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过“年”,过“关”,过“活”

​一、过“年”

年和往年相比,如果比较“年味儿”,恐怕无出其“左”。各个城市精心准备的“庙会”纷纷关停,各大景区连续几周的宣传变为泡影。自从北京故宫宣布关闭后,手机上接连不断响起各地景区停止营业的信息。年味儿在今年被“疫情”逐步压缩,欢度春节更多的是着落在一个个单独的家庭个体上“自娱自乐”。

过“年”,过“关”,过“活”

腊月二十八,全家人开车返回家乡过年,此时武汉还没有封城,家乡年味正浓,大家购买过年的年货和准备走亲戚的礼品。我们也购买了礼品,准备拜访一年不见的亲人。腊月二十九,武汉封城,各地“紧张”情绪急剧蔓延,家里人立即带上口罩,同时前往药店购买口罩、酒精、消毒液、洗手液,最终口罩和酒精买到了,其它几样已卖脱销。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四口看春晚,夜里短信通知第二天取消拜年、串门,于是索性就完整看完了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年初一早上七点二十起床,给老家的叔叔婶婶、姑姑舅舅电话拜年。虽不能相聚,电话聊天互相传达信息,互相嘘寒问暖,虽说不缺温暖和亲情,但多少都有些焦虑和担忧。

尽量不出门,待在家里看着新闻,总觉得心里闷闷的,反正都是居家,不如提前返程。于是一家人在大年初一结束了老家之旅,带上买的礼品和各种年货回到了郑州。为了减少出门的次数,初二一早开车前往水果蔬菜市场和药店进行采购,蔬菜大多数已经卖空,口罩、酒精、消毒液也早已售空。蔬菜市场老板说一大早就去进货,但现在还没到。

今天是初二,传统的年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虽然时间仍然继续,可是不得不说,至少在我的心里,年已经“过”完了。此时此刻,唯愿家人们都能够健健康康,唯愿亲戚们都能平平安安,唯愿疫情能够快点缓解。

二、过“关”

刚下高速,路口就有一排障碍,留着一个口,周围全是人,有身穿黑色制服、戴口罩的警察,有身穿白色防护服、武装到牙齿的医护人员。车辆一个一个的通过,只为防止武汉和湖北各地车辆进入市区。刚到小区门口,车被社区物业人员拦下车,要求我们车上所有人测量体温,并登记住户信息和身体状况。等到回到家里,内心总算松一口气。此时此刻,我们相视,内心滋味复杂而凝重,客观上而言,我们算是过“关”回家了。

打开微信,愕然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和我们一样顺利。就以我们老家而言,各个跨乡、跨县的省道、县道、乡道,均设置了障碍,只出不进,更有的村里严令人员流通。还有的直接挖断路面,禁止通行。如同回乡的路艰难坎坷,返程之路也必定如同关羽一样需要重重地过“关”。今天有同事说想要返程,却发现路已经被障碍堵死了。还有位朋友说,在路上转了两个小时,连乡都没有出。

过“年”,过“关”,过“活”

回到家里,我对妻子说,内心感受怎么这么沉重啊,好想大吼一声,甚至大哭一场!妻子说,是啊,现如今才算是较深地理解了,战争年代的人们感慨和平的弥足珍贵。我们多么渴望,自由、轻松、祥和的春节啊!

三、过“活”

腊月二十九,还在老家的时候,妻子在武汉过年的同学说,上街想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和食品,却发现商店里早已经被购买的空空如也。于是转了一圈回家了。昨天网上传了一张照片,照片上一颗白菜竟然卖到了七十四元人民币。当时的我们不敢相信。今天早上去买菜,就在所住的小区,有邻居就买到了三十八元一颗的白菜,我们购买的豆角十一元一斤。有的邻居到附近大型超市采购,满满的都是人,现场发来的视频展示,连挂面和方便面都销售一空了。人们用行动展现了生存的智慧,多囤用品、以备不需。

相对于生活,金钱竟然显得如此“不堪一击”。而相对于年前的时光,彼时彼刻成为了美好的回忆。虽然我个人非常愿意相信,各种刚需品一定都在路上,但是,此时此刻,生活竟然变成了一个“高成本”消费!

过“年”,过“关”,过“活”

回到家里,吃着年前购买和做好的食品,看着刚刚买回来的物品。五味陈杂,我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要不我们一天就吃两顿饭吧,一顿上午十点吃,一顿下午四点吃,到了晚上八点就休息,第二天如此往复,反正也出不去,不如省点事儿。一向勤快按时按点、不苟言笑的老父亲,这次没有立即反对,反而“笑”着说:“中”!

四、过“欲”

从武汉封城伊始,就反复想着一件事儿,为什么伤害人类自身的往往都是自己的“欲望”!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在为欲望奔波。就好像今天,家家户户囤积粮食和用品,是为了生活的欲望;疫区之外的各省市谈“武”色变,是为了生存的欲望;回乡过年,是为了团聚的欲望;及时返程,是为了工作挣钱的欲望。这都无可厚非,即便是白菜价涨到了吃不起了,也都能理解“物以稀为贵”的法则。

我始终不理解的是,“非典”和这次的“疫情”的追根溯源暴露出的“欲望”。当猎奇之心遇上了“口欲”,原本永远不会接触人类的病毒,就跨越了物种,涉足了人类社会。他们真的缺这“一口”吗?个人认为他们不缺!他们缺的是标新立异的“虚荣之心”和与众不同的“区别之心”。野味儿少,野味儿贵,这正是展现“我有”,别人“没有”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尽情享用各种野味儿,大肆夸张、炫耀自己的感受,以此作为谈资,收割万千眼巴巴看着他们却不得“吃”的,“普罗大众”钦佩和羡慕的眼神。而真实的味道,他们自己都未必习惯!

过“年”,过“关”,过“活”

这些从事野生动物贩卖的人,这些爱好食用野味儿的人,不仅自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让上千名无辜者患病,更让全国各省亿万人民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掀开全国各地压抑的阴霾,我们每个人更要审视自己的“欲望”。节制一点、再节制一点,让野生的回归自然,让人类的回归正常。

五、总结

网上最近流传这么一个段子,说:“2003年非典,易感人群是20岁至37岁青壮年;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易感人群是40至60岁中老年人,这是多大仇啊!追杀了17年!”

看完之后,我一点也不想笑!事实上,更加真实的版本是:2003年,青壮年人开始流行吃野生动物,引发了非典,还不吃一堑长一智,等到非典一过,“口欲”来了,继续吃野生动物不放松,连续吃了17年,引发了今天的疫情!可笑、可悲、可叹!大自然总是这么的“公平”,在她眼里我们和野生动物一样,都是平凡的生物,穷奢极欲之后常常伴随汹涌的“反噬”。

回首历史无不如此,远有玛雅文明、西域楼兰古国,近有九八洪水、沙尘暴和雾霾。深处人类社会,我们时常忘记自己的“自然属性”,经常“努力奋斗,回馈社会”,却很难做到“无私奉献、回馈自然”。学校里,学生做错了有校规的惩罚;社会中,人们做错了有法律的制裁;而自然里,人类做错了也自然有“自然法则”来“洗牌”。

过“年”,过“关”,过“活”

“管住嘴,迈开腿”,再想吃些什么稀奇古怪,就去跑个马拉松吧。因为运动不仅能用来减肥,更能让我们远离“灾祸”。毕竟人只有“饿”了,才懂得一日三餐的美妙!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启发。这是与您分享的第491篇文章,欢迎您的阅读,我们下周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