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如何看待QS, TIMES, USNews等大学排名

首先,很多排名都是本科生教育的排名,但是这些排名确实影响了很多人们对国外大学的判断。

如果你是读研究生的话,你其实应该更注重的是专业排名。如果要回国就业呢,还是需要结合一些国情,大家更多会选择那些综合排名高,知名度更高的大学。国内的HR在招聘的时候呢,有一些会严卡QS排名。很多国内知名券商更是有自己的招聘target school,大家自己去论坛上都能看得到~

下面跟大家讲一下,排名规则都是什么?

1. USNEWS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大学排名,是由《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在每年8月发布的。它的排名规则是:

第一:世界学术声誉 (12.5%)

第二:区域学术声誉(12.5%)

第三:论文发表 (12.5%)

第四:文献引用质量 (10%)

第五:文献引用量 (10%)

第六: 高质量论文引用量 (12.5%)

第七:高质量论文引用比率 (10%)

第八:国际合作研究 (10%)

第九:博士学位授予量 (5%)

第十: 教授获博士学位量 (5%)

2. QS由教育组织Quacquarelli Symonds(QS)所发表的年度世界大学排名,排名包括主要的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及学科排名。它的排名规则是:

第一: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 (40%)

第二:全球雇主评价 (10%)

第三:单位教职的论文引用数 (20%)

第四:教师/学生比例(20%)

第五:国际学生比例(5%)

第六:国际教师比例(5%)

3. THE TIMES(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泰晤士)的排名规则是

第一:教学环境(30%)

教学声誉调查结果(15%)

教师与学生的比例(4.5%)

大学授予博士学位与学士学位的比例(2.25%)

大学收入(2.25%)

教师获博士学位比例(6%)

第二:研究(数量,收入和声誉)(30%)

声誉调查结果(18%)

大学的研究收入(6%)

教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人均数量(6%)

第三:论文引用数(研究的影响力;大学研究的影响力,发表论文被学术界引用的次数)(30%)

第四:国际综合指标(7.5%)

国际学生比例(2.5%)

国际教师比例(2.5%)

国际合作论文比(2.5%)

第五:企业创收(2.5%)

4. ARWU在进行排名时,Alumni、Award、HiCi、N&S、SCI、Size等每项指标得分最高的大学为100分,其它大学按其与最高值的比例得分。如果任何一个指标的数据分布呈现明显的异常,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Size得分的计算办法:首先计算Alumni、Award、HiCi、N&S、SCI等五项指标得分之和,然后除以教师数,并使有教师数的大学的Size得分之和与五项指标加权得分之和相等。

六项指标加权总得分最高的大学为100分,其它大学按其与最高值的比例得分。

Alumni: 获得诺贝尔和菲尔兹奖的校友的折合数

Award: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的折合数

HiCi:各学科领域被引用率最高的教师数、

N&S:在Nature和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折合数

SCI: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简称SCI)

Size: 是指一所大学的师均学术表现,由前五项指标得分之和除以全时(Full time equivalent)教师数而得

5.

网大排名是国内自己的排名,很多英国大学在录取中国申请者时除了看学校是否是985、211,还会严格按照网大排名。它的排名标准如下:

第一:声誉 (15%)

两院院士、知名学者、专家、大学校长和中学校长调查结果

第二:学术资源 (20%)

博士点数(对本科学位点比例),硕士点数(对本科学位点比例),国家重点学科(对本科学位点比例)

国家级实验室级工程中心数(对本科学位点比例),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数(对本科学位点比例)

第三:学术成果 (22%)

科学引文索引SCI(总量和人均),工程索引EI(总量和人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总量和人均)

中国社科引文索引CSSCI(总量和人均)

第四:学生情况 (12%)

录取新生质量(高考成绩),全校学生中研究生的比例

第五:教师资源

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人员的比例,两院院士人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数,师生比(专任教师人数/学生人数)

第六:物质资源

科研经费总量及专任教师和科研机构人员人均科研经费,图书总量及生均图书总量,校舍建筑面积及生均面积。

留学本身其实是一段自我提升的经历,一个好的选校决定,能不断影响你的未来人生路。所以,同学们在出国留学选校时,一定要认清自己的需求,不能只考虑排名高低。像Fordham这样的学校,排名虽然不高,商科却一点也不差,对于读商的同学是非常好的选择。像Purdue,UIUC,Gatech 这些理工领域非常强的学校,尽管排名不高,理工科却也不一定好申请。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选校首先都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需求,来匹配学校。高校排名是一个参考,但这些排名也各有侧重,它们并不能完全展现出高校各个专业的水平。此外,选校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一定不要盲目高攀,要选择与自身实力相符的学校,才能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