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邵黎明:中國新到全球新 企業需要長遠目標

邵黎明:中國新到全球新 企業需要長遠目標 | 第一現場

10月26日,中國健康產業創新平臺(奇璞)舉行了第三屆奇璞獎啟動儀式暨奇璞指數發佈會。奇璞大會主席蔡江南教授提出奇璞創新指數的四大維度:創新、成果、市場、團隊。《研發客》現場採訪了上海市藥物研發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復旦大學藥學院邵黎明教授。作為第三屆“奇璞獎”藥品創新評審組組長,他向《研發客》道出了對於“藥物研發創新”的理解。

中國新到全球新 企業需要長遠目標

“正如奇璞提出的口號——創新提升價值,實際上,我認為創新必須產生價值。”採訪一開始,邵黎明教授就對“創新”做了定義。在他看來,中國整個製藥行業,從90%以上從事仿製藥生產轉型為創新藥研發,是企業需要轉變的過程。而觀念和文化的改變是第一步。

邵黎明認為,最近幾年中國政策環境的調整優化引導整個產業往創新方向前進。而奇璞的平臺,則通過活動、演講、圓桌會議等多種形式,為企業提供幫助。比如建立企業與高校和研究所的溝通渠道,增強企業在研發、管理各方面的整體實力等等。而只有將政府、企業、高校、金融等各方面的力量聯合在一起,才能提高整個健康產業的創新實力。

目前,中國的創新大環境正在逐步轉變,對於“新藥”也有了重新的定位。當被問及哪些企業具備真正的創新潛力時,邵黎明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過去,只要在中國市場沒有的藥物就被視為新藥。但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公佈之後,真正的新藥必須是全球範圍內的創新突破。從中國新到全球新,企業首先要有一個大的目標,才能在創新上有所成就,未來在市場上有所收穫。”

邵黎明:中国新到全球新 企业需要长远目标 | 第一现场

邵黎明教授在第三屆奇璞獎啟動儀式上發言

作為第三屆“奇璞獎”藥品創新評審組組長,邵黎明認為,中國從醫藥大國成為真正的醫藥強國,企業需要有更長遠的眼光,不侷限於中國市場,更要在世界舞臺上有競爭力。對全球的健康事業有所貢獻。“從這個標準來看,中國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差異化創新 高校需要引領

藥物研發綜合了科學研究和過程管理。一款藥物最終獲得市場的成功,差異化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企業在談創新的同時,更要了解市場、瞭解病人的需求。“研發與市場的接軌非常重要,藥物研發週期漫長,資金投入巨大,企業在研發過程中,必須要加強研發的管理。”

面對當下新藥研發同質化嚴重的現象,邵黎明認為,目前中國的監管政策已對企業做一些引導,從研發的角度來看,要等企業慢慢成長起來,做好市場情報方面的研究,判斷啟動一個項目進入市場以後能否為企業創造價值,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引導之後,會有所改進。而新藥研發賽道擁擠,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企業缺乏顛覆性、前沿性創新項目,大多為fast-follow型。

“比較中國、美國、日本、歐洲的藥物研發的全球專利申請來源可以發現,中國的前10位申請機構均來自高校,而美國、日本、歐洲主要的來源是企業。這個數據非常生動地反映了藥物研發的創新主體究竟是誰。很顯然,國外是企業,而中國是大學。那麼,我們大學的這些項目,是否真正能夠引領創新、質量如何,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11月2日,中國藥監局有條件批准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正是由綠谷製藥、中國海洋大學和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聯合研發的新藥。

邵黎明認為,如果能做好創新源頭的工作,通過產學研結合,在短期內高校及研究所能助力中國本土藥企,推進創新項目發展。而從長期來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也應該通過實踐不斷提高,在技術、項目,包括基礎研究方面有更多的投入。

毫無疑問,高校在創新藥研發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身為復旦大學藥學院教授,邵黎明對此深有感觸:“高校應該有引領的作用,提出新的理論/概念,新的研發技術,甚至包括新的模式。一方面,高校培育了優秀的創新人才,其次綜合性大學的醫學院彙集了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生命科學、藥學、材料學等多個與藥物研發相關的科學領域。這些力量融合起來,成為很好的創新源頭。”他認為,目前中國企業的創新研發整體實力、資源投入以及經驗均有不足,而高校可以彌補這些問題。如果

政府、學校、產業以及金融能夠很好地結合起來,真正做到政、產、學研協同,能夠更快地推動中國的生物醫藥創新。

兩種創新模式的探討

目前,自主研發和licence-in是中國新藥研發企業的兩種主要模式,對於各自的優勢邵黎明有自己的看法。

“中國製藥行業的歷史性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對企業而言,在投入創新研發的同時,也需要考慮企業的生存問題。按照國際慣例,做一款新藥平均12~15年,花費26億美元。因此,企業也需要兼顧時間以及合理的資源配置。從這個角度來看,從國內高校或者國外企業引進一些前期研發進展較好的項目,彌補研發管線,也可以縮短產品開發的時間。”

在採訪中,邵黎明幾次提到,企業的創新研發投入是漸進的過程。而通過引進項目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發能力、培養團隊、積累經驗。自主研發和licence-in這兩種模式的並存,有助於企業的運營和產品線的開發,當企業提升研發力量之後,把兩種模式調整到一個合理的狀態。

談到當下中國創新藥臨床試驗與歐美國家的差距,邵黎明將它比喻為成長中的煩惱。基礎設施建設、臨床醫生隊伍的素養以及實踐過程中的經驗等等都需要時間。而如何規範化地開展臨床試驗,按照ICH的標準以及國家藥監局法規的要求嚴格執行也是目前存在的問題。

邵黎明:中国新到全球新 企业需要长远目标 | 第一现场

由55位大健康產業的領袖和大咖組成超豪華專家評審團,對申報項目進行嚴苛甄選,經歷入圍、提名、投票,最終決出奇璞獎獲得者。所有獲得提名的項目代表均將受邀參加2020奇璞峰會並上臺展示,與專家評審共同見證“奇璞獎”九大獎項的華麗誕生(每個獎項僅一席)。

註冊報名截止時間:2019年12月20日

總第908期

www.PharmaDJ.com

邵黎明:中国新到全球新 企业需要长远目标 | 第一现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