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那些愛搶玩具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愛搶玩具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一進入冬天,孩子們的旺盛精力就不是那麼容易發洩掉,為了保證孩子有充足的運動,每天還是應當帶孩子多出來走動、玩耍,運動。


這不馬上就快過年了,孩子們一紮堆,矛盾衝突就來了。


亮亮跟幾個小夥伴在滑梯上玩小汽車。開始三個人玩得不亦樂乎。好景不長,才半個小時的時間,幾個孩子就打起來了,因為誰都想當車隊裡的“老大”,玩最酷的汽車。


孩子為什麼愛搶玩具??


愛模仿是孩子的特點,在遊戲中常常會看見別人玩什麼自己也想玩什麼,看見別人有的,自己也想要。其實對成人來說,當我們看到一件喜歡的東西時,在內心中也是希望自己能夠擁有的。孩子也是一樣。


而且對孩子們來說,搶玩具也是一種交往的方式。三歲之前的孩子還很難有自我控制的能力,物權概念還很模糊,他們就會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的,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要擁有。


孩子還不知道分享的好處,不知道分享可以帶來快樂和友情、更多的玩具。所以低齡孩子之間就會發生搶玩具這樣的行為。

那些愛搶玩具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怎樣讓孩子學會分享??


想要孩子分享,首先你得讓他明白分享和物權的概念。懂得了這份樂趣,他就會更願意分享。

01

對孩子的物權概念,父母要明確支持

比如,帶著孩子在房間裡走走,告訴他哪些是專屬於他的東西。當孩子對某樣物品大叫“我的,我的”的時候,要及時給予肯定。父母也可以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物權概念。例如,可以和孩子說“對,這些是你的東西,慢慢說。媽媽不喜歡你隨便大聲喊叫”。


長此以往,孩子會走出“自我中心”,卻保留因擁有“物權”而獲得的自尊和安全感。父母要充分認識,物品的所有權和分配權屬於孩子,如果強行處理比如強制孩子去分享,會降低孩子的安全感,甚至產生反抗行為,不利於今後與他人安全相處。

那些愛搶玩具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02

父母要樹立“分享”的榜樣

家庭是學習分享的好環境,父母要做好榜樣,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例如,先把好東西分給大家,最後給自己;拿出自己的東西幫助別人等。


對不願意分享的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交換的遊戲。例如,孩子喜歡屬於媽媽的東西,讓孩子玩又不礙事時,媽媽就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跟孩子互換,以達到分享的效果。

03

不要強迫孩子分享

在成長過程中,自我意識的發展早於分享意識的發展,這是孩子發展的必然過程。如果父母強迫孩子分享,只會讓他對父母及分享自己東西的孩子產生不滿情緒,使他的內心產生不安全感,甚至會變得更小氣。

04

適當滿足孩子的要求

父母對於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適當滿足,對於不能及時滿足的要讓孩子學會等待,不要過分遷就他,即使孩子態度很強硬,父母也要堅持到底,不給孩子留任何餘地。如果有一次妥協了,孩子就知道下次有機可乘。

那些愛搶玩具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05

讓寶寶學會道歉

如果寶寶搶走了他人的玩具,父母要鄭重其事地向對方道歉,並告訴寶寶,他搶了別人的玩具,讓別人傷心了,所以應該說聲“對不起”。如果寶寶不說“對不起”,先不要強求他,每次遇到類似情況,父母都堅持道歉,這樣做既給被搶玩具的寶寶足夠的尊重,也給自己的寶寶樹立了榜樣,讓他明白這種行為是錯誤的。

06

引導孩子懂得換位思考

父母可以有意給孩子製造一些挫折,適時地進行教育引導,讓他懂得只有友善和互助才能贏得大家的喜歡。例如,鼓勵孩子多參加合作性的遊戲活動,指導孩子在玩中感受尊重、幫助和謙讓別人,學會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情緒。


當孩子與其他孩子一起遊戲時,父母要及時向孩子解釋,幫助他理解分享時會遇到的問題。例如,其他孩子把屬於自己的布娃娃搶去,父母可以讓孩子對其他孩子說:“我太喜歡我的布娃娃了,我現在就想抱著我的布娃娃。”如果孩子不肯把自己的玩具給別人玩,父母要表示理解。

那些愛搶玩具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分享行為訓練營


Step1:在家中和寶寶玩遊戲,讓寶寶相信玩具分享後能夠重新回到自己手裡。父母可以向寶寶借走玩具,答應5分鐘後還給他。寶寶就會逐漸理解,東西時暫時離開字,過一段時間會回來。


Step2:和其他寶寶玩交換遊戲。比如,大家交換玩具3分鐘後歸還,讓寶寶感受到既能享用別人的玩具,也不會失去自己的玩具。這樣做進一步增強了寶寶的安全感,並使他體會到分享的價值和快樂。


Step3:開展集體遊戲。最好選擇需要團體協作的項目,如搭積木等遊戲。在遊戲過程中,父母要鼓勵並引導寶寶自行協商分享的規則,體會分享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