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掃樓不停,詐捐不止,水滴籌:一個以消費人類不幸為生的商業帝國

繼德雲社相聲演員眾籌事件後,近日,水滴籌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一則《臥底水滴籌醫院掃樓籌款:高薪+績效考核,審核漏洞多》的視頻顯示,該公司大量所謂的籌款顧問以"志願者"的身份在醫院"掃樓",患者只要發起籌款,勿需認真核實,這些籌款顧問就主動幫助撰寫求感人故事,籌款金額亦可隨意設定,水滴籌員工還以官方不會調查籌款去向吸引患者積極籌款。被曝光後,水滴籌表示全面暫停線下服務團隊服務,整頓徹查類似違規行為。

掃樓不停,詐捐不止,水滴籌:一個以消費人類不幸為生的商業帝國

熟悉水滴籌的人們對這些表態應該不會陌生,因為每次發生輿情事件的時候,該公司均會將這套說辭複製粘貼一遍,等事情平息後卻又故態復萌,說到底,這是水滴籌的基因決定的。沈鵬和他的水滴帝國創業三年來瘋狂的膨脹史就是一部赤裸裸的消費一個個不幸事件的歷史。

波瀾不驚的水滴互助

幾大互聯網巨頭的資深員工離職創業時總會吸引各大知名VC的追捧。

2016年4月,當美團第10號員工、前美團外賣全國業務負責人沈鵬辭職創業時,無疑更加刺激了眾多創投機構的荷爾蒙。當年5月,這位29歲的創業者就拿到了騰訊、高榕資本、IDG資本、美團點評、點亮基金、真格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的5000萬元投資,如此高的天使輪次融資金額在國內並不多見。

掃樓不停,詐捐不止,水滴籌:一個以消費人類不幸為生的商業帝國

不過,在創業初期,沈鵬的市場洞察力與其光鮮的履歷並不一致。他曾以為互助保障能夠有效的覆蓋非保險人群,非常適合互聯網,首先瞄準了網絡互助。拿到融資後的同一個月,水滴互助即正式上線。

從產品角度來看,水滴互助還是具有一定的創新性的,該產品是一種基於場景化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打造的,以會員之間互相幫助、共攤風險為目的,解決民眾面對重大疾病醫療資金問題的的網絡互助社群組織,用戶在健康時只需預存小額資金即可加入互助社群,成為正式會員。在經過一定的觀察期後,任何一位會員患上特定的某些重大疾病,其他會員都會根據互助條款分攤該醫療費,幫助生病的用戶渡過難關。水滴通過從中獲取一定的會員費及其他管理費用而獲得商業回報。

抗癌互助計劃是水滴互助的第一款保障產品,用戶只需充值9元即可成為水滴互助社群的會員,經過180天的觀察期後便享有抗癌保障計劃的所有權益,不幸被確診癌症的會員可以在社群提出互助申請,通過審核後,可獲得社群內所有會員分攤捐獻的社群互助資金,最高可達30萬元,社群規模越大,人均金額越少。

掃樓不停,詐捐不止,水滴籌:一個以消費人類不幸為生的商業帝國

這個商業模式非常清晰,線下互助在,遺憾的是,由於在中國是一個新生事物,被沈鵬寄予厚望的網絡互助不僅沒有出現井噴,反而市場發展緩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曾公開表示:

"天使輪融資了五千萬,三個月就花了一千萬。業務上線 100 天實現100 萬用戶,但我心裡很清楚,這是通過打廣告打出來的,廣告一打就有,廣告停了,可能就沒了。"

萬般無奈之下,水滴不得不重新尋找目標,火熱的網絡眾籌進入了沈鵬的法眼,水滴籌橫空出世。彼時,輕鬆籌已在網絡眾籌耕耘了近兩年時間,基本完成了市場培育的使命,這個萬億級的賽道吸引了上百個玩家。

在詐捐陰影下野蠻生長的水滴籌

作為前美團資深員工,沈鵬既深諳美團的玩法,又熟悉國內所有主流互聯網公司的玩法。當他殺入網絡眾籌領域時,也把補貼這個法寶帶了進來,2016年7月,水滴籌上線之初就宣佈零手續費,從正面挑戰行業老大、一直從籌款總額收取2%財務費用的輕鬆籌。

同時,沈鵬將美團的地推模式移植到水滴籌身上,在全國200多個城市設立大量志願者團隊,並在大小醫院周圍推廣水滴籌。

掃樓不停,詐捐不止,水滴籌:一個以消費人類不幸為生的商業帝國

依靠全免費的戰術與大規模的地推,水滴籌迅速贏得了大批用戶,截至去年4月初,水滴注冊用戶總數超3.6億人,獨立付費用戶數超過1億人,水滴籌無疑厥功至偉,其強勁的發展勢頭甚至逼迫輕鬆籌不得不放棄收費策略。

不過,在水滴籌一路高歌猛進的過程中,詐捐事件不斷,令沈鵬爭議不斷,為水滴籌蒙上了一層陰影。除了德雲社演員吳鶴臣百萬眾籌事件,僅在2018年,水滴籌就發生了四起比較大的風波。

