集善款用來修建醫院,救濟災民和殘疾人士,極大改善了當地百姓的生活狀況。不僅如此,範築先在任期間還經常帶著隨從到大街上了解民情,抓捕聚眾賭博以及吸毒人員,漸漸的沂水縣再也沒人賭博吸毒了,生活也好了很多。

1936年範築先調任沂水縣時,聞訊趕來的百姓堵滿了街道兩旁,大家依依不捨的和他道別,很多人都忍不住哭了起來。範築先見這麼多百姓來為他送別,心裡也十分感動,他拒絕乘坐車輛,親自和那些送他的人道別。

他每走幾步,就停下來和送他的人拱手致謝,不過幾百米的街道,範築先硬是走了一上午,直到中午才走了出來,由此可見範築先在沂水縣有多受歡迎。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範築先任山東省第六區遊擊司令員,同年10月,侵華日軍進犯黃河北岸,朝著山東奔來。這時山東省主席韓復渠以“保存實力”為由,命令範築先率部撤退。

兒子犧牲3個月後,父親也戰死沙場,為悼念他,全國降半旗三天

範築先拒絕後退,並表示要與日軍血戰到底,在共產黨的幫助下,他在山東建立了魯西北抗日根據地,成立了20多個抗日政權,並且親自訓練民兵,堅守在抗戰最前線。雖然當時範築先已經是56歲高齡,年近花甲了,但每次戰鬥,他都帶隊衝鋒,永遠衝在最前面,為戰士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除了自己抗日之外,範築先還把他的孩子們也先後送上了戰場。他的次子範樹民擔任青年抗日挺進隊隊長,二女兒範樹琨也在青年抗日挺進隊工作。1938年8月範樹民在濟南戰鬥中犧牲後,範築先任命當時只有20歲的二女兒範樹琨接替大隊長之職,帶著部隊繼續和鬼子戰鬥。

兒子犧牲3個月後,父親也戰死沙場,為悼念他,全國降半旗三天

不僅如此,之後他又將自己的長子、長女、三女兒全都送到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之後他們也相繼走上了抗日戰場。5個孩子全部被他送入了戰場,舍小家,顧大家,範築先已經做好了和祖國共存亡的準備,完全不給自己留後路,這需要何等的氣魄啊。

1938年11月14日,範築先等600多名官兵被日軍包圍在聊城,範築先親自站在城樓上督戰,戰士們鬥志高昂,無一人後退。15日上午,日軍用大炮猛轟城池,城破後,日軍瘋狂湧入,和中國軍隊展開了慘烈的肉搏戰,中國守軍死傷殆盡,範築先身上也多處負傷。見突圍無望,不願意成為日軍俘虜的範築先拔槍自盡,年僅57歲。

範築先犧牲後,國共兩黨都為其舉辦了隆重的追悼儀式,國民政府下令全國降半旗三天,以示哀悼。

兒子犧牲3個月後,父親也戰死沙場,為悼念他,全國降半旗三天

在次子為國捐軀僅僅3個月後,範築先也戰死沙場,其他四個孩子也在為抗戰的勝利而奔波著,範築先一家稱得上是滿門忠烈。而正是因為有無數個範築先這樣的舍小家,顧大家的家庭,我們最終才趕走了日本侵略者。在今天這個和平年代,我們更應該感謝那些為祖國流血犧牲的革命先輩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