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潮陽這個“紅軍洞”,有著一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歷史

在潮陽區金灶鎮大寨頂半山腰處,有一個人口僅2000多人的村落徐寮村,位於潮陽、普寧、揭陽三地交界處,是二戰時期小北山革命根據地。這裡風光旖旎,山清水秀,老百姓安居樂業。徐寮村有一個由三塊天然巨石構築而成的石洞,佔地面積150平方米,內分二層,這裡蘊含著可歌可泣的革命鬥爭史實,留下了紅軍戰士同國民黨反動派浴血奮戰的痕跡,當地人把它尊稱為“紅軍洞”。

探訪金灶徐寮村“紅軍洞”

近日,記者一行驅車幾十公里前往徐寮村,沿著蜿蜒的村道抵達村委會所在地,再坐著村幹部的摩托車一路顛簸,來到了聞名已久的“紅軍洞”。初冬的陽光暖暖灑在石洞上,“紅軍洞”三個遒勁有力的字在冬日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更顯莊嚴肅穆。


潮陽這個“紅軍洞”,有著一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歷史

村委會主任許林欽向記者介紹,紅軍洞由三塊天然巨石構築而成,石洞佔地面積150平方米,內分二層,可容納50餘人。“紅軍洞”於2003年被汕頭市和潮陽區授予“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11月徐寮村村委會籌集資金對紅軍洞周邊環境進行了簡單整理,對洞內淤泥雜物等進行了清理,並在洞口樹碑立傳,讓英雄的事蹟重現於世,讓參觀的學生、遊客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洞中埋忠骨感人事蹟久留傳

據徐寮村退伍軍人、82歲的紅軍後裔許教盛老人介紹:1926 年普寧農會領導人楊振世到徐寮組織農會;1930年盧篤茂領導紅軍進駐徐寮村,以徐寮村為中心開展革命工作,並將徐寮村定為小北山司令部駐地,建立了蘇維埃政權,領導周圍11個山區鄉鬧革命;1931年,徐寮實行分田,此後,徐寮人民在紅軍的領導下,同國民黨反動派展開了大大小小13次鬥爭。

1926年至1932年,紅二團的一個大隊,由盧篤茂率領的紅軍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與敵人開展持久戰,經常利用這個山洞做隱藏點。1932年9月的一天,紅軍16名戰士在國民黨軍的追捕中彈盡糧絕進入該山洞躲避,由於叛徒出賣,國民黨跟蹤而來包圍了山洞。國民黨白軍要求紅軍戰士投降,英雄的16名紅軍戰士一致表示“生為革命,死為革命,誓不投降”。國民黨軍惡從膽邊生,趁著西北風點燃樹枝、穀糠等易燃物, 以煙氣攻入山洞,16名戰士在山洞中忍受濃煙的痛苦直至壯烈犧牲。16名紅軍戰士為革命不怕犧牲的精神感天動地,被人民群眾所傳頌。正是“紅軍洞中埋忠骨,一腔熱血灑乾坤”。為紀念犧牲烈士,當地村民把該山洞命名為“紅軍洞”。

打造潮陽紅色旅遊及生態旅遊名片

徐寮村黨支部書記陳楷華告訴記者,金灶徐寮“紅軍洞”現為潮汕地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一處重要場所,也是潮陽一處紅色不可移動文物,具有潮汕革命戰爭活動研究價值。因而,更好地保存和保護好這一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使其在汕頭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弘揚潮汕革命傳統和歷史文化中發揮更好更大的作用,無疑十分必要。陳楷華說,金灶徐寮“紅軍洞”在潮汕大地革命戰爭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具有一定的革命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對其進行保護,必將更加激發民眾愛國愛鄉愛家的熱情。

可喜的是,如今,金灶徐寮“紅軍洞”在當地黨政的重視下,已逐步開發為潮陽紅色旅遊景點,並逐步打造為金灶徐寮“紅軍洞”紅色旅遊線路:包括未到“紅軍洞”更可看到雞蛋石、公雞石,以及其它的異石怪卉、幽泉小瀑。“紅軍洞”周圍,更有老虎洞、長生石、石板壁、十八娘子石和充滿神奇色彩的仙人腳等。陳楷華透露,近期該村將投入資金建設一個集英雄事蹟展示與遊客服務功能為一體的服務中心,修建紅軍紀念亭並對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整治,全面打造潮陽紅色旅遊及生態旅遊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徐寮村以“紅軍洞”為點建設景區,並開展生態旅遊活動,“紅軍洞”的社會歷史影響和價值也得到不斷放大,促進了當地精神文明建設,有利於構建更加和諧的社會風氣和向上的精神面貌。


潮陽這個“紅軍洞”,有著一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歷史

加大力度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金灶徐寮“紅軍洞”所在地的潮陽區金灶鎮地處南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四季雨量充沛,常年雨季是3至10月份,年降雨量1650至2740毫米,氣候溫和,是粵東地區橄欖、楊梅、香蕉、柿、油甘等特色水果的主要生產地和重要集散地,也是潮陽區特色農業重點生產鎮之一。此外該鎮還有甘蔗、食用菌、潮汕蕉柑、楊梅、三稜橄欖、烏欖、玻璃油甘、元宵柿、馬蹄等經濟作物,三稜橄欖於2008年12月10日經國家質檢總局批准成為“中國地理標誌產品”。金灶鎮有三稜橄欖8000畝,主要集中在徐寮、官坑、蘆塘、下寮等村。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金灶鎮及徐寮村插上騰飛翅膀,助推其經濟發展。

金灶徐寮“紅軍洞”既是文物點,也是潮陽區一處紅色旅遊點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徐寮村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來他們將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文物保護意識,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提高有效保護水平,切實有效保護好這一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創造出一個安全、文明、整潔、有序的觀光遊覽旅遊勝地。下一階段,他們將研究制訂出一套更為科學合理的保護、利用方案,有規劃的保護管理、有步驟的合理利用、開發文物古蹟,以供海內外各界人士瞻仰觀光遊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