2017年,河南太康3歲的王鳳雅不幸患上一種名為"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癌症,其父母通過水滴籌平臺向社會發起求助,並得到了網友的慷慨相助。但去年3月,有網友報料,該筆善款被用於兒子治療兔唇,卻放任女兒的眼病不斷惡化最終去世。

兩個月後,四川崇州的胡彩雲一家又陷入詐捐指責中。當時,胡家三歲的兒子小小在路邊不慎被燙傷,醫院預估治療費大約為60萬元,胡彩雲在水滴籌發起籌款,不到一天的時間即募得近40萬元。隨後有知情人開始質疑其募捐動機:"胡彩雲家是做生意的,家裡有車有房,此前還為孩子購買了保險。"

7月則是水滴籌詐捐事件的高發期。該月中旬,廣西武鳴又被爆出水滴籌欺詐事件,當地一位姓鄧的女士在水滴籌發起籌款,稱其女兒因病毒感染住進ICU卻無錢負擔,共籌得25萬多元。但隨後有網友爆料稱籌款人在武鳴開有多家米粉店,並擁有一輛奧迪汽車與數套房產,引發人們廣泛質疑後,受捐人在網上怒罵捐贈人。

掃樓不停,詐捐不止,水滴籌:一個以消費人類不幸為生的商業帝國

當月底,江蘇宿遷一位遭遇觸電昏迷的患者在水滴籌發起總金額高達50萬元的愛心捐款,一夜間便籌到近10萬元。但後續被曝出,扣除保險費用後,實際醫療費用僅為數萬元。

以消費不幸為生的隱秘商業帝國

在這一件接一件的輿論危機面前,水滴籌一而再再而三地加強審核力度的決心。但無情的事實證明,這些所謂的審核就紙糊一樣經不住任何考驗,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對於一家披著慈善外皮實則追求商業利潤最大化的互聯網公司來說,水滴籌完全以消費人們的不幸為生,你眼中的一個個不幸事件在沈鵬眼中其實都是一個個絕佳的傳播素材,就是商機,經過精心策劃後就成了一個個極具傳播力的病毒,為水滴籌帶來源源不斷的用戶。這些用戶原本只為捐款而來,但通過水滴平臺內部一環扣一環的產品矩陣逐漸迷失,為互助保、保險等各種商業服務買單。

掃樓不停,詐捐不止,水滴籌:一個以消費人類不幸為生的商業帝國

公開資料顯示,水滴旗下主要擁有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三大版塊,覆蓋大病眾籌、網絡互助、互聯網保險等領域。水滴保是這個三位一體架構中最晚出現的一個版塊,由水滴互助在2016年9月底收購的保多多保險經紀公司變更而來,卻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正是它的出現才使沈鵬初步形成了以水滴籌為主線,水滴互助、水滴保等為增值渠道的完整商業模式閉環。

雖然水滴籌是一個賠本賺吆喝的產品,但它為整個水滴帶來了海量的用戶,同時,用戶參與籌款的過程中也是一次對自己對親朋好友的危機教育過程,激發了這部分人群的健康保障需求。水滴互助與此相似,實踐證明,每起賠付完成的當天和次日也是水滴互助獲客的高峰,而作為水滴利潤中心的水滴保更是最大的受益者,藉助水滴互助、水滴籌的傳播路徑和場景分銷商業保險或健康服務,其轉化率高於在互聯網商城賣保險。

"在朋友圈看到水滴籌第一次捐了20元,平臺提示恭喜你得到了30萬癌症保險,我就點了要付3元,我就全家買4份,接下來又提示你恭喜你保險免費升級了,可免費亨受130萬大病保險,需付每人9元,我又付了四份36元,接下來又提示同上升級了,需每個人付59元,這時我懷疑上當,它就是一步一步套你,把你的錢慢慢套走!"

沈鵬曾透露,在水滴這個生態場景內推薦健康險產品,轉化率在10%以上,已贏得中國平安、壽康在線、安聯保險等多家知名保險機構的青睞,推出了意外險、醫療險、住院險等多類保險產品。這也正是沈鵬創業不到三年即融資近20億的主要原因。

這樣的基因決定了沈鵬永不消停地尋找不幸之旅,甚至沒有不幸事件也要製造不幸事件,唯其如此,才能維持他的水滴帝國源源不斷的財富。這也解釋了沈鵬放鬆審核環節的根本原因:如果抬高審核門檻,水滴籌就少了許多傳播素材,進而也就錯失了許多商機,被虛假籌款項目套走的只是成千上萬普通網友的錢,水滴籌沒少一個子兒。

針對這一怪象,目前,官方稱將積極引導有關平臺聯合開展自律,在商業利益面前,自律完全是一句空話,對於某些不良商家,監管部門應該雷霆出擊。

【紫財經】是一個鮮活有深度有溫度的科技財經自媒體,關注、轉發是最長情的表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